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蓝鸮之恋 > 第23章 蓝色彩鸮

第23章 蓝色彩鸮


只见刘贺快步走上前去,双手稳稳地扶起了韩晓健父子。与此同时,宗政明月以及其他众人纷纷围拢过来,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一同向韩国相父子表示热烈的祝贺。一时间,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空间,气氛显得格外欢快和融洽。

然而,正当宗政明月微笑着准备转身离去之时,一只强有力的手突然紧紧抓住了他的手腕。宗政明月微微一怔,回头望去,发现拉住自己的正是刚刚与儿子相认的韩晓健。此刻,韩晓健身姿挺拔地站在那里,目光坚定而诚恳地凝视着宗政明月,开口说道:“明月长老,请您暂且留步。”

随即韩晓健再次向刘贺行礼:“王上,新朝‘五公负责制’在权力制衡的基础上加强了国相的权力,从而纠正了汉朝霍光架空宰相之权而大权独揽进而引起朝纲混乱的局面。也因此,新朝国相的权力过于强大,虽有御史台的监察制约,但毕竟御史台的人事和财权受制于国相府,不免有所牵扯。

是故,老臣建议:参考咨议委员会可对内阁各部不定期行使巡视权的做法,在超脱机构太常府设置可对内阁各部定期巡视的常设机构,以进一步监察百官。同时,该常设巡视机构可接待百姓的日常信访,百姓即可有直抒民意以达天听的正常渠道。”

(“然有一事,系汉朝政治败坏的根源,其端实开自霍光秉政之时的那便是宰相之权,移至尚书。”(吕思勉《中国通史》下篇《中国政治史》第294页/中国文联出版社))

刘贺微微皱起眉头,稍作思索后,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他挺直了身子,斩钉截铁地回应道:“国相啊,您这个提议实在是太好了!如今太常府长丞这一职位一直空缺着,正好可以让梁清波来担任。这样一来,他便能协助明月长老处理太常府的日常事务,并且专门负责巡查监督等重要职责。”

然而,话音刚落,韩晓健立刻提出反对意见,他躬身施礼后说道:“万万不可啊,王上!哪有让儿子去监督父亲这种道理呢?如此行事,对于监察职务而言可是极为不利的呀!”

听到这番话,刘贺并未动怒,而是微微一笑,反驳道:“国相,您这话就不对啦。要知道,梁清波可是天庭龙族特意挑选出来照料梁龙的人呐!想必他定是个有骨气、有担当的人物。本王仔细观察过,清波气质超凡脱俗,非同一般,绝对具备承担监察重任的能力和资质。”

韩晓健父子似有话说,但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场面顿时有点尴尬。

恰在此刻,一直安静地立于一旁、沉默不语的明月长老,忽然间打破了这份宁静。

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地附和着说道:“微臣对于王上您的见解,表示百分之百的认同与支持。以微臣之浅见,梁清波无疑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啊!只要有百姓们的严密监督,那些令人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必定会如同过街老鼠一般无处藏身。国相所提出的这一建议,实在是精妙绝伦,由此也足以看出,咱们这位国相大人的心胸宽广如浩渺苍穹,内心更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啊!”

“既然明月长老也支持,那这件事情就这样说定了。就在太常府设立巡视办公室,专职对内阁各部的定期巡查监督,独立行事于御史台,上下半年各开展一次巡视工作,请国相知悉内阁各部,各部门必须无条件配合之。此事亦报备于明堂,明堂可对巡视办予以业务指导和强力支持。”

刘贺亦转身看向娜菌王妃,娜菌微笑着回应:“明堂当全力支持太常府巡视工作。”

韩晓健听后,仍心中不安,他向前一步行礼道:“王上,臣还是认为此举仍欠妥当。虽说梁清波或许有其过人之处,但子监父职,终究违背伦理纲常,恐生乱子。”他言辞恳切,眼神坚定地望着刘贺。

梁清波却面露欣喜之色,赶忙下跪谢恩:“多谢王上信任,臣必当竭尽全力,不负王上厚望。只是还望韩国相莫要多虑,臣定能处理好此间关系。”

宗政明月双手笼于袖中,微微抬眼看向众人,平静地说道:“韩相忧心不无道理,然王上旨意既下,自是经过深思熟虑。如今只看梁大人如何施展拳脚,在明堂的指导下,与御史台通力合作,若真能肃清官场歪风邪气,便是大功一件。韩相不如暂且观望,以观后效,再做定夺,或视情形完善之。”

刘贺轻轻点头:“韩爱卿,朕意已决。梁清波,你即刻着手准备吧,切不可辜负朕对你的期望。”

韩晓健无奈地叹了口气,知道无法再改变,只能默默站回原位,心中却暗自担忧这一决定将会引发的种种后果。

但也只能将此事暂时搁置,稍事片刻,韩晓健遂提出第二件大事来:“王上,随着新夏朝三项国策深入人心,前来归附的匈奴人,特别是北匈奴人日渐居多。包括南匈奴人在内的新夏朝的国民已经过上了‘半农耕,半游牧’的生活状态,而北匈奴人还是处于游牧状态,因此他们会不时发生冲突。

如何安置之,需要制定相关政策。但我们之前并无相关经验,臣提议以石嘴山军镇作为试点,参考南匈奴人的安置办法,将新归顺的北匈奴人等安置于石嘴山军镇,就此摸索制定相关包括北匈奴人为主的‘内附’政策。”

宗政明月插话说道:“自匈奴王庭不断西迁之后,不少北匈奴人滞留于新夏朝边墙以外的北匈奴地,如果风调雨顺,牧草茂盛,还可居住,但时有旱灾、蝗灾、瘟疫,他们就只有等死了,否则就只能越过边境,劫掠我朝村庄了。故可在石嘴山军镇专设收容地,将这些游牧人迁入边境之内,半农耕,半游牧,这样他们有了衣食保证,边境上也就自然安宁了。”

“可。此事有劳国相与梅军镇长商议实施之。归顺的北匈奴人与其他国民一视同仁,他们的优秀子弟也可到新朝内阁各个部门任职,赐平民籍;若担任要职公务人员或部门主管的官员,一律赐姓刘。”

(“天下匈奴遍地刘”,帝贺此举当可促进中华民族大融合是也。)

说完正欲转身再与明月长老探讨天庭龙族之事的刘贺,又被韩晓健拉住了:“王上,还有一件大喜事,老臣想与您分享。”

“哦,是何喜事?”

“我们找到了一种新的控井方法,此技术可极大提高打井之效率,老臣拟在全国推广之。”

“韩相,推广之事你自决之,包括皇权日常事务在内的职责,本王都授权于你,自不用再大事小事都向本王汇报。不过,对于你提到的新的控井方法,本王倒是好奇的,有劳你详述之。”

“王上,新的控井方法,其做法是:用木板拼个圆环,平放在凿井之处。然后在圆环上用砖或石砌起一个上下直立的井筒,用草绳固定成一体,犹如拔地而起的烟囱。一副木架凌驾于井筒之上方,顶端安置滑轮。一条又粗又长的绳子穿过滑轮,一端系着泥兜,下到井筒底部;另一端被十数个劳力紧紧牵拽着。掘井人把挖下的泥土装在泥兜里,呼叫一声,外面的人们便喊着号子把泥兜拉上来。随着掘进的不断深入,井筒逐渐下沉,直到井下出水,才把井筒落在较为坚硬的地层上。一口井就这样建成了。”

(上述控井方法可考《吕氏春秋•勿耕》:“伯益作井。”;《淮南子•本经训》:“伯益作井而龙登玄云,神栖昆仑。”而伯益为羌人的先祖大禹时代之人,不得不钦佩古人的智慧!上述控井方法技术含量很高,直到20世纪50年代上述方法还在普遍使用。)

“甚好!发明此控井之法者,当重赏之,此事有劳国相。”

“好的,王上,老臣这就去办。”韩晓健行礼回应道。

刘贺挥了挥手示意韩晓健等人退下,而后和娜菌王妃等人向插旗口窑洞走去。刚至窑洞口,就瞧见王村长满脸沮丧候在那里。

“何事如此慌张?”刘贺问道。

王村长忙跪下回话:“王上,午休后,彩陶炉方才开炉,仅有您和王妃‘滴血认亲’的那一对蓝鸮陶瓷烧制成功,其余的,皆失败了。”

刘贺眉头微皱,踏入窑洞审视,只见刚从彩陶炉中清理出的陶瓷碎片四处散落。刘贺蹲下身拾起一块碎片端详,沉声道:“切莫灰心,制陶本就艰难,需仔细查验失败之因,究竟是火候、陶土,亦或另有他故。”

王村长闻后稍感心安,赶忙谢恩,即刻召集制陶师傅对彩陶炉的整个烧制过程进行复盘。然其提及最后一次开炉时曾现异象:哗啦啦地升起一道白气,地面亦有震动之感。那白气升至半空便化为白云,笼罩此窑洞,渐显绯红之色,映照一切皆如桃花。

娜菌王妃尚沉醉于这奇妙异象之时,小心翼翼地双手捧起那对活灵活现的蓝色彩鸮,眼中闪烁着惊喜与兴奋的光芒,几欲满溢而出。她的嘴角情不自禁地上扬,绽露出一个无比绚烂的笑容,恰似春日盛开之花,娇艳妩媚,令人心驰神往。

娜菌王妃目不转睛地盯着手中的彩鸮,笑得愈发甜美动人。她微微侧头,目光流转,落在了身旁的刘贺身上。那眼神中饱含着深深的爱恋和柔情蜜意,宛如一泓清泉,清澈而又澄明。

就这样,她一直保持着微笑,那是一种最为温柔、最为美丽的笑。这笑容如春风拂面般温暖人心,又如夏夜繁星点点般璀璨耀眼。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表情,更是娜菌王妃内心深处情感的真实流露。

因为这对蓝色彩鸮对于她来说意义非凡,它们是她和帝贺之间珍贵的爱情信物。这可是经过无数次尝试后,唯一一次烧制成功的作品啊!而且还是使用了他们两人爱的元血才得以完成的。每一道线条、每一抹色彩都承载着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意和美好的回忆。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311/2310091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