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让你当书童,你成大夏文圣 > 第228章 一朝试锋,便在今日!

第228章 一朝试锋,便在今日!


又是一日清晨。

饭桌上,李氏看着精神头明显好转的儿子,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嘴上却是老配方。

“哟,璘哥儿,你总算是活过来了?”

“我还以为你要成仙了呢!还是夫子有办法,一句话就给你给拉回来了。”

沈春芳含笑摇头,端起粥碗,并未多言。

璘哥儿的学问根基,扎实无比,单纯在经义学问上,自己其实已经没什么可教的了。

他缺的,从来都不是学问,而是心态。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长期仰赖自己的天赋和长处,固然能让他无往不利,强者恒强。

可若不懂得调整心态,这科举之路,便是他自己给自己设下的第一道天堑。

好在璘哥儿及时调整回来了。

卢璘默默地吃着饭,听着母亲的念叨,脸上始终带笑。

一碗粥下肚,卢璘放下碗筷,站起身。

“我吃好了。”

路过小石头身边时,顺手在小石头胖嘟嘟的脸蛋上用力掐了一下。

小石头正跟一个鸡蛋白较劲,被卢璘大力一掐,弄得猝不及防,小嘴一瘪,眼眶瞬间就红了,眼看就要哭出来。

“你这孩子,夸不得你一句是吧?又开始犯浑了!”

李氏眼睛一瞪,转头就去哄小石头。

“哎哟我的乖孙,不哭不哭,哥哥跟你闹着玩呢!”

卢璘得寸进尺地朝小石头笑了笑,这才转身朝院门口走去。

“娘,夫子,我出门了。”

李氏头也没回,哄好了小石头,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脸色再度挂上了担忧。

“夫子,您说...璘哥儿这次秋闱,把握大不大?”

“我这几天在外面,听到些风言风语...”

李氏说得委婉。

可一个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妇人,都能听到的风声,又岂会是什么好话。

沈春芳丝毫不以为意,慢条斯理地喝完最后一口粥,才放下碗。

“无妨。”

“不过是秋闱将至,有些人坐不住了,提前放出来扰乱人心的罢了。”

“一群上不得台面的东西,由他们去。”

听到夫子这般笃定的回答,李氏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落回了肚子里,脸上顿时笑开了花。

“那就好,那就好!”

说完,又转过头,看着还在跟鸡蛋白生气的小石头,立刻板起了脸。

“吃点东西要你的命是吧?吃快点!吃完了赶紧去学堂!再磨蹭,看我怎么收拾你!”

刚被哄好的小石头,眼泪又在眼眶里打转了。

……

半亩园内,秋风送爽,却吹不散紧张的氛围。

卢璘推门走进园内时,早已有不少生员在埋首苦读。

院中石桌旁,几个生员正围着一篇策论激烈地争辩着,其中一位生员引经据典,高声念着:“‘盖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无常道也’,此乃变通之要义!”

另一人立刻反驳:“不然!‘祖宗之法不可变’,此乃国本!若轻易变法,纲常何在?”

不远处的廊下,有生员正踱着步,口中念念有词,反复背诵着《礼》中的篇章,眉头紧锁。

也有人直接将书卷铺在地上,俯身用手指蘸着清水,在青石板上一遍遍地书写,练习着制艺文章的破题之法。

整个园子,只闻读书声与辩论声。

卢璘见状,没多打扰,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径直走进屋内,再出来的时候,手上拿好了笔墨纸砚,在园子一处僻静的角落坐下,铺开宣纸。

……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乡试的日子。

十一月初八,天还未亮,自强社的院子里便已灯火通明。

所有准备参加秋闱的生员,都已换上了一身崭新的儒衫,齐聚一堂。

卢璘站在众人面前,环视一圈,看着一张张或紧张、或兴奋、或忐忑的脸,朗声开口。

“诸位!”

“三载苦读,一朝试锋,便在今日!”

“多余的话,我不多说。”

“记住,我们为何而来!”

“笔在我等手中,乾坤在纸上!”

“去吧!”

“是!”

众人齐声应诺,声震云霄,胸中豪情万丈。

一行几十人,浩浩荡荡地走出半亩园,朝着临安府圣院的方向走去。

大夏王朝,科举为立国之本。

乡试,便是通往权力中枢的第一道龙门。

江南道乡试的考场,同样设在临安府圣院。

此番秋闱,整个江南道,共有三千余名秀才汇聚于此。

这些人,都是从数十万读书人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可最终,能从这圣院中走出去,获得举人功名的,不足百人。

录取率,不足三十分之一。

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然一旦功成,便是一步登天。

中了举人,便有了做官的资格,见官不跪,免除徭役,名下田产亦可免税。

从此,便真正脱离了民的身份,跻身士的阶层,种种特权不一而足。

当卢璘带着自强社众人抵达圣院外时,宽阔的广场上,早已是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一片。

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沉稳踏实的中年、也有稚气未脱的少年。

有人满面红光,自信满满,也有人面色惨白,坐立不安。

人生百态,尽显于此。

“快看!那不是萧家的公子吗?”

人群中忽然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不远处,几名高头大马的护卫粗暴地推开人群,硬生生清出一条道来。

一辆由四匹骏马拉着的华美马车,缓缓驶来,停在了圣院门外。

车帘掀开,萧敏之一身锦衣,面如冠玉,在一众仆从的簇拥下,施施然走了下来。

陆恒看着这副阵仗,不屑地撇了撇嘴。

“一个乡试而已,搞得跟状元游街一样。”

说完,又有些疑惑地转向卢璘。

“琢之,我一直觉得奇怪。”

“这江南道,乃我大夏最富庶之地,为何百年来,却只有萧家这么一个拿得出手的世家大族?”

“你看其他州府,像什么洛阳府、晋阳府,往往一府之地,便盘踞着数个传承百年的世家。咱们这江南道,反倒是奇了怪了。”

卢璘闻言也是眉头微皱。

是啊。

江南道富甲天下,按理说,应该是世家门阀最为盘根错节之地才对。

可偏偏,只有萧家一家独大。

难道和临安府城地下埋的东西有关....

“琢之?琢之?”

陆恒的呼唤将卢璘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卢璘摇了摇头,将纷乱的思绪强行压下。

秋闱在即,一切都等考完再说。

队伍缓缓向前移动。

很快,便轮到了卢璘。

负责检查的,是一名上了年纪的官吏,接过卢璘的考牌,看了一眼,随即抬起头,目光怔怔地望着卢璘。

“您是卢案首?”

卢璘笑着点头。

虽然同样仔仔细细地按照流程检查,但却没有半分刁难的意思,检查完毕,在将考牌递还给卢璘时,低声对卢璘开口道:

“卢案首,多谢您了。”

“前些日子,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要不是您把粮价给打了下去,我们一家老小,怕是连饭都吃不上了。”

“小的嘴笨,不会说什么漂亮话,就祝卢案首您,此番秋闱,金榜题名,高中魁首!”

卢璘含笑接过考牌,对着他拱了拱手。

“借你吉言。”

说完,卢璘不再停留,转身迈步走进了那扇朱红大门。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945/4385905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