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 第872章 光锥之内即命运!跨入黑洞即为永生

第872章 光锥之内即命运!跨入黑洞即为永生


新的天幕画面,在一阵悠扬的旋律中出现。

    画面里是神秘的宇宙空间。

    一片漆黑的宇宙中,缓缓出现了《星际穿越》里著名的卡冈图雅。

    超级黑洞,在画面的中心散发着绚丽的光芒。

    令人畏惧而沉醉。

    而视频也缓缓的讲述:

    【你知道吗?】

    【在天文物理学中有一句著名的话:】

    【光锥之内就是命运。】

    【光锥之外皆是虚无。】

    【为何会说“光锥之内就是命运”呢?】

    【不妨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你在黑暗中点起一支蜡烛,刹那间,柔和的光以不断膨胀的气泡形态向四周蔓延。】

    【依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任何带有质量的物体,其速度都无法超越光速。】

    【这就意味着,你永远无法摆脱这束光所形成的“气泡”范围。】

    【倘若我们把当下的状态看做二维空间的切面。】

    【此时那不断膨胀的气泡。】

    【就宛如一个个持续增大的圆圈。】

    【当我们将这些圆圈,沿着时间维度层层堆叠。】

    【一个独特的锥形结构便应运而生。】

    【这便是光锥。】

    【作为爱因斯坦相对论里至关重要的结构,光锥默默主宰着宇宙中最为根本的因果关系。】

    【我们假设。】

    【在遥不可及的宇宙深处。】

    【距离地球极为遥远的地方,发生了一次超新星爆炸。】

    【在其爆炸产生的光锥抵达地球之前,这一震撼的天文事件,对我们而言毫无影响。】

    【我们也全然无法知晓,关于这次爆炸的任何信息。】

    【唯有当光锥跨越漫长的时空,最终到达地球时。】

    【我们才能目睹这场绚烂而壮烈的爆炸场景。】

    【这,便是经典物理学中因果律的生动体现。】

    【也就是说,在宇宙的宏大舞台上。】

    【当一个事件触发另一个事件时,光速成为了一道无形却又严苛的限制。】

    【任何因果的传递,都必须遵循这一速度法则。】

    天幕外。

    战国。

    庄周盘膝而坐,仰望着天幕中那不断扭曲的光锥与黑洞,眼中泛起一丝恍惚。

    “光锥之内是命运,光锥之外是虚无……”

    “光锥即因果?”

    “有趣,有趣。这倒像是天地间的大道,万物皆有所囿,连光也不例外。”

    “看不懂这光锥因果,但是,仿佛不仅是后世的天文科学。”

    “同时,也是事关哲学?”

    “毕竟,黑洞吞噬万物,连光都无法逃脱,倒是像极了'道'的无形无相。”

    庄子继续认真的观看,下决心要完全的看懂。

    而天幕也在继续。

    【那么,时间和空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区别呢?】

    【在空间的范畴内,我们仿佛拥有无限的自由,能够随心所欲地朝着任意方向移动,不受任何特定的束缚。】

    【然而,时间却截然不同。】

    【连续的光锥如同一只无形且强大的手。】

    【迫使我们只能沿着,从过去迈向未来的单向轨道前行。】

    【并且永远无法回头。】

    【在相对论的理论体系里,时间被定义为光锥所指的方向。】

    【而空间则是与时间相互垂直的,所有其他方向的集合。】

    【在那些没有引力干扰的宇宙区域。】

    【时间和空间的结构,呈现出笔直的形态。】

    【它们相互交织,形成了对称的直线网格。】

    【所有光锥的方向也整齐划一地保持一致。】

    【但当引力的力量介入,一切便悄然发生改变。】

    【以地球为例,当一个苹果,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向下坠落时。】

    【引力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苹果这个物体本身。】

    【连物体的光锥方向,也未能幸免。】

    【在大质量行星的周围。】

    【光锥的方向会发生弯曲。】

    【这也就意味着,时间同样会朝着行星的中心弯曲。】

    【苹果之所以会朝着地面坠落。】

    【正是因为它的未来方向被引力牵引。】

    【然后指向了地球。】

    【质量,这个宇宙中看似普通却蕴含巨大能量的因素,扭曲了时空的几何形状。】

    【使得时间和空间不再是绝对的存在。】

    【而是变得相对起来。】

    【这便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核心要义。】

    【而且,物体的质量越大,它对时空的弯曲程度就越显著。】

    【当质量达到一种极端的状态,比如存在一个引力无限大的物体时。】

    【时空的弯曲程度将趋于无穷大。】

    【此时,所有的光锥都会完全朝下。】

    【倘若我们在这样的区域点燃一支蜡烛,你会惊奇地发现,所有的光锥都会迅速落入这个物体的中心。】

    【这个神秘而强大的物体,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黑洞。】

    【黑洞作为宇宙中拥有超强引力的天体。】

    【其强大的时空曲率,会将周围所有的物体都无情地拉向中心。】

    【我们可以尝试,将黑洞想象成一个二维切片。】

    【在时空中,它宛如一个圆柱体。】

    【而这个圆柱体的边界。】

    【便是大名鼎鼎的事件视界。】

    【在事件视界以外的区域,部分光线还能够凭借自身的能量逃逸出去。】

    【然而,一旦进入事件视界以内。】

    【所有的光都将被无情地束缚。】

    【再也无法逃脱。】

    【在黑洞内部,光锥的作用使得任何物体的运动路径都不可避免地向下。】

    【时间仿佛也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黑洞独特的物理特性,不得不提及著名的霍金黑洞生死悖论。】

    【假设有两名宇航员,爱丽丝和鲍勃。】

    【他们一同在广袤的太空中执行任务。】

    【在不经意间,两人逐渐靠近了一个神秘的黑洞。】

    【突然意外发生,爱丽丝的助推器失去控制。】

    【她瞬间被黑洞强大的引力所捕获,身不由己地朝着黑洞飞速飞去。】

    【对于远离黑洞引力影响的鲍勃来说。】

    【他所处的周围时空,受到的引力极其微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他的感知里,时间就如同一条从过去平滑延伸向未来的直线。】

    【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而有序。】

    【因此,他眼中看到的黑洞,和正在飞向黑洞的爱丽丝,仿佛都处于静止状态,时间在这一刻似乎凝固了。】

    【而对于正朝着黑洞极速飞去的爱丽丝而言。】

    【情况则截然不同。】

    【随着爱丽丝越来越靠近事件视界,她所感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扭曲程度愈发强烈。】

    【当她最终抵达事件视界的那一刻。】

    【时间和空间仿佛经历了一场奇幻的变形,倾斜了45度。】

    【在爱丽丝的视角里,时间不再是熟悉的从过去到未来的直线。】

    【而是变成了一条沿着45度角上升的对角线。】

    【形状酷似光锥的表面。】

    【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任何物体一旦穿过事件视界,就如同陷入了一个无法挣脱的牢笼,再也无法逃脱。】

    【当爱丽丝穿过事件视界后,她所经历的世界与外界相比,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仿佛发生了颠倒。】

    【原本正常的时间方向此时指向下方。】

    【而这个方向在穿越之前,却是用于描述空间的方向。】

    【此刻,黑洞的事件视界,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空间位置概念。】

    【它成为了爱丽丝过去的一个瞬间。】

    【转瞬即逝。】

    【却又永恒。】

    【而黑洞的中心,也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几何意义上的点,而是演变成了爱丽丝未来所要面对的整个世界。】

    【换个角度理解,黑洞就像是一个被时空曲率牢牢固定住的光锥。】

    【如果我们尝试将被扭曲的时空进行拉直,让时间的方向从左至右有序流动。】

    【这时我们便能清晰地看到。】

    【黑洞的事件视界,在这个模型中呈现出光锥的形态。】

    【这也就清晰地表明,任何物体一旦穿过事件视界,就只能不由自主地朝着黑洞的中心坠落。】

    【因为在这个独特的时空结构里,黑洞的中心就是所有事件的未来指向。】

    【倘若我们进一步将整个图像进行压缩,便可以直观地看到。】

    【黑洞的外部和内部,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

    【一旦跨越事件视界,外界的一切便成了永远回不去的过去。】

    【而坠向中心,成了所有穿越者无法逃避的宿命。】

    视频到此结束。

    网友们也在热切讨论。

    《光锥?黄仁勋:这我熟。》

    《哇!原来你也玩崩铁?》

    《前面好不容易听懂了一半,然后越往后越听不懂了。》

    《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时间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而在另一个参考系,他观察你超光速,就意味着逆时间,所以会导致因果悖论。》

    《总之,信息的传递无法超过光速是吧?》

    《用什么发送超光速的信息呢?》

    《也许宇宙在诞生的一瞬间就已经毁灭了,但是由于光锥,我们无法感知。》

    《跨过黑洞,宇宙在你眼里一瞬间终结了。》

    《假设很有意思,但你的意思是我接近了光速还能活?》

    《不是能活,是你反射回来的光很慢,所以在第三方眼里就像定格一样。》

    《看完了,只剩下无尽的虚无,于是我点了一个外卖。》

    ……

    不仅是网友们讨论。

    古人们也觉得非常的有意思。

    东汉。

    天文家张衡凝视天幕,也是深深的被吸引。

    “光锥……因果……”张衡低声自语。

    “光速为限,星象变化、彗星轨迹,皆受此约束。”

    “原来古人说‘天圆地方’,竟是把光锥误作了穹顶?”

    “若引力能扭曲时空,那地动之时,是否也会扰动光锥?”

    “可惜,无实测之法,否则定可推演其中规律。”

    而在明朝。

    徐光启看天幕的同时,也认真的手绘圆锥曲线。

    “光锥者,时空之圆锥曲线也。”

    “当切面与母线成45度,恰为抛物线——此乃光锥之侧影乎?”

    “设此室为事件视界,烛光为逃逸之限.人若在室内,果然半步不可越界。”

    可以说,徐光启已经非常用力的在想象和探究光锥。

    但即使依照天幕的内容推演。

    徐光启依然卡壳严重。

    只能叹息道:“牛郎织女相隔之距,或许不是‘盈盈一水间’,而是光锥里两道永不相交的弧线啊。”(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913/1111027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