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孝经
戴惊鸿凝神一看,她的呼吸屏住了,眼前的帝贺,正是那梦中屡屡现身的情郎。
这身影,她在梦中已无比熟悉,此刻亲眼所见,他正向她微笑,那痴痴的目光,令她的心跳骤然加速,仿佛被一股无形之力猛然催动,变得异常急促。每一次心跳,都似要冲破她的胸腔,令她几近窒息。
他一步步朝她走来,缓慢而坚定,神情仿若梦游,步履轻盈,宛如秋阳下那株依旧青葱的芳草,随风摇曳,依然清纯而优雅。
尽管这几天她已经从义父那里听到了许多关于帝贺的神奇故事,以及他与兄长之间的过命交情,但当她亲眼见到他时,还是被他的气质所吸引。他的温润如玉、器宇轩昂,让她不禁为之倾倒。
他的存在就像一道明亮的光,穿透了她内心深处的黑暗,照亮了她的世界。他的微笑、他的眼神、他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地触动着她的心弦,让她无法抗拒他的魅力。
她忽地感到自己的血液沸腾起来,在皮肤下躁动不安地流淌。她的手不自觉地紧握,掌心开始微微出汗,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这种紧张,并非源于恐惧,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期待与不安交织的情绪。
戴惊鸿的喉咙有些发干,她努力想要吞咽一下,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发不出声音。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二十个春夏秋冬已经悄然流逝。然而,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她却始终未曾涉足那片被称为“爱河”的领域。
此刻,她站在那里,宛如一朵娇羞的花朵,微微低垂着头,似乎有些不敢正视帝贺那炽热的目光。那目光如同夏日的骄阳,炽热而耀眼,让她不禁感到有些心慌意乱。
四周一片静寂,没有丝毫的声响,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静止了下来。只有他们两个人,彼此凝视着对方,时间仿佛也在这一刻凝固了。
在这静谧的氛围中,她能够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那声音如同战鼓一般,在她的耳边回响。她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帝贺的目光,只能默默地用内心去感受那股炽热的情感。
此时此刻,宗政明月的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只因临行前,得知戴家小妹尚未出阁,娜菌王妃特意嘱咐他务必竭力促成帝贺与戴惊鸿的姻缘。
自从梅红衣和朵颜相继离世之后,帝贺的心情一直都非常低落,整日郁郁寡欢。
他常常在半夜时分,趁她熟睡之际,默默地起身,隔着窗户痴痴地凝望着窗外的星空,一整夜都不会离开,仿佛那遥远的天际就住着他心爱的女人一样。而且,他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似乎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而她自己也因为腰部的积伤,在房事方面感到力不从心。帝贺对她十分疼爱,为了不加重她的身体负担,便很少与她亲热。然而,娜菌心里很清楚,帝贺内心的苦闷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缓解。
甚者,她自己却被明堂的事务以及那些难以决断的政事所困扰,每天都忙碌不堪,甚至一沾到床铺就会立刻入睡,完全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陪伴内心苦闷的帝贺。
因此,她觉得有必要再为王上寻找一位合适的妃子,最好是年轻一些的女子,这样或许能够给帝贺带来一些新的活力和快乐。
而戴惊鸿的年龄恰好符合这个条件,她年轻貌美,正值青春年华,且是帝贺的生死兄弟戴儒佶的亲妹妹,或许能够成为帝贺的良配。
此前,帝贺已然回绝了龚代仁的义女刘叶萍,以及风儿娘转达梅红衣欲让他续弦田紫苏的念头,而今显然帝贺钟情于戴惊鸿。
宗政明月暗自思忖,若戴惊鸿也愿意,那这门亲事实在是太完美的,也有益于王权的稳定和戴家族群的发展壮大。
宗政明月走上前,笑着对戴惊鸿说道:“小姐,我瞧你与王上甚是投缘,若你也有意,不如就与王上结为连理,不知小姐意下如何?”
戴惊鸿听闻这句话后,脸颊瞬间如晚霞般泛起一抹红晕,羞涩与紧张交织在心头,让她有些不知所措。她不禁心想,这进展也太快了吧,两人刚刚见面,怎么就要谈婚论嫁呢?
她的手不自觉地抚上了头上那支青绿玉簪,仿佛在寻求一丝安慰。然而,就在她触碰玉簪的瞬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玉簪竟然微微颤动起来,同时散发出一层柔和的光芒,宛如月光洒落在湖面一般。
这玉簪可不是普通的饰品,它是戴家族群祖传之物,而且有着特殊的规矩:只传女不传男。它的来历更是非同小可,据传乃是女娲补天所用的余料所制,后来伏羲将其打造成了这支青绿玉簪,作为定情信物送给了女娲。
家族中一直流传着一个祖训:如果遇到与玉簪灵性相应之人,玉簪便会发出光芒,而此人就是命中注定的夫婿。
戴惊鸿心中一惊,她自然知道这玉簪的灵性,如今它如此反应,难道说帝贺就是那个能与玉簪灵性相通的人吗?
她的心跳愈发急促,像是要跳出嗓子眼一般。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鼓起勇气,抬起眼眸,偷偷地看向帝贺。
只见帝贺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那目光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让她再次心如鹿撞,她知道自己心动了,难道这就是一见钟情。
在这一瞬间,戴惊鸿的心中已然有了答案。她的脸像熟透的苹果一样,红得发烫,一向清爽的她轻声说道:“民女愿意。”
帝贺听闻,眼中闪过惊喜与喜悦,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来吧,看我,我的眼眸,如此芬芳。
宗政明月面带微笑,微微颔首,表示非常满意,然后缓声道:“如此甚好,待小姐接任族长仪式圆满结束之后,我会立刻进行占卜,精心挑选一个最适合成亲的良辰吉日。”
韩晓健听闻此言,心中不禁涌起一丝遗憾。他此次前来,本也带有私心,想为儿子梁清波求亲,清波已然至谈婚论嫁之龄,却一直未遇合适之人,若能与这位未来之“亲王”联姻,可谓天作之合,亦可稳固韩氏族群于新夏朝之地位。而今观之,这戴惊鸿显然对王上情有所钟,自己的儿子已然无望,须另觅良缘了。
就在这个时候,柳下惠面带微笑,步履轻盈地走了进来。他先是对着帝贺和戴惊鸿各自拱手作揖,然后用温和而愉悦的声音说道:“恭喜王上和戴王妃喜结良缘啊!”
帝贺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但并没有说话,只是微微颔首,表示对柳下惠的回应。
相比之下,戴惊鸿的反应则显得有些慌张。她急忙站起身来,同样向柳下惠回了一礼,声音略微有些急促地说道:“多谢先生的祝福!”
柳下惠见状,连忙摆了摆手,示意戴惊鸿不必如此客气。接着,他似乎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转头对戴惊鸿说道:“哦,对了,王妃,你现在既要筹备婚礼,时间又如此紧迫,昨晚我们讨论的那本《孝经》教程恐怕得先放一放了。等你完成大婚之后,再去整理也不迟。”
帝贺听到“孝经教程”这几个字,不禁心生好奇,插嘴问道:“什么孝经教程?”
“王上,微臣认为,华夏民族凝聚力形成之因虽多,然血缘渊源与传承乃其根本,借家庭、信仰、民族而彰,以孝敬祖先为核之孝意识及孝行为而显。孝敬祖先深植吾心,内化而为特有之文化基因。故微臣欲开《孝经》之课,于新夏朝宣扬弘扬孝道。
昔日于岱山岛,戴王妃乃微臣之得力臂助,微臣外出之际,《孝经》一课由其代授,诸生反馈甚佳,遂后此课便由其讲授。昨夜微臣前来与王妃商议,望于前课之基上,增入新夏朝之若干新理念与新思想,如人民子弟兵这般之国魂与军魂。”
“太好了!开设《孝经》课程此举甚好啊!”帝贺满脸笑容,喜不自禁地对着柳下惠说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满意。
帝贺接着说道:“父王给我的遗训便是‘百善孝为先,以孝治天下’,这句话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我始终将其奉为人生的准则,并努力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他的语气坚定而庄重,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对孝道的执着与坚守。
帝贺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如今爱卿提出开设《孝经》课程,这实在是太合本王心意了!这不仅能够弘扬孝道,还能让更多的人明白孝顺的重要性。本王决定亲自带头熟读《孝经》,并且努力争取能够背诵下来。”
他的话语充满了决心和自信,让人感受到他对这一举措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
帝贺越说越兴奋,他站起身来,在屋内踱了几步,然后转身握住戴惊鸿的柔荑,诚挚地说道:“本王非常赞赏你们开设《孝经》课程的这个想法,也愿意全力襄助你完善《孝经》教程。这不仅是对先王遗训的传承,更是对天下子民的一种教化。”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孝乃人之根本,只有人人都懂得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门课程办好,让更多的人受益。”
戴惊鸿被帝贺握着小手,脸上的红晕愈发浓烈,她微微垂首,轻声道:“孝悌之至,可通神明,光被四海,无所不通。王上如此支持,民女必当全力以赴。”
柳下惠见此,肃然道:“孝治主德,圣治主威,德威兼济,方为圣治。得王上助力,此《孝经》课程必能在新夏朝熠熠生辉,王上之圣治必成矣。”
(旁白VO)
《孝经》所蕴含的孝道思想,历经千年岁月传承,至今仍具蓬勃生命力,深刻影响着无数中国人的品德修养,铸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这种历经千年传承的精神,对提升民族凝聚力、培育爱国情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人皆以身为炎黄子孙而自豪,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归乡时,必然会寻根溯源,祭扫祖墓,访宗祠问族谱,探寻先辈遗迹。此乃中华民族凝聚力之体现,彰显了传统孝道的深远影响力。
《孝经》乃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孝道思想之精华凝聚,对我们当代研究中华孝道具有关键作用。我们研读《孝经》,亦是与古代贤达对话之形式,为增强民族认同感之途径。
百善孝为先,以孝治天下
“哦对了,惊鸿,听明月长老讲,你从小舞艺超群,现想请你帮忙舞一曲‘惊鸿飞舞’,若乎?”帝贺想起了“惊鸿飞舞”,急忙问道。
一旁的宗政明月心领神会,马上从怀中掏出了“惊鸿飞舞”舞谱,递给了戴惊鸿,并将“惊鸿飞舞”与“无泪之城”的故事大致讲了一下。
戴惊鸿轻轻点头,接过明月长老手中的舞谱,认真看了起来,肢体还不停地律动着。
约过半晌,还一脸绯红的戴惊鸿,盈盈起身,她缓缓走到屋中开阔处,深吸一口气,身姿轻盈地舞动起来。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如同行云流水,轻盈飘逸,仿佛一只灵动的鸿雁在翩翩起舞。长袖随风舞动,如天边的云霞般绚烂。
帝贺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紧紧地落在那翩翩起舞的身影上,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她一人。他的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倾慕之情,那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由衷欣赏和喜爱。
而站在一旁的宗政明月,脸上也浮现出欣慰的笑容。她看着帝贺如此专注地欣赏着戴惊鸿的舞蹈,心中暗自感叹这惊鸿飞舞果然没有找错人。
柳下惠则轻抚着胡须,赞叹不已。他原本对戴王妃的印象仅停留在她精通《孝经》这一点上,却未曾料到她的舞艺竟然也如此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韩晓健站在人群之中,心中虽然有些不是滋味,但也不得不承认戴惊鸿确实是才貌双全。她的美丽与才华,与王上可谓是天作之合。然而,一想到清波与她终究是无缘,他的心中还是不免涌起一丝失落。
一曲舞毕,戴惊鸿微微喘息,脸颊泛着动人的红晕,向众人盈盈一礼。
帝贺率先鼓起掌来,其他人也纷纷鼓掌称赞。帝贺走上前,牵起戴惊鸿的手,轻声道:“果然名不虚传,美若天仙。”戴惊鸿羞涩地低下头,心中满是甜蜜。
就在此时,宗政明月缓缓地站起身子,面带微笑,轻声说道:“小姐,我觉得您的这支舞与之前那些舞姬所跳的有所不同。观看您跳舞,就如同在聆听您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一般。”
帝贺虽然未曾目睹过之前那些舞姬的表演,但他对明月长老的观点深表赞同,于是毫不犹豫地随声附和道:“长老所言极是,我亦有同感。”
戴惊鸿微微颔首,表示对他们评价的认可。她解释道:“这支惊鸿飞舞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其中蕴含着舞者对心爱之人深深的思念以及那份难以割舍的眷恋之情。所以,在舞蹈中,舞者不仅要将肢体动作演绎得淋漓尽致,更需将内心的情感融入其中,如此方能展现出惊鸿飞舞的真正意境。”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311/2310087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