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狂侠
在凉山营吃饱喝足,回到峰峦城后。
宋念丰挥手让人都出去,独自坐在书桌后,闭目养神。
这是近些年养成的习惯,把最近该做的,没做的事情,都仔仔细细想一遍。
很多事多想几遍,便会发现没考虑到的地方,从而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
过了片刻,他睁开眼睛。
在一堆文书下,翻出两封信。
一封来自于平山城,是贺周知寄来的。
两年前,贺周知来信说遇到了齐开山,将其纳入麾下组建私兵。
齐开山一呼百应,带来了数百人,但终究是捕快出身。
拼杀能力很不错,训练的经验却稍显不足。
贺周知想让宋念丰派几个会训兵的过去帮帮忙,算是借调,等那边成了气候便还回来。
一眨眼两年过去,派去的人还没回来。
贺周知在信中说,如今的平山城,都司苗中裕为人残暴。
掌控平山城后,对官员各种欺压,稍有不满,便拉去砍头。
全城包括附近县镇的财富,被他掠夺的七七八八,更抢来了数十貌美年轻女子。
说他是都司,倒不如说是个山大王。
从前好歹有兵部约束,如今朝廷都名存实亡,兵部更是管不了这些实权武将。
平山城里哀声哉道,怨气冲天。
贺周知虽未明说,但信中的意思,宋念丰大概能猜出来。
这位叔叔,怕是准备起义了。
所以他才会把楚岚舟派去,助一臂之力。
楚岚舟猜的没错,宋念丰确实希望贺周知能掌控平山城,与峰峦城合为掎角之势。
老家临安县,有父亲宋启山坐镇,无需担忧。
汤运良等人也两年前就派过去,训练出一大批民兵。
虽不比正规军伍,却也不容小觑。
三股力量合在一起,十分惊人。
不过暂时来说,还没人能发现这一点。
楚岚舟已经出发,宋念丰便没想再回信。
打开第二封,是家里寄来的。
告知宋念守即将大婚,问他什么时候能回去一趟。
想想当年那个总跟在自己和二弟身后到处跑,还掉河里差点被淹死的弟弟。
如今竟然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宋念丰不禁摇头轻笑:“这小子,竟比我和念顺还要急一些。”
他和宋念顺娶妻生子的年纪,都比宋念守大的多。
说起这个,便又想起自己的妻儿:“拓儿应该又长高了不少,承业也有三岁了,不知道可还听话?”
“倒是对不住小九,成亲后,甚少见面。”
感慨一番后,宋念丰提起笔开始回信。
“父母亲见谅,军伍过于繁重,稍有不慎,万劫不复。阿守娶妻,兄未能到场,心中愧疚,待来日……”
时不时停笔想一下,将能想到的人,要说的话,都写上去。
一张宣纸都不够用了,又拿来一张。
有太多的话想要说,太多的人想要见。
但正如信中所说,如今的峰峦城,一刻都离不开他。
待厚实的信件封好,宋念丰喊来人,命其快马加鞭送去临安县宋家庄。
这时,亲卫走过来,道:“大人,有行商者求见。”
“让他进来。”
在亲卫带领下,一名戴着斗笠,风尘仆仆的商人走了进来。
见到宋念丰,他便立刻要跪下。
宋念丰手掌挥出一道劲气,将他拦住,笑道:“劳你跑那么远,还要客气什么,事情可办妥了?”
那商人这才摘下斗笠,浓眉大眼,精神气很足。
若汤运良在此,便能认出此人乃凉山营曾经的一位百夫长,名叫狄元秋。
早在数年前,此人与近百士兵便已“战死”,从兵部的名册上被划掉。
实际上却是受了宋念丰的命令,前往陈国做起买卖。
如今三四年过去,从不起眼的小贩,也算有所成就。
狄元秋拱手道:“幸不辱命,属下已打通陈国巡粮御史的关系。首批八百石粮食,将秘密运往凉山营。不过要绕开叛军所在,得耽误些时间。”
两国交战初始,粮食便被列为禁运物资,一粒都不准离开边境线。
若发现有人走私粮食,便是叛国死罪。
如今大战结束多年,禁令依然未曾取消,只是稍微松了些。
狄元秋改头换面去陈国,便是为了给宋念丰麾下购买足够多的粮食。
足足用了四年,才算成功。
其中各种艰难险阻,三天两夜也讲不完。
“如今梁国形势不好,又年年减产,若非如此,也不用那么麻烦。”宋念丰拍了拍狄元秋肩膀,道:“此事你当记一大功!”
狄元秋满脸谦逊,道:“全是大人未卜先知,算到粮食会愈发紧张。若今日才去想着打通关系,怕还要再耽误好几年。”
宋念丰笑了笑,道:“倒不是我未卜先知,而是我爹对田产嗅觉敏锐,若非他提醒,也不会想着让你去做这件事。”
狄元秋讶然,他倒是知道,宋大人的爹地主出身,尤其喜欢亲自种地。
没想到种地种到最后,竟然能在军事上也有如此建树。
宋念丰没有再说这个,只道:“你先去歇息,特殊时期,莫要太张扬。等粮食都运到了,再请你喝酒。”
“另外,我已派人在你老家买了新宅院,一家人搬进去。每年五百两银子,只多不少。若还有什么需要,随时跟我说。”
狄元秋欣喜过望,连忙道:“大人厚爱,已让属下感激涕零,哪还敢再奢求其它!只望为大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莫说这些,都是自家兄弟,当年一起在凉山营刀山火海闯过来的。”宋念丰扶着他道。
狄元秋眼眶微红,隐姓埋名做这些事,为的还不是让家里人过的更好。
如今家人得的好处,远比想象中更多。
他心中再无后顾之忧,咬牙道:“大人尽管放心,属下便是拼了这条命,也要运来足够粮草!”
“费心了。”宋念丰再次拍拍他的肩膀。
待狄元秋离去,宋念丰目光微沉,而后喊来传令官,吩咐道:“传我军令,即日起,凉山行商通道百步一岗,严查!有任何身份可疑,立刻抓起来!”
凉山行商通道,连接陈国和梁国,以及现在的叛军所在。
宋念丰一直没有将这条路彻底阻断,是为了借两国行商,给荣安城和峰峦城带来额外助力。
但如果有人想像他一样,从这条路去找陈国买粮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当然了,两国交界,并不止凉山一处。
宋念丰能这样做,自然也有其他人会采用相同的办法。
在他看来,不考虑陈国借仙人之力入侵的前提下。
未来最有威胁的对手,并非如今占据腹地的那些人。
而是牢牢把控了边军的几处大城重镇!
既有百战老兵,又能弄来充足粮草,不容小觑。
几日后,信件送到了宋家庄。
得知宋念丰来信,一家子都围了过来。
宋念守更是目光明亮,带着极大的期盼。
虽说和姐姐宋念云关系最好,但对大哥,二哥,他又何尝不想念。
大婚在即,若有谁未能到场,终归是个遗憾。
宋启山展开信件看了一遍,然后叹气道:“念丰那边军伍繁重,回不来。”
听闻此言,王楚玉和宋念守,都同时叹出一口气来。
宋念云搂着王楚玉的胳膊,安慰道:“嫂子莫要难过,大哥心里还是装着你的,这不是特意问了你们娘几个的事。”
王楚玉露出勉强的苦笑,说是这样说,她也能体谅夫君的辛苦,更知晓此刻什么事更重要。
但毕竟是女子,也是妻子,谁能不想陪在自家男人身边呢。
宋启山瞥了她一眼,道:“楚玉。”
王楚玉连忙应声:“爹。”
宋启山道:“等阿守的婚事后,我让人送你去峰峦城过一段时间可好?”
王楚玉顿时露出惊喜之色,可是仔细想想,又摇头道:“还是算了,这一路数百里,不知多少山贼土匪。听闻即便是官道,也不安全了。”
“我在家,不过是和他互相挂念,碍不了什么事。若在路上出了岔子,对不起您,对不起孩子,更让他伤心,何必呢。”
宋启山默然不语,儿媳妇能明白这个道理,说明没被思念之情冲昏头脑。
理智点来说,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尽可能待在熟悉又安全的地方,不要到处走动。
宋念云立刻道:“嫂子真是思虑周到,若是个男儿身,怎么着也得比大哥还要厉害些。”
王楚玉哪里不明白她在故意开玩笑,逗自己开心。
想回应两句,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宋念守同样有些失望,只是他更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问道:“爹,那二哥呢?”
“你二哥……”宋启山表情略有古怪,道:“不好说。”
宋念顺带着杜妙灵和童月柔回家探亲,一去就是两年没回来。
好在宋启山知晓他化名楚狂歌,托人打听了江湖上的事情,得知这两年楚大侠可是威风的很。
去杜家打了一架,差点没把人家房子给拆了。
去童家又打了一架,把童家老太爷都气的当场吐血。
根据江湖传闻,杜家气恼杜妙灵惹出那么大的祸,让家里过了好几年艰难日子。
虽说郭氏因为一张仙法金纸,如今已经落魄不堪。
但杜妙灵没有父母之命,没有媒妁之言,你怎么能嫁人的?
还生了孩子!
这不是败坏门风吗!
杜家虽不算顶尖世家,却也在江湖上有些名气,传出去多丢人!
当即就以家法严惩,把杜妙灵打的浑身是血。
被支出去的楚大侠,察觉事情不对,回来见媳妇被打的只剩半条命,哪里忍得住。
当即大打出手,结果杜家没一个能打的,被他狠狠教训了一遍,才带着杜妙灵走。
临行前,丢下几片火灵芝和数百两银子,言称一群不思进取的老古董,这个家不回也罢!
之后去了童家,也是差不多的遭遇。
童家可能更气一些,当年抛绣球你不要,已经丢过一次人。
童月柔扔下一封信走了,又丢一次人。
如今回来了,却是跟着扔绣球的那个混账一块回来的,还在外面成婚生子,再丢一次人。
最让童家吐血的是,童月柔竟然和杜妙灵共侍一夫!
童老太爷当场就要把童月柔打杀,结果被楚大侠一掌打退。
他一个人,打的整个童家没脾气。
之后也丢下几片火灵芝和数百两银子,就这样走了。
回一趟家,结果还不如不回。
听闻这些消息,宋启山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要说儿子有错吧,错的也不多。
江湖上的儿女私情,数之不尽,何况三人之间有各种意外牵扯,很难说清对错。
杜家和童家的心思,宋启山能猜得出来。
无非觉得“楚狂歌”孤家寡人,没什么大的来历。
自家丢了份,想找回面子。
偏偏遇到个从小不喜欢按规矩来的人,两边针锋相对,不打起来才怪。
再之后,楚狂歌携二美游历江湖。
今天这个奇遇,明天那个机缘。
争这个,争那个。
两年下来,博得了一个狂侠的称号。
用那些江湖人的话来说,楚狂歌确实有侠肝义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常有的事。
就是说话太气人。
救人就救人,非得再多一嘴:“你这么弱,以后很难不被人打死啊。”
“长的好看些让人盯上也就算了,长的不好看还被人盯上,你上辈子干啥缺德事了?”
“老尼姑屁事真多,你这老秃驴也是的,非跟她一般见识。”
侠是真的大侠。
气人也是真的气人。
被他救过的,又感激,又想给他一刀。
而这一切,并非让宋启山表情古怪的真正原因。
只是有些事,又不能明说。
“你们继续忙吧,我去给念丰回个信。”宋启山道。
家里张灯结彩,还有很多事尚未准备齐全。
众人见此,也不好多说,只能借做事转移注意力了。
回到屋里的宋启山,关上门,而后坐在书桌前。
看着宋念丰的信,他眉头微皱。
陈国又有仙人降临?
这两年已经没听说过金阙子的消息,也从未见过对方现身。
宋启山猜测,他可能真的离开了梁国。
那陈国这位仙人降临,会做什么?
深吸一口气后,宋启山缓缓闭上眼睛。
再睁开眼时,已经来到祖宅主屋里。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54/1111105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