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聋老太太和杨厂长的渊源
当张军和许大茂在信托商店选购家具的时候,三个大妈拉着聋老太太抵达了红星轧钢厂的大门口。
红星轧钢厂不愧是四九城数一数二的万人大厂,大门口警卫森严。
大门口设置有岗亭,岗亭内还有一名挎着枪站岗执勤的保卫员。
见龙老太太等人走近,保卫员端着枪满脸警惕的挡在了他们的身前。
“你们是干什么的,这里是工厂重地,严禁入内。”
这时,聋老太太在一大妈和二大妈搀扶下,走下了板车,不疾不徐的说道。
“小同志,劳烦您通报一声,我找你们杨厂长,就说是一个姓龙的老太太找他。”
保卫员上下打量了她们仨一眼,神情严肃的说道:“行,我去通报一声,你们在这等着。”
说完,保卫员便进了门口的传达室,报告了情况。
传达室内的保卫员立即打电话向队长进行了汇报,队长再汇报给了保卫科科长,这样层层汇报上去。
大概六七分钟后,一个二十多岁,穿着一套黑色中山装,文质彬彬模样的年轻人从厂内走了出来。
“您好,老太太,我是杨厂长的秘书陈礼文,我来接您去杨厂长办公室。”
闻言,二大妈和三大妈快速的对视了一眼,彼此眼中震惊不已。
传言聋老太太和轧钢厂的领导能搭上话,没想到竟是轧钢厂的杨厂长。
杨厂长可是实打实的大干部,可不是说见就能见到的大人物。
没想到聋老太太和杨厂长的关系这么硬,杨厂长竟然派出秘书来迎接她。
顿时,她们两人看向聋老太太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恭敬。
一大妈听到杨厂长秘书的话后,眼底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了。
有了聋老太太的这层关系,她们家老易还能有什么事。
“好,有劳您了。”
聋老太太矜持了笑了笑,笑容中透着慈祥。
“不客气。”
陈礼文说着便领着聋老太太和三个大妈进了轧钢厂。
三个大妈还是第一次进轧钢厂,一大妈虽说也来过轧钢厂找易中海,不过都是在岗亭处就停了下来,由保卫员进去将易中海喊了出来。
此时的她们仨就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彻底被震撼到了。
一排排高大耸立的厂房整齐排列,一眼望不到尽头,不远处巨大的轧钢机威风凛凛的矗立着,犹如钢铁巨兽一般,爆发出“轰隆隆”的轰鸣声,仿佛是工业时代的战歌,听着就让人振奋……
厂区内的道路也是纵横交错,时不时能看到忙碌的各种车辆穿梭其中。
一副欣欣向荣的大生产景象。
这一切无论是从视觉还是听觉上都极具冲击力。
穿过一片厂区后,他们便来到了一栋气派而又庄严的办公大楼前。
办公大楼有三层,在当时算是高层建筑了。
上了三楼,陈礼文敲响了最里面的一间办公室的门。
“请进。”
办公室里面传来一道沉稳而又颇具威严的男中音。
陈礼文推开门,轻声道:“杨厂长,老太太来了。”
“好。”
杨卫国从办公桌后站了起来,走到门口将聋老太太搀扶了进来。
三个大妈就像是聋老太太的丫鬟一样,束手束脚的大气都不敢喘。
这时,陈礼文倒了几杯茶,放下后就悄然退了出去。
“老太太,您有什么事让人过来说一声就行,您怎么还亲自来了。”
待聋老太太在沙发上坐下后,杨卫国便坐到了她的对面和颜悦色的说道。
杨卫国之所以对聋老太太这么客气,是因为聋老太太曾经救过他一命。
解放前,杨卫国是一名地下党。
四九城和平解放前夕,因叛徒出卖,地下组织遭到破坏,地下党也因此遭到全城搜捕。
杨卫国等地下党闻风出逃,不过终于还是被特务发现了踪迹。
被围追堵截的杨卫国跟特务发生了正面交火,寡不敌众的他身负枪伤逃进了胡同。
也幸亏四九城的胡同纵横交错,非常复杂,这也给特务们的搜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阴差阳错之下,杨卫国被刚好出门的聋老太太救了下来。
当时四九城的情况也是十分的复杂,和平解放的进程已不可阻挡,但是仍有不少忠于光头的派系将领进行各种破坏。
不过大势已定,不少光头派系的将领一面进行破坏,一面忙于撤离。
聋老太太的夫家,也在撤离的人员当中。
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说也算不得夫家,她只是一个外室。
她的夫家只带走了大房和二房,她被留了下来。
当然,她的夫家在撤离前将95号这座三进四合院的宅子留给了她,还给她留下了一些金银珠宝。
聋老太太被留下的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她的膝下无后,她的两个儿子在和小日子的战斗中牺牲了。
这也是为什么会传出她是烈属的原因,并不是无中生有。
只不过,她的两个儿子参加的是光头的部队。
这些情况,杨卫国是后来才知道的,不过还是念在聋老太太救命之恩的份上,帮她隐瞒了下来。
自知道被留下的聋老太太在见到身负重伤的杨卫国后,便猜出了他的身份。
毕竟这几天全城抓人闹得沸沸扬扬的。
心念一动的她便不管不顾的救下了杨卫国,这也为她和杨卫国结下了一份香火情。
四九城和平解放后,杨卫国进入了军管会工作,正好管辖的区域就是后来的交道口街道办管辖的这一片。
为了答谢救命之恩的杨卫国寻上门来,聪明的聋老太太马上给杨卫国送上了一份大礼,将95号四合院捐给了军管会。
这份大礼对于杨卫国来说算是一份颇有份量的政绩,因为当时的四九城历经战火,不少房子被毁,导致住房紧张。
军管会的进驻,总要有住的地方和办公的地方吧。
聋老太太的捐赠算是给军管会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这也为日后军管会撤销后,杨卫国调入工业部,直至被任命为红星轧钢厂的厂长埋下了伏笔。
为了感谢聋老太太的救命之恩和捐赠之情,杨卫国找到了后来担任交道口街道办主任的王霞,帮她办理了五保户。
王霞之所以爽快了答应了杨卫国,是因为她曾经也是一名地下党,解放前就跟杨卫国认识,算是并肩从战火中走过来的同志。
这么些年,杨卫国帮着聋老太太办了一些事,主要是关于易中海和傻柱的。
只要不是太为难,杨卫国都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帮助。
易中海就不说了,毕竟有技术在这,杨卫国明里暗里的帮一下,也没人说什么。
傻柱就不一样了,如果没有杨卫国在暗中撑腰,就以傻柱那张到处得罪人的臭嘴和他那混不吝的暴躁性格,能在食堂站稳脚跟?
包括傻柱从食堂带饭盒,哪怕是灾年也是如此,就凭这一条,真要上纲上线,完全够开除和吃牢饭的。
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有很多人举报傻柱,最后不了了之的原因。
因为举报信到了杨卫国这里,全被他压了下来。
甚至明知傻柱每天从食堂带饭盒,杨卫国还有意无意的为其开脱。
“一点剩饭剩菜,倒掉也浪费了。”
殊不知,他对傻柱的这番“帮助”,也成了他日后的罪状之一。
此时,见聋老太太亲自上门,杨卫国的心中就有了不好的预感。
看来这次的事情不简单。
……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112/2315001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