02书屋 > 让你卖身当书童,你考个状元干什么? > 第182章 温和的方子

第182章 温和的方子


第一百八十二章  温和的方子

“温和的方子?”

戴老爷子精神一振,身体再次不自觉地前倾,那双黯淡的眼睛里,又一次迸发出探寻的光芒。

“不错。”

周青川伸出手指,开始逐一解释。

“就说这第一策,堵死捐官之路,我们何必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捐官纳爵,本就是朝廷默许的规矩,全面禁止,必然会触动太多人的利益。”

“但我们可以给这条规矩,划上一条红线。”

“哦?红线?”

“正是。”

周青川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老爷子您看,他们买官,图的是什么?”

“无非是地方上的实权,一个闲散的虚职,给他们也无妨。”

“我们便可以上书言明,六品以下的官职,可以买卖,但必须明确规定,所有州、府、县的主官之位,绝不可售!”

“比如一县之尊的县令,一州之长的刺史,这些掌管地方军政民生的要职,必须由科举正途出身、经吏部严格考评的官员担任!”

“如此一来,既堵住了他们掌控地方的狼子野心,又给那些只想花钱买个身份的富商留了条路,还能为国库增添收入。”

“圣上推行此令,名正言顺,阻力也会小上许多,这便是堵不如疏,划定红线。”

戴老爷子听得眼睛越来越亮,他一边听,一边下意识地连连点头,嘴里喃喃道:“对啊,守住主官之位,他们就算安插再多的佐官、属官,也翻不起大浪,妙,实在是妙!”

周青川没有停顿,接着说道:“再说这第二策,考核百官。”

“一次性的大清洗,确实会引发剧变,但我们为何不将其变成一种常态呢?”

“常态?”

“就是考核述职,可下令,自今岁起,地方官员三年一小考,五年一大考。”

“由吏部联合御史台派出官员,巡视地方,查其功过,考其政绩。”

“考核不合格者,我们也不必立刻罢官免职,那太不近人情。”

周青川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我们可以让他停职。”

“停职?”

“正是,停职反省,保留其官身,但收回其官印,俸禄减半。”

“给他半年或一年的时间,让他好生想想,错在何处。”

“如此一来,既彰显了圣上仁德,给了犯错官员改过的机会,又不至于激起他们的拼死反抗。”

“而他们停职期间,空出来的位子,不正好可以用来安置那些新科的士子吗?”

“等到这些新科士子在任上做出了成绩,再回头看那些停职的庸官,是去是留,届时民心所向,朝廷再做决断,便顺理成章,无人可以非议了!”

“嘶。”

戴老爷子倒吸一口凉气,他只觉得一股电流从尾椎骨直冲头顶!

好一招停职反省!

这简直是釜底抽薪的阳谋!

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间,就将权力完成了替换!

既达到了清洗官场、腾出空位的目的,又披上了一层仁德的外衣,让所有人都说不出半个不字!

他看向周青川的眼神,已经彻底从审视和期盼,变成了深深的敬畏!

“那第三策呢?”

他的声音已经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他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最惊世骇俗的第三策,又能如何温和地推行。

周青川神色不变,缓缓道:“这第三策,监察百官,另起炉灶,更是不能大张旗鼓。”

“否则便是将皇权与百官放在了对立面。但我们可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圣上完全可以从最信任的心腹之中,或是从此次恩科录取的寒门士子里,秘密挑选数名忠诚可靠、才智过人之辈。”

“不给他们任何明面上的官职品级,只授予一道密旨,让他们以巡查御史的身份,暗中巡视天下。”

“明面上,他们可以是游学的书生,可以是落魄的商贾,可以是任何人。”

“暗地里,他们却是圣上安插在帝国肌体内的眼睛和耳朵。”

“他们不参与地方/政务,唯一的职责,就是看,就是听,就是查。”

“一旦发现有官员不法,或是地方有异动,便可写成密折,通过特殊渠道,直达天听!”

“这个衙门,甚至不需要存在。它只存在于圣上一人心中。”

“如此,神不知,鬼不觉,便可在百官头顶悬上一把看不见的利剑。”

“何愁吏治不清?何愁那些藩王世家的小动作,圣上会不知道?”

周青川的话音落下,书房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戴老爷子呆呆地站在那里,张着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如果说之前那三条计策是三道毁天/灭地的惊雷,那么现在这三条改动后的计策,便是三道润物无声的春雨!

看似温和,却蕴含着足以改变整个官场生态的磅礴力量!

“好好好!”

良久,戴老爷子猛地一拍大腿,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他那张布满皱纹和愁苦的老脸,此刻因为极度的激动而涨得通红,眼中浑浊尽去,只剩下亮得吓人的光芒!

他一把抓住周青川的肩膀,因为太过用力,指节都有些发白,但他却浑然不觉。

“受教了,老夫今日,当真是受教了!”

他看着眼前的孩童,语气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感慨。

“不愧是三尺书先生的弟子,此等经天纬地之才,此等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老夫闻所未闻!”

绝望的阴霾被彻底驱散,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昂扬斗志!

他松开周青川,猛地转身,大步走到那张紫檀木书桌前,一把扫开桌上的杂乱信件,铺开一张全新的宣纸,亲自拿起墨锭,在砚台里重重地研磨起来!

“老夫这就上书,连夜写好奏折,明日一早,便用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将小先生的这三条万全之策,呈于圣上!”

看着戴老爷子那仿佛年轻了二十岁的背影,看着他那研墨时铿锵有力的动作,周青川知道,自己能做的,已经做完了。

他将足以撬动整个天下的计策,交到了这个最有能力将其递到皇帝面前的人手中。

这三条计策,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虽然看起来温和了许多。

但只要能推行下去,就一定能将眼前的死局彻底盘活,将主动权,重新夺回到皇室手中。

至于最终能不能成,朝堂之上又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那就不是他一个身在乡野的孩童能左右的了。

戴老爷子那仿佛年轻了二十岁的背影,充满了决绝与力量。

砚台与墨锭碰撞发出的铿锵之声,在寂静的书房里回荡,像是一首即将出征的战歌。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987/1111097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