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超生被罚款,转身做倒爷赚了千万 > 第374章 横插一杠子

第374章 横插一杠子


会议结束后,刘元畅极力挽留肖建设一家三口,邀请他们务必在华清食堂一同用餐,体验一下母校的味道。

肖建设笑着应允,陆娟和肖澜也颇感新奇。

就在一行人准备动身时,肖建设目光一扫,快步上前叫住了正欲离开的陈振涛。

“陈教授,请留步!”

他握住陈振涛的手,“不瞒您说,通信对我而言是个陌生的领域,但我们张董却对此极为看重,特意委托我,一定要当面向您请教几个问题。”

陈振涛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绽开笑容,连连点头。

“哎呀,肖总太客气了!张董想知道什么,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从那份并列的名单,他就猜到这位张董必然要布局通信领域。

要不然挖自己做什么?

他可不会造汽车!

一行人遂移步华清食堂,刘元畅亲自作陪。

席间,肖建设先是忆苦思甜,与几位作陪的校领导聊起当年读书时的艰苦岁月,引得众人阵阵笑声与感慨。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他随即便将话题引到了通信上面。

“说起变化,这十几年真是天翻地覆。就说这通信吧,当年我在学校那会儿,打个长途电话都得排队等半天。对了陈教授,您听说过日本的NTT吗?”

陈振涛略感诧异,“日本电话电报公司?这家公司自然是知道的,亚洲通信领域的巨头之一。”

“对对对!!张董听说这家公司手里有一项名为PHS的技术(小灵通),目前还在他们的实验室里。这项技术您清楚吗?以国内现有的条件,有没有可能把它提前搞出来?”

陈振涛闻言,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果断的摇了摇头。

“肖总,恕我直言,以我们目前的基础,想要自主研发PHS绝无可能!”

他见肖建设听得专注,索性给他讲解起来。

“首先,是最根本的架构问题。

PHS的每个基站,都必须通过传统铜缆电话线,连接到固定的电话交换网络上。

它的本质,并不是一项独立的移动通信技术,而是将固定电话的信号进行无线化和延伸化的一种手段。

它更像是一种覆盖范围稍大的高级无绳电话系统。

肖总您想想,以我们目前的固定电话普及率,如何能支撑起这样一个依赖于固话网络的无缝覆盖体系?

其次,是专利壁垒。

日本电话电报公司在这方面已经深耕近十年,从底层协议到应用细节,大量核心专利都被他们掌握,已经形成专利墙。

我们想要涉足,根本绕不过去,光是专利授权费用就是天文数字。

另外,搭建PHS需要建设大量密集分布的基站,这对基站设备的生产工艺、成本控制和工程建设都是极大的挑战。

以我国通信制造业现有的水平,根本不具备如此大规模、低成本生产并部署此类设备的能力。”

他做出最后总结。

“这项技术看似美好,实则我们根本走不通,起码现在肯定走不通!”

陈振涛短短几句话,直接掐断了肖建设下面所有问题。

在这个年代,安装一部固定电话,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件非常奢侈的事,初装费高昂,覆盖率更是有限。

而PHS又需要庞大的固网作为后端支撑,而这个后端在1990年本身就非常弱小,根本无法承担起为大量移动终端服务的重任。

想通此节,肖建设当即站起身,脸上带着歉意。

“刘校长,各位领导,实在抱歉,失陪一下。张董对这项技术非常关注,我必须立刻将陈教授的判断向他汇报一下。”

刘元畅连忙摆手,“理解理解,工作要紧,快去吧!”

肖建设告罪离席,快步走出食堂,一路小跑来到学校保卫科。

电话接通后,他言简意赅的将陈振涛的分析和结论,复述了一遍。

听筒这头,张舒静静地听着,没有任何打断。

直到肖建设说完,他才淡淡的说了句,  “知道了。”

作为新时代三好青年,他不太能忍受没有手机的日子。

刚重生那会儿,他几乎每隔几分钟就会下意识地去摸口袋,没有手机总感觉空落落的。

这种分离焦虑,花了好一阵子才勉强习惯。

其实在1987年,广省为支持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已经率先在羊城和鹏城建设了第一个模拟移动通信网络。之后,其他少数特大中心城市也陆续开通。

以张舒的身家,搞一台大哥大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现实很骨感,盐市没有建设模拟网络,买回来也用不了。

于是这事就一直拖了下来。再说了,他也实在有点嫌弃那重达两斤、长三十厘米的砖头机。

他原本准备计划截胡日本的小灵通技术,抢先注册专利。

可听陈振涛的意思,这玩意儿国内根本搞不起来。

汽车产业,好歹还有些许工业底子可以整合。

可搞这个,纯纯从零开始,甚至是从负数开始。

张舒揉着眉心,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棘手。

伤脑筋啊!

但不全是坏事,也有好消息。

这个时期的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等公司还没有形成绝对垄断,他完全有机会横插一杠子。

那么,该怎么插呢?

现在,欧洲全力推广GSM标准,美国则主推TDMA,而CDMA还在实验室阶段。

对了!CDMA!!

高通!!!

这个名字跃入张舒的视野。

如果现在张舒在华夏做通信是地狱模式,那么高通处境之艰难,并不比张舒好多少。

事实上,此时的高通更像一个濒临破产、孤注一掷的赌徒。

他们手握CDMA(码分多址)技术。

这项技术源自军工领域,理论优势突出,系统容量大、通话质量高、安全性强。但却极其复杂,被整个行业视为不切实际的科学实验。

主流设备商以及各大运营商,都已巨资投入GSM生态链,几乎没人相信CDMA能够走向商业化。

尽管掌握关键技术,高通却没有客户。

他们试图向运营商推销CDMA网络,但没人愿意冒险采用这一“非主流”技术,也没有设备商愿意生产CDMA手机和基站。

高通被迫自力更生,既做技术授权,又得亲自下场制造网络设备。

多方作战极大地分散了其精力,资金燃烧速度惊人。

持续的研发投入、自建生产线的巨大开销,再加上几乎零收入的经营现实,使高通在整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多次游走于破产边缘。

创始人艾文·雅各布斯甚至不得不抵押个人资产来维持公司运转,公司生存完全依赖创始人对技术的坚定信念。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313/2310049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