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 62江南水畔的守望

62江南水畔的守望


知府领了旨意,即刻转身安排人手快马加鞭往京城传信,又让人去召集附近的工匠,脚步匆匆不敢有半分耽搁。风澈跟着慕容冷越与风染霜走进安置点,脚下的泥土还带着雨后的湿黏,偶尔能看到积水倒映出灰蒙蒙的天空,与草原上澄澈的蓝天截然不同。

一个穿着打补丁粗布衣裳的小女孩,正蹲在帐篷边,手里攥着半块干硬的窝头,小口小口地啃着。看到风澈一行人,她怯生生地往后缩了缩,大眼睛里满是警惕。风澈停下脚步,从怀里掏出之前***没吃完的江南点心,那是用绵白糖和桂花做的,还裹着一层油纸,拆开时能闻到淡淡的甜香。他轻轻递到小女孩面前,笑着说:“给你吃,这个比窝头软。”

小女孩抬头看了看风澈,又看了看他身后的慕容冷越和风染霜,见他们神色温和,才慢慢伸出小手,接过点心小口咬了起来。那小心翼翼的模样,让风澈心里一阵发酸。他想起在草原上,自己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牛羊肉和香甜的奶制品,可这里的孩子,连一块软和的点心都吃得这么珍惜。

“你叫什么名字呀?”风澈在小女孩身边蹲下,轻声问道。

“阿……阿雅。”小女孩含着点心,说话有些含糊。

“阿雅,你家里还有其他人吗?”

提到家人,阿雅的眼眶瞬间红了,她低下头,声音带着哭腔:“爹爹和娘亲……都被洪水冲走了,现在我跟着奶奶住。”

风澈的心猛地一沉,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能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风染霜走过来,从随身的锦袋里拿出一块玉佩,那玉佩是暖白色的,雕着一朵小小的莲花,触手温润。她把玉佩放到阿雅手里:“好孩子,拿着吧,以后要是遇到困难,或许能帮上忙。”

阿雅紧紧攥着玉佩,对着风染霜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跑回了不远处的帐篷。风澈看着她的背影,轻声对风染霜说:“娘亲,我们一定要快点帮他们重建家园,让他们能早点过上安稳的日子。”

风染霜点点头,摸了摸他的头:“会的,我们和所有将士、百姓一起努力,一定会的。”

往前走了没几步,就听到一阵咳嗽声。帐篷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正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呼吸有些急促。她身边的老伯伯,正用一个破了口的陶碗,一点点给她喂着稀粥。慕容冷越走上前,问道:“老人家,身体好些了吗?太医马上就到了。”

老伯伯看到慕容冷越身上的衣着,知道他身份不一般,连忙放下陶碗,想要起身行礼,却被慕容冷越按住了。“不必多礼,先照顾好老人家要紧。”

老伯伯眼眶泛红,叹了口气:“唉,这洪水来得太突然了,我们家的房子瞬间就被冲垮了,要不是乡亲们帮忙,我们老两口早就没了。现在老婆子又染了风寒,这荒郊野外的,连个正经的大夫都没有……”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是太医带着药箱赶来了。太医立刻给老奶奶诊脉,然后从药箱里拿出药材,让侍从去旁边的临时灶房煎药。“老人家只是受了风寒,加上连日劳累,身子有些虚弱,喝几副药就能好转。”太医一边收拾药箱,一边对老伯伯说,“我再给您开个方子,平时多给老人家熬点小米粥,补补身子。”

老伯伯连连道谢,嘴里不停地说着“陛下圣明”。风澈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父皇肩上的担子好重。以前在京城,他只知道父皇每天要处理很多奏折,却不知道这些奏折背后,都关乎着百姓的生死安危。

安置点的角落,几个工匠正围着一张图纸讨论着什么。慕容冷越走过去,问道:“重建家园的方案,你们有眉目了吗?”

为首的工匠连忙上前回话:“回陛下,我们打算先把被洪水冲垮的房屋清理干净,然后选用结实的木料和砖石,按照之前的村落布局重建房屋。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很多木料都被洪水泡坏了,附近的山林里能砍伐的树木也有限,恐怕不够用。”

慕容冷越皱了皱眉,沉思片刻后说:“从邻省调运木料,让驿站做好衔接,务必尽快把木料送过来。另外,重建房屋时,要考虑到防洪,地基一定要打牢,屋顶的排水也要做好,避免下次再遇到水灾时,房屋还会被冲垮。”

工匠们连忙点头,把慕容冷越的叮嘱记了下来。

风澈看着工匠们认真的样子,忽然想起自己怀里的木剑。那木剑是父皇亲手为他做的,上面刻着“守土”二字。以前他以为“守土”就是守护好国家的土地,不让外敌入侵,可现在他明白了,“守土”不仅仅是守护土地,还要守护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让他们能有安稳的家,能吃饱穿暖。

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安置点里升起了几堆篝火,百姓们围坐在篝火旁,有的在缝补衣服,有的在给孩子讲故事,还有的在讨论着重建家园后的生活,脸上渐渐有了笑容。风澈和慕容冷越、风染霜坐在篝火旁,听着百姓们的交谈,心里也渐渐踏实了下来。

“父皇,你看,他们好像不那么难过了。”风澈指着不远处正在说笑的几个百姓,小声说道。

慕容冷越点点头,目光温柔:“百姓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只要能有安稳的家,有饭吃,他们就会很满足。我们做的这些,都是应该的。”

这时,一个手里拿着笛子的少年,走到篝火旁坐了下来。他拿出笛子,吹起了一首悠扬的曲子。那曲子带着江南水乡的温柔,又有着一丝坚韧,在寂静的夜晚里,格外动人。百姓们都安静了下来,静静地听着曲子,脸上满是向往。风澈也听得入了迷,他想起在草原上,***曾给他唱过草原的歌谣,那歌谣充满了力量,而这首笛子曲,却有着不一样的温柔。

曲子吹完后,少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这是我阿爹教我的曲子,他说这曲子能给人带来希望。以前每次遇到不开心的事,我一吹这首曲子,心里就会好受很多。现在我把这首曲子吹给大家听,希望大家也能快点好起来。”

百姓们纷纷鼓起掌来,篝火旁的气氛变得更加温暖。风澈走到少年身边,说道:“你吹得真好听,我能跟你学吹笛子吗?”

少年愣了一下,然后笑着点头:“当然可以,等明天我教你。”

第二天一大早,风澈就去找少年学吹笛子。少年名叫阿泽,他耐心地教风澈怎么拿笛子,怎么运气,怎么吹出不同的音调。风澈学得很认真,虽然一开始吹出来的声音断断续续,很难听,但他没有放弃,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

到了中午,从京城调运的粮食和衣物终于到了。百姓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有序地领取粮食和衣物。风澈也跟着帮忙,他把粮食递到百姓手里,看着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心里比吃了蜜还甜。阿雅也在队伍里,她领到粮食后,特意跑到风澈面前,笑着说:“谢谢你,风澈哥哥,我和奶奶有粮食吃了。”

风澈摸了摸她的头:“不用谢,以后我们都会好起来的。”

下午,邻省调运的木料也送了过来。工匠们立刻开始清理废墟,搭建房屋的框架。百姓们也主动过来帮忙,有的搬木料,有的和泥,有的递工具,大家齐心协力,干劲十足。风澈也想帮忙,可他年纪太小,搬不动沉重的木料,只能帮着递递工具,或者给大家送点水。

慕容冷越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心里十分欣慰。他对风染霜说:“你看,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风染霜点点头:“是啊,百姓们的心齐了,重建家园就指日可待了。”

接下来的几天,安置点里每天都充满了忙碌的身影。房屋的框架一点点搭建起来,百姓们的脸上也露出了越来越多的笑容。风澈每天早上跟着阿泽学吹笛子,下午就去帮忙,晚上则和慕容冷越、风染霜一起,听百姓们讲述江南的故事。他知道了江南的春天有漫山遍野的桃花,夏天有亭亭玉立的荷花,秋天有金黄的稻田,冬天有飘落在白墙黛瓦上的雪花。他暗暗下定决心,等重建工作完成后,一定要好好看看江南的四季。

这天下午,风澈正在帮工匠们递钉子,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争吵声。他好奇地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两个百姓在为一块木料争吵。一个百姓说那块木料是他先看到的,应该给他家盖房子用;另一个百姓则说那块木料是他先搬过来的,应该给他家用。两人互不相让,吵得面红耳赤。

风澈连忙跑过去,说道:“你们别吵了,木料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再去搬,没必要为了一块木料吵架。”

其中一个百姓瞪了风澈一眼:“小孩子家家的,别多管闲事!这木料是我先看到的,就该是我的!”

另一个百姓也附和道:“就是,这跟你没关系!”

风澈没有生气,他耐心地说:“我知道你们都想早点盖好房子,早点有个家,可是吵架解决不了问题啊。如果你们一直吵下去,不仅盖不好房子,还会伤了大家的和气。我们现在应该团结起来,一起把房子盖好,这样大家才能早点住进去。”

这时,慕容冷越和风染霜也走了过来。那两个百姓看到慕容冷越,立刻停止了争吵,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慕容冷越说道:“大家都是受灾的百姓,应该互相帮助,而不是互相争抢。木料足够大家盖房子用,工匠们会根据每家的情况,合理分配木料,保证每家都能盖起安稳的房子。”

两个百姓连忙道歉,说自己不该太自私。风澈笑着说:“没关系,只要你们以后不吵架,一起帮忙盖房子就好。”

两个百姓点点头,拿起木料,一起去搭建房屋了。风染霜走到风澈身边,笑着说:“澈儿,你做得很好,知道用道理去说服别人,而不是用哭闹解决问题。”

风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娘亲,我只是觉得大家应该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快点把家建好。”

日子一天天过去,江南的天气渐渐暖和了起来。安置点里的房屋也一栋栋建好了,白墙黛瓦,整齐排列,看起来十分漂亮。百姓们陆续搬进了新家,有的开始整理家具,有的在院子里种上了蔬菜,有的则开始准备春耕。整个村落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阿雅和奶奶也搬进了新家。阿雅特意邀请风澈去她家做客,还拿出奶奶做的桂花糕招待他。那桂花糕香甜软糯,带着浓浓的桂花香味,风澈吃得十分开心。阿雅拉着风澈的手,指着院子里刚种上的小树苗,说道:“风澈哥哥,这是我和奶奶一起种的桃树,等明年春天,它就会开花了,到时候我请你来看桃花。”

风澈点点头:“好啊,等明年春天,我一定来看桃花。”

阿泽也搬进了新家,他的新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柳树,风吹过的时候,柳枝随风飘动,十分好看。阿泽把笛子拿出来,吹起了那首充满希望的曲子。风澈坐在柳树下,静静地听着,心里满是温暖。他想起了草原上的***,不知道***现在在做什么,是不是也在草原上骑马,是不是也在想念他。

慕容冷越看着江南的重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百姓们也都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便决定带着风澈和风染霜返回京城。离开的前一天,风澈去跟阿雅和阿泽告别。

阿雅拉着风澈的手,舍不得放开:“风澈哥哥,你以后还会来江南吗?”

风澈点点头:“会的,等明年春天,我会来看你种的桃树,还会来听阿泽吹笛子。”

阿泽也说道:“风澈,我会把笛子吹得更好听,等你下次来,我吹给你听。”

离开江南的那天,百姓们都来送行。他们手里拿着自家种的蔬菜、做的点心,非要塞给风澈一行人。慕容冷越推辞不过,只好收下。马车缓缓行驶,百姓们跟在马车后面,不停地挥手,嘴里喊着“陛下保重”“风澈小公子保重”。风澈掀开马车的窗帘,看着百姓们的身影渐渐变小,心里满是不舍。

风染霜看到风澈有些难过,便拿出一本书,递给风澈:“澈儿,这本书里有很多江南的诗句,你可以看看,就像还在江南一样。”

风澈接过书,翻开一看,里面有很多描写江南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每一句诗,都让他想起在江南的点点滴滴。

马车一路前行,朝着京城的方向驶去。风澈坐在马车里,手里拿着笛子,吹起了阿泽教他的那首曲子。虽然吹得还不是很熟练,但那悠扬的旋律,却带着他对江南的思念,对草原的思念,也带着他对未来的期待。他知道,不管是广袤的草原,还是温柔的江南,都是祖国的土地,都是需要守护的家园。而他,会带着“守土”的信念,慢慢长大,成为一个能守护这片土地和百姓的人。

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从江南的水乡,变成了中原的平原,又变成了京城的繁华。风澈看着熟悉的京城城门,心里满是感慨。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245/5040175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