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 第111章 老黄牛

第111章 老黄牛


甚至可能是练气期能感知到,却根本无法炼化的层次。

    宋启山目光微沉,若真是极好的东西,凭什么总让世外仙宗夺了去!

    转头望向窗外,宋念顺已经跃至屋顶,盘坐下来。

    看似闭目养神,实则在尝试着感知外界气息。

    “练武尚有资质上下之分,修仙应该也有。不知念顺的资质,是高是低?”

    回想着方才与情欲之气的碰撞,宋启山心中微沉。

    “仙人……当真可怕的很!”

    除去让宋念顺尝试感知其它“气”之外,宋家可走的路并不多。

    待天下王者决出,尽可能拖延国力攀升速度,把被收割的时间周期拉长。

    还有最重要的关键,田产!

    这些年来,宋启山一直没有对那四十亩田产进行赐福,避免太快晋升为灵田。

    现在金阙子已经确定走了,家里也开始修行仙法,灵田便可提上日程。

    至于灵谷,目前最可能成功的方式,是依靠愿景丝带。

    至于需要消耗多少吉光,谁也不知道。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

    宋启山没有闲着,拿起纸笔,把要做的事,可行的法子,都一条一条记录下来。

    再分别进行梳理,修改。

    做完之后,才出门朝田地走去。

    屋檐下,童月柔见宋念顺坐在屋顶,很是纳闷。

    “姐姐,夫君干嘛呢?”

    杜妙灵抬头看了眼,摇头道:“不知道,可能是在修行吧。”

    “修行?修行还用上屋顶吗?”童月柔忽然想起昨夜的动静,低声笑道:“姐姐也劳累一整晚,怎么不上屋顶?”

    虽说都不再是年轻人,但对这种事情还是羞于启齿。

    伸手扭了童月柔一下,待她哎呦出声,杜妙灵才轻哼道:“夫君不是说了,晚上让你也试一试。倒要看看明日你可要上屋顶。”

    说归说,回想近乎疯狂的昨夜,杜妙灵依然觉得飘飘欲仙。

    原来修仙,是这么的美,这么的妙。

    田间,宋承拓正招呼人把前些年有些荒废的田地,重新翻整。

    几年没种过粮食,地里长的都是草,泥土也出现了板结现象。

    好在有过去的底子,只需多翻两次,翻深一些就能解决,倒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见宋启山过来,一路上的佃户都连忙打招呼。

    宋启山很客气的回应,都是父老乡亲,且大多是自己看着长大的晚辈。

    同辈中人还能下地的,已经不多,基本上都只在家做些不太重的闲活。

    宋承拓也跑了过来:“爷爷。”

    “去咱们家的祖产看看。”宋启山道。

    宋承拓应声,在前面引路。

    来到用砖墙围起的四十亩田地中,宋启山先去看了下火灵芝。

    如宋承拓说的那样,火灵芝长出甚多,但越成熟,反倒越小了。

    唯有颜色,看起来倒比先前更加火红。

    仅仅站在旁边,便能清楚闻到令人精神一振的草木香气。

    和寻常稻谷,花草不同,这股香气窜入鼻腔,便感觉如吸入了一团火。

    没有灼热感,只会让人有种浑身劲气都有种要沸腾的感觉。

    “这些火灵芝的药力,或许比之前增强了不少。”宋启山道:“拓儿,你摘下一片试试看。”

    宋承拓丝毫没有犹豫,过去摘了一片放进嘴里。

    而后便闷哼出声,鼻孔冒出两缕血,但瞬间便被吸了回去。

    体内劲气不断增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突破到了第九境。

    只是修为提升的太快了,导致浑身红肿,好似煮熟的大虾。

    过了片刻,才缓缓消退。

    呼出一口灼热气息,宋承拓目光明亮:“爷爷,火灵芝的药力最少提升了三成以上!”

    宋启山微微点头,让宋承拓再摘下一片,打算送去许家。

    “拓儿,你觉得咱们家这些祖产,为何与寻常田地不一样?”宋启山问道。

    宋承拓摇头,道:“有人说田地下面是一段龙脉,也有人说咱们庄是洞天福地。”

    “确实难以说清。”宋启山道:“但这些田地,已不同寻常。听闻世外仙宗有所谓灵田,或许咱们家这些田产,将来会变成灵田也说不定呢。”

    “真的吗?”宋承拓眼睛更亮。

    什么武道修为,金银美人,他都没兴趣。

    最喜欢的只有种地,每每看到粮食收获,心中的成就感便得到极大满足。

    灵田,那是世外仙宗才有的东西。

    倘若自家也能有,哪怕把自己烧成灰拿来施肥,宋承拓都心甘情愿。

    整个宋家,即便宋启山都没有这么纯粹的心思。

    宋启山叹口气,道:“可惜啊,只有灵田,没有灵谷,种出来的也只是寻常谷物。纵然比别家的好上很多,终究比不上真正的灵谷。”

    “若是咱们家能有灵谷种子,那该有多好啊。”

    宋承拓听的怔然,灵谷种子?

    他没见过,但有一颗种子,却在此刻于心头落下。

    宋启山看他一眼,便知目的已经达到。

    拍了拍宋承拓的肩膀:“你是咱们家最会种地的,好好干,说不准哪天就把灵谷种子鼓捣出来了。”

    宋承拓握紧拳头,用力点头:“爷爷,我一定会尽力的!”

    宋启山笑了笑,从他手里接过火灵芝,又道:“对了,回头喊些人去帮你二叔盖几间新房,就在咱们家隔壁。”

    “二叔要分家啊?”宋承拓讶然问道。

    “并非分家,只是你二叔媳妇多,觉得不方便。”看着浑身晒到黑黝黝,年纪轻轻便好似老农的长孙,宋启山叹息道。

    “你呀,也别一门心思只放在种地上。你可是咱老宋家长孙,这个年龄,该娶媳妇生孩子了。”

    宋承拓对这种事没太大兴趣,道:“爷爷让生,那就生,全凭爷爷做主就是。”

    “你这孩子……”宋启山失笑。

    宋承拓听话是真听话,问题就是太听话了。

    从来都是按别人的吩咐做事,说好听了叫乖巧,说难听了叫盲从。

    又或者说,一根筋。

    尤其贺明才前两年被贺周知接回去,他在家里能说话的人就更少了。

    宋启山知道,王楚玉可能还好些,但宋承拓心里,始终是有疙瘩的。

    镇上王家老宅,每年都要去一趟。

    打扫院子,擦拭桌椅,顺便给王永良烧纸上香。

    刮风下雨,绝不落空。

    许多人可能早已忘记曾经嚷嚷着,要把闺女嫁给八品官的男人。

    唯有宋承拓,永远不会忘记。

    那是他的阿翁。

    一个喜欢躺在树下,晒着太阳,打着盹的固执老头。

    没有再多言,宋启山转身离去。

    宋承拓则站在原地,望着四十亩田地。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弄出来灵谷种子!”

    今年的天气,好了很多。

    几场雨下下来,燥热感都被冲散不少。

    佃户们都在辛勤翻地,粮产多收些,家里就能多分些,谁会不愿意呢。

    到处都是热闹,连欢声笑语,都比前几年多了些。

    宋启山一路走,一路和人打着招呼,笑容不断。

    走上村中小道,刚来到许家附近,便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哭声。

    刚好许宁安从屋里抹着眼泪出来,见到宋启山后,他扑通一声跪下,泣不成声。

    “宋老爷,我爹走了。”

    宋启山一怔,捏在手里的火灵芝几乎都要碎掉。

    虽说早知道许瑞丰撑不了多久,但就这么走了,仍会觉得突然。

    看着屋里一片跪下的许家子孙,宋启山不禁叹口气。

    伸手把许宁安扶起来,宋启山进了屋。

    看到许瑞丰躺在床上,生机全无,不禁苦笑道:“你这老头,走的忒快了些。”

    想想当年许瑞丰何等风光,许家一百多亩地产,在固安村排名第一。

    蓄着两缕胡须,自诩美鬓公。

    和如今床上瘦骨嶙嶙,头发牙齿掉大半的老头,完全是两个样子。

    宋启山转头问道:“你爹走之前,可说什么了?”

    许宁安擦去眼泪,道:“爹说他找陆伯和江叔去了,让我们给您供长生牌。”

    其实许瑞丰还说了一句话:“咱们家啊,是跟着宋家才混上一口饭吃。你们供了长生牌,时常祈祷,保佑宋家能长久,也保佑宋老爷。”

    “让他晚些再下来,最好就别下来找我们了。”

    只是这话听起来不太吉利,许宁安也不好说的完整。

    宋启山看了眼许瑞丰的遗体,转身把那片火灵芝塞到许宁安手里,道:“把你爹后事办好,缺什么就来找我。”

    回了自家宅院,谢玉婉等人也听说了许瑞丰的事,便自发去祭拜一番。

    就连屋顶上打坐的宋念顺,也跟着去了。

    宋启山已经去过,便独自留下。

    左右无事,便到了牛棚,扯出一些新鲜稻草。

    老黄牛很乖巧的从地上爬起来,走到跟前,硕大牛角在宋启山手臂上拱了下,然后才慢条斯理的扯着他手中稻草吃起来。

    这头老牛的牛角,已有一米多长,大的惊人。

    稍微动动脑袋,便要碰到两边柱子。

    身子也大的惊人,最少也有三千多斤重。

    蹄子比成年人大腿还要粗,踩在地上咚咚作响。

    宋启山已经让人把牛棚扩大好几倍,才够它住的。

    看着牛角上一圈又一圈的纹路,摸上去好似铁石般坚硬。

    宋启山感慨道:“没想到他们天天吃米,还活不过你一个吃草的畜生。”

    老黄牛看着宋启山,抬头哞了声。

    宋启山不禁笑骂道:“说你活的久还不乐意?这么多年,也没留个后,倒也不好把你杀了吃。”

    老黄牛又急着哞了两声,扑通跪下了。

    宋启山笑出声来,这老牛或许真活的太久,已有些通人性。

    早些年曾给它找了头母牛,但这家伙体格太大。

    刚骑上去,母牛就被压倒了,根本没办法行事,只能不了了之。

    拿着稻草在老黄牛脑袋上甩了几下:“起来吧,又不是真要吃你。只是想想那么多熟人故去,心中难免有些感慨。”

    “说什么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可我怎么觉得,年纪越大,越喜欢多想了呢。”

    老黄牛再次哞了声,低头在宋启山胳膊上蹭了两下。

    宋启山看它一眼,摇头道:“罢了,你未有生死离别,哪里能明白这些。”

    正说着,身材壮实的少年郎从外面风风火火的跑进来。

    “爷爷!”

    正是如今十五岁的宋承燊,这性格和宋念顺年少时几乎一模一样。

    宋承拓专心种田后,宋承燊便“继任”了村里孩子王。

    整天带着一群孩子上树摸鸟蛋,下河抓鱼虾。

    没事还要办个比武大会,说什么听他爹讲,江湖上有女子比武招亲。

    日后去闯荡江湖,若遇上了却打不过别人,岂不是丢了宋家的人?

    十二岁的宋承业,也跟在后面。

    俩孩子相差三岁,却从小争到大。

    说关系不好吧,晚上不睡在一块都觉得少点什么。

    说关系好吧,睁开眼就开始斗嘴,斗急了就开始打架。

    进了门,便跑到牛棚,随手扯出稻草开始喂老黄牛。

    老黄牛他们也是从小到大,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

    有事没事,便一块骑着牛出去撒野。

    村里的孩子们,对这头老黄牛也喜爱的很,天天牛叔牛伯牛老爷的喊着。

    村中佃户,有些还没这头老牛年纪大,见孩子喊的高兴,也不以为意。

    宋老爷家的牛,喊一声牛老爷也不算过分。

    “可去你许爷爷家里拜祭过吗?”宋启山问道。

    “来时就去过了,和承业一块烧了纸钱,还磕了响头。”宋承燊道。

    虽说许家名义上只是佃户,但许瑞丰和宋启山同辈,两家关系又不错。

    宋承燊行晚辈之礼,也是应该的。

    宋启山嗯了声,宋承业跟着道:“爷爷,我爹这次回来烧纸吗?”

    宋启山摇摇头,他也不知道宋念丰今年回不回来。

    想着外面比前些年稍微平静了些,应该有机会吧。

    这时候,外面一群孩子跑到门口,扒着门框往里看。

    见宋启山在那,连忙喊道:“宋老爷好!”

    随后又冲宋承燊喊道:“燊哥,许家要给棺材挖地呢,你去不去?”

    “去!”宋承燊把手里的稻草往老黄牛嘴里一塞,便招呼道:“承业,走。”

    宋承业也跟着把稻草塞进牛嘴里,一块跑了出去。

    看着一群孩子跑开,再看看被塞了一嘴稻草,瞪着忒大牛眼的老伙计。

    宋启山不禁失笑。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54/1111104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