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 > 第169章 催婚

第169章 催婚


张显背着手站在筒仓旁的高台上。

    一旁,在这里做工的头儿陈伯跑了过来,他算是张显认定的佃户人选之一了,在饲养跟屠宰上的各种经验都很丰富。

    原本是某家屠户家里的帮工,干这行干了快二十多年了,后来晋阳人口普查的时候被他给挑选了出来。

    看着跑来的老汉,张显问道。

    “陈伯!今天排哪几栏?”

    陈老汉闻声抬头,抹了把额头的汗,中气十足地回应:“家主!按你定的轮换表,今个能出鸡五栏,出鸭五栏,猪牛各十五栏!”

    张显点头:“那就去叫人吧。”

    “诺!家主!”陈老汉应了一声,就去招呼人手去了。

    家园农牧区现在宽广,所以张显安排每月进行两次屠宰,一来是工作量可以减少很多,二来也能让剩下栏位里的禽畜诞下幼崽填充屠宰后的栏位。

    保持这种节奏就可以让家园栏位里的禽牲一直源源不断的生产,不用从外部调取禽牲进来。

    看着逐渐人头汇聚的牧区他点了点头,自顾自的走向了农区。

    将近半亩的农区种植田里作物五花八门。

    甘蔗,棉花,豆,麦,蜀黍,苜蓿,人参药草都有。

    其中甘蔗跟棉花的种植仍然是最多的,占据了半亩区域里的四分之三。

    现在种植区域二百八十八平方米,每平米九株作物,可以种下两千五百九十二株作物。

    其实如果是就经济价值而言的话,那全部用来种植甘蔗是最划算的。

    它一根算做一株,成熟后单株就有五斤重,用来制糖去掉头尾还能有三斤半左右。

    农区一轮十天,一个月三轮。

    以前种植栏位少的时候一个月都能产糖三四百斤,现在区域大了,光是用来制糖一个月的产量已经上两千斤了。

    棉花也是一样,以前一个月的产出的棉布够给二十人左右提供衣物,现在每月差不多能提供两百人左右的棉服了。

    而且棉花还变种了,变得更加的耐寒,并州南部的春播即将开始,他已经打算在今年推广开棉花的种植。

    不知道经历过家园农区两次变种耐寒的棉花能在并州的土地里长出多少棉花出来。

    花了半个时辰,张显将农区里的作物悉数打理好。

    除草,施肥,驱虫,在农区劳作的他跟普通的农户没有什么两样,顶多就算是俊朗英武一些。

    待收拾完农区,牧区那边的屠宰也在如火如荼。

    被陈伯叫来的半大小子们用草绳捆着鸭脚鸡脚。

    动作熟练得很,一只只肥鸡肥鸭被迅速制服,丢进旁边准备好的大竹筐里。

    四十五只鸡鸭,很早就被装筐完毕,留下五个鸡鸭舍满地的羽毛。

    那边,专门的屠宰区,一排排挂钩热水桶褪毛大锅早已准备就绪。

    杀鸭杀鸡放血,烫毛褪毛开膛破肚,分割处理……流水线般的操作在十几个妇人手中熟练的进行。

    鸡鸭肉跟鸡鸭内脏被分门别类放入不同的盆中,鸡鸭毛也被收集,鸡羽可以制作箭矢弩矢,鸭毛则是可以尝试填充羽绒,都是用得上的材料。

    鸡鸭骨架和其他的边角料则堆在一旁等待处理。

    等到张显过来的时候,白花花,光溜溜的鸡鸭就已经挂满了架子。

    “家主。”

    “使君。”

    处理鸡鸭的人中有的是张显聘请的仆役,有的则是普通百姓过来挣一份工钱的,他们行礼问候,张显也点头回应。

    “辛苦各位了,这些鸡鸭先挂着冻一会,待会跟猪牛肉一齐装车。”

    “另外这些鸡鸭骨架你们也可以带些回去煮成肉汤暖身。”

    “多谢家主(使君)。”

    几个半大小子跟一些妇人感激道。

    在这里干活有工钱不说,他们的家主使君也会经常让他们带些边角料回去。

    别看是边角料,但上面还是有些肉的,特别是骨架里还能煮出不少的油水出来呢。

    妇人们带着半大小子们各自取了几副鸡鸭的骨架,十几个人一人两三副剩下的骨架也还有大半多。

    这些骨架张显也有安排,待会让人拿去用石碾碾成细腻的骨泥,然后混点面粉之类的东西用油炸一炸也能是一道别有风味的肉食。

    他已经自己吃过几次了,味道口感就跟以前他爱吃的淀粉肠差不了太多,不过要比淀粉肠的肉味更浓。

    也算是一道不错的菜肴,当然平民百姓这样吃可能承受不了,毕竟是要用油炸的。

    但对他而言却是可以承受,在晋阳制作然后拉去太行山工地也能给修缮加固险道的工人们补充营养。

    另一边。

    猪牛的屠宰还在继续。

    十五栏猪,十五栏牛。

    各自一百三十五只的数量可不少。

    提刀宰杀的人也是有几十位。

    杀猪杀牛区域里已经堆积起了如山的猪牛肉块,雪白厚实的板油和肥膘,还有堆积如山的猪头牛头,猪蹄牛蹄和清理好的下水。

    鲜血是装了一桶又一桶。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腥臭味道跟油脂的香气。

    即便是这样,等候宰杀的猪牛数量还有四分之三。

    短时间里是杀不完了,起码要忙到晚上。

    张显过去看了一会后便不再逗留了,屠宰的事陈伯能安排好,这些肉食大半是送往强阴去的,一部分往太行山送去,最后一小部分则是留在晋阳食用。

    冬季运输有冬季运输的好处,那就是这些肉食可以宰杀以后再运,寒冷的天气能够保证运输途中肉食不会变质。

    如果天气再暖和一点,那就只能是活体运输了,到时候速度会减少很多。

    不过等开春以后强阴那边的肉食也就不缺了,新一年的放牧税也要交,到时那边驻守的黄忠会安排好这批放牧税的安排,张显只要定期补充一些那边的谷物就可以了。

    回到晋阳县衙已经是十点钟的样子,县衙里荀彧跟一众吏员早已经是开始了公务,人来人往的比以往在虑虒办公的场景更加的热闹。

    见到张显进来,众人纷纷顿足躬身行礼,他也是点头示意。

    “主公来啦。”见到张显,荀彧也是起身问候。

    张显摆了摆手:“文若就无需客套了,你还不知道我的为人吗?”

    荀彧笑了笑:“知晓主公随和,但该有的礼数也还是要有的。”

    他重新坐下,来并州四五个月了他也是习惯了椅凳,虽然心里有时觉得不合礼教,但坐着舒服是真舒服。

    他翻着桌案上的纸张,不一会便从其中拿出了一张递给了张显。

    “主公你看这份文书,元方兄那边从二月二日便已经开始了《考选举荐新规》。”

    “阳曲,虑虒,榆次,孟县,阳邑.诸县都录取了不少的预备吏员,同时也按照主公的意思从军中抽调了一些基层军官出来,这些是名目还有背调。”

    背景调查是张显定下的规矩里优先级最高的,所以荀彧朝后一指的时候他就看到了几沓高高骡起的册子。

    张显点了点头看了眼公文,陈纪主持的官吏录取新规还算顺利,司法曹在太原大刀阔斧的砍了一大批的脑袋,解放了无数的人口跟田亩。

    同样的,也空缺出了很多职位。

    这批新募的官吏如果在背景上没有太多问题的话这些人很快就要走上仕途了。

    他拿过公文随便找了张椅子坐下,看完后看向荀彧问道。

    “背调都没问题吧?”

    荀彧摇头:“重典之下无人敢徇私舞弊,这些人的身世清白,有寒门子弟,亦有黔首军卒,都是背景清晰的,谷主簿临行太行前留下了一批密谍,这些背调都能论证。”

    “那就好。”张显点了点头,随意的从背调的书摞里拿了几册看了看,确实没什么大问题,甚至他还看到了不少眼熟的人在,以前都是地道的农家。

    而后他又抽了几册看了看,发现熟悉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虑虒录取的人这么多?”他放下书册。

    荀彧停笔抬头无奈的笑道:“主公,虑虒的情况你还能不清楚吗?扫盲班的普及让虑虒县的黔首识字率大增,之前又有公至兄在论算术通识跟匠艺现在太原郡的其他几个县加起来也不如虑虒县,元方兄前往虑虒后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去错地方了。”

    “也对。”张显微微颔首。

    虑虒毕竟是他在并州的基本盘,从抵临虑虒县担任县令时就已经开始了扫盲而且着重的还是算术,可以说现在的虑虒县百姓对算术一道都已经有差不多初中生的水平了。

    如果《考选举荐新规》是真的公平公正的话,那算术吏员的招募也确实是虑虒人更加的合适。

    他沉吟了片许,最终点头:“既然是公平公正,那便如此吧,让陈纪统一安置这些新募官吏,先行一月的培训,而后分配各县以老带新三月,名曰实习期,在实习期再设考核,考核通过后安排至各方施政。”

    “唯。”

    荀彧拱手,继续处理起了公务。

    张显也拿过一些帮着办了起来。

    在县衙处理了个把小时的公务,主持劝农,教化的王烈也回了晋阳复命。

    步入县衙后看到上首的两位认真处事的上官忍不住的抚须感叹。

    太原有这两位俊才在,何愁不兴啊。

    他深感这次应下荀彧的征辟出山是对的。

    他轻咳了两声,步履向前拱手。

    “下丞王烈,见过县君,见过使君。”

    上首两人闻声动作一致的抬眸,而后停笔,起身。

    “王公!”

    面对王烈,他们也是要行晚辈礼的。

    张显先是步行下了台阶搀扶了一把王烈:“王公在外奔波却是辛苦了。”然后将他引到座位上坐下。

    荀彧后至,手中茶壶杯盏,给王烈倒了一杯茶水:“公先饮茶,解解口乏。”

    见到二人如此,王烈心头又是一阵宽慰舒心、

    多好的年轻人啊,有志向,有能力,也难怪自己在太原各县劝农的时候各地样貌都不在像十几年前的那样了。

    “县君,使君不必如此,老夫既然入仕,那便是两位的下丞,该是我恭敬才是。”

    “岂能如此,公既是县丞也是长辈,我等也要多向王公学习才是。”

    张显笑道,摆了摆手,也和荀彧回了座位。

    “公今日回到晋阳,也就是说各县劝农一事已经完善?”

    谈到正事,王烈也坐直了几分,这椅凳还真行,免了他这老胳膊老腿的折腾。

    他颔首恭敬道:“幸不辱命,太原郡各县都已经完成新式农具作物的规劝,去岁入冬前各县的喜冬麦也都已种下,郡府的耕牛曲辕犁也都分至各县,今年若无天灾兵害想来该是个丰年了。”

    张显闻言点了点头:“王公处事老练,眼下春播也是将近,恐怕又得劳烦王公奔波了。”

    “应该的,身为县丞,主农桑何来辛苦一说,去岁劝农以然做好,今岁不过是巡查罢了。”

    王烈笑呵呵的。

    “再者元方那边办事也办的不错,今岁吏员的数目可就要大涨了,办起事来也要轻松的多。”

    荀彧适时的接话:“不知道王公那边需要多少吏员,我跟主公二人都以为农为主要,所以人手安排得先依着劝农吏优先。”

    王烈摆手:“不多不多,我这再有个二百多人便是人手充足了。”

    “倒也不多,只不过新吏恐怕得辛苦王公悉心教导。”

    “这是自然。”

    县衙里交谈了片刻,荀张两人又投入到了公务之中。

    王烈却是没有离开,而是喝着茶水,时不时的帮着处理一下。

    看着上首两位刻苦认真的俊杰,他心中的喜爱之情再次上涌。

    当又一次注视到了张显的身上时,他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再次出言道。

    “使君今岁年几何了?”

    听到问题,张显还没咋,一旁的荀彧却是眼睛一亮侧首看向身边的主公。

    ?

    张显一愣,不过还是回答道:“及冠有四。”

    “使君二十有四为何不见府中有家眷?”王烈抚须砸吧了一下嘴。

    一旁荀彧的眼睛更亮了,他早就想劝诫自家主公这件事了,只不过一直没有想到合适的开口方式。

    没曾想这次王公一回来就帮他切入到了要点!

    主公你准备好,彧要开始催婚了!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217/1111098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