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历史长河中的炼气士 > 第140章 摸金校尉,时光飞逝

第140章 摸金校尉,时光飞逝


“于吉。”

张角低声念着这个名字,心中一阵失落。

他明白灵宝君的意思,无非是让他忘掉过去,重新开始,放弃世俗权位。

张角梦想是天下太平,内心何尝没有为个人权位做打算的心思。

“是,我以后就叫于吉了。”

从今日起,世上再无张角,唯有于吉,于吉为灵宝君身边的道人。

两人行路回家。

“灵宝君……”

“以后叫我先生。”

“先生,我明明按照你的办法去做了,为何还是失败?”

于吉仍然不死心。

“民力可用,不可用绝。”

民力可推翻一切,一旦控制不住,也能燃烧江山社稷。

说简单点,张角有煽动的本事,但没有创建新秩序的能力。

张角仔细回想了许多,其实他应该做的不是造反,尤其是一下子发动数十万信众。

而是缓缓图之,先建设太平体制,形成坐地户,最好与当地士绅豪强合作,快速稳定秩序。

“先生,现在还来得及吗?”

倒不是于吉想东山再起,取了这个名字,则与凡俗之事无缘了。

“来不及了,火焰已起,先前没落子,现在要步步落后,成为他人嫁衣。”

刘川看向于吉,说:“野心太大,好高骛远。沉下心来,专心研究学问吧。”

救张角,拿九节杖,一命换一物。

下一次,劳烦自己出手兜底是不可能了。

轰隆隆……。

不远处传来马蹄声。

“走吧。”

刘川抓住于吉的肩膀,两人沉入地下,施展土遁之法离开。

不一会,汉军赶来,却不见了踪影。

原地唯剩不断燃烧的森林,旁边散落还未烧尽的衣角。

“张角已死,自焚身亡。”

众人遍搜附近,最终得出结论,张角真真切切死了。

另一边,刘川与张角两人一路返航回到诸葛村。

“以后在此地住下吧。”刘川向诸葛珪介绍道,“这位是于吉。”

两人互相见礼。

此后,于吉在诸葛村住下,每日除了打坐服气,便是研究太平经义,打算整理成册,为后世留作思考。

诸葛村远离世俗,地处偏远,战火倒是波及不到此处,毕竟是老祖宗百年挑选。

夜晚。

室内昏暗,忽升起南明离火。

火光照亮整个室内。

借着火光,刘川观察九节杖。

“没错,正是太一将行图上的羽人九节杖。”刘川万分确定。

太一将行图之上缺少的六种宝物回来一件。

此物名为云雷九节杖。

操控此宝,则有汲取云雷修行之能。

继承露盘汲取月华之后,刘川如今又可以汲取云气修行。

想到这里,刘川盘膝而坐。

两百丈神念探出屋外,汲取冥冥中的云气。

月光透过屋顶上的孔洞,照射承露盘,形成粉白状的玉屑。

因为天地间没有灵气,刘川只能以此类手段培育内气。

一旁,十字架法器散发煜煜光辉,此物有辟邪功效,但这个时代没有妖魔鬼怪,辟邪之物全无用处。

圣杯亦是如此。

初平三年(192年)

“放下武器,投降不死!”

曹操留着短须,高举手中倚天剑,龙相已显。

对方是黄巾军余孽。

“将军,我们投降!”

身着道袍的大祭酒呈上官印。

“你是什么职位?”曹操收起大印。

“回将军,在下是太平道治头大祭酒,率领搬山道人。”

“搬山道人?”

“发掘古迹仙踪,寻求长生不老。”

“哦?”

“大贤……张角之所以崛起,乃是发掘灵宝遗留,因此得而成就霸业,张角有云,得灵宝密藏,得天下。”

曹操顿时来了心思。

想起少年时所看到的故事,从那时起,曹操心中埋下了种子。

“这样吧,本将军封你为摸金校尉,专门处理相关之事,发掘灵宝密藏。”

“遵命!”

至此,曹操初据兖州,得三十万降兵,霸业初现。

江东孙氏初露锋芒,刘备还在四处挨打。

……

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已在父亲推荐之下拜名儒为师,将来步入仕途,成为长生卫的【左辅】,在官面为长生家族保驾护航。

诸葛亮已是十一岁,因其聪明伶俐,被誉为神童,可惜为人惫懒,

溪边,诸葛亮接替了刘川钓鱼的位置,刘川则在一旁观摩。

“亮,你真能的待下去吗?不打算出去闯一闯?”

诸葛亮回头一笑,说:“自然可以,给我一支鱼竿,一捧诗书,我能待到地老天荒,伯父,你相信吗?”

“我信不信不重要,你遵从本心而来即可。”

阳光之下,刘川在诸葛亮身上,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些人的影子。

王侯霸业也好,功名利禄也罢。

他只希望历史长河中遇到的每个人,每一件事物,都没有遗憾。

刚说完,诸葛亮耐不住寂寞,又跑出去骑着黄牛四处游荡,田野间回荡着几兄弟的欢声笑语。

刘川和于吉对坐下棋。

经过数年岁月的磨炼,于吉气质沉稳了不少。

岁月娴静,时光飞逝。

庄稼一季一季成熟,孩子茁壮成长。

建安二年(197年)。

这一年,上一代大司命诸葛堂去世。

亦是诸葛亮十六岁及冠之日。

清晨,东方欲晓,晨曦初露。

诸葛亮在书童服侍下洗漱。

身长八尺,秀美姿容,赤袍纶巾,好一个风流倜傥好少年。

父亲诸葛珪点头赞许,道:

“今日你就要及冠取字,以后便是独当一面了。”

“多谢父亲栽培。”诸葛亮郑重行礼。

若不是父辈细心呵护,他又怎能在战乱中度过快乐的童年。

诸葛亮走到外头,看到那个气度不凡的青年。

“亮,拜见……兄长。”

从伯父到兄长,聪明绝顶的诸葛亮隐约猜测出来了什么。

此时他还不是少司命,但似乎察觉了家族的使命。

祭典之上,刘川亲自为诸葛亮及冠。

“孔明,你的字就叫孔明,愿你……算了,你快活就好。”

刘川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

时间过得真快啊,当年的小不点,如今也长大成人。

“谢兄长。”

诸葛亮躬身行礼。

及冠礼结束之后,诸葛亮成为新一代少司命,被授予守护素王的使命。

黑夜,诸葛亮握着白羽扇,想起白日刘川的祝福。

“兄长,这样的日子,你过了四百年……。”

人人皆过客,无人伴终生。

愿你往后的岁月诸事顺遂,伯父、兄长、子侄、孙辈……。

这一年,刘川四百四十一岁,诸葛亮十六岁。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61/4436549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