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太豪横了!
这个回答完全出乎了侯为桂的意料,他下意识地抬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脸上写满了错愕与不解。
“我这个人?”
他自问身上并无任何特殊之处。
一个年近五十、半路出家搞企业的技术干部,带着一群年轻人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为了突破一个技术难关常常焦头烂额。
他有什么值得这位商业巨子如此看重?
“侯总不必惊讶。”
张舒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能剖开一切表象。
“从691厂的技术骨干,到毅然南下创办中兴。您身上有几种在当下极其稀缺,却又至关重要的特质。
首先就是, 你宁愿放弃来钱轻松的来料加工,也要投入全部家底去啃ZX-500这块硬骨头。
这说明你的眼光看得远,不为眼前小利所动。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善于在资源有限的困境中找到出路。
搞研发、做企业,尤其是我们这样后发的国家,最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
最重要的一点,品行和格局。
一个能把中兴二字作为公司名字的人,其志向绝不仅仅是赚钱。与这样的人合作,我很放心!”
张舒靠回椅背,双手交叉置于身前,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技术可以积累,资金可以筹措,市场可以开拓。但一个具备远见、坚韧和信誉的掌舵人,是可遇不可求的。
侯总,在我看来,您就是中兴最核心的价值,也是我此次前来,最想合作的资产。”
这一席话,如同洪钟大吕,一字一句都敲在侯为桂的心坎上。
他怔在原地,一时无言。
多年来,他听到过不少评价,有说他固执的,有说他不懂变通的,却从未有人如此精准、如此深刻地剖析过他行为背后的逻辑与价值,并给予如此高的肯定。
这不再是简单的商业合作提议,更像是一场基于深刻理解和共同价值观的……知遇之恩。
侯为桂深吸一口气,对方身为行业巨擘,姿态已经放得如此之低,诚意毋庸置疑。
此刻,要是自己再犹豫不决,必将错失中兴腾飞的历史性机遇。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
“张董!承蒙您如此看重,我侯为桂和中兴,绝不会让您失望!您说吧,需要中兴怎么做,我们这边必定倾尽所有,全力配合!”
他已经做好了迎接任何合作条件的准备,为了抓住这个机会,他愿意付出极大的代价。
然而,张舒看着他这副严阵以待、准备接受条件的模样,却是笑了起来。
“侯总,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所说的合作,并非星辰通讯需要中兴如何配合。我的提议是,想邀请您,出任星辰通讯的总经理一职,负责公司的运营。”
侯为桂脸上的决然与主动,瞬间化为极致的错愕,他甚至怀疑自己的耳朵是否听错了。
不是项目合作,不是战略投资,而是……直接将他个人,纳入星辰通讯的核心?
这......这完全超出了他之前所有的设想,也超出了他几十年人生经验所能理解的范畴,他张了张嘴,却发现大脑一片空白,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短暂的沉默后,他抬起头。
“张董,这份信任,重如千钧,我侯为桂……何德何能,实在受之有愧。
中兴现在正是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实验室里那帮跟着我没日没夜啃硬骨头的兄弟,他们都是冲着我来的,是把身家性命押在了中兴的未来上。
我……我不能在这个时候抛下他们,独自去登更高的枝头。于情于理,我都做不到。”
他选择了最朴实也最真实的理由,这番话,是他作为技术带头人和企业创始人的底线与担当。
然而,张舒听完,非但没有流露出丝毫失望,反而像是早已预料到他的反应。
他大手一挥,好似在棋盘上落下最后一记绝杀,说出了那个最终的目的。
“这简单。既然放不下,那就一起带上。星辰通讯,把中兴半导体整体收购了。
从此,没有谁抛下谁,你们整个团队,包括你侯总,全部纳入星辰通讯的体系。
你来做总经理,统领全局,你的兄弟们,都会有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好的资源支持。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
侯为桂彻底怔在当场。
他原以为对方看重的是他个人,试图高薪挖角。
却万万没想到,张舒是想连锅端。
“我……这个……”
他被张舒的提议杀了个措手不及,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侯为桂感觉自己就像一艘在海洋里按部就班航行的小船,突然被一股巨浪迎面拍中,瞬间失去了方向。
刚才还沉浸在不能抛下兄弟的道德坚守中,试图构筑一道理性的防线。
可对方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他甚至没有试图去瓦解这道防线,而是直接用最粗暴,却也最有效的方式,选择了连墙一起搬走!
你说放不下兄弟?
那好,我把你和你的兄弟,连同你们整家公司,一起打包带走!总可以了吧?
这已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这更像是一种宣示,我看中的,就一定要得到,而且是以一种能保全你所有体面和坚持的方式得到。
更让侯为桂感到窒息的是,从始至终,张舒甚至连一句关于中兴半导体具体估值、资产情况、负债比例的问题都没有问!
没有试探,没有斤斤计较的谈判前奏,仿佛那些在寻常商业谈判中至关重要的数字,在此刻都变成了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
太豪横了!
这种基于绝对实力上的豪横,彻底颠覆了侯为桂对商业交易的认知。
面对张舒不容置疑的打包方案,侯为桂脸上的震撼缓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无奈的苦笑。
“张董!您的厚爱和气魄,我侯为桂……铭感五内。 ”
他先再次郑重表达了感谢,随即话锋一转,“实不相瞒,中兴半导体真正做主的,并不是我侯为桂一个人。甚至可以说,我根本做不了这个主。”
他迎着张舒的目光,平静的说道:“我们最早的创始人团队,总共只占公司34%的股份。
其余的股份,691厂占34%(华夏航天工业总公司西市微电子技术研究所),鹏城赛格集团占33%。这两家,都是根正苗红的国有企业。
如果您选择收购,这将涉及到国有资产的管理、评估、审批流程,不同体制、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复杂的关系。
张董,我这么说……您应该明白吧?”
侯为桂已经说的很清楚,这不再是两个企业家之间基于赏识和理想,就能拍板定案的事情。
任何一家国有股东都拥有一票否决权,想要推动如此重大的并购,其难度远超寻常的商业谈判。
他看向张舒,想看看这位几乎无所不能的商业巨子,将如何面对这华夏特定历史时期下的商业难题。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313/4354160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