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 第259章 258国内助理人选建议不凡背景

第259章 258国内助理人选建议不凡背景


阳光明和贺振中,一前一后走出书房,餐厅里已然飘散着饭菜的香气,瞬间包裹了二人。

    刘雅娟正指挥着家政人员将最后一道汤端上桌,那是一只沉甸甸的紫砂汤钵,里面是奶白色的腌笃鲜,汤面浮着几点金色的油星,咸肉、鲜肉与嫩黄的春笋在汤中若隐若现。

    见到他们出来,刘雅娟的脸上立刻绽开热情的笑容,“老贺,光明,快过来坐,菜都齐了,就等你们了。”

    餐桌上是六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显然是用心准备的,荤素搭配,浓淡相宜。

    居中是一盘清蒸东星斑,鱼身优雅地侧卧在长盘中,剖了花刀处嵌着嫩绿的葱丝和火红的椒丝,像给鱼披上了彩衣,淋着亮晶晶的薄芡,更衬得鱼肉雪白剔透。

    旁边是一盘油光锃亮的红烧肉,方方正正的五花肉块,肥瘦层次分明,颤巍巍地透着诱人的酱红色,仿佛轻轻一碰,那层晶莹的肉皮就会在舌尖化开。

    一盘碧绿生青的清炒菜心,只取最嫩的部份,炒得恰到好处,翠色欲滴,嫩得仿佛能掐出水来。

    一盘金黄酥脆的炸烹大虾,个个都有小儿拳头大小,虾壳炸得蓬松酥脆,隐约可见里面饱满的虾肉。

    一盘家常的麻婆豆腐,却做得毫不含糊,红油赤酱,雪白的豆腐块浸润其中,上面撒着细碎的翠绿葱花,麻辣鲜香的气味隐隐飘来。

    还有那砂锅腌笃鲜,热气腾腾,汤色奶白醇厚,咸肉的咸香、鲜肉的丰腴与春笋的清新,在长时间的笃煮中完美融合,散发着咸鲜滋味。

    “刘阿姨,您太客气了,做了这么多菜,辛苦了。”

    阳光明看着这一桌丰盛得近乎隆重的菜肴,心中暖融融的,这不仅仅是饭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情谊,是他远在异国他乡时常常怀念的温暖。

    “不辛苦,不辛苦,你难得回国一趟,必须得好好招待。”

    刘雅娟一边熟练地用公筷给他布菜,先夹了一块最肥美的鱼腩,又添了一块颤巍巍的红烧肉,一边笑道:“也不知道你在国外吃的习惯不,听说那边都是面包牛排,生冷东西多。今天做的都是家常菜,你尝尝合不合口味,看是不是以前那个味儿。”

    她的话语里充满了长辈的关切。

    贺振中走到靠墙的楠木酒柜旁,打开玻璃柜门,略一审视,取出一瓶白色瓷瓶的茅台酒。

    他笑道:“今天高兴,光明回来,又谈了这么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得喝两杯庆祝庆祝。”

    他平常自律甚严,注重养生,午餐最多浅酌两小盅,今天却主动开了酒,可见心情确实极好。

    刘雅娟了解丈夫的脾性,知道他是真开心,也没多说什么劝阻的话,只是转身去餐具柜里拿了三个小巧的白瓷酒盅过来,一一摆放在各人面前。

    阳光明连忙起身,从贺振中手中接过酒瓶。

    他先给贺振中面前的酒盅斟满,然后又给刘雅娟和自己倒上。

    “来,光明。”

    贺振中端起那不足一钱的小酒盅,神情郑重,目光炯炯地看着阳光明,“欢迎你回国,也为你这份不忘家乡、报效国家的心意,干一杯!”他的祝酒词简洁而有力。

    “谢谢贺伯伯,刘阿姨。”阳光明双手捧杯,姿态放得很低,与二人轻轻一碰,杯壁发出清脆的“叮”声。

    然后,他将那小酒盅里的白酒一饮而尽。

    一股热辣醇厚的暖流顺着喉咙滑下,瞬间在胃里散开,化作一股暖意涌向四肢百骸。同时,一股浓郁而独特的酱香在口腔和鼻腔中萦绕。

    这熟悉而强烈的口感,是他在国外喝任何洋酒都从未体验过的,是属于故乡的、深刻在记忆里的味道,带着一种情感上的冲击力。

    “吃菜,快吃菜,压一压。”

    刘雅娟忙不迭地又给他夹了一筷子清炒菜心,关切地说道:“这酒烈,空肚子喝容易上头,喝慢点。”

    席间,气氛融洽温馨。

    贺振中不再谈论工作上的话题,而是问起了阳光明在斯坦福的日常生活细节,美国西海岸的风土人情,以及港岛近期的社会见闻。

    阳光明也捡着有趣能说、不涉及敏感领域的事情分享了一些,比如校园里的趣事、硅谷新兴科技的萌芽、港岛市井的繁华景象,引得对国外充满好奇的刘雅娟不时发出惊叹,连连追问细节。

    贺振中听得仔细,偶尔插话问一两个关键问题,比如美国高校的科研机制、风险资本的投资偏好,或者港岛作为自由港的运作特点,显示出他这位身处内地的领导干部,对外部世界并非一无所知,而是通过文件和内部资料保持着相当的关注,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洞察。

    一瓶茅台酒,就在这轻松愉快的交谈中,你一盏我一杯地见了底。

    贺振中脸上泛起了红光,话比平时多了些,眼神却依旧清明。

    阳光明的酒量本就不错,加上心情舒畅,也只是觉得浑身暖洋洋的,十分惬意,头脑依然清醒。

    饭后,三人移步到客厅沙发坐下。

    刘雅娟给他们泡了一壶酽酽的龙井茶解酒,细长的茶叶在杯中舒展沉浮,清新的茶香稍稍冲淡了空气中残余的酒意,带来了另一种宁静的享受。

    贺振中吹了吹浮沫,喝了一口热茶,满足地吁了口气,将思绪拉回正事,说道:

    “你这次时间紧,只有一周假期。关于那八十万美元创汇指标的事情,我会尽快安排落实,下午一上班就召集计委、外经贸局的相关人员开个会,把流程和政策口径明确下来,特事特办。”

    他的语气,恢复了工作时的果断。

    他顿了顿,用茶杯盖轻轻拨弄着茶叶,继续道:“这件事情,宜早不宜迟。快的话,今天下班前应该就能有个初步方案和对接人。

    有了结果,得马上通知你,后续还有很多手续需要你本人出面办理。”

    阳光明表示理解:“我明白,一切听贺伯伯安排,我随时配合。”

    他知道在国内办事,有贺振中这样的重量级人物牵头,效率会完全不同。

    贺振中手指轻轻敲着沙发扶手,发出有节奏的微响,思考着接下来的步骤:

    “嗯……就算开了绿灯,这购房、安装电话、购买艺术品,哪一件都不是小事,涉及到房管局、电话局、文物商店好几个部门,规章流程不同,跑来跑去很费时间。”

    他抬起头,目光落在阳光明身上,带着长辈的关照:“你这样来回奔波也不方便。这样吧,我临时给你安排一辆轿车,暂时用几天,再配个熟悉路的司机,方便你出行,提高办事效率。”

    阳光明略一思索,确实很有必要。

    在这个公共交通并不发达、出租车更是稀缺资源的年代,有辆专车和司机,会方便太多,也能节省大量宝贵的时间,更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他并未矫情推辞,坦然接受:“那就谢谢贺伯伯了,这确实能帮我解决大问题,省心不少。”

    “小事一桩,我打个招呼就行。”贺振中摆摆手,不以为意。

    以他的地位和职权,临时调配一辆车给海外归来学子、并且是带来巨额外汇的“财神爷”使用几天,确实不算什么,属于合理的工作安排范畴。

    有了车代步,效率会提升不少,但阳光明心里清楚,那八十万美元的“消费”过程依然会很繁琐。

    看房、与不同的房主或房管部门谈判、办理复杂的产权过户手续、申请稀缺的国际直拨电话线路、去文物商店挑选鉴定艺术品并与老师傅们打交道……每一件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些还可能存在潜在的障碍或需要协调的环节。

    他原本计划等以后回国发展、业务稳定时,再招聘国内的助理或代表处理日常事务。

    现在看来,这个计划需要提前了。

    如果能有一个得力助手在国内帮他跑腿、沟通、处理这些杂事,他只需要在关键节点听取汇报、做决策,那么这一周的时间就会宽松很多,事情也能推进得更顺畅。

    而且,即使他返回美国后,国内有些后续事宜也需要有人跟进。

    更重要的是,这个助理人选如果背景足够得力,不仅能处理眼前的具体事务,未来他在国内的一些投资或事务,也能有个可靠的联络人和帮手。

    付出一点薪水,换来的是极大的便利和潜在的资源网络,这笔投资非常划算。

    一个合适的助理,将是他在国内延伸的“眼睛”和“手臂”。

    这个想法一旦冒出,便迅速清晰、坚定起来。

    眼前正好有贺振中这位大佬在,由他推荐的人选,无论是能力、品行还是背景,肯定都比自己盲目寻找、或者通过私下的普通招聘渠道找来的人要可靠得多,也更能胜任这种需要一定信任基础和家庭背景的工作。

    想到这里,阳光明放下茶杯,语气诚恳而不失郑重地对贺振中说道:“贺伯伯,有件事,正好想听听您的意见,可能需要您帮我把把关。”

    “哦?你说。”贺振中饶有兴趣地看着他,示意他继续。刘雅娟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关注地望过来。

    “我这次回来时间短,后续这些购买房产、办理手续的事情,细碎得很,肯定处理不完。

    而且我人在国外,国内总需要有人帮忙打理一些联络和跑腿的杂事。”

    阳光明缓缓说道,条理清晰,“所以,我想在国内招聘一位助理,不一定需要全职坐班,弹性工作、兼职也可以,主要就是帮我处理在国内的这些事务,以后政府部门有什么需要沟通的,或者有什么政策信息需要了解的,有这样一个人协助,会方便很多。”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贺振中的神色,见对方眼神专注,便继续说下去,并稍微点明了更深层次的需求:

    “这个助理,以后少不了要和您这边,或者其他部门打交道,协调事情。

    所以我想,招聘的这位助理,首先要人品好,其次能力够,这里的能力也包括处理人际关系和协调事务的能力。

    另外还有一点,如果有一定的家庭背景就更好了,同政府各部门打交道的时候,应该能更顺畅一些。

    您见识广,认识的人多,看人也准,不知道能不能帮我参详参详,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推荐?或者指点一下我,去哪里找比较靠谱?”

    他将姿态放得很低,充分尊重贺振中的意见。

    贺振中听完,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点着,陷入了思考。

    他觉得阳光明这个想法很务实,很周到,有个国内助理确实能省去很多麻烦,也能让事情办得更稳妥。

    而且阳光明话里话外的暗示,助理的“能力”显然不仅仅指办事能力,也包含了人脉和背景的能量,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疏通关系、提高办事效率。

    这种需求,在当前的国情下,他完全能够理解。

    “你这个想法不错。”贺振中点了点头,表示了认可,“有个可靠的人帮你跑腿联络,确实方便,也能让你在国外更安心。你对这个助理,具体有什么要求?比如年龄、性别、学历方面?”

    他问得更细了,说明他开始认真考虑这件事。

    阳光明见贺振中没有反对,心中一定,便把自己的想法更具体地说了出来:

    “第一是人品要端正,踏实可靠,守口如瓶,这是最基本的。

    第二是脑子要活络,沟通协调能力强,有点悟性,能独立处理一些不太复杂的事情。

    第三嘛……”

    他稍微斟酌了一下用词,既要点明,又不能显得太过功利,“最好是在魔都本地,关系比较熟络的,对各个衙门门槛比较清楚的,办起事来,渠道能畅通一些,至少能知道找谁、门往哪儿开。

    毕竟有些部门,有熟人引路或者沟通,效率会高很多,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周折。

    性别肯定是男性,年龄最好不要超过三十五岁,学历差不多就行,不做硬性要求。”

    他坦诚地说出了现实考量。

    贺振中微微颔首,这些要求都在情理之中,甚至可以说很实际。

    找一个有本地背景、熟悉情况的助理,对于阳光明这样常年在海外、对国内办事流程可能不甚了解的人来说,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当于多出了向导和润滑剂。

    “那薪酬待遇方面,你有什么考虑?”贺振中问道。

    这是很关键的一点,关系到能吸引到什么层次、什么水平的人选。

    阳光明早有腹案,他深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也明白要吸引到有足够能量和背景的人,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助理的工作关系可以挂在我港岛的‘启明资本’名下,算是境外公司雇员,工资用美元结算,这样也方便。

    我初步考虑,月薪可以定在一千美元左右,视情况再调整。”他直接抛出了一个在当下看来是天价的数字。

    “一千美元?”旁边正在给他们续茶的刘雅娟闻言,忍不住低呼一声,手抖了一下,茶水差点洒出来,她连忙稳住茶壶,“这……这也太高了吧?光明,你知道现在国内工资水平吗?”她实在是被这个数字惊到了。

    贺振中脸上也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

    1979年,普通工人月薪也就三四十元人民币,高级技工或基层干部可能拿到五六十元,像他这样的高级干部,月薪也不过三百元左右。

    一千美元,按官方汇率能兑换将近一千五百元人民币,如果按更反映实际购买力的黑市汇率,甚至能换到四五千元以上。

    这个工资水平,高出国内平均水平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确实太过惊世骇俗了。

    这比很多高级专家、教授的收入,都要高出一大截。

    贺振中的语气变得严肃了些,说道:“光明,你的想法是对的,想用高薪吸引人才。

    但一千美元……这个数目在国内太扎眼了,超出了常理。

    就算挂在港岛公司名下,实际在国内工作,收入与周围人差距太大,未必是好事。

    容易引人注目,招来不必要的议论和关注,反而可能带来麻烦,对做事不利,对被招聘的人也可能造成压力。”

    他站在国内现实环境的角度,提出了中肯的警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在哪个时代都适用。

    他看向阳光明,给出了一个更符合国内实际情况的建议:

    “我觉得,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既要体现吸引力,又要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月薪定在一百美元左右,就已经非常有吸引力了,足够招到非常优秀、甚至超出你预期的人才。”

    一百美元,按官方汇率也接近一百五十元人民币,是国内普通工人工资的三四倍,对于很多清闲单位的年轻人或者寻求额外收入的干部子弟来说,已经是极具诱惑力的数字了。

    最关键的一点,工资是直接付的美元,真正的购买力和价值,远远超过官方汇率。

    阳光明知道贺振中的顾虑非常有道理,过高的薪酬确实可能树大招风,违背了国内现阶段“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普遍社会心理。

    但他招聘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办事员,薪酬里也包含了对其背后潜在资源和影响力的支付,是一种隐性的、心照不宣的补偿,这一点无法明说,却必须考虑进去。

    而且,高薪也能更好地绑定人才,激发其积极性。

    他想了想,决定采取一个折中且更具激励性的方案:“贺伯伯您考虑得周到,是我欠考虑了。

    那这样,基础月薪定为两百美元,这只是固定收入的那一部分。

    除此之外,根据完成的工作量和难度,比如成功协助购买一处优质房产,还会有额外的绩效奖金。

    我可以提前说明,奖金部分通常会比基本工资高很多,上不封顶,完全看工作成效。”

    他停顿了一下,又增加了一个对于当时国人极具吸引力的砝码:“另外,作为港岛公司的雇员,他可能经常会有机会去港岛出差,处理公司事务或者接受培训,甚至未来业务需要,也可能去美国短期考察或学习,这些相关的差旅、住宿、培训费用都由公司承担。”

    出国机会,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说,是比金钱更有诱惑力的稀缺资源。

    听到这个修改后的方案,贺振中沉默了,手指轻轻摩挲着光滑的紫砂茶杯壁。

    月薪两百美元,按官方汇率也接近三百元人民币,绝对是高薪。

    再加上“比基本工资高很多”的、上不封顶的奖金,这意味着干得好,月收入可能达到数百甚至上千美元,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工资待遇。

    还有出国机会……这个待遇组合,已经不是“有吸引力”可以形容的了,简直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足以让无数人趋之若鹜。

    他原本只是把帮阳光明找助理当作一件顺手的小事,帮晚辈解决点实际困难。

    但现在,阳光明愿意开出如此优厚、甚至可以说慷慨得过分的条件,这就变成了一个极好的人情机会,一个可以为自己关系网络中的某个年轻人铺设一条康庄大道的契机。

    别说允许兼职,就算是要求全职,面对这样的待遇和发展空间,恐怕也有大把有背景、有能力的年轻人抢破头。

    如果推荐的人选合适,不仅解决了阳光明的问题,也等于给被推荐人打开了一扇通往完全不同世界的大门,对其个人发展和家庭而言,都是一份不小的人情。

    贺振中迅速在脑海中过滤着可能的人选。

    亲戚子侄?老战友的孩子?还是以前下属家的子弟?

    他要找的,必须是人品靠得住,脑子灵光,家里有一定背景但本人性格又不能太过张扬,最关键的是,要能入阳光明的眼,能把事情办好,维护好这条重要的海外关系。

    片刻后,他心中微微一动,有了一个初步的觉得颇为合适的人选。

    他看向阳光明,语气平和了许多,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推心置腹:“光明,你这个待遇,可是下了血本啊。既然你这么有诚意,求贤若渴,我倒是想起一个人选,或许可以试试看,成不成还得看缘分。”

    “贺伯伯您请说。”阳光明精神一振,身体坐得更直了。他知道贺振中能开口推荐,必然是有一定把握和考量。

    “是我一位老领导家的小儿子,叫王擎宇。”

    贺振中缓缓介绍道:“年纪大概和你差不多,可能略大一两岁,不到三十。我这位老领导,前段时间刚复职回到重要岗位,对他这个小儿子的工作安排,一直有些头疼,觉得他没个正形。”

    “王擎宇这孩子,本质不坏,心地纯良,没什么坏心眼。

    脑子也聪明活络,反应快,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可能是上面几个哥哥都太争气,太出色了,不是在重要部委,就是在科研单位担当重任。

    他又是老幺,从小被家里照顾得多,保护得好,反而没什么太大的上进心,对体制内那些按部就班、论资排辈、甚至勾心斗角的事情不太感兴趣,觉得束缚,没意思。”

    贺振中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长辈的无奈和宽容,似乎对这种情况颇为理解。

    “现在家里通过关系,给他安排了个清闲单位,挂个名,他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什么积极性,整天琢磨些闲杂事,比如听听外国音乐、鼓捣些新鲜玩意儿什么的。

    他家里对他这种状态,也是既着急,望子成龙,又没什么好办法,说重了怕他逆反,不管又不行。”

    贺振中描绘出一个在优越家庭中长大,却与主流晋升路径有些疏离的年轻形象。

    “我觉得吧。”

    贺振中话锋一转,开始分析其适配性,“你这儿的工作,不要求坐班,时间灵活性强,接触的都是新事物——外汇、海外公司、购买洋房艺术品这些,都是国内一般人接触不到的。

    薪酬待遇又这么优厚,还有出国见世面的机会。

    这些特点,说不定正对他的脾胃,能激发起他的干劲和兴趣来,让他觉得有挑战、有意思。”

    贺振中分析得合情合理,继续说道:

    “他家的老爷子虽然复职不久,但威望还在,几个哥哥也分布在各系统。

    在魔都,很多事情有王擎宇出面沟通、牵线搭桥,确实会比一般人方便很多,很多部门看在他家老爷子的面子上,也会行个方便。”

    这一点,贺振中点得很透。

    阳光明仔细听着,大脑飞快地转动,觉得这个王擎宇的情况,确实比较符合他的需求。

    他不需要一个野心勃勃、一心钻营、时刻想着借他当跳板的老手,那样的人心思太杂,不好驾驭。

    他更需要一个背景可靠、脑子灵活、能办事、同时又因为家庭优越而对小恩小惠不太在意、不会带来麻烦的“自己人”。

    王擎宇家境优越,不缺一般的物质,反而可能更看重工作的趣味性、自由度和开阔眼界的机会。

    这样的人,用好了会非常顺手,也更容易建立一种超越单纯雇佣的私人情谊。

    “贺伯伯,听您这么一说,我觉得王擎宇同志挺合适的。”

    阳光明语气诚恳,“只要他本人愿意,对这个工作内容感兴趣,我这边没有问题。

    就像您说的,国内事务目前不算太多,但比较杂,即使他刚开始经验稍欠,也可以慢慢熟悉,边做边学。

    关键是大家能沟通顺畅,合作愉快。”

    阳光明最后又补充了一句,显示自己的诚意和底气,也宽贺振中的心:“就算以后在实际工作中觉得不太合适,或者他有了更好的发展,以后不再合作,也不是什么大事。

    能够多一个朋友,对我来说就算是收获,就算以后因为种种原因不再合作,我不在意多发一份薪水,贺伯伯您也不必因此觉得为难。”

    这话说得大气,也显得为人厚道,不斤斤计较。

    贺振中欣赏地点点头,阳光明这话说得漂亮,既表达了强烈的意愿,又留有了余地,显得成熟稳重。

    他对阳光明的评价又高了一分。

    “好,既然你初步同意,觉得可以试试,那我这两天就找机会和我那老领导,还有擎宇本人谈一谈。”

    贺振中做事雷厉风行,当即拍板,“先探探老爷子的口风,再看看擎宇自己的意思。如果那边也没问题,都有兴趣,我就尽快安排你们见个面,双方当面聊聊,都满意的话,就把这事定下来。”

    “那太好了,麻烦贺伯伯多费心了。”阳光明的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有贺振中出面,这件事成功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事情谈妥,三人都觉得解决了一桩大事,气氛更加轻松。

    又喝了一会儿茶,聊了些家常闲话,比如刘雅娟关心的美国超市物价、阳光明父母的身体状况等等。

    墙上的老式挂钟“当当当”地敲响,清脆的声音在安静的客厅里回荡,时间已经是下午一点半。

    贺振中闻声站起身,“好了,光明,我该去办公室了。下午这个会要紧,得把你这事尽快落实了。

    你先回去等消息,车的事情,我下午就让秘书安排好,最晚明天上午就能到位,司机到时候会联系你,听你调度。

    助理的事情一有眉目,我立刻通知你。”

    贺振中交代得很清楚。

    “好的,贺伯伯,您忙,让您费心了。”阳光明也连忙站起身。

    贺振中从衣帽架上取下藏蓝色的呢子外套穿上,又戴上了帽子,对阳光明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期许,便步履稳健地推门离开了。

    “光明,你再坐会儿,歇一歇,正好咱娘俩唠唠嗑。”刘雅娟热情地说道。

    “不了,刘阿姨,我也得回去了,家里还有点事,下次过来再陪您聊天。”阳光明婉拒。

    刘雅娟又说了几句挽留的话,一直将阳光明送到单元门外,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楼梯的拐角,还扬声嘱咐了一句“路上慢点”,这才转身回屋,轻轻带上了门。

    阳光明走出这处管理森严、绿树成荫的干部家属院,午后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带着春日特有的慵懒和暖意。

    他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泥土和植物清香的空气,感觉心情格外舒畅。

    这次与贺振中的见面,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果。

    八十万美元的结汇和后续消费安排顺利敲定,既解决了国家急需外汇的难题,也满足了自己配置资产、改善家人生活条件的个人需求,同时还进一步巩固了与贺振中这位实权人物的关系,为未来的合作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临时用车和国内助理人选的问题也一并解决,为接下来几天紧张的行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说是扫清了不少障碍。

    一切都在朝着计划的方向稳步推进,甚至比预想的还要顺利。

    他没有立刻乘车回家,而是沿着绿树成荫、行人稀疏的人行道慢慢走着,思绪渐渐飘远,开始具体规划接下来的步骤。

    有了车和司机,顺利的话,或许明天就可以开始着手看房了。

    他对魔都的老洋房颇有些情结,那些掩映在梧桐树下,有着红瓦坡顶、卵石墙面、宽敞阳台和精致小花园的建筑,不仅居住舒适,更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风情,在后世是可遇不可求的顶级资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投资价值。

    在这个年代,这些洋房,大多被多家单位或个人挤占,产权复杂。如果由他自己出面,正常求购,难度太大了,可选择的目标也太少。

    但有了政府部门直接出面,还能完成创汇指标,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房管部门为了完成外汇创收任务,最终能够拿出来交易的房产,说不定远超他的预期。

    他的要求不高,哪怕是一般的花园洋房,那也是优质房产。

    一旦购入,稍加修缮,恢复其历史原貌,便是绝佳的居所,更是未来价值连城、足以传世的珍贵产业。

    还有国际直拨电话,在这个通讯基本靠吼、联络基本靠信的年代,能在家中直接与港岛、与美国通话,对于他保持与外界的信息同步、遥控指挥公司运作、把握市场先机,至关重要。

    这不仅仅是生活上的便利,更是商业上的硬性需求。

    如果由他个人申请,流程可能会很复杂,需要层层审批,甚至需要特殊指标,有了政府部门直接出面,一切难题也就迎刃而解。

    至于艺术品收藏,他并非附庸风雅,主要还是考虑收藏价值。

    凭借超越时代的眼光,他清楚知道,那些历经动荡而幸存下来的古代书画、瓷器、玉器、文玩,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会展现出怎样惊人的价值攀升。

    这既是一种基于个人兴趣的长期投资,也是一种资产的多元化配置,更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一种变相保护和传承。

    文物商店、古籍书店、甚至是一些特定的旧货市场,都值得花时间去仔细淘选。

    这些艺术品被他个人收藏,总强过因为一点外汇而流入国外。(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810/1111089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