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北上抗战
9月3日。
南方大地上。
一列列北上的队伍如同奔腾的江河,浩浩荡荡地朝着北方进发。
步兵们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背着步枪和干粮袋,迈着整齐的步伐在土路上前行,尘土被踩得飞扬。
炮兵们推着老旧的山炮,虽然炮身斑驳,却被擦得锃亮。
一路上,村镇里的百姓们自发地站在路边,端着茶水、递着馒头,往士兵们手里塞。
一个大娘拉着年轻士兵的手。
“娃,到了前线好好打,给家里捎个信儿!”
“放心吧大娘!”
那士兵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等把小鬼子打跑了,我就回来给您挑水!”
旁边两个老兵凑在一起抽烟,其中一个弹了弹烟灰:“你说咱这枪,打鸟还行,真跟鬼子对上,能行吗?”
另一个啐了口烟蒂,拍着枪身:“咋不行?枪孬人不孬!当年用大刀片子都能砍翻几个,现在有这玩意儿,还能怂了?”
“也是,”年轻士兵插了句嘴,“咱二十万人呢,加上北边的弟兄,堆也能把小鬼子堆死!”
队伍里爆发出一阵笑声,原本沉闷的行军多了几分生气。
虽然武器装备简陋,不少士兵手里还拿着老式步枪,甚至有人背着猎枪,但每个人脸上都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
“走快点!早一天到前线,就能早一天帮东北的弟兄们分担点!”军官在队伍旁喊道。
士兵们应和着,脚步更快了。
越来越多的队伍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有的子弟兵,背着斗笠扛着步枪;有的部队,穿着短袖军装,腰间别着制式手榴弹;还有的队伍,穿着草鞋……
各路兵马汇成一股庞大的洪流,在指定的车站集结。
随后,他们分批登上北上的火车。
许多战士还是头一回坐火车,趴在车窗上往外瞧,看着铁轨旁的树木飞速倒退,忍不住啧啧称奇。
“这铁家伙跑得真快,比马都快!”一个士兵扒着窗户,兴奋地跟身边人说。
“那是,听说这玩意儿一天能跑几百里地,咱们以前靠脚走,得走半个月呢!”旁边的老兵笑着回应。
火车头冒着滚滚黑烟,“哐哐哐哐”,车轮碾过铁轨,带着整列列车向北方飞驰。
车厢里,士兵们或坐或靠,有的闭目养神积蓄体力,有的低声聊着家乡的事,还有的在学着摆弄手里的武器。
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从南方的青山绿水渐渐变成北方的平原旷野。
火车一路向北,载着这数十万热血男儿,也载着南方百姓的期盼,朝着东北的烽火前线奔去。
另一边,北方大地上,尘土飞扬。
数十万大军正沿着公路、铁路快速向东北地区行军。
步兵队伍像一条长龙,在旷野上蜿蜒前行。
炮兵们赶着骡马,拉着一门门大炮,炮口直指前方。
队伍里,年轻士兵们凑在一起,脚步不停,嘴里却聊得热闹。
“听说了吗?东北的弟兄们跟小鬼子拼得狠,张将军都牺牲了……”
“妈的,这群小鬼子太不是东西!”
“到了前线,看老子不把他们的狗头拧下来!”
“就是!咱这次去,不光是支援,更是报仇!”
“我表哥就在东北军,上次通信还说等着跟咱会师,这次说啥也得替他多杀几个鬼子!”
队伍里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没有丝毫畏惧,反而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飞到前线。
有人拍着胸脯保证:“咱西北军别的没有,就是不怕死!小鬼子想占咱的地,先问问咱手里的枪答应不答应!”
连负责运输的民夫们也受了感染,赶着马车跟在队伍后面,大声喊着。
“弟兄们加油!到了地方,俺给你们烧水做饭,管够!”
面对外敌,大庆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血性。
不管曾经为了地盘争执不休,为了派系互相攻伐,在当前时刻,所有分歧都被抛到了脑后,所有人都只有一个目标——杀鬼子!把所有侵略者赶出大庆!
这已经是新时代的大庆了。
不再是那个腐朽懦弱、面对列强只会割地赔款的旧时代,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毫无还手之力的存在。
从城市到乡村,从军队到百姓,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抗争。
这股拧成一股绳的力量,像一道坚不可摧的堤坝,挡在侵略者面前。
哪怕武器不如人,哪怕会牺牲惨重,也没人后退一步。
..........
新州。
北部防线上,寒风卷着沙砾掠过阵地。
国民军第一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已全部部署到位,士兵们在崇山峻岭间的关键位置构筑起坚固的防御工事。
战壕蜿蜒如长龙,掩体后架设着黑洞洞的机枪口,严阵以待。
后方的火炮阵地巧妙地隐蔽在山坳和密林里,炮管指向北方。
炮组士兵们正仔细检查着引信和弹药。
随时准备在战斗打响时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而在更远的后方,国民军的后续部队正沿着公路和临时开辟的山道源源不断地向边境赶来。
卡车、骡马和步行的士兵组成了流动的洪流,尘土在队伍后方扬起数丈高。
对面的毛熊军显然也没闲着。
每天都有新的部队抵达边境,帐篷像蘑菇一样在荒原上冒出来。
战士们用望远镜观察时,能清晰看到对方士兵在营地外操练,甚至能瞥见飘扬的军旗。
“这帮毛熊倒是来得挺快,”一个趴在掩体里的年轻士兵放下望远镜,啐了口唾沫,“真当咱们还是以前那个好欺负的?”
旁边的老兵擦拭着步枪,嘿嘿一笑:“来得越多越好,省得咱们以后再跑一趟。当年他们抢了外朦州,这次正好连本带利一起讨回来!”
“怕他们?”另一个士兵拍着胸脯,声音洪亮,“咱手里的家伙不比他们差,士气更是比他们高!只要敢越界,保管让他们有来无回!”
阵地上,没人因为对面的重兵集结而露怯,反而个个摩拳擦掌,战意熊熊。
双方都在争分夺秒地备战。
运输车队昼夜不停地运送弹药、粮食和药品,工兵们则在加固防线、挖掘交通壕。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仿佛一根拉满的弓弦,只待一声令下,便会爆发大战。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971/2325898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