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开局落榜生,系统奖励一千铁浮屠 > 第60章 韩信的计划

第60章 韩信的计划


很多人可能会奇怪,为何这朝廷大军骑兵明明有绝对兵力优势,为何不冲击乾州军的步兵呢?

原因也不复杂,因为这个时期的骑兵连马镫都没有,也没有专门的高桥马鞍。

所谓骑兵基本上就是在胯下垫着毯子,靠着两条腿夹住马肚子骑马。

攻击手段主要也都是骑射为主,冲阵的话,  这种骑兵对于甲胄齐备和军纪严明的武卒军阵根本没太大威胁。

武卒方阵可是有着足足1500名刀盾兵呢,如果看到对方骑兵冲阵的话,  在己方骑兵的掩护下,可以快速结成圆阵防守,组成刀盾兵,长枪兵,弓弩兵的三层重阵势。

武卒装备的曲面大方盾可是足足有1.2米高,90厘米宽的大盾牌,不仅盾牌本身很厚实,而且这东西的防御力也是很强的,可以遮挡住全身大部分重要部位。

更何况武卒方阵两翼可是有7000名骑兵保护侧翼的,15000连马鞍马镫都没有轻骑兵去冲击1万名武卒步兵的圆阵?

这叫送死,真当那7000骑兵是傻子?

而且对于大景王朝来说,骑兵本身也是很宝贵的。

真正归朝廷掌控的骑兵总兵力也就7万骑兵,基本都是这种骑射为主的骑兵。

由于大景王朝的财政越来越差,所以这七万骑兵的训练水平根本就不行,战斗力也是要打折扣的。

毕竟军队的战斗力是要靠钱粮来维持的,没有钱粮,战斗力  怎么保证?

另外就算是童惯再蠢,也不愿意骑兵大规模伤亡的,真损失太多的话,他也没法回去交差。

所以双方此次交战的主力是步兵,而骑兵的作用就是掩护步兵撤退或者保护两翼。

话说回来,韩信这边马上就让人将骑兵将军丁峰给找来了。

“末将参见将军!”丁峰拱手施礼。

“将军免礼,本将把你找来乃是有一很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韩信说道。

丁峰内心一动,恭敬道,“请将军示下!”

韩信站起身来,没有说任务,而是问道,“丁将军,你认为敌军的弱点是什么?”

丁峰略一思索,答道,“回将军话,末将以为敌军兵力  虽然很多,但是敌军的最大弱点就在于单兵战力不强。

而且据末将所知,敌军的这些兵力乃是敌军能搜刮出来的最后一支机动力量。”

“敌军大营距离萧关大约有60里,这60里就是我们的战机所在,末将请大将军下令!”

韩信很满意地看着丁峰,他说道,“你看的很准确,敌军的兵力多不代表战斗力强,反而因为兵力多而导致后勤压力很大。”

“敌军之所以选择从萧关出兵和我军对峙,原因就在这里,萧关距离这里的不到一百里,敌军完全可以将萧关打造成一个后方的粮草基地。”

“这样的话,敌军的粮草运送速度就会更快,而本将交给你的任务就是带领5000骑兵截断敌军粮道,然后和3000重骑兵配合,伺机歼灭敌军的骑兵主力!”

“只要敌军骑兵全军覆没,此战之后,雁南城就是我军的囊中之物。

至于这些敌军本将也会  想方设法地削弱其兵力。到时候爆发大战的话就很需要你们骑兵的配合了!”

丁峰躬身施礼,“将军请放心  ,末将晓得其中厉害!”

...........

夜里  ,丁峰带着5000骑兵悄悄的离开了大营,不知去向。

而另一边,童惯那边对于这件事情还一无所知。

此时童惯感觉自己真的要愁死了,原本以为自己统帅20万大军,平定叛乱手拿把赚的,甚至还有准备养寇自重的想法。

结果现实直接打了他一巴掌,童惯做梦都没想到这乾州的贼军居然战斗力这般强大。

这武卒的战斗力和纪律性出乎他的意料。别说童惯自己了,就算是纵观之前的历史,也从没见过有这样精锐的步兵。

童惯准备明天再次出兵去试探下贼军的实力,为了保险起见,明天他们将发动对敌军大营的攻击,同时想办法切敌军的粮草供应!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吃完早饭之后,童惯就出动了10万大军。

10万官军把军阵一排开,看起来还是很唬人的。

韩信接到消息,急忙登上几十米高的高台查看情况,很快就看到了敌军的动向。

韩信看到后,马上下令,“传令下去,4万大军上营寨墙防守,另外飞鸽传书给后方,让他们运粮队小心敌军骑兵袭击!”

“诺!”

很快,乾州军这里就开始快速的上营寨强防守,乾州军的大营可不是简单的那种临时营地,而是属于有各种防御工事,军营内各个功能区十分完善的军营。

古代的军队在安营扎寨这一块可是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尤其是王腾穿越前的那个世界里。

《孙子兵法行军篇》里就有过相关的描述: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

这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安营扎寨一般来说都会选择地势更高的地方,而且选择光照相对比较充足的地方。

古代山南水北为阳,因为光照充足  ,所以军营内不容易滋生霉菌,士兵的身体健康也能得到保证。

而在宋代系统化的兵书《武经总要》里,对安营扎寨则是有更详细的描述:夫下营之法,择地为先。地之善者,左有草泽,右有流泉,背山险,向易平,通达樵牧,谓之四备,大约军之所居,就高去下,向阳背阴,养生处实,无以水火为虑。

可以说这个描述就是对安营扎寨进行了更细致的考虑,将柴木砍伐,取水,防范敌军放火,交通便利,士兵的身体健康,地形优势等等因素  都考虑进去了,这是也比较理想化的范本。

而对于军营的整体布局,则是有更系统的书籍来详细讲解如何安营扎寨,那就是唐代名将李靖所著的《卫公兵法》!

这个书对安营扎寨的描述则是如下:下营之时,先定中心,即向南北东西各步二百十四步,并令南北东西及中心标端。四面既定,即斜角更安四标,准南北令端..........计二万兵,除守辎重六千人,马军四千人,步兵令当二百队,别取六步三尺二寸地,并冲塞总尽。若地土宽广,不在贼庭,即五步以上下幕准算折;若地狭,安置不得,即须逐角长斜算计尺寸,一依下营法。

.......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57/2332326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