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这乱世,该结束了
终南山深处,秋意正浓。
活死人墓前,那片被精心打理过的菊圃,正值花期。
各色菊花竞相绽放,或金黄灿烂,或洁白如雪,或紫红似霞,在秋日暖阳下舒展着花瓣,清冷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苦香。
李云穿着一身简单的青布衣衫,正挽着袖子,与同样一身素白布裙、银发如霜的小龙女一同,在菊圃间忙碌。
他小心地避开花枝,用竹剪剪下那些开得最饱满的花朵,放入小龙女提着的竹篮中。
小龙女则安静地跟在他身侧,清冷的眸光落在那些娇艳的花朵上,偶尔会伸出纤细的手指,极轻地拂去花瓣上沾染的微尘。
她的动作依旧带着特有的韵律,弯腰俯身时,那丰腴柔软的腰臀曲线在布裙下勾勒出惊心动魄的弧度。
岁月似乎并未削减她身段的魅力,反而增添了成熟的韵致。
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有竹剪轻微的“咔嚓”声,和山风吹过林梢的沙沙声交织,构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画卷。
“这些白菊品相最好,晒干了泡茶,最是清火明目。”李云将一朵花瓣层叠如雪的菊花递到小龙女面前,温声道。
小龙女接过,凑到鼻尖轻轻一嗅,那清苦中带着一丝甘甜的香气让她清冷的眉眼柔和了些许,极轻地“嗯”了一声。
李云自武当山归来后,便一直留在终南山,过着这般采菊东篱下的悠闲日子。
如今已经半个月过去。
除了陪伴小龙女,他大多时间便是在这扩建后的木屋院落中,与李归云、郭襄以及他们的儿孙们相处。
院中时常能看到他与重孙辈的孩子们嬉戏玩闹的场景。
他或是耐心地指点一个扎着棕角的小男孩扎着马步,纠正其细微的动作。
或是抱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娃,坐在膝头,指着天上的流云,讲述着些简单却引人入胜的故事。
偶尔兴致来了,他也会将几个年纪稍长的孙辈召集到一处,演练几招强身健体、筑基培元的粗浅拳脚功夫。
他讲解武学道理时,言语深入浅出,往往三言两语便能点破关窍,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呼,看向他的目光充满了崇拜与好奇。
李归云和郭襄在一旁看着,脸上总是带着欣慰而满足的笑容。
他们夫妇如今已是含饴弄孙的年纪,能伴着父母,看着儿孙绕膝,享受着这乱世中难得的安宁,只觉得人生圆满,再无他求。
至于那本引得江湖血雨腥风、牵动天下大势的《武穆遗书》,早在李云回到终南山前,便已不在他手中。
他将其交给了一个他认为适合拥有它的人。
那人并非江湖中人,亦非名门之后,只是一个身处草莽、却胸怀大志、目光深远的年轻汉子。
李云并未多言。
只是在一次看似偶然的下山途中,于山脚镇集的酒馆里,将书册递了过去,淡淡说了一句:“此物或于你有所助益,望善用之。”
那汉子初时愕然,待看清书中内容,顿时激动得浑身颤抖,纳头便拜,却被一股柔和的力量托住,再抬头时,李云的身影已然远去。
如今的天下,元廷腐朽,气数已尽,各地烽烟四起,义军林立,正是王朝末年的景象。
这纷争了千百年的神州大地,确实到了该有一个新主来终结乱世的时候。
李云在武当山的所作所为,以及屠龙刀中藏有秘辛的消息,早已如同长了翅膀般传遍江湖。
自然也传到了郭襄耳中。
她比旁人更清楚屠龙刀中藏着的是什么。
那是她父亲郭靖呕心沥血重新整理、寄托了驱除鞑虏毕生夙愿的《武穆遗书》。
得知李云取出并带走了它,郭襄心中感慨万千。
她不由得想起许多年前,襄阳城尚未被攻破时,她曾天真地问过母亲黄蓉:“娘,如果……如果我阿公肯出手,这大宋是不是就不会亡了?”
当时黄蓉抚摸着她头发,眼神复杂地叹了口气,回答道:
“襄儿,当年你爹和娘,还有洪老前辈他们,何尝没有想过请你阿公出手?
只是……他当时便说过,如今的天下未有真龙,这积弱已久的赵宋,合该灭亡。他……不会逆天而行。”
如今,李云主动取出了《武穆遗书》,郭襄心想,或许在李云看来,如今的天下,那条真龙已然出现了吧?
而那本关乎天下气运的兵书,想必已然交到了那位未来的天下之主手中。
对于此事,李云自归来后,从未对家人提及只言片语。
李归云和郭襄也默契地不曾询问。
他们深知,父亲行事,自有其道理,非他们所能揣度。
既然他将书取走,又悄然处置,那便是他认为最好的安排。
一家人享受着这难得的团聚与宁静,谁也不愿让外界纷扰破坏这份温馨。
在终南山上又过了一个月这般悠闲自在的日子后,李云觉得是时候该回去了。
另一边世界,同样有时光流逝,同样有人在等待着他。
这一日,秋雨绵绵,山间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
古墓之中,寒气似乎比往日更重了些。
李云与小龙女对坐在寒玉床上,进行着每日例行的双修。
真气在两人体内缓缓流转,交融循环,驱散着秋天的湿寒。
收功之后,李云睁开眼,看着身旁闭目调息、银发衬得容颜愈发清丽绝尘的小龙女,轻声道:“龙儿,我明日要下山一趟。”
小龙女缓缓睁开眼眸,清澈的眸光落在他脸上,没有问他去何处,去多久,只是极轻地点了点头:“嗯。”
她的反应一如既往的平淡。
李云伸出手,握住了她微凉的手,指尖在她光滑的手背上轻轻摩挲着。
小龙女没有挣脱,任由他握着,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令人安心的温度。
两人就这样静静对坐了片刻,听着古墓外淅淅沥沥的雨声。
翌日清晨,雨势稍歇,山间弥漫着湿润的草木气息。
李云在与儿孙们共进早膳后,又特意去菊圃看了看那些经过雨水洗涤、更显娇艳的秋菊,这才与家人道别。
没有隆重的送行,只有李归云和郭襄携着儿孙,将他送至院门外。
“父亲(爹),路上小心。”李归云和郭襄恭敬地说道。
“爷爷(太爷爷)早些回来!”孩子们挥舞着小手。
李云对他们笑了笑,目光掠过众人,最后与小龙女清冷的眸光对视一瞬,微微颔首,随即转身,沿着湿漉漉的山道,飘然下行。
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苍翠的林木与未散的晨雾之中。
家人们站在院门外,望了一会儿,便也转身回了院子,继续着他们平静的生活。
对于李云的偶尔离开,他们早已习惯。
只是不知,他这一次的“下山”,去的又是何方。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983/4323620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