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1章 西游23
殷温娇咽下最后一口气时,指尖仍轻轻贴在孕腹上,仿佛要将最后一丝体温传递给腹中的孩子。那场连绵的春雨浸透了茅草屋的土墙,直到第三日清晨,一位云游路过的僧人推开虚掩的屋门,才听见土榻上传来细若蚊蚋的啼哭 —— 玄奘竟在母亲离世后,凭着顽强的生命力降生了,小小的身躯裹在染血的粗布中,却睁着一双清亮的眼睛,不哭不闹地望着来人。
僧人望着屋内外的凄凉景象,又看了看榻边陈光蕊那座连木碑都没有的土坟,心中生出怜悯。他小心翼翼抱起玄奘,发现孩子襁褓中裹着一支木簪,簪子背面刻着一个 “殷” 字。僧人知晓这对夫妻的事迹 —— 前些年他云游至此,曾见陈光蕊将俸禄全分给饥民,见殷温娇开粥棚救济百姓,如今这对善人只剩这根独苗,他怎能不管?于是便抱着玄奘,前往附近的金光寺,恳请住持收留这个苦命的孩子。
金光寺住持见玄奘眉眼间透着一股灵气,又听闻他父母的善举,当即答应下来,为他取法号 “玄奘”,安排僧人悉心照料。玄奘在寺院中渐渐长大,每日清晨跟着师兄们诵经、扫地、挑水,虽从未见过父母,却常从寺院老僧人的口中听到关于父母的故事。
负责照料他的慧明师父,总爱在晚课时坐在佛前,摸着玄奘的头讲:“你爹陈光蕊,当年为了帮赶考的书生,把你娘的嫁妆都当了,自己却啃了半个月红薯;你娘殷温娇,见粮商囤粮抬价,就把家里的存粮全拿出来施粥,连城郊的良田都卖了换粮食。他们啊,是把‘善’刻进骨子里的人,哪怕自己受苦,也见不得别人为难。”
每次听到这些,玄奘都乖乖地坐在蒲团上,小手攥着慧明师父的衣角,大眼睛里满是认真。他不懂什么是 “嫁妆”,也不知道 “良田” 有多珍贵,却记住了 “帮人”“不让别人为难” 这几个字。从那时起,他便在心里悄悄把父母当成了榜样 —— 若是爹娘还在,定是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多帮些受苦的人。
玄奘长到六岁时,就显露出与其他小沙弥不同的性子。寺院里的米缸偶尔见底,师兄们分粮时总把多的让给年幼的他,可他却总把自己的那份分出一半,送给山下吃不饱饭的孤儿;冬日里水缸结冰,他早早起来凿冰挑水,还特意多挑两桶,送到山下独居的老奶奶家;有香客来寺院祈福时不慎摔断了腿,他便每日端药送水,还学着老僧人识的草药,去后山采来消炎的枝叶,细心熬成药膏。
寺院来了个偷香油钱的小乞丐。其他小沙弥都嚷嚷着要把人赶走,玄奘却悄悄从怀里摸出自己省下的窝头,递到小乞丐面前。小乞丐愣了愣,接过窝头狼吞虎咽,眼眶却红了 —— 他原是为了给病重的母亲治病,才一时糊涂犯了错。玄奘听后,又拉着小乞丐去后山采草药,还换了些碎银子给小乞丐抓药。
冬日里荷塘结了冰,他会早早去凿冰,把干净的冰水挑去给山下的老奶奶洗衣;夏日里白莲盛开,他会摘下最鲜嫩的莲叶,给劳作的村民当扇子,还会把莲子剥出来,熬成清甜的莲子羹,送给寺院里的老僧人。有回山下闹旱灾,地里的庄稼全枯了,村民们愁得直掉眼泪。玄奘主动向住持请命,带着几个师兄去远处的山泉挑水,还教村民们用荷叶蓄水、保存雨水。他的布鞋磨破了底,脚底板起了水泡,却依旧每日天不亮就出发,傍晚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村民们要给他送粮食,他却摇头:“出家人帮人不图回报的。”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922/4324775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