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兵工厂原料告急
楚云站起身,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原本嘈杂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下来。
“各位的顾虑,我能理解。”
“刚打完仗就搞重工业,确实像是冒险。但在座的都是青州的肱骨之臣,应该比谁都清楚。
咱们现在缺什么?”
他伸出手指,一条条数着:“军队缺火炮、缺卡车、缺武器弹药;百姓缺农具、缺机器、缺修桥铺路的钢材;青州的矿山挖出来的是矿石,运出去只能卖个低价,可炼成钢铁,价值能翻十倍不止。”
“这些东西,靠买能撑一时,能撑一世吗?”
楚云加重了语气,“一旦将来战事再起,别人断了咱们的供应,咱们手里的枪打不响,车开不动,难道要靠大刀长矛去跟敌人拼?”
“老天爷给了咱们这么多宝贝,铁矿、煤矿、有色金属矿,藏在地下就是石头,挖出来炼成钢,才是青州的底气!”
“至于钱和人手,缴获的产业正在清点变现,足够支撑钢铁厂的初期建设。
技术和设备我已经有了眉目,保证能搞到最先进的生产线。
民政和财政的压力,我们可以分阶段推进,不会一下子拖垮全局。”
他看着众人:“现在不建,将来就得花十倍、百倍的代价去买别人的钢铁,甚至可能买都买不到。
与其将来被动挨打,不如现在咬牙拼一把。
这不是冒险,是为青州的百年基业铺路。”
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既点出了眼下的困境,又描绘了长远的好处。
大厅里鸦雀无声。
刚才反对的几位官员也陷入了沉思,脸上的犹豫渐渐被动摇取代。
楚东来适时开口:“云儿说得对。重工业这一步,咱们必须走。
我决定,成立工业发展部,由楚云担任部长,全权负责钢铁厂及后续工业建设,各部门必须全力配合,不得推诿!”
这一次,没人再提出异议。
片刻后,会议大厅里再次响起掌声,比之前更加热烈。
........
7月25日。
军政会议结束后,楚云立刻着手组建工业发展部。
短短三天时间,这个承载着青州工业希望的部门就搭起了架子。
从军队抽调了懂工程的军官负责基建规划,从政府部门调来了精通账目和协调的文官管理后勤,又专门设立了技术科,吸纳了一批曾在外国工厂做过学徒的技工和留洋归来的学生。
整个部门下设基建、勘探、后勤、技术四个处,分工明确。
部门一成立,楚云便派出多支勘探队,带着地图和仪器奔赴青州各地。
钢铁厂的选址优先考虑靠近铁矿和煤矿的区域,要求交通相对便利,便于原料运输和成品外运
汽车厂则倾向于选在靠近青州城的平原地带,方便对接未来的公路网和人才储备。
勘探队员们顶着烈日翻山越岭,每天传回详细的地质报告,供楚云最终定夺。
与此同时,招募工人的告示贴满了青州的大小城镇。
“入厂做工,管吃管住,月薪四块大洋”
消息一传开,立刻吸引了大批百姓报名。
楚云从中筛选出身强力壮、手脚麻利的青壮年,编成采矿队,派往各地的矿山。
一时间,沉寂已久的铁矿、煤矿热闹起来,矿道里的油灯连成一片,开采出的矿石被源源不断地运出,堆积在临时搭建的货场里,为钢铁厂的开工储备矿石。
最受重视的,是石油勘探。
楚云亲自点将,派出一支上千人的队伍,携带重型设备深入青州西部的山区。
那里是之前发现油田的区域。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无论是汽车、拖拉机,还是未来的飞机、坦克,都离不开这黑色的命脉。
勘探队在山区扎下营寨,钻井机没日没夜地轰鸣,工人们顶着蚊虫叮咬和闷热天气,一点点向地下深处钻探。
“一定要找到稳定的油田,打出油来!”楚云在给勘探队的电报里反复强调。
石油供应是否充足,直接关系到未来工业体系的运转,容不得半点马虎。
.........
青州兵工厂。
新增的两条步枪生产线正以最大马力运转着,机器的轰鸣声日夜不息。
工人们轮班作业,汗水浸透了工装,却没人喊累。
不到两个月时间,这座兵工厂就交出了一份惊人的成绩单。
六万多条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一千多挺轻重机枪、两千万发子弹,还有三百余门75mm火炮和四万发炮弹。
这些武器源源不断地送往军营,为全面换装做准备。
然而,这样的爆发式生产也掏空了库存。
仓库里的钢材、铜料、火药等原材料消耗殆尽,连备用的零件都用得七七八八。
兵工厂不得不暂停大部分武器生产,派出大量人手奔赴各地采购材料。
可原材料采购并非易事,尤其是优质钢材,要么被其他军阀抢购,要么被外国商人坐地起价。
几番周折下来,材料虽有补充,却远跟不上之前的生产速度。
无奈之下,兵工厂只能调整产能:步枪、机枪、火炮的生产全面减产,只保留子弹和炮弹的流水线全力运转。
毕竟,战场上最消耗的还是弹药,这点绝不能断。
这天,王德彪一路小跑冲进工业发展部的办公室,见到楚云就急得直搓手:“少帅!您可得想想办法!厂里快断粮了!”
楚云见他额头上全是汗,连忙让他坐下:“王厂长别急,慢慢说。是材料又出问题了?”
“何止是出问题啊!”
“库存的钢材昨天就见底了,铜料还剩最后两吨,连做炮弹壳的铁皮都快没了!那两条步枪生产线,现在就跟摆设似的,工人都快闲得磨洋工了!”
他掏出随身携带的账本,翻得哗哗响:“您看,这是两个月的消耗清单——光钢材就用了四百多吨,这玩意全靠从南边买,可现在那边卡得紧,一车钢材要加三成价,还说不一定有货!”
“子弹和炮弹的生产线也撑不住了。”
王德彪叹了口气,“火药还能凑合用,但弹壳的铜料跟不上,昨天已经停了一条子弹线。再不想辙,再过半个月,怕是连训练用的子弹都供不上了!”
楚云安抚道:“王厂长,材料的事我已经让人去办了,昨天刚从东海那边订了一批钢材,应该这几天就能到。”
“那批我知道,”王德彪苦着脸,“也就够造半个月的量,顶不了多久啊!”
“所以,钢铁厂必须加快进度。”
“等咱们自己的钢铁厂出了钢,别说步枪炮弹,就是造火炮、造坦克,都不用再看别人脸色。
你先稳住厂里,优先保证弹药生产,缺什么就列清单,我亲自去催!”
王德彪这才稍稍松了口气,起身拱手。
“有少帅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厂里这边我盯着,绝不能耽误了军队用弹!”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971/2325909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