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七零:入赘女厂长,这软饭真香! > 第271章 星火基石,歧路之始

第271章 星火基石,歧路之始


根据钱教授破碎的记忆和档案馆资料中一些语焉不详的记载,“观察者”是一个可能源自旧时代、甚至更早文明的、极端隐秘的实体或组织。

他们从不直接干预地面事务,只是冷漠地观察、记录着文明的兴衰起伏,如同实验室外的科学家观察培养皿中的微生物。

有人认为他们是知识的保存者,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在等待某种“合格”或“淘汰”的最终裁决。

“观察者”信号的发现,意味着“摇篮”基地近期的剧烈变化——秩序之歌、平衡重构、与“铁砧团”的冲突——可能都处于某种更高级存在的注视之下。

他们的成功或失败,或许不仅仅是废土内部的争斗,更可能被赋予了某种未知的“意义”。

这种被窥视的感觉,给本就复杂的局势又蒙上了一层深邃的阴影。

他们的一切努力,是否只是另一个更大棋局中的一步?

而“观察者”的沉默,究竟是善意的不干预,还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内有过载风险,外有强敌压境,暗处还有神秘的观察者。

“摇篮”基地和“微光议庭”的航船,正驶入一片更加迷雾重重、暗礁遍布的水域。

未来的命运,似乎并不完全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观察者”信号的发现,像一层无形的寒霜,笼罩在“摇篮”基地每个知情者的心头。

那种被置于显微镜下的感觉,让原本因击退强敌、初步稳定而生的些许自豪感荡然无存。

他们的一切挣扎、抉择、甚至内部的争吵,都可能只是某个更高存在眼中的一场实验或一场戏剧。

这种认知带来了巨大的无力感和紧迫感。

外部压力迫使内部搁置争议,但理念的裂痕并未消失,反而在沉默中加深。

关于“秩序过载”事件的反思和如何运用“平衡之钥”的讨论,逐渐演化为两种泾渭分明的路线主张,并在基地内部形成了虽未正式命名、却实际存在的派系雏形。

一方以小刘和技术团队的部分成员为核心,得到了许多深受“秩序之歌”理念感召、渴望建立更美好未来的年轻一代和理想主义者的支持。

他们自称为“星火派”,主张“秩序”的本质应是引导、赋能和共生。

他们认为,“平衡之钥”的力量虽然危险,但代表着文明复兴的关键。

当前的重点应是深化研究,尤其是破解意识与能量场的互动机制,探索如何在避免“同化”的前提下,利用这种力量净化环境、促进生产、甚至提升人类自身的潜能。

他们希望将“摇篮”建设成一个开放的、不断进化的“秩序样板”,通过示范和知识传播来吸引和影响其他幸存者,最终实现废土的和平复兴。

对于“铁砧团”的威胁,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展示“秩序”的优越性(如更稳定的能源、更健康的食物)来进行威慑和分化,而非直接军事对抗。

另一方则以“屠夫”、大部分军事骨干以及一些经历过太多苦难、对人性本恶深信不疑的务实派为主。

他们可被称为“基石派”,认为在残酷的废土上,生存是第一位,秩序必须建立在绝对的实力和可控的基础之上。

他们视“平衡之钥”为不可控的双刃剑,主张将其研究严格限制在防御和应用层面(如强化护盾、武器能量),并建立最严格的隔离和监督制度。

对于“秩序”的扩张,他们强调稳扎稳打,优先巩固现有地盘,建立强大的、纪律严明的军事力量,通过明确的规则和强大的威慑来保障安全。

对于“铁砧团”,他们坚信只有展示出足以让对方损失惨重的防御和反击能力,才能赢得真正的和平,甚至认为在必要时,应该主动出击,消除潜在的威胁。

郑代表和钱教授等人则试图站在中间,调和两派矛盾。

郑代表深知“星火派”的理想是长久未来的希望,而“基石派”的务实是当下生存的保障。

他努力维持着脆弱的平衡,在资源分配上尽量兼顾,既支持小刘团队进行有限度的谨慎研究,也全力保障“屠夫”的防御建设。

钱教授则多次召集小刘和“屠夫”私下交流,强调“秩序”与“力量”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过度偏向任何一方都可能招致毁灭。

然而,理念的差异根植于对世界本质的不同认知,调和谈何容易。

一次关于是否利用“平衡之钥”的能量共鸣尝试大面积净化基地西北方向一片受污染水域的讨论会上,两派再次爆发激烈争论。

“这是证明‘秩序’力量造福一方的绝佳机会!”小刘激动地陈述计划。

“胡闹!万一能量失控,污染扩散或者引发未知变异怎么办?我们的兵力应该用于加固东部防线,而不是浪费在这种冒险上!”“屠夫”坚决反对。

争论最终在郑代表的干预下不了了之,但隔阂却更深了。

基地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岔路口。

是点燃星火,照耀远方,还是深筑基石,固守一方?

这个抉择,将深刻影响“微光议庭”乃至整个废土世界的未来。

而天空之上,那些冰冷的“观察者”目光,依旧无声地注视着这一切。

与“铁砧团”的边境对峙,进入了一种微妙而紧张的阶段。

霍克上校的部队并未后撤,反而进一步加固了前沿据点,小规模的侦察摩擦时有发生,但大规模冲突却奇迹般地没有爆发。

“基石派”主张的强硬威慑策略,似乎起到了一定作用。

“屠夫”亲自督建的防御体系日渐完善,新训练出的护卫军士兵在几次小规模冲突中表现出的顽强和战术素养,让霍克上校意识到“摇篮”并非可以轻易碾碎的软柿子。

同时,山猫小队在敌后的持续骚扰,虽然战果不大,却像蚊子一样不断叮咬,让“铁砧团”的后勤部门不胜其烦,间接牵制了前线的行动。

而“星火派”无意中展示的“软实力”,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支“铁砧团”的小型侦察队在一次渗透行动中,意外闯入了一片靠近“摇篮”能源塔、受到稳定能量场轻微影响的区域。

他们惊讶地发现,该区域的辐射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地方,甚至能看到一些顽强生长的、未明显变异的植物。

这一发现被报告上去后,在“铁砧团”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对于长期生活在高辐射、资源匮乏环境下的废土居民而言,一片适宜生存的“净土”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这动摇了部分中层军官和士兵的战斗意志,他们开始怀疑,与一个可能掌握着改善环境技术的势力为敌,是否明智。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92/4419420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