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历史长河中的炼气士 > 第162章 永恒之人,历史大势

第162章 永恒之人,历史大势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暠深深将这句话记在心中,并将这句话定为祖训。

灵宝君是在告诫自己,身为皇帝,私心不要太重,也不能滥用民力。

没有人能永垂不朽,没有势力长久不衰。

秦皇汉武,亦是逃不过生死,强大的汉朝,也没能摆脱兴衰厄运。

做好生前之事,与民休息,死后才能不被万民唾骂。

李暠在屋外待到天亮,他整理衣冠,再度踏上征程。

华夏分裂两百年,所带来的撕裂是难以想象的。

汉人胡化、南北对立、重新开荒、修缮水利、迁徙人口,以及门阀世家。

这需要付出几十年上百年的努力。

“文治武功不重要,当务之急是恢复。”

此后,李暠一生都在北方主持种树、开荒、恢复长安生态、迁徙汉家人口。

复汉二十八年,李暠病重驾崩,享年六十二岁,其平定天下的功绩,庙号为太宗,谥号:武。

刘川高居祥云,身处世外洞天。

时而下凡游历,时而身处天空修行。

此乃游四海之地仙,无拘无束,天下大可去得。

地仙道果,一千零八十岁。

地仙道果再往上,则是天仙道果。

天仙道果增寿一千岁,寿命上限为两千零八十岁,或许可以在太空自由飞行,刘川如是想道。

云海茫茫,波涛翻涌。

空间一片雪白,唯有云雷与烈日高悬。

刘川盘膝而坐,他换上了白衣,不再是当初降下杀劫的黑衣灵宝。

下方的地面缓缓变得透明,浮现出轮廓分明的山河大地。

山河不再新,每一寸每一分,都曾有自己的足迹。

“前几十年的记忆,似乎越来越淡了啊。”

波澜壮阔的战国秦汉,已是五百多年前的事。

在漫长的岁月当中,几十年刻骨铭心的回忆,似乎变得似有似无起来。

“长生种……”刘川沉思。

长生种可不是话本作品想象中寿命长一点的人类,当人的寿命变长,尤其是普通人十几倍以上的时候,世界观价值观就已经不是人类了。

如果不是当初大汉天命的约定,以及身为汉人血脉的同理心,刘川不会亲自出手。

毕竟在时间跨度面前,王朝的改朝换代,似乎显得不太重要。

如果再发生一次改朝换代,仅仅是皇帝从姓李换成其他姓氏,刘川不会理会。

他所爱的,并非一家一姓,皇帝姓刘的也能当,姓李的也能当,其他姓氏亦是如此。

往后岁月,只要不是华夏文明沉沦,刘川基本不会再出手。

随着时间流逝,刘川后半生的生命,大大超过前面数十年,乃至前世二十多年。

而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基本是在前面数十年建立,由此造成的问题便是感情越来越淡漠。

“我必须修身养性,坚毅心志,以此来对抗时间,同时构建出一套属于长生者的三观。”

人类所感知的时间,不过是以人类主观角度的物质世界变化。

普通人花十年干一件事,会觉得非常漫长。而在刘川眼里,十年与半载一年差不多。

对于寿命更长的长生者,更难以理解他们的思想,在他们眼里,花几千年看石头风化,沧桑变迁,或许与普通人驻足一片云彩那般微不足道。

至于永恒者,刘川暂且想不到他们的乐趣。

在永恒超脱之人的眼里,一年与一万亿年基本没什么区别,他们的时间已是无限,任何时间衡量在他们面前没有什么意义。

一念闪烁间,亿万世界生灭。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刘川闭上眼睛,服下玉屑,运行体内真气。

兴起之时,化身下凡,成为各行各业角色,体会民间百态。

渐渐地,他的心智越发坚定。

长生,不一定非要炼成石头,否则长生没了意义;也不一定留下所有人性,以凡人视角观看漫长时间,将会越来越痛苦,一切显得没有意义。

达到两者的平衡,即是悟道。

接下来,刘川花了数年时间,从大地搬运物资,打造出全新的云中天宫。

“以后,此地为云中天宫。”

世外洞天的名字太过笼统。

刘川高居云中天宫,俯瞰世事变迁。

公元523年,刘川687岁。

这一年,凉国政治动荡,群雄割据,天下分裂。

两年后,外戚篡位,建立周国。

这一年,凉朝灭亡,国祚一百三十八年,历经八帝。

凉国诞生的时间点属于风云激荡的转型期,传统世家门阀与皇权、寒门庶族矛盾不可调和,南北分歧甚多,这在人口暴增,兼并加剧之后终于爆发。

农民起义、流寇掠地、军阀割据。

战乱二十余年,南北朝对立三十余年,最终由隋篡周,北隋一统天下告终。

隋朝建立使历史发生倒退,重新回到皇权与世家共治天下的局面。

但历史大势势不可挡,农耕技术发展,生产力提高,大量中小地主诞生,导致魏晋沿袭而来的庄园制度崩溃,大世家周围依附着数万甚至十余万百姓的局面不会再出现。

很快,隋朝再次陷入内乱。

最终,时隔百年,李氏后人于618年建立唐朝,一统天下。

“有意思……”刘川在天上看到这一幕。

莫非这就是历史的螺旋上升?

他知晓天下定会由“世家共天下”的局面,转变为“与士共天下”的局面。

没想到期间竟要经历挫折反复,当然,最终还是转变到这个局面,此乃历史大势,浩浩荡荡。

“前世的历史,或许是外来异族的打断,最后几百年才陷入停滞的局面。”

“看来屠胡之策并没错。”

儒家固然有一部分原因,但大部分还是异族胡虏的野蛮与劣根性,正是他们的愚民和防汉政策,才导致这类情况发生。

毕竟落后可以学习,当时华夏与他们的差距不大,可以凭借体量快速追上,即便当不了世界霸主,至少保底是东方霸主。但头上一直有个势力防止汉人掌握力量,如此自然导致落后。

唐朝建立,历史在细节方面略有差别。

“剩下就是末法大劫了,希望你们能添点乐趣。”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61/4406791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