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 第114章 小惜春刀指贾宝玉,大脸宝瑟瑟发抖

第114章 小惜春刀指贾宝玉,大脸宝瑟瑟发抖


“爷。”

    贾家大宴第四天,宁国府后院,贾琰正坐在树荫下品茗看书,怎料惊蛰突然出现。

    “哪一边有动静了?”

    “回爷的话。”

    惊蛰臻首微抬,认真道:“有鞑子从天津港上岸一路进了北静郡王府。”

    “呵呵。”

    贾琰放下了手中的《资治通鉴》,玩味道:“水溶很心急啊,这是生怕国朝实力恢复。”

    “我就想不明白了,野猪皮凶残暴虐,他怎么就以为自己一定能制得住女真鞑子。”

    “他要是想光复大明江山,为何不去海外做一小国之主,天天惦记着上不得台面的鬼蜮手段。”

    “爷。”

    惊蛰正色道:“北静郡王府掌握着渤海海路,从天津到辽南,他们的走私船队便是这片海域的主宰。”

    “这些年,他们跟后金、辽南汉人之间的往来已经不只是密切了。”

    “东瀛的火器大量送往辽南,辽南那些入了旗的汉人哪个没有招募家丁,建了坞堡。”

    “我们的人探听到了他们的海上航线从长生岛、双岛、大小长山岛,一直到鹿岛、皮岛。”

    ‘扑哧!’

    听到这话,贾琰有些绷不住了。

    这条路线是当初明末崇祯年间,毛文龙惯用的海路,主要是为了袭扰后金,结果被袁崇焕一剑斩了,整个辽东由此糜烂,谁能想到70多年后的今天,朱家人学了毛文龙的做派,复刻这条路线,用以钳制后金。

    毋庸置疑,北静郡王府经营这条海上通道不单单是为了牟利,恐怕也是想制造一个杀手锏,想得倒是挺美好,执行起来就未必了。

    后金的基本盘不在于辽东,而在于八旗,人家等会把八旗一股脑的全部带进关内,在中原大地上渔猎,辽南与他们何关?

    “爷。”

    “手下人来报,将棋营的人手正在向蓟镇倾斜,甄应言亲自往保定去了。”

    就在这时,惊蛰再度汇报了一则消息。

    “哦?”

    挑了挑眉,贾琰笑道:“咱们的义忠亲王脑子还是很好使,只可惜,意识的太晚了。”

    “蓟镇二十一个卫所已经设县建制,一应军户更易为民籍,田地分给了老百姓,大局已定。”

    “西南那边可有动静?”

    “昆仑州近来与茜香国的往来近乎完全断绝,双方在边境的小股厮杀愈演愈烈。”

    惊蛰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嗯。”

    微微颌首,贾琰沉思道:“看样子,有人在预谋更大的响动。”

    “先不理他,我倒要看看郑克塽怎么兜住这一屁股的屎。”

    “命人从印度采买一批最先进的西夷火器,我要看看欧洲的火器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是。”

    惊蛰美眸一凛,暗自记了下来。

    早在1498年,达伽马抵达印度西海岸,建立了葡萄牙第一个殖民地:果阿,到现在,葡萄牙已经在印度拥有了果阿、第乌和达曼三个殖民地。

    1616年,荷兰获得了殖民地苏拉特,建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1660年,英吉利在东海岸建立了东印度公司,势力逐渐蔓延至孟加拉和加尔各答。

    1642年,法兰西东印度公司成立,直到1723年占领雅南,才在印度南部建立了殖民地。

    事实上,整个南亚次大陆现在是西方殖民者最为热衷的开拓地,也是东方最能全面了解西方的窗口。

    “嗒嗒!”

    小雪踩着小碎步走了进来通禀:“爷,西府大老爷、二老爷,珍大爷来了。”

    “让他们进来。”

    贾琰拂了拂手,示意道。

    两府大宴三日,今天好不容易停歇了,贾赦三人要是不来,才是真的奇怪。

    毕竟,宁、荣二府这么大的亏空,这些奴才、下人们可是他们的希望,重振家业的希望。

    “是。”

    小雪连忙前去安排。

    没一会儿。

    “琰哥儿/二弟。”

    三道身影急赤白咧的出现在了院中。

    “赦叔、政叔、大哥。”

    “稍安勿躁,饮一杯茶再说。”

    迎着三人的目光,贾琰处变不惊,端起茶盏,慢悠悠的品茗。

    “哎呦喂!”

    贾珍最是急性子,一拍大腿,说道:“二弟。”

    “你可是说等宴后处理两府下人,这都第四日了,怕是再不动作,那些个黑了心的东西就跑了。”

    “是啊,琰哥儿。”

    贾政同样心急如焚,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几日,王熙凤、李纨共同清点荣国府,那些账目无疑是触目惊心,这位‘老学究’也坐不住了。

    “拿人容易,送官亦容易。”

    “这些事堆在一起可就不容易了。”

    “这些都是贾家奴才,杀了,未免藐视国法,不杀该做何处置?”

    “两府上上下下一干事,管事的都拿掉了,从哪去寻管事的人,总不能叫琏二嫂子、珠大嫂子、大嫂、蓉哥儿媳妇整日里抛头露面,手把手的管着那些下人。”

    瞥了一眼三人,贾琰嘴里吐出了几句话。

    ‘这’

    贾珍、贾政愣住了,唯独贾赦明白了些什么,开口道:“琰哥儿。”

    “我们既然把这件事托付于你,该如何做,你只管去做便是。”

    “正该如此!”

    贾珍、贾政后知后觉的应道。

    “来人,把他们都唤了来。”

    闻言,贾琰这才招了招手,吩咐了声。

    “是。”

    左右的侍女二话不说,赶紧朝着演武场小跑去。

    不多时,一水的贾家子弟出现在贾赦三人面前,黑巾束发,一席玄色菊纹金色边劲装,脚上穿着厚底皂靴,一个个腰间佩刀,显得格外干练。

    “琰叔/琰二哥。”

    一众贾家子弟率先向贾琰行礼,态度说不出的恭顺崇敬。

    ‘???’

    贾赦、贾政、贾珍都瞧见了里面熟悉的人,似贾琮、贾环、贾兰、贾蔷,一个个倒像是脱胎换骨一般。

    “还不见过赦叔、政叔、大哥。”

    “见过父亲/政叔/珍大哥!”

    十五个大小不一的身影纷纷行礼,称呼各有不同。

    但他们的行为举止颇得礼仪,没有一人露怯,不免让贾赦三人刮目相看。

    “不错,不错!”

    贾政瞧见庶子、嫡孙这般长进,老怀安慰,连忙抚须赞赏道。

    “是不错。”

    贾赦对贾琮并不感冒,一个婢女生的庶子,素日里不得宠爱,邢夫人更是苛刻倍至,谁曾想今日给了他一个不小的惊喜,瞧这样子,日后定然能够混个一官半职。

    “二弟手段,为兄自愧不如。”

    贾珍故作惭愧,明里暗里抬了一手。

    “赦叔、政叔,大哥。”

    “你们且看他们如何?”

    指着十五个贾家子弟,贾琰似有所指的问了句。

    “琰哥儿。”

    “你这是何意?”

    贾赦三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宁、荣二府本就是武勋出身,国朝之中,哪怕是皇家的珍藏恐怕不见得盖压贾家。”

    “两府都设有演武场,面积广大,昔日先祖在世时,一应俱全。”

    “我命人修缮了东府演武场,将兵书战策、武道法门、杀人技等一一清点。”

    “他们要是这般努力下去,一旦从军,日后最少也得是一个正三品的世职。”

    提及此,贾琰话语间满是自信。

    “呼!!!”

    贾芸等人呼吸不由得变得急促许多。

    贾赦三人对此没有丁点怀疑,要知道,武侯十二亲卫都是正三品世职轻车都尉,大同一役,多少勋贵子弟都得了世职,贾琰亲自调教过的人在军中自当无往不利。

    看着贾环、贾兰,贾政脸上更显慈爱,一个庶子,一个继承家业的嫡孙,不管是贾环封侯拜将,还是贾兰金榜题名,最后受益的都是他。

    唯独贾珍一点感觉都没有,就算是亲生儿子贾蓉在这里,他一眼不甚在意。

    “既然他们日后要做大事,如今这府中上下诸事不若让他们先行熟悉一下。”

    “赦叔、政叔、大哥以为如何?”

    “自无不可!”

    贾赦、贾政、贾珍对视了一眼,答应下来。

    “贾芸、贾蔷。”

    突然间,贾琰大喝一声。

    “琰叔!”

    两道身影随之走了出来,一个长着容长脸儿、斯文清秀;一个生得风流俊俏。

    “本侯令一百女侍听从尔等吩咐,贾珖、贾璎、贾琛、贾菖、贾荇各领二十人。”

    “贾芸,你带着贾环、贾兰、贾琮、贾琼去西府。”

    “贾蔷,你领着贾菌、贾茵、贾芝、贾芷在东府。”

    “这些是具体的名单,各自去拿人抄家。”

    大手一挥,贾琰一一叮嘱道。

    旁边的丫鬟将两份册子分别递给了贾芸、贾蔷,上面记着两府上上下下的贪污主事,还有他们在外置了的宅邸位置,一应俱全。

    “领命!”

    贾芸、贾蔷脸上满是跃跃欲试,双手接过名册,领着一干贾家子弟下去张罗了。

    原本平静的宁、荣二府一下子像是沸腾的水,炸开了锅,一个个面容冷厉似女罗刹般的高挑身影手握长剑,封锁了两府内外,阴霾笼罩着贾家上下。

    荣国府,荣庆堂中,莺莺燕燕汇聚于此,嬉笑打闹,欢声笑语不断。

    “老太太。”

    “东府来人了。”

    鸳鸯侧身在贾母小声说道。

    “嗯。”

    倚坐在榻上的贾母看了一眼王熙凤、李纨,开口道:“凤丫头、珠儿媳妇,来人了,你们且张罗着。”

    ‘咯噔!’

    堂中众女愣了下,不明所以,邢夫人望向王熙凤、李纨,眼中说不出的羡慕、嫉妒。

    “是,老祖宗。”

    王熙凤、李纨早得了贾赦、贾政的话在这等着。

    “踏踏.”

    伴随着沉闷的脚步声,一道挺拔身影踏入了荣庆堂,生的斯文清秀,在他身后还跟着贾环、贾兰、贾琮、贾琼四个小萝卜头,同样的武人装束,腰间佩刀,说不出的板正。

    “环哥儿/琮哥儿/兰儿!”

    众女见后,不由得唤出了声。

    “老太太。”

    “我奉琰叔令,封锁荣国府上下。”

    贾芸微微躬身,朝着贾母行了一礼,眼神端正,不卑不亢道。

    “老祖宗,芸哥儿是西廊下五嫂子的儿子。”

    王熙凤知道贾母认不出贾芸,赶忙介绍道。

    “是个板正的哥儿。”

    “既是他交待了,你便去办吧。”

    “若有旁人阻拦,来此寻我便是。”

    贾母打量了一眼贾芸,慈祥和蔼的说道。

    “老太太放心。”

    “今日在这,任何人胆敢阻拦,格杀勿论!”

    “这是君侯的原话,西府大老爷、二老爷都赞同。”

    贾芸挺直了身板,嘴里吐出一句冰冷的话语。

    ‘???’

    顿时,满堂一片肃杀之气,一众西府女眷脸上微变。

    “咳咳。”

    “老祖宗,我们也去了。”

    王熙凤咳嗽了声,与李纨一道陪着贾芸下去查抄荣国府。

    然而,贾环、贾琮、贾兰三小只没有离开,引起了众多女眷的注意。

    “老祖宗!”

    贾环率先站出身来,行了一礼:“琰叔叮嘱我们,封了内院。”

    “是。”

    贾琮、贾兰齐齐出身附和。

    “粗鄙武夫。”

    凑在三春边上的贾宝玉看了一眼贾环三人,嘟囔出声。

    ‘.’

    原本安静的荣庆堂因为他的一句话变得一片死寂,所有人都不知道贾宝玉是在说贾环他们,还是在说旁人,那可不是一件小事。

    “宝二哥,看刀。”

    小惜春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一柄短刀,刀鞘以黄金打造,上面嵌着珠宝玉石,明晃晃的刀光映照在贾宝玉眼中,吓得他瑟瑟发抖:“老祖宗,你看四妹妹。”

    “咯咯!”

    “难怪哥哥说宝二哥四肢不勤、五谷不分。”

    小惜春看见贾宝玉的模样,恶作剧得逞,天真无暇的笑声响彻整个荣庆堂。

    “扑哧!”

    一时间,迎春、探春、林黛玉、薛宝钗都有些忍俊不禁。

    谁能想到贾宝玉这个大个人居然被小惜春拔刀吓得跟鹌鹑一样。

    “惜春丫头。”

    “还不把刀收起来。”

    “这种东西怎么能随便给她玩?”

    榻上的贾母脸色有些不愉的呵斥道。

    “外祖母。”

    “这刀乃是蒙古大汗的佩刀,琰哥哥予四妹妹做护身之用。”

    “我和四妹妹这些天学了一些粗浅功夫,不至于伤人。”

    林黛玉起身为小惜春解释道。

    ‘???’

    一众贾家女眷都傻眼了,蒙古大汗的佩刀,那可是万金难得的东西,贾琰居然送给了小惜春,还有林黛玉一并学了武艺,这是怎么一回事?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892/1111103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