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七零:入赘女厂长,这软饭真香! > 第302章 静默之因,紊乱之痕

第302章 静默之因,紊乱之痕


“这幅星图……是机遇,也是更大的危险。”郑代表率先开口,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它告诉我们,我们并非孤例,但也将我们置于一个我们完全无法理解的、更大的棋局之中。‘观察者’的态度、‘共生体’的起源,甚至我们手中的‘平衡之钥’,都可能与此有关。”

“我们必须尝试解读它!”小刘眼中燃烧着求知的光芒,“这可能是我们理解自身处境,甚至找到突破当前困境的关键!星图上那些能量参数和信息素图谱,或许蕴含着超越我们现有技术的知识!”

山猫则更加务实和警惕:

“我同意要研究,但必须万分谨慎。谁也不知道主动探测或回应会引来什么。是另一个‘新芽’?还是另一个‘共生体’?甚至是……‘播种者’本身?在我们足够强大之前,贸然暴露在银河舞台上,可能是自杀行为。”

莉亚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看法:

“那些生物信息素图谱……如果星图代表的是不同的‘摇篮’文明,那么这些图谱是否就是不同文明的‘身份标识’或‘通讯密码’?地球对应的‘静默’与‘紊乱’,是否正对应着我们文明崩溃后的状态?如果我们能修复这种‘紊乱’,是否意味着我们正在通过‘播种者’的某种……考核?”

艾琳娜博士补充道:

“档案馆的古老记载中,有一些关于‘文明滤网’和‘大寂静’的模糊提及。或许,只有当某个‘摇篮’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够理解并运用这种星际‘语言’,并证明自身具有‘可持续性’时,才能突破某种无形的屏障,真正加入到银河文明的交流之中?而之前的我们,以及星图上许多黯淡的坐标,都还处于‘大寂静’的笼罩之下。”

会议最终达成共识:

成立绝密的“星图解析项目”,由小刘总负责,艾琳娜博士提供远程支持。

研究目标并非立刻进行星际通讯,而是:

1.破译基础符号:尝试理解星图坐标、能量参数和信息素图谱的基本含义与编码规律。

2.分析地球状态:集中分析代表地球的坐标及其关联参数,试图量化所谓的“静默”与“紊乱”程度,并寻找可能的“修复”指标。

3.评估潜在风险:模拟任何主动行为(如尝试向某个坐标发送信号)可能引发的后果。

4.绝对保密:此项目存在列为联盟最高机密,仅限于核心层知晓,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或外部势力的疯狂觊觎。

“播种者星图”的出现,将“新芽”联盟的视野强行拉升到了星海层面。

他们脚下依旧是危机四伏的废土,但目光所及,已是无垠的宇宙。

这份沉重而浩瀚的知识,将成为他们未来道路上,最不确定的变量。

“星图解析项目”在极度保密的状态下启动。

小刘团队在“星语站”深处开辟了新的隔离区,所有数据采用物理隔离和多重加密,研究日志甚至不使用电子设备,而是沿用最古老的纸笔记录。

破译工作进展极其缓慢。星

图使用的符号体系和数学逻辑与人类现有知识体系迥异,更像是一种描述宇宙底层规律和生命本质的“元语言”。

能量参数涉及到的维度超出了常规物理模型,而那些生物信息素图谱,其复杂程度仿佛在描述整个星球生物圈的集体意识波动。

他们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了代表地球的坐标及其关联数据上。

通过对比星图上其他一些状态各异的坐标参数,他们逐渐有了一些模糊的发现:

所谓的“静默”,似乎并非指物理上的无声,而是指一种“信息输出”的极度匮乏。

地球坐标向外散发的、能够被星图网络识别的“文明特征信号”微弱到了近乎于无。

这或许对应着大崩溃后,人类文明科技水平的断崖式下跌和全球性秩序的瓦解,使得地球从一个“活跃节点”变成了“离线节点”。

而“紊乱”,则体现在能量参数和信息素图谱的极端不协调与内在冲突上。

能量参数显示出一种狂暴、不稳定、充满污染和破坏性的特征,这与废土上弥漫的高辐射、能量风暴和“虚无之碑”等恶性遗物的影响吻合。

信息素图谱则更加复杂,它并非单一图谱,而是由无数代表恐惧、绝望、仇恨、贪婪、但也夹杂着微弱希望、勇气和同理心的个体意识波动,强行扭曲、挤压在一起形成的,充满了痛苦和矛盾的“混沌合声”。

“这种‘紊乱’……不仅仅是我们环境的崩坏,更是我们集体意识的病态!”小刘在项目内部讨论时,感到一阵心悸,“‘播种者’或‘观察者’评判一个文明,看的不仅仅是科技水平,更是其内在的精神状态与集体意志的和谐程度!”

这个发现让他们对“秩序之歌”和“绿茵协议”有了全新的理解。

他们之前所做的,不仅仅是在修复环境,更是在尝试治愈整个文明集体的“精神创伤”,是在将这“紊乱”的信息素图谱,向着更和谐、更稳定的方向引导!

“修复地球的‘紊乱’……或许就是我们通过‘考核’,打破‘大寂静’的关键!”莉亚的声音带着一丝明悟。

然而,知易行难。

如何量化这种修复?

如何评估进展?

星图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

这更像是一场没有明确终点的马拉松,他们只能依靠内心的指引和对“秩序”的理解,摸索前行。

就在“星图解析项目”于绝密中艰难推进的同时,“新芽”联盟对外的步伐也并未停歇。

根据《星火联盟宪章》的框架,联盟的构建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

第一个响应宪章、并经过“接触使团”严格考察后正式加入的,是一个位于东部山脉、名为“磐石”的小型地下避难所。

“磐石”规模不大,但拥有完整的地下生态农业系统和一批擅长地质与矿物学的专家。

他们长期苦于资源单一和外部变异生物的威胁,对“新芽”提出的技术共享与安全互助理念深感兴趣。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92/4383619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