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圆桌会议
三人听此,顿时讨论起来,坐在宝座上的帝辛也不阻拦,就这样看着几人讨论。
他倒是有些好奇,商荣几人到底能否出一个好的方案?
大约半柱香的时间过去,几人停止了讨论,似乎达成了一项共识。
商荣站了出来,朗声说道。
“大王,臣等以为应当将其分流,数十万万人对于朝歌来讲,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以如今朝歌的情况,是不可能接纳这么多人的,因此最少要将其中大多数人分散到其他城市。”
“而我们朝歌只要其中的十万至十五万人,而再多的人,朝歌便吃不下了。”
帝辛眼前一亮,他倒是没想到商荣能给他这么个回答,这基本与先生的意见如出一辙了。
“除此之外呢?”于是,帝辛又追问道。
这一次,说话的却是姜子牙。
姜子牙道:“大王,而余下我们应该是早做准备,在朝歌城外修建一块临时场地,作为这些人的落脚点。”
“随后……”
在姜子牙的表述之中,讲述了如何利用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能,完成这一场人口安排的方案。
其中不少方法都与韩云所说的别无二致,也让帝辛惊叹连连。
孤的手下也还是有厉害的臣子嘛。
不过,轮到比干要说话的时候,帝辛直接来了一句。
“好了,王叔你不用说了,翻来覆去都是那句话,下次可以换一个有新意点的。”
比干:“……”
大王,损人也不带这么损的。
这句话顿时给比干噎的不轻,但他支支吾吾也蹦不出来第二句话,倒是让帝辛心中看乐了。
不过,两人的安排虽然已经接近完善,但其中还是有时代的局限性。
这个时候,帝辛也不再隐瞒,看向三人说道。
“三位爱卿所言皆是十分合理,其中内容与韩先生所讲方法,也有八分相似。”
几人听此倒是微微一愣,感情大王你已经找过韩先生了啊。
帝辛这时,也让顺德将笔记拿给双荣等人查看,一番查看之下,皆是忍不住频频点头。
“先生所提之法,方方面面建议兼顾到位,按照如此行事,基本上不会出什么问题。”商荣首先夸赞道。
姜子牙附和道:“不错,尤其是这推广教育这一手,可为是点睛之笔。”
“这一笔看似无用,却是对安定社会有着巨大的贡献。”
比干看着两人,只觉得头皮发麻。
好家伙,你俩把该夸的都夸了,那我夸什么?
“俺……俺也一样。”最终,比干来了这么一句,只是这脸多少有点火辣辣的。
帝辛听此,嘴角微微抽搐,这是想笑又给忍下来了。
以前咋没觉得王叔这么逗呢?
“好了,三位爱卿,接下来便坐下商议一番,此事应该具体怎样执行吧。”这时,帝辛提议道。
商荣等人怎敢拒绝,更何况这件事绝对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对比如今的官场整顿,后者可以说完全比不上。
于是乎,四人围坐在一张圆桌前,开始了这场在史书之上,都有着浓墨重彩一笔的安置计划。
史称——圆桌会议。
大商印刷总局
他闻仲看着新鲜印刷的报纸,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只是可惜这份报纸上大多数地方,都还是空的,并没有太多内容。
而韩云在给出报纸这个东西的时候,也顺带着设置了一下报纸的版面,如哪里是第一版,哪里是第二版,版面里面什么地方该写什么。
为了便于村长他们理解,韩云直接在笔记本上画了一幅草图,而如今闻仲手里的这份报纸,便是根据那复草图来设计的。
不过,考虑到内容性缺少的原因,闻仲干脆用整个第一版刊登自己的内容。
不仅如此,那标题的几个大字,居然是红色的。
若是韩云知道,定然会惊叹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总是无穷的。
而这几个大字的印刷方法,其实也十分简单,直接雕刻几个模板进行排列,然后给这几个模板涂上红色染料。
还别说,这样一搞确实十分醒目。
“现在,报纸印了多少份了?”闻仲放下手中的报纸,转头看向一旁的官员。
“回大人,目前已经印刷5230份,想要达到大人五万份的要求,估计还要一天时间。”印刷总局的局长回答道。
商荣听此,微微感叹道:“效率还有待加强啊。”
一旁的局长听此,嘴巴微微抽搐。
这比起以前,根本就是天差地别。
若是以前想要抄写5000多份的内容,没有个十多天根本玩不成,然而现在仅仅是一个下午。
“大人,目前印刷总局的规模已经达到了最大,想要再扩大就得找地方新修建印刷厂了。”局长回答道。
“这事儿我会转告大王的,日后要用到印刷局的地方太多了,一个印刷局始终忙不过来,必须要在其他地方再多建几个。”闻仲点头回答道。
可以想象,随着报司的成立,往后发布报纸肯定会成为常态化,你不说天天发,就每个周来一次。
朝歌内就有多少居民?
二十几万人是有的,并且识字率达到了九成五以上。
也不用人手一份报纸,只要有三成的人会看,那也是数万人。
这个需求量是巨大的,更别提朝歌之外的其他城市。
造纸厂不够,印刷局同样不够。
还得多多建造呀!
咦,记得先生曾经好像说过,华夏是什么基建狂魔来着?
这个词倒是蛮有趣。
“今晚加速赶制,明早之前最起码要有三万份,这个能做到吧?”闻仲看向他,询问道。
印刷局长哪敢说不?
直接点头,并且保证下来。
“大人放心,绝对没问题。”
“好,有你这句话,本官就放心了,这可是事关大王的声誉,容不得马虎。”闻仲说道。
“下官明白。”印刷局长点头。
直到离开印刷总局,闻仲对于印刷厂和造纸厂依旧啧啧称奇。
无他,确实是太过震撼。
尤其是造纸厂,他亲眼参观了整条生产线,从开始的准备到最后出纸的工序全部看了一遍。
心中只有赞叹两个字。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619/1111097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