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谢里正问亲被拒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明确表达了拒绝的态度,又没有直接得罪谢彪两口子,甚至还夸了谢明月一句“好姑娘”。但最关键的是最后那句“遇到其他中意的好人家就别耽误了”,这几乎是明晃晃地告诉对方:我们家谢锋没戏,你们千万别等,也别抱任何期待,赶紧另寻高明吧,别到时候姑娘年纪大了嫁不出去,反而赖上我们家。
谢里正人老成精,哪里听不出这话里的意味。
他叹了口气,脸上的皱纹似乎都深了些:“唉……我明白了。你们的意思,叔懂了。”
他本来也觉得这事有点强人所难,如今得了明确答复,虽然任务没完成,但心里反而轻松了些。
这时,谢广福也开口了,语气沉稳,带着一家之主的肯定:
“里正叔,这事,就按锋哥儿他娘的意思回话。我们家这几个孩子,开窍晚,心思不在这些事上。这几年,我们当爹娘的,都不打算给他们张罗亲事,就想着一家人先把根基扎稳了。以后要是再有人打听,还得麻烦您帮我们直接回绝了。”
谢锋也走上前一步,对着谢里正郑重地点点头,声音清晰而坚定:“里正爷,我爹娘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辛苦您跑这一趟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再无转圜余地。谢里正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好,好,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了。放心,这话我一定给你们带到,说明白。好了,不耽误你们吃早饭了,等会儿谢长河该过来了,你们还要去桃溪村忙正事。我也得回去找几位族老商量一下村里别的事,就先走了。”
说完,谢里正背着手,转身慢慢离开了。
谢广福一家看着谢里正走远,这才收回目光。
李月兰赶紧招呼:“快,粥都好了,赶紧喝了出发。”
谢锋和谢广福端起温热的粥碗,几口喝下肚,又各自拿了一袋火烧馍揣进腰包。
这时,远处也传来了谢长河嘹亮的招呼声:
“广福叔!锋哥儿!准备好了没?咱们该走啦!”
日头升高,将金色的光芒洒在桃溪村这片急待梳理的土地上,经过昨日谢广福和谢锋手把手的教导,以及谢长河这个“助教”的从旁协助,桃溪村那几个脑子活络的汉子已经基本掌握了简易测量法。
此刻,田野间虽依旧忙碌,却显得有序了许多。
麻绳绷直,竹竿标记,记录核对……几个关键人物各司其职。
偶尔遇到形状极不规则的地块,才会有人高声喊一句“锋哥儿,长河哥,你们来看看这块地咋量更准?”
谢锋和谢长河便会快步过去,指点一二。
其他桃溪村的汉子们则指哪打哪,虽然工具简陋,动作稍显笨拙,但态度认真,学得也快,透着一股想要改变现状的韧劲,倒也算机灵肯干。
谢广福则乐得清闲,站在田埂边一棵枝叶茂盛的老槐树的荫凉下,说是监工,更多的是在观察整体地形,心里默默规划着未来水渠的走向和更合理的田亩划分方案,毕竟以后桃溪村好了,他们桃源村才能不被拖后腿,而且再怎么说,两个村子都是从一个地方逃荒来的,或多或少也是有些情谊在的,能给点建议给赵老七,让桃溪村少走点弯路,也是件好事。
赵老七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地凑过来。
想起昨天那顿实在是拿不出手的午饭,他脸上就臊得慌。
今天天没亮,他就紧急安排了补救措施,让村里手脚利索的婶子婆娘们再去附近山上仔细寻摸,找些口感更好、不那么酸涩骇人的野果。
又派了几个自诩有点捕鱼经验的汉子,去青川河分流出来的几个小水洼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捞点小鱼小虾添个荤腥。
还特意嘱咐儿媳妇,务必把井水烧开、放凉,用家里唯一一个还算完好的大陶罐装着,送到地头边,让干活的人能随时喝上口干净水,别中了暑气。
“广福贤侄,歇着呢?”赵老七递过来一个洗干净的、看起来还算水灵的野梨,“尝尝这个,今早刚摘的,比昨天的强点。”
谢广福接过来,道了声谢,咬了一口,虽然依旧算不上多甜美,但至少汁水多了,涩味淡了,可见赵老七是用了心的。“赵叔费心了。”
“应该的,应该的,”赵老七连忙摆手,脸上带着羞愧,“昨天实在是……唉,村里这光景,让你们见笑了。”
“都是这么过来的,赵叔不用放在心上。”谢广福宽慰道。
两人并肩站在树荫下,看着田间忙碌的景象,赵老七似乎想起了什么,说道:
“说起来,前天听说你们去城里取那‘照身帖’,倒是提醒了我。我昨儿也派了我家那个机灵的侄子,带上两个稳当的汉子,赶紧去府衙领取了。这可是顶顶要紧的东西,落人口实就不好了。”
他顿了顿,望着远处忙碌的赵大俊,语气带着几分感慨和向往:
“云槐县……那才是咱们正儿八经的主县啊,下回有机会,高低得带我儿子、孙子去云槐县城里转一转,开开眼界。”
谢广福笑了笑,啃着梨子回应道:
“以后有的是机会,这回是因为咱们的户籍和安置文书都直接从京城移民司下发,照身帖也得去京城统一办理。往后啊,咱们两个村子,但凡有什么需要上报的村务、或者办理红白契书,都得去云槐县的县衙了。”
赵老七一听,立刻来了精神,好奇地打听:
“广福贤侄,你见识广,懂得多。这云槐县……具体情况你可知道些?”
谢广福要说一点不知道,那是假的,当初选择移民安置点之前,他们可是咬着牙花了不少铜板,通过各种渠道仔细打听过几个备选安置点的大致情况,优劣势都分析过。云槐县作为他们所属的主县,自然是在了解范围内的。
他略一沉吟,便将自己知道的情况娓娓道来:“云槐县,距京城约莫十五里,距离咱们桃源村差不多是三十里地。所以从咱们村去京城和去云槐县,路程远近是差不多的。”
“这云槐县啊,最出名的就是一条贯穿县城的云槐河,以及河两岸上万株的老槐树。”
谢广福的描述带着几分诗意,“听说到了立夏时分,槐花盛开,那真是‘满城飞雪’,香气能飘出好几里地去,景致相当好看。”
“更难得的是,这槐树‘好看又能吃’。”
他继续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因槐树而闻名的云槐县,有官办的‘槐香纸坊’,造的纸张据说专供京城内府御用,品质极佳。另外还出产上好的槐花蜜、槐米茶,都是紧俏货。”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628/2288981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