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帝国崛起:我!独裁元首 > 第113章文龙通电下野

第113章文龙通电下野


昆城内

文龙的投降命令如同潮水般传遍各个角落。

“什么?投降?大帅怎么能做这种决定?”

一个营长将帽子摔在地上,满脸不甘,“咱们还有数十万弟兄,就算拼,也能让国民军脱层皮!”

“行了,少说两句吧。”旁边的军官叹了口气,“命令都下来了,大帅自有考量。咱们照着做就是,还能违抗军令不成?”

虽有不少军官心里憋着气,但文龙的命令在西南军里向来权威。

他们纵有不满,也只能按令行事。

很快,数十万西南军士兵从遍布城内城外的掩体、工事和阵地里走了出来。

他们默默地将枪支、弹药、迫击炮等武器装备集中堆放在指定地点,码得整整齐齐

然后列队站在一旁,等待国民军前来接收。

队列里,士兵们窃窃私语。

“总算不用打了,刚才那炮轰,差点没把我震死在防炮洞里。”

“对面那火力太特么猛了,飞机跟下蛋似的扔炸弹,真打下去,咱们这点人不够填的。”

“就是,小命要紧。”

旁边的老兵叼着烟,嘿嘿一笑,“听说国民军优待俘虏,还发路费回家,能活着见到老婆孩子,比啥都强。”

“管他谁当大帅呢,只要不打仗,有口饭吃就行。”

有人感慨道,“这几年打打杀杀的,早就够了。”

对部分士兵来说,投降或许不是体面的选择,却是保住性命最实际的方式。

毕竟,谁也不想在毫无胜算的战斗里,成为无谓的牺牲品。

下午4点。

昆城的城门缓缓打开,国民军开始有序进入城区。

一辆接一辆的卡车沿着街道驶来,车厢里满载着昂首挺胸的士兵。

他们身上的军装整洁笔挺,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不少卡车后面还拖着黝黑的重炮,炮管直指天空,整个队伍浩浩荡荡,带着一股锐不可当的气势,驶入昆城。

街道两旁,挤满了围观的老百姓。

他们大多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军队——当一长串卡车和重型榴弹炮从眼前驶过时,人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忍不住低声议论起来。

“我的天,这炮也太大了吧!看着就吓人!”

“这队伍真齐整,比以前那些兵强多了!”

“你看他们的精气神,跟咱们见过的兵都不一样。”

“我听说啊,隔壁川州就是被他们接管的,现在那边搞建设搞得热火朝天,老百姓能吃饱饭,还不用交那么多苛捐杂税呢!”

“真的?那可太好了!”

“要是咱们云州也能这样,日子就能好过了!”

“欢迎国民军!”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

很快,越来越多的人跟着鼓掌,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国民军进城后,并没有丝毫松懈。

士兵们按照预定计划,迅速控制了城内的军营、军火库等关键地点,接收西南军堆放的武器装备。

同时占领了城墙、制高点等战略要地。

整个过程秩序井然,没有惊扰到沿街的百姓。

这让原本还有些忐忑的民众,彻底放下了心来。

远在青州的楚云,此刻正在办公室处理文件。

李薇薇拿着一份刚收到的电报,脚步轻快地走了进来。

“少帅,好消息!张宁司令发来的,昆城谈判成功,云州拿下了!”

楚云接过电报,快速浏览一遍,嘴角露出满意的笑容。

“兵不血刃拿下云州,这个结局很好。”

“文龙倒是识时务,看得清形势,也难怪能坐稳西南王的位置。

你想想,跟他同期的那些军阀,大多早就败亡了,坟头草都长好几茬了,他能撑到现在,确实有过人之处。”

李薇薇在一旁附和道:“是啊,这样一来,咱们能省不少力气,还能保全云州的元气。”

“嗯,”楚云点点头,对李薇薇吩咐道,“给张宁回电,让他以最快的速度掌控云州全境,务必维持好秩序,不能给社会造成动荡,尽快恢复生产和民生。”

“另外,除了留下必要的留守部队,猛虎集团军主力即刻向贵州方向集结,配合后续进攻贵州的行动,争取一鼓作气,拿下西南全境。”

“是,少帅,我这就去办。”

李薇薇立正应道,转身便要去传达命令。

楚云看着窗外,目光深邃。

拿下云州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路,还要一步步踏实地走下去。

........

7月20日,下午5点。

文龙向全国通电下野的消息,如同惊雷般炸响。

电文中,他宣布西南军接受国民军改编,自己即日起辞去所有军政职务,就任云州州政府副州长。

一时间,全国哗然。

各路军阀收到电报时,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西南军就这么败了?”

“从国民军动手到现在,满打满算才两三天,这也太快了吧?”

“我看呐,不是西南军太弱,是国民军太强了。”

“文龙这是识时务,知道再打下去就是死路一条。”

“而且你看他,虽说投降了,却能捞个副州长当,这手笔可不小。”

“换了旁人,哪有这待遇?以往那些投降的军阀,不是被软禁就是被送出国,能保住命就不错了,哪还能身居要职?”

“这就叫聪明。”有人接口道,“文龙看得清形势,楚少帅也给足了面子。既保全了西南军的弟兄,也给自己留了后路,这手段,一般人还真学不来。”

“说起来,国民军这气度是真可以。”

有人感慨,“楚少帅能这么安排,显然是做给咱们看的——只要识相,归顺之后未必没有出路。这份大气,咱们得承认,比那些只知道打打杀杀的强多了。”

文龙下野的消息传到民间,顿时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听说了吗?西南的文龙都投降国民军了!”

“才两三天啊,那西南军就扛不住了,国民军这战斗力也太厉害了!”

“可不是嘛,”

“我表哥在川州,说那边早就归国民军管了,税也减了,老百姓日子过得踏实着呢。这下云州也拿下了,好啊!”

“我就信楚少帅!”

“国民军的纪律咱是见过的,进城不扰百姓,买卖公平,跟以前那些抢东西的兵痞子完全不一样。

楚家是真为国家、为咱们老百姓办事的!”

“要是国民军能统一全国,没了这些军阀混战,那日子肯定能好起来!”

有人感叹道,眼里满是期盼,“到时候安安稳稳种地、做生意,不用再怕打仗逃难,多好啊!”

老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言语间全是对国民军的认可和对统一的期盼。

楚家的路人缘,在全国各大城市早已积累得相当深厚。

这背后,离不开楚云对舆论的重视。

楚氏集团在全国各地掌控着二三十家报社,每天刊登西南地方建设的成果,还有楚家为民生做的实事。

楚云深知舆论的厉害。

人都是随众的,当报纸上、街头巷尾都在说国民军好、说统一好时,越来越多的人就会真心接受和支持。

只有掌控了舆论,才能引导民心,让更多人认同国民军。

这看不见的力量,有时比枪炮更能打动人,也更能稳固根基。

这正是舆论的威力所在。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971/2325901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