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蓝色太阳
如果帝贺能够听到姜虹亦在斩杀霍家暗探时喊出的那句“天左旋,地右动”,或者展昭也参与到大麦地岩画的考究工作中,并了解到“苍壁礼天”的符箓注解——“天左旋,地右动”,那么这其中可能隐藏着某种关联和线索。
也许姜虹亦对这句话有着特殊的理解和认知,她或许能够为帝贺提供一些有益的解释或线索。这些线索可能会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其中的奥秘,甚至追溯到死亡谷这个神秘的地方。
姜虹亦与那同是来自死亡谷的蓝色闪电张倩可有渊源?
死亡谷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充满谜团和传说的地方,而“天左旋,地右动”这句话或许与死亡谷中的某种现象或秘密有关。通过姜虹亦的解释或线索,帝贺或许能够揭开死亡谷背后的真相,解开其中的谜团。
而若此时韩晓健或梁清波在场,则可认出姜虹亦正是那在绝情谷出现并指点“彼岸花”的神秘白衣女子。
但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不巧,上苍在为你打开一道门的时候,往往也给关上了另一扇窗。偏偏在帝贺最需要解开铁陨石之谜时,以上事宜均未如期发生。时机未到乎?
那么姜虹亦又是如何加入蓝鸮幽灵的?
帝贺此刻思考的是另一个问题,综合之前的考古成果来看,两块铁陨石或许与天庭龙族的飞船动力系统存在关联,那么这两块铁陨石的掉落地点是否隐藏着什么奥秘?
倘若沙坡头的这一块是从故障的飞船上坠落的,那么大青山的那一块呢,难道真的是从南天门掉落的吗?若是如此,那“南天门”便确实存在,就在我们头顶上方。
此时,帝贺突然察觉到掉落照壁山的那块铁陨石与大青山的那一块有所差异,这块陨石的部分表面覆盖着黑色熔融壳,而内部则呈现出灰绿色。
帝贺突然想起文元道长曾经提到过火星,虽然他对这个火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星球一无所知,但仅仅是“火”这个字,就让他不禁产生了一些联想。
“火”通常代表着高温和炽热,那么这个火星所处的地方会不会比其他地方温度更高呢?如此说来,掉落照壁山的那块铁陨石可能是一块火星陨石?
帝贺暗自思忖着。如果天庭龙族真的移民到了火星,那么他们所使用的用于火星交通的飞船就必须要能够适应火星的高温环境。
帝贺的脑海中开始浮现出一艘飞船的样子,它的外壳应该是黑色的,因为黑色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抵御高温。这种黑色的熔融壳材料,不仅能够保护飞船内部的设备和人员,还能让飞船在火星的高温环境中保持稳定。
帝贺的思绪继续飘荡,他想到了大青山上的那块陨石。这块没有熔融壳的铁陨石会不会是从月宫中坠落下来的呢?如果这个推断是正确的,那么月宫所在的地方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南天门呢?
然而,帝贺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那些天庭龙族人在梦中说过的话,他们说南天门在卡门线。这让帝贺感到十分困惑,难道卡门线就是月宫所在的地方吗?
帝贺摇了摇头,觉得这个想法有些荒谬。根据他之前收集到的信息,卡门线似乎是在天庭龙族离开我们这个星球之前就已经存在了。那么,卡门线和月宫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帝贺的思维越来越混乱,他觉得自己的头都快要炸开了。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线索,却在他的脑海中交织在一起,让他无从下手。
火星是否存在四季,夏秋季的飞船需要熔融壳,而春冬季的飞船不需要熔融壳,如此一来,大青山和照壁山的铁陨石差异便能得到解释。
然而,帝贺即刻否定了自己的这一想法,毕竟火星若地表温度过高,那么飞船适应高温的交通环境便不会有四季之分。
还有,若火星的地表是高温的,依常理火星地表应该是暗红色的。
且据明月长老所言:古籍中确有赤星的记载,或即火星也。赤星乃天空中特殊之天体,其亮度唯有金星、木星及土星可与之相较,夜空中之赤星亦较他星更具变幻色彩,颇具魅惑。然,多数时赤星呈红色。
可为什么文元道长却说火星大气底层的尘埃会散射波长较短的蓝色?
(在中国,自汉代起,火星便有“赤星”“荧惑”之称。
谓之“荧惑”,缘由有三:其一,其光荧荧似火,呈赤红色;其二,其亮度变化无常,时亮时暗,几不可见,于天空中若隐若现,难以捉摸;其三,其于群星间穿梭,相较其他恒星背景,或顺行,或停滞,或逆行,行迹飘忽,令人迷惑。
古人曾将火星与战争相联。三国时期张揖所编《广雅·释天篇》载:“荧惑,一曰罚星。或曰执法。”罚与执法,皆为兵象之兆。
古人将星空划分为二十八星宿,东西南北各七宿。每隔数十年,火星会运行至东方七宿之心宿附近,与代表帝王的恒星心宿二相逢。于占星术中,此天象名曰“荧惑守心”,被视作王朝统治不稳之象,乃大凶之兆。)
帝贺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立刻想起了照壁山铁陨石暗影中那个神秘的“蓝色太阳”。这个景象一直萦绕在他心头,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如今,当他看到这块掉落照壁山的铁陨石时,心中的疑惑似乎有了一些眉目。这块铁陨石极有可能来自火星,也就是说,它是一块火星陨石!
而梦中的那艘宇宙飞船,难道也是从火星而来?天庭龙族是否就是迁徙到了火星呢?
这一连串的疑问在帝贺的脑海中不断盘旋。
然而,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铁陨石暗影中围绕蓝色太阳旋转的彼岸花星云究竟是什么呢?它是火星吗?可是,那彼岸花星云却是血红色的,与蓝色太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有那个不停旋转的“纺缍形搅拌子”,它又代表着什么呢?难道它也是铁陨石的一部分?或者,它有着其他更为重要的意义?
此外,尽管照壁山的这块铁陨石与大青山的那块铁陨石存在相似之处,然而,在其暗影之中,并未寻得那个所谓的“虫洞”。
该虫洞究竟为何物?莫非就是大麦地岩画之“苍壁礼天”中龙穿越的那个空间?它是否真如宗政明月等人所想,是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时光隧道”?
帝贺愈想愈觉其中似隐匿着一个巨大的谜团,而此谜团的答案,或许就深埋于那座神秘的无泪之城之中。
帝贺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关于无泪之城的种种传说与故事,尤其是生长于无泪之城边缘的那片彼岸花。此神秘花朵,其艳丽之色与独特之形,令人难以忘怀。
它是否与照壁山铁陨石暗影中显现的彼岸花星云存在某种关联?帝贺不禁陷入深思,他开始思索这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如果能够解开彼岸花之谜,或许就能揭开彼岸花星云的奥秘,进而解开火星之谜。
帝贺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探索欲望,他决定尽快找到无泪之城,去寻找那些被隐藏起来的真相。
如今梁清波所带领的寻城小组遇到了巨大的阻碍,他们一直未能找到那个能够破解无泪之城土林机关之“舞”惊鸿飞舞的有缘人。这个机关是进入无泪之城的关键所在,如果无法破解,他们的寻城之旅恐怕就要被迫中断了。
在这种情况下,帝贺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二舅公的那封神秘书信上。这封信或许隐藏着无泪之城的重要线索,是他们解开谜团的关键。
帝贺心中暗自思忖,他越发确信天庭龙族与无泪之城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特殊的联系。
而沮渠蒙逊提到的二舅公的那块“李”字玉制凤鸟龙骨腰牌,更是引起了帝贺的高度关注。这块腰牌与风儿娘交给他的“风”字龙骨腰牌非常相似,而且似乎更为珍贵。根据他们一路以来的寻宝经验来看,这样的神秘物品往往都蕴含着巨大的奥秘。
帝贺不禁对这封神秘书信充满了期待,他相信其中一定隐藏着无泪之城的重要秘密。只要能解开这个秘密,他们就能找到进入无泪之城的方法,继续他们的寻城之旅。
只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这沮渠蒙逊究竟为何会如此悄无声息地消失长达一载有余呢?难道说他也和展昭一样,遭遇了某种意外导致失忆,然后被北匈奴人给掳走,并被迫成为了他们的赘婿不成?
帝贺万万没有料到,他梦寐以求的神秘书信,此刻竟静静地躺在平吉堡明堂的暗格之中,而且已经沉睡了一年有余。是他的娜菌王妃忘记了此事。
而沮渠蒙逊这半年来,谨遵帝贺的嘱托,在张掖郡勤勤恳恳地收拢族人,收买山丹军马场的汉廷官员。若遇紧急事宜,则直接向其上级河西四郡专员丽娜禀报。因此奔波于大青山和照壁山的帝贺并不知道沮渠蒙逊大半年来一直在张掖郡。
还好,这时负责清理照壁山铁陨石的海来阿土报告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在铁陨石的底部发现一条疑似的“虫子”,或可证明天庭龙族可能移居的火星上确有生命。
大家都很高兴,若这条明显的生物痕迹就是“虫子”,那说明火星上确有生命,而这也可以进一步证明天庭龙族并非传说,而是真实存在。
望着那条栩栩如生的疑似虫子,兴奋中的帝贺突然想清楚了一件事情:天庭龙族站在火星上观察太阳,太阳是蓝色的;而俺站在现在生活的星球上观察太阳,太阳是红色的。视角不同而已。
蓝色太阳,红色太阳
想到此处,帝贺心潮澎湃,难以自抑。如此一来,天庭龙族与无泪之城皆确凿无疑地存在着,他愈发渴望找到二舅公的那封神秘书信了。此刻,当务之急是派遣一位得力干将前去寻觅沮渠蒙逊。
目前,在他身旁,仅有姜虹亦和靳品侠二人可供调遣。姜虹亦刚刚率领她的蓝鸮幽灵小组去追踪申公豹和那群暗黑生物了,那么,也只能派遣靳品侠了。
正当帝贺准备下令靳品侠前去焉支山寻找沮渠蒙逊时,这时候诸葛亮送来了娜菌王妃的紧急情报,一封让帝贺啼笑皆非的情报。
昨日,娜菌王妃在打扫明堂时,偶然间瞥见了那个暗格。她眉头微皱,努力回忆,突然想起了那封被遗忘的神秘书信。她急忙打开暗格,取出书信——沮渠蒙逊从焉支山取回的神秘书信。娜菌赶紧“八百里加急”告之帝贺。
因此帝贺和大家商量先行回平吉堡去,看看那封需要他亲启的神秘书信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滔天的秘密。而且,再过十天就要过年了,也该让大家休息一下,回北典城过新年了。
更何况北典城的内城也即将装饰完毕,新都城及开国大典也需要提上议事日程,刘飞龙已起草完相关文书,需要内阁高层进行讨论。
故帝贺诏令李嘉城以植被掩蔽铁陨石,俟过年后遣工程队来此营建秘库以藏匿之。
而经勘探确认存在富矿的照壁山铜矿暂不开发,盖因此地距汉廷管治地甚近,然命李嘉城所率暗卫小组护好矿脉,且尽速将地表铜矿石搜集运回北典城。
正值帝贺跃上白龙马,欲折返北典城之时,第五空间的文元道长再度隔空喊话:
地球与月球间存有重力相互抵消之拉格朗日点,依天体力学,拉格朗日点者,乃太空中,较大天体与较小天体相互引力作用下,能使较小天体稳定环绕之天体位置也。此位置名曰拉格朗日点,或是卡门线之所在。
帝贺对此不置可否,他以为这个文元道长可能意识出现混乱了,穿越错了空间了,将古今混淆了。
于他的认知,西汉人民以为,燧古传道,鸿蒙开辟,阴阳参合而生天地,夏至前后,苍龙七宿之“龙头”角宿将升于正南中天,至晚 10 时许,整条苍龙之“龙形”将横亘于夜空,众人可观“飞龙在天”之壮观天象。
而龙尾处之点位,或是卡门线之所在也。
在中国,自战国至汉初,古人对火星的天文观测已然颇为精深,诸如火星的逆行现象,便有着明晰的记载,《隋书·天文志》云:古历五星皆顺行,秦历始有金、火之逆。......汉初测候,方知五星皆有逆行。
不仅如此,根据帝贺的认知和推断,数千年前、数万年前甚至数亿年前,天庭龙族就已经在卡门线一带生活了。而且,在“地球”遭遇毁灭性的大灾难之前,比如极端严寒的天气或者世纪大洪水等灾难发生时,他们成功地移民到了火星。
(倘若西汉人民对于苍龙七宿中“飞龙在天”的观测和认知能够得到确凿的证实,那么我们的古人在时间上比拉格朗日点的提出要早将近两千年。)
诸位读者朋友,关于卡门线的所在之处,你们究竟支持谁呢?
是帝贺所讲述的苍龙七宿中“飞龙在天”的龙尾处,还是那位略显神经质的文元道长所说的“拉格朗日点”?
【知识点分享】
拉格朗日点,亦名平动点,于天体力学中乃限制性三体问题之五个特解。一小物体受两大物体引力作用,于空间之一点,于此点,小物体相对于两大物体基本静止。
此等点之存在,由瑞士数学家欧拉于 1767 年推算出前三,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于 1772 年推导证得其余二。
1906 年首次发现运动于木星轨道上之小行星(见特洛依群小行星),于木星与太阳作用下处于拉格朗日点。
于每一由两大天体构成之系统中,依推论有 5 个拉格朗日点,然仅二为稳定,即小物体于该点处,纵受外界引力之摄扰,仍有保持于原位置之倾向。每稳定点与两大物体所在点构成一等边三角形。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311/2310088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