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人在秦时的我真没想进步 > 第301章 互相体面

第301章 互相体面


所有的事情都有正反两面,一个人不可能将好处都给占尽了,对于王翦来说就是如此。

    他如果继续等待下去,以赵国形势的变化,不用他多做什么,李牧全军上下就要瓦解,但因为齐军的突然出现,他却不能等了,一旦让李牧所部的数万赵军精锐与齐军汇合,那秦军所面对的形势就要发生变化了,所以他只能迅速发起进攻。

    但也正是因为王翦的进攻所带来的外部压力,反而让赵军上下绝了不必要的心思,生出了同仇敌忾之心,一时间,虽然在经历了邯郸被攻陷,赵王迁生死不知、出现大量逃兵的情况,但赵军反而爆发出了最后的勇气。

    在秦军猛烈的进攻中竟然坚持下来了。

    在秦军不断地进攻中,齐军的先锋已经陈兵在当年的燕赵两国边境了,这让王翦的心头的阴霾更深了。

    “这一战打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在秦军的进攻之下,赵军虽然顶住了,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尤其是这场战争还是一场看不到胜利的战争,对于这场战争意义,李牧已经找不到了,他固然可以用赵军数万人的性命完成军阵之神的最后一战,让他的名字在史书中再添一笔,但这样做有意义吗?

    他能够用数万赵军将军的性命来换取自己的名声吗?

    李牧是不愿意的,他将诸位将士视为自己的子侄,他在北境与狼族连年征战,他们在大河之北的平原上与大战数年,是因为有着坚持,有着自己需要保护的人,为此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他们不怕死,但却怕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死亡。

    李牧的动摇中甚至生出了投降的心思,他自己固然不怕死,但却不愿看到无数人因为自己的坚持而牺牲性命。

    就在李牧的动摇中,一个人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人,一个他虽然没有多少交往,但却早已经敬仰大名的人。

    “齐王,您怎么出现在这里?”李牧下意识地看向了军营外边,只见外边的亲兵依旧在巡逻,根本就没有发现在他们需要包围的营帐中已经多出了一个人。

    这般在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的手段让李牧下意识地就提高了警惕,身为大将,他很不喜欢军营之中出现超出了自己掌控的人或是事。

    不过李牧的警惕只是一瞬,随即就被更大震惊所取代了,一个人突然闯入了大帐,这种事情虽然离谱,但也不是不可能发生,毕竟百家之中总有一些超出常理的高手,但齐王出现在这里就不仅仅只是离谱那么简单了。

    齐王是什么人?堂堂一国之主,麾下精兵数十万,李牧虽然自认人杰,但他毕竟还是臣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比齐王还真的差了一格。

    但现在齐王却突然出现在了李牧的面前,饶是以李牧在数十万人厮杀的战场上都可以面不改色的心性,此时也是忍不住浮现出震惊之色。

    “自然是为了李将军而来。”杨崇打量着李牧道。

    李牧已经不再年轻,毕竟他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是赵国的北境柱石了,眼前的李牧已经年过五旬,须发之间已经多有斑白之色,但他的腰肢依旧挺得笔直,不见一丝老态,眼神依旧锐利,这是一个在常年与狼族的较量之中成长起来的猎狼人,他有着比狼更可怕的坚韧。

    只是杨崇此时却从李牧的身上看到了一丝疲态。

    “为我?”李牧在震惊中多出了不解,虽然这样的解释也说的通,但他自己有什么能够让亲自做到如此份上的?

    “自然是为了李将军,李将军,眼下赵国的这种局势,你可还能回天?”杨崇问道。

    他出现在这里自然是为了李牧,齐军现在虽然军力强大,但在军中将领方面比之秦国却依旧是多有不如,毕竟一个好的士兵三年就可以培养成,但一个好的将领却需要三十年才能铸就,杨崇固然依托齐国的人力、物力训练出了一支强大的府兵,但却缺乏名将,虽然他自己就是这样的名将,但未来在与秦国的较量中,他不能每一次都自己上阵吧?

    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但国与国的争锋中,如果将胜败归于一人身上,那未免太过可悲,杨崇又不想做那什么霸王。

    所以为齐国寻找更多合适的将领就成了杨崇必然的选择。

    只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名将就更是难求了,而偏偏杨崇的眼光又因为自己穿越者的记忆而极高,使得他对名将的标准更是远超这个时代。

    在杨崇的认知中,当今之世,能够被称之为名将的唯有寥寥数人,眼下的也只有王翦父子、李牧,乃至已经展露头角的蒙恬,即使是被秦王政视之为秦军继王翦之后的上将军人选的李信,在杨崇这里也只是一般而已,还有楚之项燕,在杨崇这里也只能算是八成的名将而已。

    如此一来,能够入杨崇眼的将领就真的不多,可以供他选择的就更少了,能够供他选择且有机会为他所用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李牧自然就成了杨崇为数不多的选择。

    “不能。”李牧沉声道。

    眼下李牧所面对的问题不是他不能战胜王翦,而是赵王迁已死,他已经失去了战斗的理由,若是赵王迁在他的身边,他完全可以拼死一战护送赵王迁逃亡赵国北境的代地,以维持赵国的社稷,但现在他却什么都做不了。

    “所以李将军是准备向秦军投降,还是用数万赵军的性命为自己军阵之神的名号再添最后一笔战绩呢?”杨崇道。

    他的话犹如一把把利剑一般直插李牧的心肺,杨崇所说并非虚言,而是真实,但也正是因为真实才更加的伤人。

    “所以齐王亲自前来不会只是为了嘲讽老夫的吧?”李牧道。

    他并非对政治一窍不通,自然也能想到在以齐赵两国之间的关系,这一次秦军攻打赵国,齐国按常理说应该是救援赵国的,但齐国却偏偏选择了攻打赵国,其中的内幕是什么,李牧自然也能推测出一点,无怪乎杨崇从未将赵国当作是自己的盟友,甚至说不得杨崇自己就如同那秦王政一般,自身就对赵国另有图谋。

    “这样的嘲讽未免太过麻烦了,而我又恰好是最怕麻烦的人。”杨崇道。

    “齐王既然不是为了嘲讽老夫而来,又是为何而来?”李牧询问道。

    “我已经说过了。”杨崇道。

    “齐王不会是想让我投靠齐国吧?”李牧隐约中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为何不能?眼下李将军已经进退无路,除了齐国之外,你还能去哪?”杨崇反问道。

    “我为什么不能向秦国投降?“李牧冷笑道。

    此时的他已经可以笃定了,杨崇从一开始就有着坐视秦军攻灭燕国的打算了,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仅能够趁机拿下燕国,还能趁势图谋赵国,眼下招降于他就是证明。

    “李将军若是愿意向秦国投降,还用等到现在吗?再说,即使李将军愿意向秦军投降,秦军却也未必愿意接受,谁不知道秦军是以人头计功的,况且,李将军当年斩首十万秦军,你觉得秦国容得下你吗?当然,李牧将军若是愿意用麾下这数万将军的人头送给王翦,说不得他会替你向秦王美言几句。“杨崇半是严肃半是玩笑地回道。

    “我的确不能向秦军投降,但赵地现在已经被秦军所占,我麾下诸多将士之中有着两万人的家乡已经被秦军占领了,他们是可以投降的。”李牧道。

    “李将军的意思我知道,只是,难道李将军就不想给赵人多一个选择吗?”杨崇既然来到了这里,自然有着说服李牧的把握。

    “给赵人多出一个选择?”李牧闻言一怔,什么选择?一时间他有些反应不过来了。

    “赵人若是能够在秦国的治理下活得更好,那自然是最好的,但若是秦王政不将赵人当人,到时赵人又该如何呢?”杨崇可谓是循循善诱,纵横家的手段,他同样也很了解,毕竟现在三分之二个纵横家可都在他的门下。

    李牧这样的人是很理想化的一个人,绝非是郭开之流能够相提并论的,他有着自己的坚持,并愿意为了自己的坚持去死,这样的人很难被说服,但只要找对方法,李牧又很容易被说服,因为他实在是太过在意自己的坚持了。

    “这个机会是齐王您?”李牧品味着杨崇的话,逐渐明白过来了。

    “自然,来日若是秦国将赵地治理的很好,我自然不会窥觑赵地,毕竟在没有内部矛盾的情况下,想要战胜秦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若是秦国将赵地治理的百姓怨声载道,我自然不介意将赵地收入掌中。”杨崇道。

    “如果那时齐王也不能让赵人心服口服呢?”李牧追问道,当他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证明他被杨崇的言辞打动了。

    “自然会有赵人揭竿而起,推翻我的统治。”杨崇坦然道。

    君主不当人,自然会有人教他做人,虽说有着一句俗语说是屁股决定脑袋,但杨崇还不至于真的就认为君主就真的是至高无上的,这个世界少了谁都可以运转,如果真的有人自认为是天空之上的那颗太阳,那要么是在骗人,要么是在骗自己。

    “齐王说的的确让人心动,只是,眼下王翦就在跟前,齐王又该如何让我们这支军队撤往齐国或是燕国,不对,现在燕国也是齐国了。”李牧询问道。

    杨崇的话说的虽然让人心动,但却改变不了现实,眼下王翦还在一旁虎视眈眈,王贲又已经占领了邯郸,大半个赵国落入秦军之手,王翦这里随时可以可以与王贲合兵于一处,是时,纵使他有通天之能也是挡不住秦军的。

    “只要李将军要走,王翦绝对不会追击。”杨崇道。

    “这是为何?王翦作为秦国的上将军,这些年来已经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在同等兵力的情况下,我没有把握战胜他,若是他的兵力多于我,我就是想要全身而退都不可能。”李牧道。

    王翦有多难缠,李牧在这几年中已经领教过了,王翦或许没有什么奇谋,但在战争之中却是滴水不漏,他固然不会创造出什么奇迹,但也没人能够在他的身上创造出奇迹来。

    王翦的作战风格可谓是典型的应了那句话,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在开战之前,王翦已经将各方面都考虑的清清楚楚,绝不会给敌人留下破绽。

    王翦这样的作战风格若是换在秦昭王时,或许不行,在他却出现在属于秦王政的时代,当今的秦国已经天下第一大国,依托秦国强大的国力,王翦在这个时代就是不败的存在。

    在当今这个世界,王翦的不败就是秦军的大胜,因为比消耗,没有哪一国能够比得起秦国。

    “现在我已经来了,王翦自会退兵。”李牧有着自己的担忧,杨崇却说的笃定。

    “齐王何以确定?”李牧不解道,杨崇是出现了,但杨崇出现了王翦就会退兵?王翦若是一个名头就能吓退的人,他就当不了秦国的上将军。

    “因为我给了王翦和秦王政需要的东西。”杨崇道。

    李牧虽然厉害,但毕竟只是一个大将而已,在军阵上他可以纵横驰骋,但在涉及国与国之间的斗争时,他却只能算是一个新手。

    他还看不出秦国与齐国眼下已经彻底接壤,两国必然要发生大战,但无论是杨崇,还是秦王政,都没有为决战做好准备,所以,只要相互之间给了体面,两国都会同时撤兵。

    而杨崇给秦国的体面就是他自己出现在了阵前,知难而退与认怂而退虽然可能是指一件事情,但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是什么?”李牧未能理解,所以他好奇了。

    “体面。”这是杨崇的回答。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047/1111085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