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中科院首席才三岁?国家疯了吗! > 第64章 绿色长城

第64章 绿色长城


“天宫”主控室内的空气,因陈部长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而灼热。

地图上,那片广袤的西部黄沙,仿佛正在他的指下发光发热。

“一个‘逐日工程’点亮了‘天宫’,那十个、一百个呢?”

他的声音穿透了所有人的耳膜,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脏。

李振华看着他,看着他眼中那团不熄的烈火,浑身的血液都沸腾了。

这不只是一个计划,这是一份改天换地的宣言。

陈部长没有给任何人消化震惊的时间。他收回手,拿起桌上那台红色保密电话,直接拨通了龙国电网总公司的最高负责人。

电话接通,他甚至没有寒暄。

“老周,准备开个发布会。我要你向全世界宣布一个计划。”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决断力,“计划的名字,就叫‘西部绿色长城’。”

电话那头沉默了数秒,紧接着传来压抑着激动、略显沙哑的声音:“明白!电网公司,保证完成任务!”

两天后,龙国电网公司召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全球新闻发布会。聚光灯下,发言人神情肃穆,他身后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呈现出一幅震撼人心的动态规划图。

“经国家批准,龙国电网公司将正式启动‘西部绿色长城’计划。”

发言人的声音通过同声传译,响彻会场的每个角落。

“该计划拟在未来十年内,于我国西部广袤的戈壁与沙漠地带,分批建设十座千万千瓦级的‘光伏+储能’一体化超级能源基地。每座基地的规模,都将数倍于现有的‘逐日工程’一期。”

屏幕上,十个巨大的光点在龙国西部的版图上依次亮起,如同十颗新生的太阳。无数条蓝色的能量流,模拟着特高压线路,从这些光点延伸出来,跨越山川河流,汇入东部繁华的城市群。

“这些基地,不仅将完全满足未来‘天宫’超级计算机集群的全部能耗,还将通过新建的特高压网络,向东部人口密集区输送海量、廉价的清洁电力。”

发言人停顿了一下,给全世界的记者们留下记录数据的时间。

“据初步测算,‘西部绿色长城’计划完全建成后,龙国对化石能源的总体依赖度将降低百分之四十,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超过一点二亿吨!”

全场死寂。记者们忘记了按动快门,忘记了记录。

这个数字太过庞大,庞大到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

这已不是一个能源项目,这是一个国家在重塑自身的能源血脉,更是在重塑全球的能源地缘格局。

消息传出,全球震动。

八黎,国际能源署(IEA)总部,署长汉斯·阿尔伯斯用力将手中的平板电脑摔在办公桌上,屏幕应声碎裂。上面显示的,正是关于“西部绿色长-城”计划的头条新闻。

“骗子!一群彻头彻尾的骗子!”他暴躁地咆哮着。

一月前,他亲手签发了那份《龙国超级计算机“天宫”的能源黑洞效应》报告,报告中明确断言,龙国根本无法独立支撑“天宫”的恐怖能耗,其能源安全体系已处在崩溃边缘。这份报告,正是老鹰国发起“能源绞杀”舆论战的核心弹药。

现在,龙国人用一份宏大到近乎科幻的计划,狠狠地回击了他。

“署长,”秘书颤抖着声音递上一份文件,“这是龙国外交部发来的正式邀请函,邀请您……亲自前往库布其沙漠,参观‘逐日工程’基地。”

阿尔伯斯的呼吸一窒。

他明白,这是最后的通牒。

要么去,亲眼见证自己的失败,然后低头认错。要么拒绝,让IEA的公信力随着那份错误的报告,一同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他别无选择。

三天后,一架印有IEA标志的专机降落在沙漠边缘的临时机场。当阿尔伯斯走下舷梯,扑面而来的热风中,他看到了地平线上那片无垠的蓝色海洋。那是由亿万块量子增效光伏板组成的阵列,在烈日下闪烁着深邃而宁静的光芒,仿佛一片凝固的海洋。

李振华院士亲自接待了他。没有胜利者的炫耀,只有工程师的朴实与严谨。

“阿尔伯斯署长,欢迎来到‘逐日工程’。这里的每一块板,光电转化效率都稳定在42%以上。”李振华指着那片蓝海,平静地陈述着事实。

阿尔伯斯戴上专业护目镜,踉跄地走进光伏阵列。他抚摸着那些温热的面板,感受着上面精密的纳米光栅结构。他拿出随身携带的顶级光谱分析仪,屏幕上跳出的数据,无情地证实了李振华的话。每一个数字,都像一记重锤,砸在他摇摇欲坠的认知上。

他终于明白,他和他背后的国家,错得有多离谱。

他们以为龙国只是造出了耗电的巨兽,却没料到,龙国早已驯服了太阳。

返回龙京的当天,阿尔伯斯主动要求召开新闻发布会。面对全世界的镜头,这位曾经傲慢的国际能源权威,深深鞠了一躬。

“我代表国际能源署,为此前发布的关于龙国能源问题的报告,致以最诚挚的歉意。”他的声音沙哑,充满了挫败,“那份报告,存在严重的误判。”

他抬起头,眼神复杂地宣布:“IEA将即刻发布修正报告。根据我们的实地考察和精确测算,龙国的新型量子光伏技术,足以满足‘天宫’项目至少60%的能耗。随着‘逐日工程’的持续扩建,这个比例还将无限接近100%。龙国的能源依赖风险,已经显著降低。”

这番话,无异于公开宣告了老鹰国精心策划的“能源绞杀”计划,彻底破产。会场内,西方记者们的脸色灰败,而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记者们,眼中则闪烁着兴奋与希望的光芒。

国际舆论的天平,在这一刻,发生了决定性的倾斜。

京州第一幼儿园,美术课上。

窗外的阳光正好,孩子们在画纸上涂抹着斑斓的色彩。林天拿着一根绿色的蜡笔,神情专注。他没有画花朵,也没有画小动物。

在他的画纸上,一条粗壮的绿色线条,从左边一个巨大而炽热的太阳下,蜿蜒着向右延伸。线条的尽头,是几座高耸入云的、方方正正的积木楼房。整幅画构图简单,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张力。

钱秉文悄悄走进教室,一眼就看到了林天的画。他脚步一顿,心脏猛地抽紧。

那条绿色的线条,是长城。

那座太阳,在西部。

那些高楼,是东部的未来。

一个三岁的孩子,用最纯粹的笔触,画出了一个国家最宏伟的战略蓝图。

他缓缓走到林天身边,蹲下身,看着那幅画,许久没有说话。所有的语言,在这一刻都显得苍白无力。他想起了“逐日工程”启动时的绝望,想起了林天轻声说出的那些“神谕”,想起了“天宫”重新并网时那飞速下降的红色数字。

一幕幕画面在脑海中闪过,最终定格在眼前这幅稚嫩的画作上。钱秉文的眼眶湿润了,他望着林天那张专注于涂色的侧脸,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林总工……您不仅点亮了‘天宫’,”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用尽全身力气说道:

“您还点亮了整个龙国的未来啊。”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248/5037528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