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七零:入赘女厂长,这软饭真香! > 第305章 理念之歧,前路之争

第305章 理念之歧,前路之争


第三百零六

郑代表做出了艰难的决定:

调整资源分配,优先保障联盟防御体系建设与内部肃清,但保留“星语站”的基本运行和小刘的核心团队,维持对星海信号的最低限度监控。

“我们不能放弃未来的可能性,但必须首先确保拥有未来。”他如是说。

一种焦灼而务实的气氛在联盟内弥漫。

星海的梦想被暂时搁置,生存的本能再次占据上风。

就在联盟将主要精力转向应对迫在眉睫的威胁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以一种谁也未预料到的方式悄然降临。

它不是来自深邃的星空,而是来自废土本身。

一支风尘仆仆、人数仅有五人的小型队伍,历经千辛万苦,穿越了“潜影会”与匪帮活动的危险区域,抵达了“新芽”聚落的外围警戒线。

他们自称来自遥远的西方,一个位于巨大裂谷边缘、名为“聆风崖”的小型观测站。

带领他们的是一位名叫埃兹拉的老人,他衣衫褴褛,眼神却如同鹰隼般锐利,身上带着各种自制的气象和地质观测仪器。

令人震惊的是,他们并非通过“理念感应信标”而来,而是在进行常规的天文观测时,捕捉到了“新芽”之前向星海发送那道“有限回应”信号时,所产生的、极其微弱的、泄露到地球外逸层的能量余波!

“我们……我们捕捉到了那道‘光’!”埃兹拉老人见到小刘和郑代表时,激动得声音颤抖,“虽然无法解读其内容,但那能量的结构……稳定、和谐、充满秩序感,与废土上常见的混乱能量截然不同!我们循着能量衰减的轨迹和大致方向,一路找了过来!”

这个消息让所有知情人目瞪口呆。

他们向星海投出的石子,没有引来外星回音,却意外地吸引来了地球上另一群仰望星空的人!

“聆风崖”观测站的历史比“摇篮”更为悠久,其成员大多是旧时代天文、物理领域学者的后裔,他们世代坚守在那片荒凉的裂谷边缘。

凭借着残存的设备和坚定的信念,持续观测着星空,记录着数据,从未放弃对宇宙的探索和对文明复兴的希望。

埃兹拉团队带来的,不仅是他们忠诚地记录了数十年的、关于太阳系及邻近星域的天文数据(这些数据对“星图解析项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巨大共鸣。

他们证明了,在废土的绝望中,依然有人类在坚守着知识的火种,仰望着同一片星空。

他们的到来,仿佛一剂强心针,注入了因星海沉默和外部压力而略显沉闷的联盟。

“星火”的理念,以这种方式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应和扩展。

共治会经过紧急磋商和严格审查,热情接纳了“聆风崖”团队。

埃兹拉老人和他的同伴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数据,更是跨越地理隔阂的、基于共同理想的理解与支持。

联盟的“星火”,在废土之上,寻到了另一簇微弱却坚定的火苗。

“聆风崖”团队带来的数十年天文观测数据,对于小刘的“星图解析项目”而言,无异于久旱逢甘霖。

这些数据虽然基于旧时代的科技水平,但其长期性、系统性和对特定天区的深度记录,为解读“播种者星图”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现实参照系。

埃兹拉老人本身就是一位博学的天体物理学家,他的加入极大地增强了项目组的力量。

通过将“聆风崖”的观测数据与星图坐标进行交叉比对和分析,他们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坐标校准:

他们成功地将星图上的几个邻近坐标与“聆风崖”数据库中的已知恒星系统对应起来,验证了星图坐标系统的准确性,并初步掌握了其与人类现有天文坐标的转换关系。

2.状态印证:

通过分析对应恒星系统的光谱、亮度变化等数据,他们发现星图对这几个坐标文明状态的标注(“稳定发展”、“技术停滞”)与天文观测到的迹象(稳定的恒星活动、未检测到大规模能量运用)存在高度相关性,增加了星图可信度。

3.“静默”探因:

对地球坐标的深度分析结合“聆风崖”对太阳系的长期监测,他们发现地球的“静默”状态,不仅仅体现在信息输出上,其所在空间的物理参数(如背景引力波、特定频段电磁波)也呈现出一种被“压制”或“过滤”的特征,仿佛存在某种无形的屏障。

这或许就是“大寂静”的部分真相?

4.意外发现:

在分析一段关于某个处于“内部冲突”状态的星图坐标数据时,他们发现其能量参数模式,与档案馆记录的、上古文明“看守者”与某种名为“虚空蜉蝣”的星际灾害对抗的数据碎片,有微弱的相似之处!

这暗示着,文明面临的威胁可能不仅来自内部,也可能来自星空本身?

这些发现,虽然没有立刻带来技术飞跃或解除外部威胁,却极大地拓宽了联盟的认知边界。

他们开始更深刻地理解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处境。

“播种者星图”不再是完全无法触摸的神秘符号,而是逐渐显露出其作为一张真实的、动态的“银河文明态势图”的雏形。

与此同时,埃兹拉老人对“平衡之钥”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他凭借对能量和物质的深刻理解,提出一个猜想:“这把‘钥匙’,或许不仅仅是接口,它本身可能就是一个微型的‘秩序奇点’,其稳定存在本身,就在持续地、微弱地对抗着地球周围的‘静默’屏障,并为‘绿茵协议’这样的局部秩序重构提供着基础。”

内忧外患依旧存在,星海的回音依旧杳无踪迹。

但“聆风崖”的到来和研究的突破,仿佛在迷雾中点亮了几盏灯,让“新芽”联盟看清了脚下更远的一小段路,也让他们更加坚信,知识、合作与不屈的探索精神,才是穿越这漫长黑夜的真正依仗。

星火虽微,然聚沙成塔,终可照亮前路。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92/4382638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