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教育普及之初
“各位百姓听着,我家大王有令,大王即将在乾州,延州,梁州,并州,密州和冀州六地推广官学制度。
你们所有百姓家里的孩子,都可以进入官府在你们各个乡里开办的学堂上学,可以在里面读书识字!”
小吏开口一句话就让所有听到这句话的百姓都愣住了。
现场一片安静,原本很嘈杂的现场变得鸦雀无声。
只剩下的小吏通过大喇叭喊话的声音。
“官府的官学,再过一个月就开始正式运营。大家需要想让自家孩子进入学校读书识字的, 只需要承担书本费和学费即可。官学每天会为在里面上学的孩子免费提供一餐午餐。”
“这个书本费和学杂费也并不多,一年只需要1000文钱,另外这1000文钱里还包括了你们上夜校的开销。”
“我家大王要开展 扫盲运动,也就说你们也都有读书识字的权力,在大家每天干完活之后,就可以前往各个乡里的官学这边,进行夜间学习,所以这叫夜校。”
“说实话,就你们站在这里的,估计很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来吧?榜文上写的是什么也都不认识吧?
你们这种情况就叫文盲,所以我家大王才会开展扫盲运动,最起码要让大家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写,让大家知道一些基本的算数知识,知道自己每年该缴纳多少赋税什么的,防止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所以从10月份开始,大家农忙完毕之后,晚上吃完饭后,都可以去官学那里读书识字!”
现场的所有百姓都竖着耳朵,唯恐漏掉了一个字。
小吏的话句句扎心,句句都说到了大家的心里。
在场很多百姓真的是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至于说算数,那更是一窍不通。
至于官府张贴的榜文上写的是什么,向来都是官府的官吏说什么他们就只能认为是什么,简直就是活着的睁眼瞎!
如今大王居然下令,让他们这群泥腿子的后代,甚至还包括这些泥腿子居然都有读书识字的权力了?
我的天啊,要知道,这些东西原本可都是只有贵族老爷们或者是一些大户们才能学的啊,如今他们也可以学习了!
一年1000文钱的费用的确不低,但是这可是能改变自家孩子命运 的机会啊,另外这1000文钱里, 不仅仅是自家孩子可以读书识字,还包括自己这些人 读书识字的开销呢。
这样一看 ,这1000文钱的价格真的不高,甚至还得需要官府补贴一部分钱财呢!
百姓们虽然目不识丁,但是又不是傻子。
如果读书真的那么容易的话, 他们也不会祖祖辈辈都是这样了。
很显然,他们对于读书识字的开销是 很清楚的,一年1000文钱,真的不多!
很快就有百姓开始问道,“敢问这位官爷,这1000文钱包含的学杂费和书本费是什么玩意啊?”
小吏很有耐心的讲解道,“书本费,顾名思义,读书识字是的需要书吧?你写字不需要纸张和笔等物资 吗?这些书本费就包括这些东西的开销。”
“至于说学杂费,官府找老师先生教导你们读书识字,他们不需要养家糊口吗?这些学费就是给他们工作 的报酬。
另外这学杂费还包含官学教室校舍的建立和维护还有他们的午餐伙食费用等等,这都是需要钱财的。
你们应该也都知道,这读书识字在过去可都是大户人家才能学的东西。”
“我再多说一句啊,我家大王志向在整个 天下,难道你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和你们一样浑浑噩噩地过完这一辈子吗?”
“你们难道就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也能凭借着读书识字而当一名官吏?只有读书才能改变你们这些人祖祖辈辈的延续到现在的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只有读书 才能改变命运,你们的孩子读书了, 以后就算是最差也可以给一些商人当一个账房先生,或者和我一样,给官府当一个小吏,这不也是一条出路吗?大家说是不是?”
所有的百姓都沉默不语了起来,眼前的这个小吏虽然在官府属于小吏,根本就不算官员。
可是这个小吏对于他们这些底层百姓来说,依旧是属于高高在上的人物。
这就是事实!
“敢问这位官爷,这 读书如果我们手头没有钱财,只有粮食的话,可以吗?”
“呵呵,你们手头的粮食都应该有很多吧?足够你们一家几口人吃好几年了, 粮食放久了就会发霉坏掉了, 所以你们可以把粮食卖给西北粮庄换成钱财。”
“而且大家可以想一想,一年的费用才1000文钱而已。你们可以想一想以前的官府, 你们一年光是口钱,算钱和更赋以及徭役和其余的各种苛捐杂税,一年多少钱?”
“如今我家大王可是在兴办官学,让你们读书识字,一户只需要一年1000文钱而已。
这1000文钱可是包含你们自己读书识字的费用在内的,这样一算,你们还感觉价格贵吗?”
“另外,现在官府每天都在招募人员去修建砂石路,每天都会有工资结算的,故而大家也不需要担心钱财的事情。”
............
这一幕,在王腾治下的各地都在发生着,只不过在冀州和密州等地则是免除这一年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可以说是对百姓真正的仁政...........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57/2332318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