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通话老领导
夜色已深,宁方远的专车缓缓驶入省委大院。车窗外的路灯将斑驳的树影投射在他的脸上,忽明忽暗。一整天的会议和文件批阅让他太阳穴隐隐作痛,但更让他疲惫的是那些永远绕不开的人事纠葛。
"宁省长,到了。"司机轻声提醒。
宁方远睁开微闭的双眼,点了点头:"辛苦了,明天七点半来接我。"
推开家门,妻子王悦已经睡了,客厅里只留了一盏昏黄的壁灯。宁方远轻手轻脚地放下公文包,松了松领带,正准备去洗漱,书房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这个时间谁会来电话?宁方远皱了皱眉,快步走进书房,拿起那部红色保密电话。
"喂,我是宁方远。"
"方远啊,还没休息吧?"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的男声,带着几分长辈式的亲切。
宁方远立刻挺直了腰板:"裴主任!您这么晚打电话,有什么指示?"
"什么指示不指示的,"裴一泓笑呵呵地说,"就是想问问你在汉东的情况。最近在忙些什么?"
宁方远知道老领导不会无缘无故深夜来电,这看似随意的寒暄背后必有深意。他简明扼要地汇报了近期推动的经济改革措施,特别是汉东油气集团的调查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规划。
"...我们打算以汉东油气为试点,清查资产后引入战略投资者,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对省内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行梯度转移或技术改造。"
"思路不错。"裴一泓的语气变得严肃,"方远啊,你在汉东的表现,上面是看在眼里的。特别是坚持经济转型这条主线,很得认可。"
宁方远敏锐地捕捉到"上面"这个词的分量。在体制内,这个词通常指的是最高决策层。
"谢谢老领导关心。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最近上面很关注汉东啊。"裴一泓突然话锋一转,"已经对赵立春同志开始秘密调查了。"
宁方远的手指猛地收紧,话筒几乎要被他捏出响声。按照常规程序,这类调查通常是在地方掌握确凿证据后,上面才会介入。现在上面直接出手,说明事态已经超出常规范围。
"这...这么快?"宁方远尽量控制着声音的颤抖。
"不快不行啊。"裴一泓意味深长地说,"有些情况,比你了解的要严重得多。"他顿了顿,"沙瑞金和田国富的工作,上面很不满意。一个只知道拉帮结派,没有自己的政治主张;一个不查贪腐,整天跟着别人到处跑调研。"
宁方远屏住呼吸。这两位都是中央空降的干部,如今却被高层点名批评,这意味着汉东的政治格局可能面临重大调整。
"老领导,我..."
"你只管做好自己的事。"裴一泓打断他,"经济转型是中央定的大方向,谁也挑不出毛病。至于其他方面...保持距离,明白吗?"
"明白。"宁方远郑重点头,虽然对方看不见。
"对了,汉东油气的数据要搞扎实。最近可能会有专项巡视组下去,你要做好准备。"
这句话让宁方远心头一震。专项巡视组,这是中央直接介入的明确信号。他立刻联想到彭东来正在进行的调查,必须加快进度了。
"请老领导放心,我一定把工作做扎实。"
又寒暄了几句,裴一泓挂断了电话。宁方远缓缓放下话筒,发现自己的手心已经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他走到窗前,推开窗户,让夜风吹拂发烫的脸颊。
汉东的夜空繁星点点,看似平静,却暗流涌动。中央对赵立春的调查,对沙瑞金和田国富的不满,专项巡视组的即将到来...所有这些都预示着,一场更大的政治风暴正在酝酿。
宁方远拿起钢笔,在一张白纸上列出几个关键点:
加快汉东油气调查,重点查境外支付;
经济转型方案要尽快成型,做出实绩;
与沙、田保持正常工作关系,但不过从甚密;
准备迎接中央巡视组。
写完后,他将纸条点燃,看着它在烟灰缸中化为灰烬。这种敏感信息,绝不能留下任何痕迹。
洗漱完毕,宁方远轻手轻脚地躺上床。妻子王悦在睡梦中翻了个身,无意识地靠向他。宁方远轻轻握住她的手,感受着这份难得的温暖与安宁。在汉东这个政治旋涡中,家是他唯一可以卸下防备的地方。
第二天清晨,宁方远比往常醒得更早。他悄悄起床,没有惊动妻子,独自来到书房,开始重新规划近期的工作重点。
七点整,陈明伟准时打来电话:"宁省长,车已经备好了。今天上午八点半与发改委的约谈,需要准备什么特别材料吗?"
"把去年以来的所有工业产值原始数据都带上,特别是钢铁、水泥、煤炭这些传统行业的数据。"宁方远的声音比平时更加严肃,"另外,联系一下彭东来,让他上午十一点来我办公室一趟。"
早餐时,王悦敏锐地察觉到丈夫的不同:"怎么了?昨晚没睡好?"
"有些工作要调整。"宁方远轻描淡写地说,随即转移话题,"小雨下周回来吗?"
"说是下周五到。"王悦知道丈夫不愿多谈工作,便顺着他的话说。
上午的会议比预想的更激烈。发改委赵主任面对宁方远的质询,支支吾吾拿不出原始数据,最后不得不承认上报的"钢铁去产能完成85%"是估算值,没有详细统计支撑。
"赵主任,"宁方远的声音冷得像冰,"中央三令五申要求统计数据真实准确,你们这是在顶风作案!"
"宁省长,我们也是迫不得已啊。"赵主任擦着额头的汗,"有些地方报上来的数据根本没法看,我们只能...适当调整..."
"从今天起,所有数据必须实事求是。"宁方远拍板决定,"成立一个核查小组,我亲自当组长,下到各地去核验。谁再弄虚作假,就地免职!"
会议结束后,宁方远立即召集财政厅、国资委等部门负责人,部署经济数据核查工作。他特意强调,这次核查是为了给中央提供决策参考,必须确保每一个数字的真实性。
十一点整,彭东来准时到达。与昨天的意气风发相比,今天的他显得有些疲惫,眼睛布满血丝,显然熬了通宵。
"宁省长,您找我?"
宁方远示意他坐下,亲自倒了杯茶递过去:"调查组准备得怎么样了?"
"已经就绪,明天一早就出发。"彭东来从公文包取出一份名单,"这是各小组的成员名单和调查路线,请您过目。"
宁方远快速浏览了一遍。他点点头:"很好。不过计划要调整一下,重点查境外支付和技术咨询费,两周内我要看到初步结果。"
彭东来面露难色:"两周?时间有点紧..."
"中央可能会有专项巡视组下来。"宁方远压低声音,"我们必须掌握第一手资料,不能被动。"
彭东来瞳孔微缩,立刻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我明白了。我亲自带队去查境外资金这条线。"
"注意方式方法。"宁方远叮嘱道,"遇到阻力不要硬碰,及时汇报。"
送走彭东来,宁方远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城市轮廓。汉东就像一艘行驶在迷雾中的大船,而他必须在这迷雾散去前,为它找到正确的航向。老领导的电话既是提醒,也是警示,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唯有实干和实绩才是最可靠的护身符。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522/2304626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