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流民潮
于谦被自己女儿的话给拉回到了现实,的确,大景王朝还能存在多久都已经是个问号了。
大景王朝的百官们已经脱离群众太久了, 已经忘了底层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了。
于谦对于清雪说道,“今天为父听那些百姓讲述之前官府的税收,你知道收多少吗?光是土地税就有起码五成的收成。
如果再加上算钱和口钱以及更赋和庸税的话,八九成收成就就没了,还有其余的苛捐杂税,这根本就是不给百姓活路。”
“别说这些百姓了, 就算换成是我,我也得造反,因为是真的活不下去了。
这王腾虽说是个反贼,但是对百姓还是不错得,知道爱惜民力,没有征发徭役。
而且算钱减半,取消了口钱,十税一的土地税率,百姓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啊!
王腾的政策能坚持下去的话,不出三年年,乾州的百姓就必然会成为全天下最富裕的百姓。”
于清雪听到后也很吃惊,“父亲大人,这些普通百姓活的如此艰难吗?”
“唉!”于谦只是叹息了一声,“从目前王腾的举动来看, 此人绝对是一个大才。除了对内轻徭薄赋之外,还剿灭了盘踞在乾州几十年的匪患。
对外还抵抗北方匈奴人的入侵,如此人才都起兵造反了,看来大景真的是气数已尽了!”
“至于底层百姓的生活,我们沿途一也经过不少地方,你应该也看到过。
至少目前乾州地区百姓的生活算是真的稳定下来了,走吧,我们也需要继续赶路,前往密山府这里,在密山府定居吧!”
........
王腾外出视察了一圈之后,对各地官府的行政效率还是很满意的,而且从这些百姓的反应来看,对王腾是真的很感激。
因为王腾是乾州地区第一个真正关心他们这些百姓死活的上位者!
对于王腾来说,这基本逻辑也很好理解。
毕竟百姓才是根本,有了百姓的支持就有了稳定的财政税收,有了稳定的钱粮来源,加上外挂,这才是支持他造反大业的根本。
所以王腾一直都很注重民生保障,至少目前来看,他的西北商会和西北粮庄的作用很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给百姓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2月份,此时位于西北的乾州,早已经进入到了冬季两个月了,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寒冬。
好在有王腾这边的低价煤炭供应,让百姓可以在寒冬之中有了取暖和做饭的燃料,同时也让百姓真真切切地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进入寒冬的两个月,乾州没有一个百姓被冻死饿死!
而且由于纺织厂的正式成立,吸纳了大量的女工进入其中工作,也算是变相地提高了百姓的收入。
城外的那些村庄,百姓的房子也都是经过官府的修缮,不再变得那么四处漏风,总之一切都在往向好的方向发展。
乾州的百姓真正意义上体会到了什么是最温暖的寒冬!
稳定而且廉价的大量煤炭供应不仅仅解决了百姓的取暖问题,也在无形之中改变着百姓的生活习惯。
在原来的时候,百姓基本上都是 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 吃冷食的,因为柴这种资源太宝贵了。
如今有了这取暖的炉子,就可以在取暖的时候顺带着把食物 也进行了加热,让大家都吃上了热食。
在寒冬之中能吃上热食,这是多幸福的一件事情?
百姓并非不知道热食的好处,只不过原来的时候百姓没有充足的燃料而已,不得已才吃冷食。
......
相比于乾州地区百姓的生活,外界百姓则是在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大家没看错,的确是水深火热。
毕竟朝廷的赋税收的太狠了, 导致无数百姓没有了活路,于是要么纷纷铤而走险,选择加入到了起义军之中。
要么就成为难民和流民,这些难民和流民就成为了大景王朝各处的不稳定因素。
如果处理不好这些流民和难民的话, 那么这些人大概率就会加入起义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反贼。
可是大景的各地官府那些官员们一个个都是损公肥私的好手,怎么可能愿意拿出自己的钱粮来 赈济这些灾民?
那些世家大族里还是有明白人的,但终归只是少数,但是这少数 的明白人还是给了这些流民一个活路,让他们不至于被饿死。
除了世家大族收拢了不少人口外,还有很多乾州附近地区的百姓,听说乾州地区很不错,选择往乾州地区逃亡。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王腾这里。
“主公,如今在天马关还有碛口关这里聚集了大量的流民,还请主公示下如何解决!”荀彧汇报道。
王腾看向了荀彧和诸葛亮二人,问道,“目前一共有多少流民在这两个关隘外面?”
“主公,根据目前的 统计,已经有了大约5万左右的流民,后续这些流民的数量还会继续增加的!”诸葛亮开口道。
王腾轻微皱了下眉头,“那些大景王朝各处的官府都不管管吗?他们难道不知道有了这么多人口加入我们这边意味着什么吗?”
“主公,附近的各个州的官府根本就不想管这些人的死活,而且还是故意引导这些百姓前来投奔我们这里的。
如果不是我们今年种田产量不错,估计这群流民还真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王腾眼里的杀机一闪而过,不过他的这个杀机不是针对荀彧和诸葛亮 二人 ,也不是针对那些流民,而是针对大景王朝各处的官员的。
满朝文武里,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这些百姓的死活,当真该死!
“传令下去,放这些百姓进入乾州,但是必须要听从我们的安排,对他们的身份进行仔细地甄别,确定没问题后再放他们进入乾州,并且对他们进行集中式管理!”
荀彧没有答应下来。而是一脸地忧虑道,“主公,如果我们真的开关的话, 要是流民涌入数量太多的话,我们怎么办?”
“好办,我们今年的军屯不是搞了那么多粮食吗?反正这些土豆除了明年推广的种子外,我们自己吃也吃不完,食物这一块我们是不怎么缺乏的。”
“现在我们最缺的就是人口,而且明年开春后要进行东征,我们正缺乏帮忙转运粮草的民夫,如今这人不就来了吗?
这样一方面还能降低乾州百姓的负担,另一方面还能 让我们节省一部分运费开支,同时还争取了民心,一举三得。”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57/2332326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