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学得再像,也跑不起来
“谦虚了!谦虚了昂!”
苗战洋用手指虚点着张舒,脸上一副“我懂你”的笑容,显然认为张舒只是在习惯性地推脱。
张舒脸上可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他苦笑道:“苗市,我这可不是谦虚!您得提前给上级领导打好招呼,来我们这儿,肯定是学不到东西的。”
他见苗战洋神色微动,立刻换了一副口吻。
“要是各位领导、厂长们想来我们盐市旅游旅游,考察一下风土人情,我们信诚举双手欢迎!所有的招待费用,我张舒个人出了,绝对安排得明明白白!
如果他们是奔着学习经验来的,回去万一不小心把自家厂子给整垮了,到时候这黑锅还不得扣在我头上?这罪名我可担待不起啊!”
苗战洋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真就一点核心的东西都学不会?哪怕是一些管理上的思路,流程上的优化?”
张舒闻言摸着下巴,眼睛望向天花板,认真地思考了好几秒钟。
“嗯……真要这么一说,我们食堂的大师傅,他那红烧肉烧得是真不错,色泽油亮,软糯不腻,算是我们公司一绝。
要不……看看他有没有什么独门的秘密配方或者火候秘诀,这个可以分享一下。让各位领导吃好喝好,也算我们信诚为兄弟单位做出贡献了,怎么样?”
苗战洋还是有些不甘心,眉头紧锁,显然没能完全理解张舒那种近乎本能的抗拒。
张舒见他仍未转过弯来,便直接捅破了那层窗户纸。
“苗市,信诚集团是私企,是我张舒个人的。而来学习的,都是国企。这根子上的爹不一样,您明白吧?”
这话说得直白,甚至有些刺耳。
苗战洋立刻抬手,表示他听懂了这一层。
“你的意思是,自己的东西,会穷尽一切办法去搞好,而国家的东西,有些人就可能糊弄着来,缺乏那种破釜沉舟的劲儿。”
他顿了顿,试图从另一个角度说服张舒。
“可张董,这只是一方面,是部分现象啊!你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绝大多数的厂长、书记,那还是想方设法、殚精竭虑地想让厂子好起来的!
他们是企业的当家人,厂子好了,职工稳定,他们脸上也有光,也有政绩嘛!
就算所有制不同,管理上、激励上、对市场的反应上,总有一些共通的东西是可以借鉴的吧?
能学到一点,就是一点收获,也是好的啊!这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局面都是有帮助的。”
苗战洋站在更高的层面,看到的是整体效率和经验的推广,他相信“术”可以一定程度上超越“道”的不同。
张舒见苗战洋仍在强调主观意愿,而忽略了根本的机制差异,他摇了摇头,决定举几个最浅显直白的例子把话说透。
“苗市,咱们这么说吧!”
他随手拿起桌上的茶杯和烟灰缸比划起来,“现在,我突然看到市场上有个好项目,就比如说卖烧饼。”
他指着代表自己的茶杯,“我作为老板,今天下午看好这个生意,觉得能赚钱,我当场就能拍板,资金、人手、铺面,立刻调动。
当天下午就能落实下去,明天、最迟后天,我的烧饼摊子就能在街口支起来。”
接着,他手指移向代表国营厂的烟灰缸。
“而国营厂子呢?哪怕他们的厂长跟我同时、甚至比我还早看到了这个卖烧饼的机会,他怎么办?他不能自己决定。
他得写申请、打报告,层层递交,等着上级各个部门开会研究、论证、审批。等他们走完所有流程,好不容易把摊子支起来,已经是大半个月甚至一两个月以后了。
而这个时候,我张舒的烧饼铺子可能已经开遍了全市主要路口,品牌、客户、供应链全都占稳了。这时候国营厂长怎么办?”
张舒自问自答,“他只能硬着头皮上!明知道是红海了,也得为了完成任务或者不甘心而往里冲。
结果呢?投进去钱,项目半死不活地吊着口气。
想裁减冗余人员降低成本?不行,工人是国家的人,不能随便裁。
非但不能裁,为了维持这个注定亏损的项目,可能还得不断加大投入、增加开支,最终成了一个甩不掉的包袱。”
他用手指关节敲了敲桌面。
“再比如说,我手里同时有十个项目。其中九个赚钱,一个赔钱,而且眼看着扭亏无望,是个填不满的窟窿。我作为老板,会怎么做?
我会迅速召开会议,立刻把这个赔钱货砍掉!
壮士断腕,及时止损,把所有的资源、人力、资金,集中到那九个赚钱的项目上,让效益最大化。这是我的生存本能。”
张舒话锋一转,指向国营企业的困境。
“但国营厂行吗?他们哪怕只有一个项目赔钱,另外九个都赚,想砍掉这个赔钱的?难如登天!
首先,要打报告论证关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还要考虑这个项目背后的职工安置问题,一个处理不好就是群体事件。
最后还要考虑上级的面子和整体产业布局,甚至可能被批评缺乏社会担当。”
他双手一摊:“结果就是,这个赔钱的项目像一颗毒瘤,不断侵蚀另外九个健康项目的利润,最终可能把整个厂子都拖垮。
您让国营厂长来学我壮士断腕的魄力,他学得会吗?他身上的束缚允许他这么做吗?他要是真学了,可能还没等到项目关停,他自己就先被调离岗位了。”
张舒又换了一个角度,“苗市,咱们再说说人。人才的重要性对一家公司不言而喻。
信诚现在要开拓一个新市场,急需一个顶尖的技术专家。我发现省城国营大厂的王工,就是这个领域的牛人。”
他语速加快,“我可以直接找到他,开出三倍、甚至五倍的薪水,再加上项目分红、住房配车。
只要他点头,我下午就能把合同拍在他面前,明天他就能来我这上班。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能用最快的速度,把最厉害的人抢过来,为我创造价值。
可国营厂呢?他们明明知道自己厂里技术落后、销售乏力,急需王工这样的人才来破局。但他们能像我这样挖人吗?
工资待遇有严格的等级体系,不可能因为王工一个人就打破整个薪酬结构,那其他职工怎么办?”
张舒总结道:“所以您看,从淘汰负资产到抢夺核心资源,我们私企和国企,完全是两套不同的操作系统。
这也不是厂长们想不想学、想不想干好的问题,而是我们的身体构造从根本上就不一样。
我是轻装快马,他们身上还绑着计划经济时代的镣铐。
您让他们来学我跑步的姿势,可他们脚上的镣铐没解开,学得再像,也跑不起来啊,反而可能摔得更惨。这,才是我最担心的地方。”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313/4319397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