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 > 第262章 居养院

第262章 居养院


盛大的千叟宴已近尾声,太极殿内依旧洋溢着祥和热烈的气氛。丝竹管弦之声暂歇,身材高大微胖,但是灵活不已的李乾顺,刚刚以一曲轻盈灵动的《霓裳》舞毕。他收住最后一个旋转,微微喘息,向着御座和四周的老人们躬身行礼。

“好!”

“跳得真好啊!”

满殿须发皆白的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纷纷拍手喝彩。他们皱纹密布的手掌拍在一起,发出并不响亮却真诚无比的声音。能在有生之年,于皇宫大内欣赏到如此精妙的舞姿,对他们而言,已是难以想象的殊荣和谈资。

在殿内一侧,特意安排的画案前,被优待安置在京师的前宋徽宗赵佶,正全神贯注。他手持一支纤细的鼠须笔,蘸着精心调配的矿物颜料,在一张宽大的宣纸上细细勾勒。

他并未抬头观看歌舞,而是将眼前这恢弘的殿宇的皇帝、满座的耄耋老者、侍立的宫人以及宴饮的盛况,尽收眼底,化作笔下工整细腻、线条精准的《洪武千叟夜宴图》初稿。他神情专注,仿佛周遭的一切喧嚣都已远离。

陈东注意到了赵佶的投入,抬手轻轻示意,让侍从不要前去打扰。他转而将目光投向殿中那些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的老叟们,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今日盛宴,朕与诸位长者同乐,甚是尽兴。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宴会已近尾声。在诸位返乡之前,朕想问一句,尔等对我大明,对朝廷,可还有什么心愿或建言?但说无妨。”

殿内安静了片刻,老人们互相看了看,大多脸上露出满足而惶恐的神色,纷纷摇头摆手。

“没有没有!”

“陛下,您给大明家家户户都分了田地,如今仓里有粮,圈里有畜,身上有衣,锅里有油,比起前朝战乱之时,已是天上地下,好了不知几百倍喽!”

“是啊陛下,小老儿活了大七十岁,从没见过这般好光景,没什么可抱怨的,只有感激!”

“对,感激陛下天恩!”

一众宿老七嘴八舌,言语朴实,却情真意切。陈东微笑着听着,目光扫过众人,见一位坐在靠前位置、须发皆白但眼神清亮的老者,似乎欲言又止。这位老者便是闻名遐迩的大医孙千。

孙千见众人皆言无议,沉吟片刻,终于拄着鸠杖,缓缓站起身,走到御道中央,对着陈东深深一躬,双手抱拳,声音虽苍老却沉稳:“陛下仁德,泽被苍生。今日陛下垂询,草民孙千,心中确有一事,萦绕多年,如鲠在喉。如今斗胆,冒死陈奏。”

陈东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孙老先生乃国之大医,有何高见,但说无妨,朕洗耳恭听。”

孙千直起身,目光扫过殿内诸多同龄人,缓缓道:“陛下,如今天下承平,百姓富足,安居乐业,更有免费教学之仁政,使我大明孩童无论贫富,皆有书可读。此等盛世,确已超越历代。然……”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沉重,“草民行医数十载,走南闯北,见这盛世之下,仍有被遗忘之角落。许多州县,缺乏官方设立的‘居养院’,以致那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被遗弃的婴孩孤儿、身有残疾难以自存者,流落街头,饥寒交迫,甚为可怜。

草民恳请陛下,能否下旨,于各州县广设居养院,收容救助这些苦命之人,给他们一条活路,亦显我圣朝仁德,泽及枯骨。”

“居养院?”陈东闻言,眉头微动,随即露出一丝恍然。这些年他忙于征战、拓土、改革内政,确实将社会福利这一块疏忽了。孙千此言,可谓切中时弊。

他从不讳言自己的疏忽,当即表态,声音斩钉截铁:“孙先生此言,乃老成谋国之言,是朕虑事不周!此议甚好,利国利民,正是仁政所在!明日,朕便召集户部及相关衙署商议,务必在全国所有县城及以上的大城,尽快设立居养院,妥善安置这些孤寡残疾、弃婴孤儿!”

孙千闻言,浑身一震,眼中瞬间涌出热泪,他再次深深拜下,声音哽咽:“陛下天恩!陛下天恩啊!草民……草民代那些无依无靠的百姓,叩谢陛下!”他激动得几乎要跪下去,被身旁的内侍急忙扶住。

殿内其他老人听闻此事,联想到家乡也是存在的类似惨状,再对比自身如今受朝廷礼遇,又见陛下从善如流,当场应允如此仁政,许多人也感动得老泪纵横,用衣袖擦拭着眼角。

他们交头接耳,感慨万分:“连县城的县太爷,也没这般好心肠啊!”“陛下真是活菩萨!”“这下好了,那些可怜人总算有指望了!”

陈东见四下再无人提出新的意见,便朗声道:“既然诸位长者再无他议,今日千叟宴,便到此圆满结束!诸位远道而来,不必急于返乡。可在京城再盘桓三日,游览一番京师风光。三日后,由户部统一安排火车,护送诸位安然返回家乡。”

“恭送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次,不等内侍阻拦,满殿的老人们发自内心地、齐刷刷地跪拜下去,向着起身离去的皇帝,行了大礼。他们知道,此番一别,恐怕再无机会面圣,这最后一拜,饱含着最真挚的感激与祝福。

坤宁宫。

陈东褪去沉重的朝服,换上一身轻便的常袍,来到皇后陈曦的寝宫。陈曦正拿着一只精致的布老虎,逗弄着榻上咿呀学语的一岁皇子陈诚。见皇帝进来,她放下玩具,含笑迎上。

陈东顺手揽过妻子的肩,走到榻边,看着儿子扑闪着大眼睛好奇地望着自己,心中一片柔软。他笑着对陈曦说:“曦儿,今日千叟宴上,有老医官提议,朕已决定,在大明全国各州县设立‘居养院’,专门收容救助那些孤寡老人和弃婴孤儿。你觉得此事如何?”

陈曦闻言,眼眸顿时亮了起来。她本性纯善,最听不得人间疾苦,立刻点头,脸上洋溢着欣喜:“真的吗?陛下!这真是天大的好事!那些无依无靠的人,总算有了归宿。臣妾替他们高兴!”她握住陈东的手,眼中满是支持与钦佩。

陈东看着她高兴的样子,也笑了。他示意一旁的乳母和侍女将皇子陈诚抱去偏殿休息。待殿内只剩下帝后二人,陈东的手便开始有些不规矩起来,轻轻在陈曦腰间摩挲。

陈曦感受到他的动作,脸颊瞬间飞起两抹红霞,如同染了上好的胭脂。她娇躯微颤,略带羞怯地轻轻推了陈东一下,声音低如蚊蚋,带着嗔意:“陛下!这……这还是大白天呢……”

陈东哈哈一笑,手上动作却未停。

翌日,垂拱殿。

大朝会如期举行。百官见礼后,林朝恩照例唱喏。端坐龙椅之上的陈东,没有按照惯例处理日常政务,而是开门见山,目光扫过丹陛下的臣工,声音沉稳地开口:

“《礼记·礼运·大同篇》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乃圣贤描绘之理想世道。昨日千叟宴上,有宿老向朕提及,请朝廷于天下州县广设‘居养院’,以收养孤寡残疾、弃婴孤儿。此事,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工部尚书秦桧反应最快,立刻出列,躬身道:“陛下圣明!此‘居养院’之制,前朝便有先例,乃是……乃是那蔡京任相时首倡设立。虽蔡京其人……名声有瑕,但此院之设,确是利国利民之善政,可使天下百姓,无论贫贱老幼,皆沐浴皇恩浩荡,感念陛下仁德。”

陈东闻言,这才清晰想起,历史上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确实推行过一套相当完善的居养院制度(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专门收容鳏寡孤独、残疾乞丐、弃婴孤儿,由官府每日供给米粮、钱文,并提供医药救治,甚至负责孤儿免费受教育直至成年。这套制度在当前的世界,确实堪称超前且完善。

“既已有成熟旧例可循,那便更好。”陈东点头,不再犹豫,直接下达旨意,“朕意已决!每年从国库专项拨付白银一百万两,用于在全国所有县城及以上的大城,修建并维持‘居养院’运转!此事,需要一位得力大臣总揽其责。诸位爱卿,谁可担此重任?”

此言一出,殿内不少大臣的眼睛都亮了起来。这可是能青史留名、积攒巨大声望和政绩的美差,谁能主持,谁的名字必将与这项仁政紧密相连。

秦桧再次抢先一步,高声应道:“陛下!此事涉及工程营造、选址建设,正合我工部职责所在!臣秦桧,愿担此重任,必为陛下将此事办理妥当!”

他话音刚落,户部尚书范元吉立刻跨步出班,毫不客气地打断了秦桧,声音洪亮带着不满:“秦尚书,你给老夫滚一边去!此等长期惠民之政,每年百万两雪花银的支出、核销、监管,自然是我户部分内之事!你一个工部尚书,跑来抢什么活计?”范元吉身为阁老,又掌管天下钱粮,底气十足,丝毫不给秦桧面子。

秦桧被当众呵斥“滚蛋”,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但碍于范元吉的资历和权势,只能强压怒火,悻悻地瞪了范元吉一眼,默默退回班列,暂时忍下了这口气。

这时,礼部尚书裴如海也站了出来,朗声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交由礼部更为妥当!‘居养院’收养孤儿,使其读书明理,乃至成人后科举入仕,正合我礼部‘教化万民’之责!且尊老恤孤,本就是礼法所倡,关乎世道人心、风俗淳厚,理应由礼部统筹管理!”

礼部掌管科举文教和礼仪制度,裴如海所言确实有其道理。几位朝堂大佬就此在御前争执了片刻,互不相让。

陈东看着下方争论的臣子,心中已有计较。他抬手,制止了众人的争论,沉声道:“好了,此事不必再争。裴爱卿所言在理,居养院之设,关乎教化与风俗。此事,便由礼部尚书裴如海总揽主持,统筹规划,制定章程,监督各地施行。户部负责按期足额拨款,不得有误。工部及各地方衙门,需全力配合。”

裴如海闻言,脸上瞬间绽放出毫不掩饰的欣喜和得意,他立刻躬身,声音洪亮地应道:“臣!裴如海,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

退朝之后,文武百官依次退出垂拱殿。裴如海志得意满,脚步轻快,故意走到脸色不太好看的范元吉身边,捋了捋胡须,神情间带着几分显而易见的嘚瑟。

范元吉斜睨了他一眼,从鼻子里发出一声不满的冷哼,低声斥道:“哼!关系户!”

裴如海非但不恼,反而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扬眉吐气的快意,他拍了拍范元吉的肩膀,压低声音,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炫耀:“关系户怎么了?范阁老,谁叫你没个女儿送入宫中呢?这差事,陛下交给我,我裴如海自然能办好!关系户,好啊!哈哈哈!”说完,他不再理会范元吉铁青的脸色,大笑着扬长而去。

其他一众大臣闻言,心中一动,想着自己家还有没有貌美的女儿,如果可以也可送入宫中。

范元吉被裴如海一顿挤兑,气得脸色发红,可是也没办法,自己不过三十岁,女儿如今不过三岁,难道把三岁的女儿送入皇宫,简直无解。

秦桧下朝之后朝着自己的老上司裴如海小跑过去,落后半个身位,“裴尚书,下官有礼了。”

“是秦桧啊,你我如今平级,不必多礼。”

“哪里哪里,裴尚书永远是我的老上司!”

“说吧什么事?”

“裴尚书,下官想着这居养院修建需要工部帮忙吗?工部也想为天下百姓献一分力。”

裴如海闻言点点头,确实需要,“行,礼部选定地方,工部派人修筑!”

“多谢大人!”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627/4320274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