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F1:绝对车感 > 第302章 四站百分

第302章 四站百分


巴林赛后的舆论看起来很大,但在F1的历史中倒也不算什么。

    对于梅奔这支车队来说,就更是这样了。

    去年的替换车组事件,前年内斗丢失WDC,大前年混动引擎“莫名其妙”的快。

    哪一件拎出来不比巴林站的这点儿小擦碰更引起关注?

    无非是这次的主角叫吴轼罢了。

    梅奔的公关团队后续也下场,发布的公告就是将吴轼那句简单的话给扩充解释了一遍。

    谦逊的态度带来了一些理智车迷的赞许,当然也有人说吴轼得了便宜还卖乖。

    不过不管这样,在吴轼这里,这件事情确实是过去了。

    相较于这些口头上的争斗,现在更重要的事情是赛车研发。

    首先是大奖赛结束的第二天,本赛季的第一次轮胎测试将继续在巴林进行。

    倍耐力需要车队测试2018年的轮胎。

    这种活动汉密尔顿一般是不参加的,可是这次却参加了。

    吴轼自然也没有缺席。

    和这次测试同步进行的是梅奔对本赛季赛车的研发诊断。

    显然,在澳大利亚大奖赛之后,梅奔重载油、超软胎、极软胎的长距离工况有些令人失望。

    吴轼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梅奔的赛车除了在澳大利亚站的时候具有几乎全方位的优势,到了后面几站就已经完全变成了某方面的优势了。

    而一旦赛车不是全方位的不错,立马就容易被竞争对手抓着短板进行穷追猛打。

    W08相对来说更加不幸,它的短板在于轮胎管理——极其容易被针对的缺点。

    法拉利那边就很敏锐的抓住了这个问题,连续几次策略选择都是undercut来打梅奔。

    如果没有吴轼在,梅奔可能除了澳大利亚能拿个分站冠军,后面都拿不了。

    所以,这个问题成为了梅奔内部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轮胎问题往往不在于轮胎,是悬挂、空动导致的机械抓地力、下压力、重心变化等等综合性的问题。

    吴轼不停的跑模拟器,根据工程师给出的参数不断提供反馈。

    这种工作本来用不到首发车手来进行的,可是他在有空的时候是乐意代劳的。

    跑模拟器是件相当无聊的事情,至少对于不会跑和很会跑的人来说都是很这样。

    不会跑的人自然不会感兴趣,而很会跑的人总是重复做一件无比熟悉的事情也会觉得无比枯燥。

    可吴轼的观念得到了改变,在之前他还认为模拟器没法反应真实情况,是毫无意义的训练。

    维斯塔潘给了他相关的指导,在很多比赛中无法尝试的路线,在模拟器中是可以尝试的。

    这种尝试的数据不是百分百真,却可以提供某种参考,到练习赛就能将早已经准备好的这些想法一一实验。

    也正是因为这种由车手主观准备的练习赛,才让车手在练习赛不完全是工程师的傀儡。

    另外,维斯塔潘也说了其余的好处,比如说对赛道的熟悉。

    一遍又一遍的跑,总会不断加深记忆,肌肉记忆远比灵敏的反应更加靠谱。

    而在模拟器中不断重复练习中,偶发的失误也会让你意识到问题,并且找到应对方法。

    总之,跑赛车是个讲究手感和熟练度的活。

    吴轼向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人,所以接受了潘子的方法论。

    在疯狂的练习中,他有时候做梦都是在赛道里面转来转去。

    他感觉现今的自己对赛道的理解和想法也越来越多了。

    而他的技术则可以帮助他将想法理解和想法落地,这让他的驾驶变得越来越令人看不懂。

    普通车手那看不懂的操作会被人嘲讽为异想天开和脑回路不正常。

    而顶尖车手那看不懂的操作则会被人称之为有灵性。

    反观汉密尔顿那边,在完成了轮胎测试后,他还是参与了不少围场之外的活动。

    这种习惯在他2008年夺得首个世界冠军之后就一直存在,也不好说什么。

    托托是个愿意尊重车手习惯的人,至少现在是这样。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巴林大出风头的伯尼又去到了俄。

    前往巴林是因为石油王国王储们的邀请,而前往俄,则是他那在克宫大权在握的朋友的邀请。

    可以说,伯尼在F1身上留下了太多属于他的印记,没有人能够立即将其从F1请出去,自由媒体也不行。

    在车队层面,印度力量的主要投资者维杰·马利亚于4月18日被英国警察逮捕。

    这位印度商业大亨因为商业受挫导致的各种债务及相关问题已经让印度当局指控涉嫌金融欺诈。

    这事情本来在2011年就有苗头,2013年完全爆发。

    而去年3月份,维杰·马利亚直接润到了英国。

    时隔一年多,英国终于是有了反应,逮捕了他。

    不过还没待一周,维杰·马利亚就被保释了出来。

    英拒绝了印的引渡,维杰·马利亚可以继续在外潇洒。

    然而维杰·马利亚作为撒哈拉印度力量F1车队的主要投资者,他的事情已经影响到了车队。

    也不知道这支F1里仅有的亚洲车队还能够撑多久。

    在不断爆发的事情中,时间渐渐来到四月底,俄罗斯大奖赛到来。

    比赛还没开始,梅奔就得到了好消息。

    法拉利将为维特尔和Kimi更换第三套涡轮增压器。

    众所周知,现在F1一个赛季只允许更换四套动力装置,如果多更换,将面临罚退。

    吴轼初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有种既视感。

    很快他就想明白了,法拉利在10年代之后,总喜欢整这种事情。

    在赛季初激进使用动力装置,让大家看到,哇,法拉利回来了!牛逼!

    然后支棱不到半个赛季,为了不被处罚,就不得不将动力装置改为保守,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烂到底。

    难道2017年也是这个剧本?

    吴轼不太清楚,怪不得汉密尔顿被打的有些难以抗衡,毕竟老汉总是前半个赛季基本不在状态,再遇上加了BUFF的法拉利,确实要输不少。

    可惜,今年他来到了梅奔。

    前年开着威廉姆斯都能够逆伐,今年开梅奔没有任何理由丢掉总冠军。

    如果丢了总冠军,吴轼觉得自己可以退役了。

    当一个个冠军加冕于身,吴轼的心态也在悄然变化。

    天才那股子傲锐的神气远胜于前世。

    来到索契赛道,两场练习赛汉密尔顿都说没有抓地力,吴轼倒没有很明显的感觉。

    因而观众们看到的画面是,老汉在练习赛频频跑出赛道,状态异常之奇怪。

    反倒是法拉利,换了涡轮增压器后又行了,维特尔直接在练习赛创造了新的赛道记录。

    托托和劳达的神色异常凝重,所以周五晚上,内部会议有几分压抑。

    “直角弯道处理起来很困难,我们的长轴距让赛车在这些地面变得有些木讷。”吴轼说道。

    汉密尔顿颇为认同说道:“转向不足,而且抓地力缺失。”

    两人的发言更是令托托有些烦躁,去年可没这么多顾虑。

    不过车手有反馈总是好的,至少知道了要改进什么。

    周六早上的三练,两辆法拉利还是取得了领先优势。

    排位赛前最后一场小会,托托和工程师们要个底。

    汉密尔顿没底,他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手感。

    对于他这种天赋型的车手来说,没有手感就等于没有水平。

    更何况,索契赛道也不是他所擅长的。

    所以队内所有目光都转向了吴轼。

    吴轼头戴着耳机,顿了下,说道:

    “我只是找到了解决直角弯道的办法,至于能不能比法拉利更快,不能打保票,但我觉得会更快。”

    “好!你觉得会更快就会更快。”

    托托直接说道,随即散会,准备排位赛!

    吴轼的感觉非常准确,完美平衡了几个直角弯道中的问题后,梅奔的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至少Q1、Q2他都有明显感觉。

    等到Q3来临,Kimi有如神降,第一个飞驰圈直接将成绩刷入1分33秒。

    考虑到吴轼和汉密尔顿两人在这里的状态差别,吴轼被留到了更晚出站。

    结果汉密尔顿第一圈惨不忍睹,再度跑大,刷出的成绩是1分34秒464!

    比Kimi慢了足足1.2秒啊!

    好在吴轼随后就将成绩摆在了1分33秒211,压住Kimi。

    这让托托和劳达松了口气。

    然而等到第二个飞驰圈,最先出来的维特尔状态拉满,风驰电掣刷出了1分33秒194!

    这让梅奔这边刚刚松的气又提起来了。

    幸好Kimi并没有刷新成绩,所以不管怎么样梅奔至少都有个第二。

    汉密尔顿的第二个飞驰圈依然遇到了问题,他在直角弯的挣扎肉眼可见。

    方向盘在不停的修正,他似乎找不到最佳的进弯、出弯节奏,所以丢失了大量时间。

    一圈下来,1分33秒767。

    这个速度引发了不小的嘘声,落后队友0.5秒了,这还是那个汉密尔顿吗?

    总称呼汉密尔顿为刘一圈的车迷此时已经闭口不言了。

    “这是车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兵哥不解。

    “人的问题吧,汉密尔顿整个周五和周六上午的状态都很差,所以我们总是看到他不断修正,不断超出赛道限制。”飞哥说道。

    “吴轼会有机会吗?”兵哥看到了最后一个在飞驰的吴轼。

    “我觉得会有提升,超不超得过维特尔还要.”

    飞哥话音未落,兵哥立即高喊:

    “快了0.1!还要更快!”

    这顿时给飞哥整得说不出话来了。

    在前两个计时段快了这么多的情况下,只要第三个计时段不冲出去,那么板上钉钉了。

    然而越是这种时候,车手往往就越容易失误。

    托托和劳达都紧紧注视着屏幕,肉眼可见的紧张起来。

    赛车里的吴轼,却远没有外面那般感觉,他只觉得这又是一次正常的追逐极限。

    还没有跑到下一个弯道,脑海中就已经有了万全的信息。

    脑子游刃有余的算力足以让他将人为因素完全摈弃!

    唰!

    1分33秒043!

    “多,多,多少?”

    “卧厉害啊!”兵哥止住了嘴里的国粹。

    “塞巴斯蒂安,P2,P2,吴冲线了,差距0.15。”

    “WHAT?0.15?”

    “Yes。”

    “刘易斯多少?”

    “刘易斯P4,和你的差距是0.57。”

    “他是怎么跑出来的?我是在和人比赛吗?”维特尔在TR里不解的喊道。

    “哈哈哈!瓦特尔都被这个成绩搞懵了。”兵哥听到TR后笑了起来。

    “对于法拉利来说也确实是可惜,如果换个人在梅奔里,今天很可能法拉利就能够双车头排起步了。”飞哥评价道。

    “法拉利上一次双车头排起步是什么时候?”兵哥问道。

    “应该是2008年吧?还是2007年的时候?”

    “不管怎么说已经十年左右了。”兵哥说道。

    谁也想不到,法拉利竟然已经快十年之久没有机会触及到这些成就了。

    “明天的比赛我几乎已经有了预测。”兵哥笑道。

    “哈哈哈,吴轼头排起步,哪怕开慢车都能够让身后的车手头疼,更别说开的是梅奔了。”飞哥说道。

    “这个时候我不得不跟今年刚刚开始看F1的车迷说一下,F1的比赛并不总是那么精彩。

    “像2015赛季吴轼开慢车夺冠的赛季,整个F1历史上都是屈指可数。”兵哥郑重几分。

    “是的,F1历史上能够同时有两支或两人以上争夺年度冠军的场景都不算多。

    “大部分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这样的场景,性能优异的赛车搭配实力顶尖的车手,加上车队团队的良好配合就足以锁定冠军了。”

    飞哥也是认可兵哥这句话的,为什么现在大家总说F1不好看呢?

    还不是因为火星车配个好点的车手就能赢了。

    更不用说,围场里有很差劲的车手吗?

    所以基本上有台火星车,年冠的悬念就很低了。

    而今年,梅奔赛车总体上还是有优势的,这种优势本来将会让奔法的竞争一直持续到下半赛季。

    可是吴轼稳定的发挥、精湛的车技,将这个悬念在赛季初就几乎扼杀。

    如两人所预料的那样,索契赛道特性竟然让梅奔的轮胎管理问题都得到了缓解。

    第一圈就触发的安全车也没有带来任何变数。

    吴轼全程PTW跑完比赛。

    不少解说、嘉宾看完这场枯燥的比赛后给出的点评都是绝望。

    法拉利面对这样的对手是绝望的。

    就连梅奔的另外一位车手面对这样的车手也是绝望的。

    在索契赛后的采访中,记者甚至直接问吴轼做好了第二个世界冠军的准备没有。

    维特尔在采访时,再度摇着头说吴轼难以战胜,他感觉到很失望,从排位赛时就很失望了。

    而Kimi,因为本来就是退休赛季了,所以倒是乐观许多。

    他认为吴轼只是将他在威廉姆斯的坏习惯带到了梅赛德斯而已。

    在威廉姆斯的时候,吴轼练习赛从来没有出过风头,却总是在排位赛异军突起。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为什么吴轼在练习赛不去推极限找感觉,排位赛却敢于直接去推?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练习赛的所有录像中。

    吴轼习惯于在练习赛验证自己的想法,所以仅仅只要在某个赛道路段验证了想法,他就有了把握。

    能够快速找到这个问题答案的人,都是对吴轼非常熟悉的人。

    比如说乔纳森和潘子。

    他们看吴轼的录像,就能找到原因。

    乔纳森会和性能工程师讨论这些事情,所以总会不厌其烦查看录像和数据的匹配。

    而潘子,他纯粹就是也想要开出感觉来,所以只要能够更快,他就会去学。

    四站100分,一如去年的罗斯伯格。

    然而罗斯伯格四站连胜后,很快就面临找回状态的汉密尔顿疯狂反扑。

    那么,汉密尔顿能够在下一站找回速度吗?

    在俄罗斯大奖赛结束的当天,索伯宣布将在2018年开始与本田达成合作伙伴关系。

    这个消息可是令所有人震惊,索伯不一直用的是法拉利动力装置吗?

    怎么突然考虑本田了?

    围场的里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很快将信息流通起来。

    记者们得到了消息,本田V6引擎将几乎以免费的方式提供给索伯。

    哦,这下大家都懂了。

    不过对于这一点,索伯是否认的。

    第二天,索伯再度透露一则消息,他们将使用迈凯伦的变速箱。

    迈凯伦这边,将使用新的欣维尔风洞替代科隆风洞,这意味着迈凯伦的现代化研发能力提高了。

    同时,迈凯伦还表示,将在2018年启用一名年轻车手。

    目前的人选有尼克·德弗里斯、兰多·诺里斯、松下信治。

    虽然爆出了三个名字,但是英国车队用英国人,不少人都预料了结果。

    而这个时候,也有敏锐的记者们察觉到了,今年的比赛或许将变得枯燥,但是车队的席位问题会很有趣。

    大龄车手将要离开围场,和吴轼、维斯塔潘一代的车手们已经在低级别方程式中得到了试炼,迫切期望着F1的席位。

    即使现在才赛季初,可是车手市场的门锁已经松动,记者们在不断挖掘着新闻。

    而吴轼这边也遇到了一个好事,说是国内有个跑卡丁车很快的孩子,才7岁,他们想要送到欧洲来。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871/1111084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