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不过稻子熟了一百六十次(为盟主左咸
这事也不怪钱明,许成军之前什么水平他比谁都清楚。
虽然你写了《谷仓》还不错,但是还能代表你通过复旦面试么?
虽然你最近变化大了点,怎么的脑子里还能凭空装知识?
许成军:?
日头刚擦过西山顶,许家屯的炊烟还没散尽,晒谷场边的老槐树上就挂起了广播喇叭。
“今晚公社放映队来,放《甜蜜的事业》!各家带好板凳,天黑就开场!”
70年代,中国电影发行采用“城市首轮+农村轮映”的梯度模式:新片先在城市影院完成首轮放映,随后拷贝通过地方文化部门、电影公司逐级下发至地区、县、公社,最终由农村放映队带入大队放映。
会计许三多的大嗓门裹着电流声,刚落进东头的猪圈,西头的二丫就拽着娘的衣角往晒谷场跑。
晒谷场的石碾子旁,两个穿蓝布工装的汉子正卸驴车。
车斗里躺着卷成筒的帆布银幕,铁壳放映机裹着军绿色帆布,最打眼的是那台“突突”响的柴油发电机,刚架起来就围了群孩子,伸着脖子看机器转得飞快的皮带轮。
“离远点!”戴鸭舌帽的放映员老王挥挥手,手里的扳手敲得银幕架“叮当”响。
“搭架子搭架子,这风大,得拴两根麻绳在槐树上。”
炊烟散尽时,晒谷场已经摆开了阵势。
二丫娘搬来竹编躺椅占了前排,隔壁三大爷拖着长条凳往中间挤,说要给孙子讲戏里的门道。男人们蹲在场边抽烟,烟袋锅里的火星在暮色里明明灭灭,女人们纳着鞋底唠家常,说谁家的新媳妇要来看电影,准是想趁机跟对象见个面。
许成军在人群里看见了杏花,杏花也看见了他,但眼神像受惊的小鹿,往人群后缩了缩。
直到许成军笑着朝她招手,她才攥着衣角,一步一挪地走过来,布鞋在土上蹭出浅浅的印子。
“成军哥,你回来啦。”她声音压得低,有点发颤,不是姑娘家对情郎的羞怯,倒像是小心思被揭穿的羞赧。
“回来啦!”
“刚到没多久,就赶上放电影,运气好。”
许成军往旁边挪了挪,给她腾开位置。
他弯腰从帆布包里摸出个纸包,“给你带的上海奶糖,三丫她们分剩下的,甜得很。”
杏花捏着糖纸没说话。
许成军瞧着她泛红的耳根,忽然笑了,声音放得更柔:“听赵刚说,你哥从部队寄了块的确良布?做褂子准好看,比我带的这块花布还时兴。”
“哪有,你带的才好看哩!”
提到哥哥,杏花的肩膀松了些,抬头时眼里有了笑意:“我哥说部队发了新军装,布料省下来给我做件衬衣。成军哥,你在上海见着的确良是不是都带花纹?”
“可不是,红的绿的都有,就是贵得很。”
许成军往远处瞟了眼,放映员正往银幕上投测试画面“不过我觉得,你穿啥都好看,去年你娘给你做的蓝布褂子,配你那条红头绳,比电影里的新媳妇还精神。”
这话逗得杏花“噗嗤”笑了,辫梢的红头绳在风里跳:“成军哥净拿我开玩笑。”
“没开玩笑。”
许成军收起笑,语气认真起来,“你就像我亲妹妹,晓梅在家也总爱缠着我问城里的事,跟你现在一模一样。”
他顿了顿,“你帮我晒粮、送饭,我都记着呢。以后不管我在上海还是哪,你有啥难处,跟哥说,哥准帮你。”
有些话该说明白要说明白,不能耽误了人家女孩的青春和时间。有些忙该帮也一定要帮,无论是未来杏花想继续留在许家屯还是去合肥亦或者是上海,他都会竭尽所能的像帮助亲妹妹一样帮助她。
暮色漫上来,银幕上的测试光斑渐渐清晰。
杏花捏着奶糖的手松了松,糖纸“哗啦”响了声。
她忽然抬头,眼里的雾散了,也亮了:“成军哥,那你以后得常写信,跟我说上海的电影好不好看,说复旦的学堂大不大。”
“一定。”许成军往她手里塞了把五香豆,“走,占位置去。听说《甜蜜的事业》里的婆婆可厉害,你可得学着点,以后嫁了人可别受欺负。”
“成军哥!”杏花红着脸捶了他一下,“再胡说我就不理你了!”
《甜蜜的事业》是改开初期极具代表性的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由谢添执导,李秀明、李连生、马琳等主演,于 1979年 1月 1日在中国大陆正式上映,与两年后上映的《喜盈门》在题材、风格上形成呼应。
影片以轻喜剧形式,讲述南方甘蔗产区农民田大妈从执着想生男孩,到逐渐转变观念的故事。她支持女儿专心甘蔗育种事业,一家人打破旧思想,倡导“生男生女一个样”的新风尚,在家庭温情与事业追求中,传递了计划生育的时代理念。
至于许成军说《甜蜜的事业》里的婆婆厉害那就是纯扯淡了,首次在许家屯大队部放映,大家不都没看过么不是?
杏花为什么躲着没见他,其实无非是心思被拆的害羞,再就是杏花娘想来探探口风不让杏花出来罢了。
农村里的这点事,有时候也没必要说的太明白。
别把农村人想的又坏又傻,这片土地的农民们有自己的智慧。
在来到1979年创作之初,许成军就对自己说:要理性看到中国农村社会,有坏人那就一定有好人,有蒙昧那就一定有进步。
严防死守进入部分作家的文学三大窠臼:农村的粪坑,文盲的豪车,女人的裤裆。
晒谷场的银幕刚暗下,有人就忙着搬板凳起身,许家屯的议论声混着蝉鸣漫开来。
二柱子媳妇正给娃扯衣襟,抹了把眼角笑:“唐二婶盼儿子那股劲,前年报生时我夜里也梦过。”
蹲在草垛上的许老实磕着烟袋:“人家城里都讲‘生男生女一个样’了。”
姑娘们哼起《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月光下红纱巾似的衣角翻飞。
“成军哥,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吧!”
“肯定会的。”
“以后有机会我也想去大城市看看.”
“哥支持你!”
在许家屯知青点,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许成军就跟着队里的驴车去公社做汽车回老家了。
钱明也跟着,他家也在东风县,他父亲钱朝生跟许成军父亲许立国是一个学校的老师。
成军他爸好些,是校长~
不过有些东西来的也更狠,所以许成军前身也很少跟人提起来这茬。
“快到家了,快看,成军!”
许成军一抬头就看见砂石路被正午的日头晒得发烫,大巴碾过扬起的尘土里混着青草气。
车窗外的玉米地已近成熟,饱满的穗子垂着红缨,青纱帐间有农人挥着镰刀割猪草,草帽沿淌下的汗珠砸在干裂的土路上。
临近县城,土路渐宽成碎石官道,道旁新栽的白杨树叶片被晒得打卷,树干“包干到户”的红漆标语经夏雨冲刷,边角已泛出浅粉。
车头拐过青砖水塔,县城牌坊撞入眼帘,木柱漆皮剥落,“东风县”金字在阳光下晃眼。
牌坊下小贩挎着竹篮,绿豆饼热气混着汗味,穿蓝布褂的孩童光脚追车,黄尘中砖窑厂的烟囱正吐着灰白烟圈,与天边流云融在一起。
八十年风雨,不过稻子熟了一百六十次。
文青不对,但是说真的,许成军“近乡情怯”了。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235/1111105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