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神秘组织现风云(5)
《段王爷的江湖》之第五卷《念兹在兹》第六章 神秘组织现风云(5)
上回说到,段郎与陈雨辰在全力推进教师选拔及地位提升工作时,可谓是困难重重,四面受阻。好不容易才勉强稳住局面,却又猛然撞上黑衣人夜袭王府这档子事儿,紧接着邻国又在边境蠢蠢欲动,集结兵力,好似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那沉甸甸的乌云,就这么压在大理国的上空,让人喘不过气来。
教育体制改革,那可是关系着大理国未来兴衰的关键大事,绝对不能半途而废,否则之前的努力可就全打水漂儿了。
这会儿,段郎手臂上还缠着厚厚的绷带呢,就和陈雨辰在王府那间静谧的书房里,紧锣密鼓地商讨应对之策。陈雨辰道:“父王,这事儿啊,真是越来越麻烦了。那些黑衣人也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来历不明,就像藏在暗处的毒蛇,让人防不胜防。邻国又在边境上小动作不断,随时可能咬我们一口。可咱们这教育体制改革,才刚有点起色,这选拔教师的事儿,还得硬着头皮继续往前推进啊!”
段郎神色凝重地点点头,目光坚定得如同燃烧的火炬,说道:“没错,雨辰。越是这种节骨眼儿上,咱们越得稳如泰山,不能自乱阵脚。教育,那可是大理国的根基,就好比大树的根,只有把教育的主动权紧紧握在朝廷手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忠君爱国的栋梁之才,大理国才有光明的未来。那些敌人越是捣乱,咱们就越要加快改革的步伐,让他们瞧瞧,咱们可不是好惹的!”
于是,两人当机立断,决定一边密切留意边境局势的风吹草动,就像盯着猎物的猎手,一刻都不敢松懈;一边马不停蹄地继续推进教师选拔工作。
为了能从众多人选中挑出真正的精英,让最优秀的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里,段郎和陈雨辰那可是绞尽脑汁,制定出了一套更加严格细致,简直堪称苛刻的选拔流程。除了保留之前对品德、学识以及教育理念的考核,还特意新增了实践考核这一关键环节。这实践考核可不是走过场、摆样子的,而是实打实要求考生走进学堂,给孩子们真刀真枪地上一堂课。然后呢,由专门组建的评审团,从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课堂互动是否活跃、学生反馈如何等多个角度,全方位进行打分评判。
这消息一放出去,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整个大理国瞬间热闹起来。那些一心怀揣着教育梦想,想为大理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人,纷纷摩拳擦掌,积极准备。不过,这严格的选拔流程,就像一把利刃,直接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蛋糕。
在大理国一个偏远得仿佛被世界遗忘的小镇上,有个叫王芒的富绅。这王芒啊,家里那是富得流油,人脉关系更是错综复杂,在当地就像个地头蛇,平日里就喜欢靠着自己的关系走后门,办些投机取巧的事儿。他有个远房侄子,叫刘克功,笔试入围之后,王芒一门心思琢磨着通过实践考核把侄子塞进教师队伍里。
他先是找到了负责这个小镇教师选拔的官员张麻子,满脸堆笑地走进张麻子的府邸,怀里还揣着一大袋沉甸甸的银子。见到张麻子后,他赶忙把银子递过去,笑嘻嘻地说道:“张大人呐,我这侄子刘克功啊,一心想着为大理国的教育事业发光发热呢。您看这实践考核,能不能帮着通融通融?”
张麻子一看到那袋银子,眼睛瞬间亮得跟夜明珠似的,连忙点头哈腰地说道:“王老爷,您就放一百个心吧,这事儿包在我身上。到时候,我保证让评审团的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您侄子这事儿准成!”
可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啊,他们以为这事儿能神不知鬼不觉地瞒过去,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段郎和陈雨辰为了确保选拔过程公平公正,早就像撒网一样,在各地安排了不少眼线。这不,很快就有人把这事儿一五一十地报告给了陈雨辰。
陈雨辰一听,气得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这些人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在选拔教师这种关乎大理国未来的大事上动手脚!父王,咱们可不能就这么算了,得好好整治整治这些歪风邪气!”
段郎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说道:“哼,他们还真以为能瞒天过海?雨辰,你立刻带一队人马,去把这个张麻子和王芒给我抓回来,我要让他们知道,在大理国,谁要是敢妄图破坏教育选拔,都绝没有好下场!”
陈雨辰领命后,雷厉风行,带着人马风风火火地赶到小镇,很快就把张麻子和王芒五花大绑,押回了都城。两人被押到段郎面前时,吓得脸色惨白,浑身像筛糠似的抖个不停。
段郎一脸威严地坐在椅子上,冷冷地盯着他们,犹如寒冬腊月的冷风,让人不寒而栗:“张麻子,你身为选拔官员,本应公正无私,却竟敢收受贿赂,公然破坏教师选拔的公正,你可知该当何罪?还有你,王芒,为了一己私利,就想危害大理国的未来吗?”
张麻子 “扑通” 一声,像只被吓坏的兔子,直接跪在地上,哭丧着脸哀求道:“王爷,我错了呀,我真是一时鬼迷心窍,猪油蒙了心,才收了他的银子。求王爷您大人有大量,饶了我这一次吧!”
王芒也跟着 “噗通” 一声跪下,头磕得跟捣蒜似的,哭喊道:“王爷,我再也不敢了,您就高抬贵手,饶了我吧,我以后一定老老实实做人!”
段郎一拍桌子,怒喝道:“饶了你们?想得美!来人呐,把张麻子革职查办,打入大牢,让他好好反省反省!王芒行贿,性质恶劣,罚款白银千两,以儆效尤!至于那个刘克功,哼,终身不得参加教师选拔!”
这事儿就像一阵狂风,迅速在大理国传开了。那些原本也想走歪门邪道,动歪脑筋的人,听到这消息,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了。这么一来,教师选拔的风气一下子就端正了许多,大家都知道,在这事儿上可不能耍小聪明。
然而,这选拔过程中的麻烦事儿,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来一茬。在另一个地方,有一些所谓的 “学术权威” 坐不住了,跳了出来。这些人在大理国的学术界,平日里也算是有点名气,到处吹嘘自己。他们觉得段郎和陈雨辰制定的选拔标准,就像一道高墙,把他们推荐的学生都给挡在了教师队伍之外。于是,他们就在都城热闹的大街上张贴大字报,公然声称段郎和陈雨辰根本不懂教育,胡乱制定规则,把学术自由都给破坏了。
这大字报一贴出来,就像磁石一样,吸引了不少百姓围观看热闹。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被他们这么一忽悠,还真开始对教师选拔产生了质疑。段郎和陈雨辰得知这事儿后,决定亲自出马,正面解决这个问题,绝不能让这些人误导民众。
他们在都城最大的广场上,精心举办了一场公开辩论会,邀请这些所谓的 “学术权威” 参加。辩论会当天,广场上那叫一个人山人海,围得水泄不通。
段郎大步流星地走到台上,声音洪亮得如同洪钟,说道:“各位父老乡亲,今日把大家召集到这儿,就是要把教师选拔的事儿原原本本、清清楚楚地说给大家听。我们制定的选拔标准,那可都是为了大理国的教育事业着想,为的就是让孩子们能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让大理国的未来更加美好。”
这时,一个 “学术权威” 站了出来,一脸不屑,撇着嘴说道:“段王爷,你说的这些大道理,我们耳朵都听出茧子了。但你们看看这选拔标准,把我们学术界推荐的那么多优秀人才都拒之门外,这不是明摆着破坏学术自由吗?”
段郎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反问道:“请问这位先生,你所谓的优秀人才,到底是真的优秀,还是仅仅符合你们那个小圈子的标准呢?我们选拔教师,首先看重的就是品德,如果一个人品德有亏,就算他学识再高,又怎么能教出好的学生,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呢?再者说,教育理念必须要与大理国的发展相契合,难道让孩子们去学那些歪门邪说,才叫学术自由吗?”
另一个 “学术权威” 一听,急眼了,跳出来说道:“段王爷,你这就是强词夺理。我们推荐的学生,那可都是饱读诗书之人,怎么就品德有亏了?你可别血口喷人!”
陈雨辰不慌不忙地站出来,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资料,大声说道:“各位,我们可不是空口无凭。经过我们的调查,你们推荐的这些人当中,有的平日里在学术上弄虚作假,抄袭他人成果,毫无学术道德;有的对百姓傲慢无礼,仗着自己有点学问就目中无人。这样的人,怎么能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又怎么能担当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呢?”
围观的百姓们听了,纷纷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一些原本支持 “学术权威” 的百姓,也开始觉得段郎和陈雨辰说得在理,脸上露出了认同的神色。
在这场激烈的辩论中,段郎和陈雨辰凭借着有理有据的反驳,就像两把利剑,直戳对方的要害,让那些 “学术权威” 渐渐没了话说,一个个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经过这重重考验,就像大浪淘沙一般,一批真正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顺利进入了教师队伍。这些新教师们,一个个就像充满活力的朝阳,怀揣着满腔的热情和抱负,兴高采烈地走进了大理国的各个学堂。
为了让这些新教师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段郎和陈雨辰又精心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教师培训。培训地点选在了都城最大、最气派的学府,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教师们,如同百川归海,齐聚一堂。
培训的第一天,段郎亲自到场,站在台上,目光坚定而温和地看着台下的新教师们,语重心长地说道:“各位老师,你们肩负着大理国未来的希望,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希望你们能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把爱国爱家、忠君爱民的思想,像春风化雨般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台下的新教师们,一个个听得热血沸腾,仿佛被点燃的火把,纷纷激动地表示,一定会全力以赴,努力工作,不辜负王爷的期望。
然而,这好事儿总是多磨。就在培训进行得热火朝天,一切都看似顺利的时候,边境突然传来了紧急消息。邻国的军队就像一群饿狼,开始在边境进行小规模的试探性进攻。大理国的守军虽然像英勇的卫士,奋力抵抗,但局势依然十分紧张,犹如暴风雨前的宁静,让人心里直发慌。
段郎得知消息后,不得不暂时放下教师培训的事儿。他吩咐陈雨辰继续抓好岗前培训工作,确保新教师们能顺利上岗。然后,他亲率王府亲军,快马加鞭地赶到边境坐镇指挥。见到作为兵马副元帅的段蓝后,段郎语重心长地说道:“蓝儿,你作为兵马副元帅,应该多强化自己在战役性作战指挥能力方面的训练。这战场瞬息万变,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带领将士们保卫好我们的国家。”
段蓝自信满满地说道:“父王,您放心。蓝儿已经仔细观察学习了多次您亲自指挥的战斗,心里有了不少感悟。这次您就在一旁看着,瞧我如何指挥这场战斗。万一有什么错误,还请父王您及时指正。”
他们站在营帐外,看着边境燃起的烽火,那火光冲天,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两人心里都明白,这一场战争恐怕是难以避免了。
在边境的营帐里,段蓝与将领们围在地图前,神情严肃地商讨作战计划。段蓝眉头紧锁,仔细端详着地图,说道:“各位将军,邻国这次来势汹汹,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得小心应对。他们的军队人数比我们多,而且装备也不差,咱们不能跟他们硬碰硬。”
这时,邓德智将军指着地图,冷静地说道:“我们不能跟他们硬拼。边境这一带地形复杂,到处都是山川沟壑,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设下巧妙的埋伏。另外,派人去联络周边的部落,看看能否得到他们的支持,多一份力量,咱们就多一分胜算。”
于是,一场紧张有序的军事部署开始了。大理国的军队就像勤劳的蚂蚁,在边境线上忙碌起来。士兵们有的拿着锄头,奋力挖掘陷阱,想着给敌军来个措手不及;有的则小心翼翼地布置弓弩,确保每一张弓弩都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家都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了充分准备。
而在另一边,邻国的将领们也在营帐里商讨着进攻策略。他们觉得大理国经过之前的内部整顿,肯定元气大伤,就像一只受伤的老虎,已经没什么战斗力了。这次他们信心满满,觉得一定能一举拿下大理国的边境重镇,立下大功。
“将军,大理国现在自顾不暇,内部乱成一团,我们只要发动突然袭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肯定能轻松取胜。” 一个将领满脸谄媚地说道,就像一只摇尾乞怜的小狗。
邻国的将军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得意洋洋地说道:“没错,这次我们要让大理国知道,敢跟我们作对,那就是自不量力,没有好下场的!”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段蓝早已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猎人,布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他们这些 “猎物” 上钩。
几天后,邻国的军队果然按捺不住,发动了进攻。他们气势汹汹地朝着大理国的边境冲来,一个个趾高气扬,仿佛胜利已经唾手可得,却丝毫没注意到四周隐藏的危险。
当他们进入埋伏圈后,段蓝一声令下:“放箭!” 刹那间,万箭齐发,就像密密麻麻的雨点,从四面八方射向敌军。敌军顿时大乱,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又有无数士兵如猛虎下山般从两侧杀出。
“杀啊!” 大理国的士兵们喊着震天的口号,奋勇杀敌,那气势就像汹涌的潮水,势不可挡。邻国的军队被打得节节败退,死伤惨重,就像一群没头的苍蝇,四处乱窜。
“不好,我们中埋伏了!快撤!” 邻国的将军惊恐地大喊道。但此时想要撤退,已经来不及了。大理国的军队犹如饿虎扑食,将敌军死死围住,不给他们任何逃脱的机会。
经过一场激烈无比的战斗,邻国的军队就像被秋风扫过的落叶,损失过半,狼狈不堪地逃回了本国。
段郎看到段蓝成功击退了邻国的进攻,保卫了边境的安全,心中十分欣慰。儿子在军事指挥才能上的出色发挥,让他看到了大理国未来的希望。
回到都城后,陈雨辰向段郎简要汇报了近期工作的进展情况。段郎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让陈雨辰挑起教育改革的大梁。他看着陈雨辰,充满信任地说道:“雨辰,这次边关的危机是你大哥独自解决的,我也想让你锻炼锻炼,积累更多经验。你有信心独自完成这项艰巨的教育改革工作吗?”
陈雨辰神情坚定,毫不犹豫地说道:“父王如此信任我,小婿一定不负所望,克服重重困难,保证完成任务!”
段郎欣慰地点点头,决定让陈雨辰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体制改革的工作中。他心里清楚,这场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前方的道路依然漫长而崎岖,还有很多困难和挑战在等着他们。
随着新教师们陆续走上岗位,大理国的教育事业就像春天的花朵,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孩子们在课堂上,听到的是真实、正确的历史,学到的是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思想。而围绕教师准入的这场激烈斗争,也让大理国的百姓们真切地看到了段郎和陈雨辰改革的坚定决心。
不过,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就像潜伏在黑暗中的毒蛇,可不会轻易罢休。他们又会想出什么阴险狡诈的阴谋诡计来破坏大理国的稳定呢?段郎和陈雨辰又将如何应对这些新的挑战?大理国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段王爷的江湖》之第五卷 《能念兹在兹》第六章 神秘组织现风云(6)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846/5039336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