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帝国崛起:我!独裁元首 > 第60章英雄出少年!

第60章英雄出少年!


半个小时后。

车队抵达元府大宅外。

这座宅院堪称京城最奢华的所在。

朱漆大门高达丈余,门楣上悬挂着烫金匾额,两侧矗立着两尊威武的石狮,院墙绵延数里,隐约可见院内亭台楼阁的飞檐翘角。

自前朝覆灭后,这处曾属于亲王的府邸便被元凯占据,成了他在京城的居所兼办公地。

车门打开,楚云刚走下车,便见元凯已站在大门口等候。

他穿着一身藏青色常服,鬓角虽有几缕白发,却精神矍铄。

对于楚云,元凯非常重视。

在他看来,这个年纪轻轻的少帅,实在优秀得令人惊叹。

国民军能在西南迅速崛起,青州经济短短时间内实现腾飞,背后都离不开楚云的谋划。

这绝非寻常军阀子弟可比,而是真正能执掌一方、定夺乾坤的领袖人物。

更让元凯看重的是,国民军的发展几乎全靠自身积累,背后没有任何列强的影子。

在这个被洋鬼子处处掣肘的时代,这样一支“干净”的力量,潜力远胜那些依附于列强的军阀。

若能将其拉拢过来,自己在即将组建的临时政府中,无疑会多一份举足轻重的筹码。

“楚贤侄,一路辛苦了!”元凯主动上前,“早就盼着你来了,快,里面请!”

楚云微微躬身:“元公客气了,劳您亲自等候,晚辈愧不敢当。”

“哎,你我之间,说这些就见外了,想当初,我和你爹还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元凯笑着摆手。

随后,元凯引着楚云往府里走,目光时不时落在他身上,越看越是感慨。

眼前的楚云不过二十五岁,身姿挺拔,眼神沉稳,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干练与气场。

“真没想到楚贤侄这么年轻。”

“楚老弟可真是生了个好儿子!这么年轻就能把青州、川州打理得井井有条,连实业都办得有声有色,了不起,了不起啊!”

他想起自己那个只知道遛鸟玩牌的儿子,心里不由得叹了口气。

同样是二代,差距实在太大了。

若自家小子有楚云一半的能力,他也能少操不少心。

“英雄出少年,这句话用在贤侄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

“大庆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就需要你这样有勇有谋、敢闯敢干的年轻人挑大梁。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在军校里摸爬滚打呢,比你可差远了。”

楚云闻言,微微欠身,“元公过奖了。晚辈不过是站在父辈的肩膀上,做点分内之事。比起元公的功绩,晚辈这点成就不值一提。”

元凯见他不卑不亢,愈发觉得这年轻人不简单,笑着摆手。

“你呀,年纪轻轻倒有这份气度,难得,难得。走,咱们到书房谈,那里清静。”

两人穿过雕梁画栋的庭院,一路谈笑风生,看似融洽的氛围里,却都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对方。

两人走进书房,室内陈设古朴雅致,紫檀木书架上摆满了古籍,墙上挂着一幅墨色山水图。

侍从奉上香茗后悄然退下,书房内只剩下楚云与元凯二人。

元凯先拿起茶盏抿了一口,笑着问道:“你父亲近来身体如何?前几年在青州见他时,还能开弓射箭,如今怕是少动武了吧?”

“家父身子骨还算硬朗,只是这两年多了些公务,确实少了些时间练枪。前几日还念叨着,说等忙完这阵,想找元公讨教几招。”

几句家常话下来,气氛愈发缓和。

元凯放下茶盏,话锋一转。

“闲话不多说,今日请贤侄来,主要是想听听你对组建临时政府的看法。

你在青州的作为,老夫都看在眼里,既有章法又重实效,想必心里早有盘算,不妨跟老夫说说。”

楚云知道,正题来了。

他沉吟片刻,开口道:“元公抬举了。在晚辈看来,临时政府的首要任务,不是争权夺利,而是‘止损’。”

“哦?止损?”元凯挑眉。

“正是。”楚云点头,“中原大战,百姓苦不堪言,经济几乎停摆。临时政府若想站稳脚跟,就得先让百姓看到希望。

比如减免灾区赋税,调拨粮食药品赈灾,组织流民回乡复耕。这些事看着琐碎,却是收拢民心的根本。”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权力分配,晚辈以为,与其按‘兵力多少’排座次,不如按‘贡献大小’定权重。

谁能拿出粮食、钢铁、药品支援全局,谁能让治下百姓安稳度日,谁就该有更多话语权。

毕竟,政府是为百姓办事的,不是军阀分赃的工具。”

这番话既点明了立场,又暗暗抬高了国民军。

元凯听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心里却更清楚,这年轻人看似谈“民生”,实则句句都在为国民军争取筹码。

元凯目光直视楚云:“贤侄既然看得透彻,不妨直说——国民军想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肯支持老夫主导临时政府?只要不过分,老夫都能应下来。”

“元公,晚辈只有三个条件。”

“你说。”

“第一,承认国民军对青州、川州及周边地区的完全管辖权,包括军政、民政、财政,中央不得干涉。”

元凯眉头微挑,这条件看似苛刻,却也在他意料之中。

哪个军阀不想保住自己的地盘?

他不动声色地示意楚云继续。

“第二,临时政府的实业部、财政部,需有国民军的一席之地。”

这是要从“地方”伸手到“中央”了。

元凯心中了然,却没立刻表态。

“第三,临时政府必须明确,所有外债不得转嫁到地方,尤其是青州和川州。我们可以出钱出力支援建设,但绝不为旁人的烂账买单。”

这是在暗指元凯向普鲁国借的那笔巨款。

元凯的脸色微微一沉,随即又缓和下来。

这年轻人,果然精明得很,连这笔账都算得清清楚楚。

“这三个条件,元公觉得如何?”

元凯沉默片刻,忽然笑了:“楚贤侄倒是坦诚。这条件,老夫得好好想想。不过你放心,只要你我能达成共识,老夫绝不会亏待国民军。”

这三个条件看似强硬,却都留了余地。

楚云要的不是推翻他,而是在新体系里为国民军争一个稳固的位置。

这恰恰是他能接受的。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971/2325906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