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西域来的惊喜
随着柏井堡三百多的吏员跟就近驿丞发力,三千之数的流民很快就被分配安置完成。
这些流民在太原诸县被分润,沿途驿站也落户了许多。
从柏井堡通往晋阳全程不比径道距离短上多少。
两百里的官道在新驿站体系下分布了六座驿站。
靠近太行山的新驿站二十至三十里就有一座,而到了地势平坦的官道以后,驿站分布就以五十里一座分布了。
这六座驿站每座落户了四十户流民,均是四五口之家,分润了三千流民中的半数。
另外一半则是就近安排在了榆次县。
从径道出来以后通往晋阳的路上地广人稀,全长两百里的路程里只有零星的村庄烽燧而无县城。
时隔七八日。
当张显亲自带领了两万流民从井径道走出以后,他打算在这条道的中段再新建一座城池。
就以中段的那座驿站为基础,后续逐渐扩建成一座新县。
那座驿站的驿丞好像还是从甲虒军里走出来的基层军官吧,叫什么来着?
张显想了一下,好像是叫郝通。
对,就是他了。
流民落户的数量可以多给郝通那边安置一些,提前锻炼,等新城建造时直接提拔为县丞或是县令。
从甲虒军走出来的官吏比民间选拔的官吏责任心都要更强一些。
有过一次的经验以后,柏井堡的吏员们更加的轻车熟路。
两万流民俘虏参半的队伍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又完成了登记造册。
这次流民的数量比上次多出了将近十倍,所以张显也是提前下令让太原诸县派人过来分润。
随着一波又一波的流民从井径道进入太原郡。
原先整郡不过20万的总郡人口,开始逐渐充盈。
是的。
在张显掌控太原郡后,第一次对豪强出手后完成的人口普查,整个太原郡的人口总数只有少得可怜的二十万,要不是从豪强们的手里解放了许多的隐户,可能这个人口总量还要降低许多。
这就是边郡的不足,比起他初来这个时代落脚处常山郡的七十万人口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别看太原郡只有二十万的人口,但在并州,这已经算得上人口最多的大郡了。
至于第二,则是相对偏安一隅的上党郡,人口总量在张显的推测探查之中差不多有十三万之多。
雁门郡则更加的稀少。
以并州几个还在汉地控制的州郡人口加起来都还比不上冀州的一个常山郡。
总人口一直在五十至六十万之间,这也是为什么张显腰大费周章不惜耗费巨万也要打通新井径道的原因。
一切都是为了人口!
这才不过几月时间,从冀州网罗来的流民总数就已经快逼近十万人了,虽然大多数还没有抵达并州,但单是这几个月的人口增长就已经快有太原郡原有人口总量的一半多了。
只要张显能够维持人口增多而带来的粮食消耗,他大可以吸纳大几十万的人口过来。
战乱永远都是迁徙一地之民最快的诱因,即便张显不吸纳,冀州之民也会有很多最终成为黑山贼以及流窜到青徐两地。
新井径道确认了通过性以及速度,径道之中各关隘的压力也是陡然减少。
回到晋阳后,张显先是调遣了千名郡兵以赵牛为主将前往井径道护送人口迁徙。
然后便开始主持今年的政策相关讨论。
强阴经过去年半年的规划放牧令逐渐平稳,大小部族服从归化的将近有三百余部,以十抽一的牛羊马税,去岁半年将近有四万多的牛羊马被送入府库。
牛马挑选了一番分出了驽马战马,驮牛耕牛,将太原郡的畜力储备提高了一截。
而羊则在开春后统一剃毛,羊毛入库,而羊本身也不宰杀而是走上党进司隶进行了售卖。
肉食相较而言在太原已经算不上稀缺,光是张显一人的家园牧区就能够满足一郡的肉货市场。
以猪牛肉为基准,一个月张显牧区的产出就有二十一万六千斤左右,另外补充鸡鸭鹅以及鱼类,整个太原郡可以说每月人均有肉量都在一斤以上。
而且整个太原郡产肉的也不是张显一人,以虑虒县为例,从他定下禽畜饲养规范后,整个虑虒县的鸡鸭鹅猪的数量也在激增。
虽然出栏得以年为单位,但这也是产出。
小农经济能够成为华夏民族进入工业化前的重要经济支柱,光是这一点就足矣证明它的可靠性。
晋阳县衙。
张显端坐上首:“文若,去岁一年太原郡入库粮食有多少?”
荀彧翻开总册比对:“回主公,太原一郡辖控十五个县,平均每县田亩五至十万亩,得税粮共计八百二十万石,其中虑虒一县贡献了三百七十八万石粮食(分粮入户后)。”
“占据全郡粮产份量的将近一半,虑虒县珠玉在前,今年州县会全部效仿虑虒进行开荒以及种植。”
“主公回来以前彧自作主张跟王公征召了虑虒之民一千口安驻各县进行指导。”
听着荀彧的汇报,张显点了点头:“确实该如此。”
“文若,各县的实地情况也要考虑在内,多平原地形者多开垦,多山地者要适当的减少开荒量,以地形地势结合实际情况安排作物。”
“有大面积良田的县以粟麦为主要作物,山地,坡地,沙地居多的县就以南瓜,菽,黍为主种植,去岁已经整顿了吏治,那今年的苛捐杂税也要尽快完善剔除,不该百姓担负的就不要强压在他们身上,谨记黄巾之民为何会反,我等要常深思才行!”
“主公仁厚,彧谨记。”
荀彧躬身拱手,退坐一旁。
“户曹司的人可在?”
张显再度出声,一人走出拱手:“使君。”
“今月流民造册总数有多少了?”
“回禀使君,自月初以来,今月新造户册已有四万七千人。”
张显微微颔首:“安顿好他们,优先填补人口稀缺的县城。”
“王公。”他又看向王烈。
王老头起身也是恭敬一礼。
“新来之民的教化与劝农就要麻烦你了。”
“为使君分忧。”王烈欣然领命。
太原一年的变化他看在眼里,对这年轻的使君也是愈发的满意。
“元方呐。”安排了王烈后,张显又看向了陈纪。
后者起身拱手:“使君。”
“明法司功曹属全体今年可有的忙了,从冀州来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你要安排好行程,确保这些新来之民懂法,明法,不犯法。”
“等典狱司主簿谷雨回来,我会让他配合你减轻一些明法司的压力。”
“使君放心,纪绝不辜负使君信任。”
陈纪领命。
张显点了点头挥手道:“那各司便砥砺前行,为并州之民兴盛共勉!”
“谨遵使君之命!”
县衙正堂肃然,继而各自告退开展新一年的工作。
堂内从喧闹变得寂静,正堂里也只剩下了张显跟荀彧。
两人对视了一眼,相继笑了笑。
张显笑过后再次开口问道:“文若,若是今年人口一直从冀州迁入,能保证人口增多的同时向外开战吗?”
荀彧神色一凛:“主公是打算向草原人开启战事?”
张显闭目后靠,点了点头:“有这个想法,但还不清楚时机如何。”
荀彧掐指算计着什么,片刻后摇了摇头:“八百多万石的粮草即使虚报也要缴纳一笔与朝堂,余者保证四五十万之民的储备可维持一年左右。”
“若流民数量超过二十万,那这批粮草便不能轻动,新来之民未有产出之前只能靠府库支撑,一旦动了养民之粮恐怕就不够了。”
张显深吸了一口气,又长长的吐出:“那就只能先按下此事了。”
“不过甲虒军扩编要持续,你帮我拟书一份送往强阴,叮嘱黄忠以一万之数为基准扩编。”
“将骑营独立出来,立旗游弈军,着令张辽,赵苟,赵云三人统帅,扩编至五千。”
“另外军中扫盲基层军官培训增加月时,从之前每月三十个时辰增加到五十个时辰,我想我们恐怕会急需一批基层军官了。”
“主公的意思是吏员的选考?”
荀彧已经开始动笔了,他一边书写一边问道。
张显点头:“嗯,你猜测的二十万流民可能差了些,我跑了一遍冀州,流民涌入并州的数量可能会在五六十万左右。”
“嘶”荀彧倒吸了一口凉气。
“黄巾之乱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了吗?”没有亲眼所见,从纸上得来的消息总是会比实际情况轻缓的多。
“是啊,大汉十三州将近八州响应,若不是并州地处边郡,恐怕涌入的流民还会更多。”
“经此一事后,恐怕未来几年都会有余波震动。”
“文若,我等管不了太多的地方,但身为并州郡官,并州一地我等一定要治理好!”
“诺!”
荀彧郑重回道。
几日后。
县衙。
张显正伏案批阅着公务,笔锋沉稳有力。
脚步声在堂外响起。
一名小吏在门外禀报:“使君,有一西域商人求见,言称与使君有旧。”
张显笔尖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平静:“请他进来。”
门扉轻启,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依旧是那身简单的西域锦袍,头上缠着同样风格的头巾,正是阔别一年半之久的布尔。
然而,与记忆中那个在桃源庄谈笑风生,眼神精明中带着几分豪爽的西域大商相比,眼前的布尔却已经是十分的拘谨。
他几乎是贴着门框走进来的,脚步放得极轻,腰背下意识地微微佝偻着。
他停在距离张显书案足有五六步远的地方,不敢再往前一步。
双手交叠置于身前,姿态恭谨得如同觐见王侯。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深深躬下腰去,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
“小人布尔,拜见中郎将!恭贺使君高升,威震北疆!小人……小人能再睹使君尊颜,实乃三生有幸,惶恐万分!”
每一个字都像是斟酌了千百遍才吐出来一样。
张显放下笔,身体微微后靠,目光落在布尔身上。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种扑面而来刻意营造的恭敬和距离感。
一年半前,在桃源庄里,布尔虽然也客气,但那是一种商人面对实力雄厚合作者的平等客气,带着商谈的底气。
而此刻,站在他面前的,只是一个被两千石官威彻底慑服的西域行商。
“布尔兄弟。”张显开口,声音平和。
“一别经年,不必如此多礼,坐。”
他指了指下首的胡凳。
“小人不敢!使君面前,哪有小人的座位!”布尔闻言,连连摆手,脸上的笑容更加局促。
“当初使君嘱咐小人帮忙搜寻的几种植被小人也是有幸找到了,这不一回到汉地就来使君这儿了,原本还想去冀州的,半路上却是听到了使君高升的消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张显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中了然。
身份地位的鸿沟,在等级森严的汉地,有时比千山万水更难跨越。
他也不再勉强,只淡淡问道:“路途遥远,布尔兄弟此番远来,一路辛苦。”
布尔这才稍稍直起一点腰,但依旧保持着恭敬的微躬姿态,双手紧张地搓着锦袍的边缘:“托使君洪福,小人商队尚算顺利。”
“桃源美酒让小人在西域收获颇丰,如果可以”
他顿了顿,偷偷抬眼觑了一下张显的脸色,又飞快地垂下眼睑。
张显自然是明白他的意思,点头道:“你要拿酒自无不可,而今在此地我桃源酒水的产出也是更多。”
“不过比起生意,我现在更感兴趣的是你说的那些植物。”
他的目光在布尔的脸上停留片刻。
在桃源时,棉花,石榴,苜蓿这几种有大用的植物都是布尔帮忙带来的,如今他又往返了一次西域跟大汉,说不定又能带给他很多惊喜。
布尔立即会意,他掏出两方木盒恭敬的呈递给了张显。
后者打开一方,其内几株顶如同蒲公英一般根须粗壮的植物一眼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是它没错了!这就是一年半之前他拜托布尔帮他寻找的东西。
原产于康居,乌孙两国附近的。
橡胶草!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217/1111097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