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三国:黄巾降卒到大汉脊梁 > 第五章 织机

第五章 织机


瘟疫的阴影总算慢慢散了下去。

虽然营地里还是那股子挥之不去的马粪和汗臭味,但至少没了那要命的病气。人们脸上不再是等死的麻木,多了点活气儿。

李想因为防疫有功,虽然没明着升官,但日子好过了不少。王队率见了他,偶尔会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负责分粥的伙夫给他打粥时,手也不抖了,甚至碗底还能偶尔见到几粒没煮化的粗粟米。

最重要的,是没人再把他当成随时可以踩死的黄巾降卒了。那些一起扛过瘟疫的囚徒和边军老卒,看他的眼神里多了丝认同,甚至有点佩服。

赵大现在几乎成了他的跟班,一口一个“李兄弟”,叫得亲热。

李兄弟,你这脑子是咋长的?咋懂那么多?连闹瘟都能摁下去!

李想只是笑笑,没多解释。他心里清楚,这才哪到哪。边关的苦日子,长着呢。

这天轮到他们小队休息,不用去割草捡粪。李想肩头的伤也好利索了,便想着在营里转转,熟悉环境。

路过营房后那片歪歪扭扭的窝棚区时,他听到了低低的啜泣声。

循声看去,只见王嫂——就是那个他刚来时帮忙改进过织机的寡妇,正坐在自家低矮的窝棚门口,对着一个简陋的织机掉眼泪。她身边站着个小女孩,面黄肌瘦,扯着她的衣角,怯生生地看着。

那台织机,正是李想之前画过草图改进的那台,但现在看起来歪歪斜斜,显然是坏了。

王嫂,咋了?织机坏了?李想走过去问道。

王嫂抬头见是李想,慌忙用袖子擦了擦眼睛。

是,是李兄弟啊。没,没啥,

她的小女儿却嘴快,带着哭腔说:

娘织布,杆子断了,布也坏了,换不到粮了,饿,

王嫂赶紧捂住女儿的嘴,眼圈却更红了。

李想心里叹了口气。在这鬼地方,一台织机可能就是一家孤儿寡母活命的指望。

我看看。

他蹲下身,仔细查看那织机。结构其实很简单,就是几根木棍榫卯结构拼在一起,他改进的主要是穿线方式和踏板结构,让效率高了点。现在是一根承力的主要横杆因为木质不好,又长期受力,从榫卯处裂开了。

问题不大,能修。找根结实点的木棍,重新削个榫头换上去就行。李想检查后说道。

真,真的?王嫂眼里瞬间燃起希望,但随即又黯淡下去,可,可俺不会弄,也没钱找匠人,

没事,我试试。李想笑了笑,工具在哪?

王嫂赶紧从棚里拿出把豁了口的旧柴刀和一把磨秃了的凿子。

李想接过工具,在营房周围转了转,找了根被人丢弃的、看起来还算结实的旧矛杆。又让赵大帮忙生了一小堆火,稍微烤了烤木头,方便塑形。

他现代人也没正经干过木匠活,全凭记忆里看过的视频和大概的物理知识,拿着柴刀和凿子,笨手笨脚地又砍又削,忙活得满头大汗。

赵大在一旁看着直挠头。

李兄弟,你这手艺,有点糙啊,能行吗?

王嫂也紧张地在旁边看着,双手绞着衣角。

李想自己也心里没底,但嘴上不能输。

放心,结构对了就成,好看不管用。

忙活了大半天,总算把新杆子勉强塞了进去,虽然看起来歪歪扭扭,接缝处也用破布条缠了又缠,但好歹看起来能立住了。

试试。

王嫂忐忑地坐上去,踩动踏板,梭子穿过经线。

咔哒,咔哒,

织机发出了声响,虽然比之前更响,像是在抗议,但确实能动起来了!

成了!真的成了!王嫂惊喜地叫出声,脸上还挂着泪珠,却已经笑了起来,谢谢!谢谢李兄弟!

她的小女儿也开心地围着织机转圈。

李想松了口气,抹了把汗。看来基本功还没丢光。

他看着王嫂那破旧的织机,效率还是太低。而且这种结构,稍微用点力就容易散架。

他脑子里闪过现代工业织机的模样,虽然造不出来,但一些简单的力学原理还能用用。

王嫂,你这织机,其实还能弄得更好用点。

还能更好用?王嫂睁大眼睛。

嗯。李想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这里,加个滑轮,哦,就是加个圆轱辘,让线过去更顺溜。这里,卡榫的地方做成活的,方便换线。还有这踏板,连到这里,力气能省不少,

他连说带比划,把一些简单的杠杆、滑轮省力原理和便于维护的结构说了出来。

王嫂听得似懂非懂,但眼睛越来越亮。她天天跟织机打交道,虽然不懂啥原理,但李想说的那些改动,她模糊感觉好像真的会很有用!

可是,俺,俺不懂这些,也没钱弄,她搓着手,又为难起来。

李想看了看她家徒四壁的窝棚,和那个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小女孩。

这样,王嫂。我画个详细的图样。你呢,去找咱们营里那个老铁匠,他那儿应该有些边角料和工具。你帮我,帮我缝补过衣服(其实没有),我帮你跟他说说,看他能不能帮你打几个小铁件,加固一下,再按我图上的样子改改木工活。粮食,我那份粥,以后分你一半。

这怎么行!王嫂连忙摆手,使不得!李兄弟你也是拼命才,

没事,我饿惯了。李想摆摆手,打断她,就这么定了。织机好用了,你织布快了,换的粮多了,以后再还我。

赵大在一旁插嘴:李兄弟,我的粥也分点出来!王嫂不容易!

李想笑了笑,没拒绝。

王嫂看着两人,眼圈又红了,这次是感激的。她拉着女儿就要跪下。

快起来!这可使不得!李想赶紧拦住。

他当天就找块相对平整的木片,用烧黑的树枝,仔细画起了改进的图样,标注了哪里需要铁件加固,哪里可以做成活动卡扣。

画好了,他亲自带着王嫂去找那个脾气古怪的老铁匠。

老铁匠正叼着烟袋锅子,对着个破铁盔敲敲打打,爱答不理。

干嘛?没空!

老师傅,帮个忙。李想把图样递过去,再掏出自己省下来的半块干粮饼子,放在旁边。

老铁匠瞥了一眼图样,又瞥了眼饼子,哼了一声。

啥破玩意?

您看看,就打几个小铁箍,再帮忙把这几个木榫头按这样子改改。李想陪着笑。

老铁匠眯着眼看了会儿图样,又抬头打量了一下李想。

你小子,就是那个嚷嚷着烧水洗手,止住瘟疫的黄巾小子?

是我。

老铁匠嘬了口烟袋,沉默了一会儿,把饼子揣进怀里,一把抓过图样。

东西放这儿,三天后来拿。滚吧,别耽误老子干活。

成了!李想心里一喜。

谢谢老师傅!

三天后,王嫂拿着那些打造好的小铁件和改好的木件,按照李想组装说明,终于把新织机组装了起来。

当新的织机开始运作时,周围看热闹的人都惊呆了。

咔哒,咔哒咔哒,

声音比之前沉稳有力多了!王嫂脚踩动踏板的频率似乎没变,但那梭子来回穿梭的速度明显快了不止一倍!而且看起来省力很多,王嫂脸上都不见汗!

天爷啊!这,这也太快了!

神了!真神了!

王嫂,你这织机成精了?

王嫂激动得脸通红,手都在抖。

是,是李兄弟!是李兄弟帮俺改的!

所有人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到李想身上。

李想只是笑了笑。

这下,王嫂一天织的布,能比过去多出好几倍!不但很快就能还上李想和赵大的粮食,还能有余粮让女儿吃饱点,甚至能攒下一点。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营地和窝棚区。

接下来的几天,不断有军户的婆娘、寡妇找上门来,腆着脸求李想。

李兄弟,行行好,帮俺们也看看织机吧,

李大哥,俺家娃娃也饿得慌,

李想也没藏私,只要来找他的,他都尽量帮忙看看,指出几个可以简单改进的地方。复杂的他也没办法,没那么多铁件。

但他发现,很多织机的问题其实都一样,无非是结构不稳、受力不对、摩擦太大。

他干脆又画了几张通用的改进草图,让那些妇人照着去改,虽然效果不如王嫂那台彻底,但多少都能提升点效率。

一时间,营地里咔哒咔哒的织布声似乎都变得轻快密集了许多。

李想的名字,不只是在士兵里,在这些最底层的妇孺心里,也彻底挂上了号。

这天傍晚,张骏慢悠悠地晃荡过来,看着正蹲在地上给一个老妇人画解释图的李想。

你小子,倒是会收买人心。张骏语气听不出褒贬。

李想抬起头,拍了拍手上的土。

老兵,话不能这么说。她们日子好过点,织的布多了,咱们以后说不定也能换件新衣裳穿穿不是?

张骏哼了一声,没接话,只是扔过来一个小东西。

李想接住一看,是一块磨得锋利的燧石。

拿着。省着点用。火折子那玩意金贵,不是时时都有。

李想愣了一下,看着手里的燧石,又看看张骏那依旧没什么表情的脸。

这老兵,心思其实细得很。

谢了,老兵。

张骏摆摆手,转身走了,走了两步,又停下,头也不回地说了句:

明天开始,你别去割草了。跟我上城墙。

李想心中猛地一动。

上城墙?这意味着,他不再是被当成纯粹消耗的囚徒和苦力了?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634/5042045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