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南锣鼓巷95号院
听到王主任这个名字的张军马上意识到,眼前的这个中年女性就是在原剧中喜欢捂盖子的街道办主任王霞。
在很多魔改的四合院中,大多将王主任定义为反派人物。
言之凿凿,说她是易中海背后的保护伞。
没有她撑腰,易中海敢在95号院这么胡作非为,肆无顾忌?
最让人诟病的就是,她为聋老太太办理了五保户。
有的说她是聋老太太的侄女,还有的说在解放前,聋老太太救过她,有了这么一段香火情,所以才帮聋老太太办了五保户,并且也因为聋老太太的关系对易中海照顾有加。
反正众说纷纭,毫无例外的就是她和聋老太太的渊源颇深。
可是,一个小脚老太太,还是城镇户口,又怎么可能是五保户呢?
这明显是违反了政策。
六十年代的五保户政策,是通过集体力量保障农村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并且以法规形式对农村鳏寡孤独人员提供保吃,保穿,保烧,保教,保葬的集体供养。
1960年前后,这项制度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全面推行。
说直白点就是,城市没有五保户,只有农村才有五保户。
原剧中,编剧将聋老太设定为五保户应该是最不合理的地方。
虽然在原剧中,没有哪一段剧情体现了王主任和聋老太,易中海等人有特殊的关系,但她喜欢捂盖子,和稀泥,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这些都和张军没有关系。
只要不和他发生冲突就好,即使和他发生了冲突,他也毫不带怯的。
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这句话在这个年代非常有份量。
突然之间,张军莫名的有了某种猜想。
李怀德出现了,王主任也出现了,他现在十分肯定,他穿越到了《情满四合院》这部剧中。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他和剧中的人物有交集呢?
李怀德给他分的房会不会是在南锣鼓巷95号院呢?
那他岂不是掉进禽兽窝了?
那就有意思了。
正当他思绪万千的时候,王主任的声音将他拉回到了现场。
“刘秘书,今天怎么有空来了?”
刘卫民边说边将李怀德的批条和工作介绍信递了过去。
“我这次过来主要是落实一下张军同志的住房和户口粮本等手续。”
他没有说太多,但是意思已经很到位了。
闻言,王霞颇为惊讶的打量了张军一眼。
能让李怀德的秘书亲自出面,显然这个小伙子和李怀德的关系匪浅。
可是,他的穿着却又让人不敢恭维,衣衫褴褛,分明就是逃荒过来的,不过长得倒是挺精神,五官立体,外形俊朗。
这么一个逃荒的小伙子能和李怀德有什么关系呢?
按下心中的疑惑,王霞接过了刘卫民递过来的批条和介绍信。
轧钢厂分给张军的住房在后院,靠东侧后罩房一间,耳房一间。
后罩房大概有二十多个平方,耳房也有十多个平方。
正好在聋老太太的隔壁。
她抬起头看向张军笑了笑:“李副厂长还是挺照顾你的,给你分的房子在南锣鼓巷95号院,这个院子是南锣鼓巷连续几年的文明四合院。”
她的这番话,看似没什么,实际上有套话的意思在里面。
点明了李怀德在照顾他,想看看他的反应。
张军自然听出了其中的意思,他礼貌的笑道:“王主任,您好。”
顿了顿,又道:“李厂长是一位很务实的领导,常听他说工人的事无小事,他对工人也非常关心,我是有切身体会的。”
一番话说得漂亮之极,又滴水不漏。
除了强调李怀德关心工人之外,并没有露透太多的信息。
听到这番话的刘卫民,眸光闪烁,对张军更满意了。
作为领导的秘书,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既是领导的眼睛,又是领导的耳朵。
相信张军说的这番话,很快会传到李怀德的耳朵里。
王霞微微一愣,没想到这个小伙子这么滑不溜秋。
不过她很快反应过来,笑着说道:“是啊,李副厂长确实是一位好领导,对我们街道办的工作也比较支持。”
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顺畅了。
有李怀德的批条和工作介绍信,王霞立刻给张军办理了户口本,粮本,副食本、购煤证和落户的手续。
至于住房并不需要王霞办理,因为房屋属于轧钢厂所有,只需要在街道办登记一下。
“户口本,粮本这些你自己收好,以后买粮食,买煤以及生活用品都需要用到它……”
王霞将户口本,粮本,副食本和购煤证一起递给了张军,又细致的嘱咐了一遍。
“对了,你刚来,可能对95号院还不是很熟悉,我让周干事陪你去一趟。”
张军还没说话,刘卫民便说道:“王主任,这就不麻烦了,我送张军过去,我们轧钢厂有很多职工都在95号院,大家都比较熟。”
“这样啊,那也好。”
见状,王霞也没有再说这个话题,只是客气的说道:“你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来找我。”
“谢谢您,王主任。”
张军道了一声谢后,便和刘卫民,孙建设一道离开了交道口街道办。
不一会儿,他们三人便来到了大名鼎鼎的南锣鼓巷95号院。
刚一迈进95号院的大门,一道系统提示音便在张军的脑海中响起。
【叮!】
【检测到宿主抵达南锣鼓巷95号院,系统激活!】
……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112/2315003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