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七零:入赘女厂长,这软饭真香! > 第296章 开放之险,星火抉择

第296章 开放之险,星火抉择


第二百九十七

面对“观察者”传来的评估报告与建议,“新芽”共治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激烈辩论。

星海的回响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诱惑,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关乎文明走向的考卷。

以小刘为首的“开拓派”极力主张采纳“观察者”的建议,尝试构建合作网络。

“我们不能重蹈‘摇篮’的覆辙!”小刘言辞恳切,“固步自封,最终只会走向僵化或被孤立围剿。‘观察者’看到了我们的潜力,也看到了我们的脆弱。寻找理念相近的伙伴,分享部分非核心技术,共同应对威胁,这才是可持续的道路!这甚至可能是‘观察者’评估的一部分——考验我们是否具备领导力与包容性!”

他尤其看重“模块B:

生物信息素精准通讯协议”,认为这不仅能解决远程通讯易被干扰的问题,更可能成为一种筛选潜在盟友的隐秘工具——只有内心认同“秩序”、精神频率能够与之共鸣的个体或群体,才能理解并使用这种通讯。

而以郑代表和部分经历过“摇篮”背叛与废土残酷的老人为首的“谨慎派”,则忧心忡忡。

“合作?与谁合作?”郑代表声音低沉,“‘铁砧团’唯利是图,‘潜影会’包藏祸心,其他零散聚落要么自身难保,要么理念不合。主动暴露我们的存在和技术,无异于稚子抱金过市!‘观察者’高高在上,它给出的建议或许符合某种宇宙社会学原理,但未必适用于我们脚下这片血腥的废土!”

山猫代表的防卫力量则处于两难之间。

他深知聚落防御的极限,也渴望获得更强的力量以保护家园,但他同样对外部势力充满不信任。

“合作可以,但必须在绝对安全和主导的前提下。我们拿什么确保盟友不会反噬?又拿什么作为合作的基石?仅仅是虚无缥缈的‘秩序’理念吗?”

争论持续了数日,气氛一度十分紧张。

最终,在郑代表深思熟虑后,一个折中而极具魄力的方案被提了出来:

“星火倡议”。

1.有限开放:不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扩散或结盟。

而是由小刘团队,基于“生物信息素通讯协议”的原理,开发一种小范围的、基于“秩序共鸣”的“理念感应信标”。

2.定向呼唤:信标不传递具体技术信息,只持续散发一种代表“和谐、成长、互助”的纯粹理念波动。

3.自主筛选:相信在广袤的废土上,一定还存在其他渴望秩序、厌恶混乱的个体或微小团体。

只有那些内心真正认同此理念,并能感应到信标呼唤的“有缘者”,才可能克服艰险,寻踪而来。

4.风险可控:信标本身不暴露聚落具体位置,感应过程也是双向的。

聚落可以提前侦察和评估前来接触者,掌握主动权。

这个方案,既回应了“观察者”关于“合作网络”的提示,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风险,将选择权部分交给了冥冥中的“理念共鸣”。它更像是一次播种,而非一次交易。

经过反复权衡,共治会最终以微弱优势通过了“星火倡议”。

这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却也无比冒险的决定。

“星火倡议”一经通过,便迅速付诸实施。

小刘团队暂停了对其他星海技术模块的深入研究,集中所有精力,投入到“理念感应信标”的研发中。

这比预想的还要困难。

将抽象的“秩序”理念转化为一种能够跨越距离、被特定频率意识感知的能量信号,涉及到了精神与能量互动的极深层次。

他们不得不再次借助“平衡之钥”的力量,将其作为理念的“源头”和信号的“放大器”。

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与调整后,一个不起眼的、由特殊晶体和能量纹路构成的柱状信标,被秘密安置在距离“新芽”聚落约一天路程的一处古老无线电塔废墟顶端。

这里地势较高,且废墟本身残留的电磁背景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信标的微弱能量波动。

信标启动的那一刻,没有炫目的光效,只有一种极其微弱、却仿佛能直接触动心灵的“呼唤”涟漪,以特定的频率,悄无声息地向着四周的废土扩散开去。

那呼唤中,蕴含着对绿色的渴望,对和平的向往,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共同成长的期待。

日子一天天过去,聚落外围的侦察兵加倍警惕,等待着未知的访客,或是敌人的进攻。气氛紧张而压抑。

起初的几周,除了几波被“绿茵协议”传闻吸引来的、形迹可疑的小股侦察人员(被山猫的防卫队巧妙逼退)外,并无真正响应信标的存在出现。质疑的声音开始悄悄响起。

然而,就在信标启动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转机出现了。

一支小小的、风尘仆仆的队伍,出现在了无线电塔废墟附近。

他们人数不过十余人,衣着破烂,面带饥色,但眼神却异常清明和坚定。

他们没有携带大量武器,反而背着各种奇怪的植物样本、土壤和水质检测工具。

带领他们的,是一位名叫莉亚的年轻女子。

她声称自己和同伴们来自一个早已毁灭的生态研究站的后裔,多年来一直在废土上流浪,试图寻找能够净化土地、重建生态的方法。

他们并非通过常规途径听到传闻,而是在冥冥中感受到了一种“召唤”,一种与他们内心追求完全契合的“频率”,历经艰险,才最终循着那模糊的感应找到了这里。

通过初步接触和谨慎的测试(包括让他们在不被告知具体原理的情况下,尝试解读一段经过处理的、蕴含“秩序”理念的生物信息素信号),小刘和郑代表惊讶地发现,莉亚和她的同伴们,竟然能够产生微弱的共鸣!

他们,就是“星火”呼唤来的第一批“有缘者”。

莉亚和她的小队,经过严格而谨慎的审查后,被允许进入“新芽”聚落。

他们的到来,仿佛一块投入湖面的拼图,完美地嵌入了“新芽”发展的蓝图之中。

这些生态研究者的后裔,虽然缺乏“新芽”那样源自星海的能量技术,但他们拥有极其宝贵的、关于废土原生生物、土壤成分、水文变化的庞大实地考察数据和实践经验。

他们对生态系统的理解是微观而具体的,恰好弥补了“新芽”技术在宏观能量引导上的某些不足。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92/4389660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