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参谋
家人得以团聚,秦日昌很高兴。
这次来平南城,秦日昌的主要目的是把家人接到六乌村去,接受封赏倒是其次。
回去的路上,秦日昌有意筹建自己的水营,犹豫再三,他还是开口请求道:“彭军师,我知道您还有四百多名水性娴熟,精通水战的牌面尚未编入正军之中。我能否用一千青壮换彭军师的这四百牌面?”
秦日昌满怀期待地抬头望着比他高小半个头的彭刚。
彭刚现在在太平天国有两层身份,一层是左军军长,另一层是后护又副军。秦日昌遂拣地位更高的军师相称。
“这些四百六十牌面我没办法全部和你换,但我可以拿出一半跟你换五百咱们贵县的来人青壮。”彭刚凝思片刻后,给予了秦日昌答复。
他的两营艇营,也需要后备兵员,这四百罗大纲千辛万苦争取来的艇军旧部,彭刚不可能全部和秦日昌换。
对于这样的结果,秦日昌还是满意的。
两百三十人,也够他筹办半个水营了。
至少下一次与大鲤鱼田芳相逢于黔江,心里也更有底气。
只是秦日昌不知道,彭刚已经盯上了大鲤鱼田芳。
或许秦日昌以后,没有和田芳相逢的机会了。
彭刚泊船于下垌附近的水面上,驰马回到了红莲村。
现在他的骑术已经愈发精湛,至少不会再摔下马来了。
罗大纲向彭刚汇报了这几天根据地的情况,大鲤鱼田芳四天前从黔江上游的水道进扰平在山根据地。
罗大纲率领六营击溃了进犯的大鲤鱼田芳所部的浔州府水营。
大鲤鱼田芳遂不敢窥伺他们左军的平在山根据地,转而配合李孟群的武宣团练袭扰秦日昌的龙山根据地。
“结果李孟群的八百武宣团练,偷鸡不成蚀把米,连秦日昌的牌尾都没打过,还折了四十多号团练,幸得大鲤鱼的水营接应,灰溜溜地逃窜回了武宣县城。”
提起这茬,罗大纲还是没绷住,忍不住笑出声来。
彭刚也不免露出鄙夷之色,看来他还是高估了李孟群。
秦日昌的牌面战斗力强悍,正儿八经的绿营标兵都未必能轻松吃下秦日昌的牌面,打不过秦日昌的牌面情有可原。
偷袭秦日昌的牌尾还没打过,确实很难绷。
李孟群练了两个月团练,就练出了这群玩意儿?
“武宣城的黔兵有参与这次行动么?我出发前往平南之时,古州镇总兵李瑞已率四百黔兵进驻武宣。”彭刚问及武宣城的那帮黔兵。
彭刚尚未和黔兵交过手,不清楚黔兵的战力如何,有多少斤两。
“黔兵除了日常外出劫掠附近村舍,把抢来的粮草军需运送至三里墟外,尚没有多余的动作,他们似乎在等新任的广西巡抚周天爵到武宣坐镇。”罗大纲走到沙盘前,指着插在三里墟上,写着黔军古州镇李瑞(1200)字样的纸制小蓝旗说道。
“黔兵已经进驻三里墟,你走的这些天黔兵陆续进抵武宣,人数已经不是原来的四百,而是一千二百。这还是比较保守的估计。”
彭刚带他们制作的这个沙盘很直观很好用,根据地周围的敌我形式一目了然。
插红纸旗的地方代表左军驻地,纸旗上写有驻军番号、人数、以及军事主官的姓名。
黄色纸旗则代表太平军友军,蓝色则代表敌军,也就是清军的绿营团练。
若换防调动,只需要拔掉原来的纸旗,换上新的纸旗即可,非常方便。
所谓的指点江山,也莫过于此吧,罗大纲感慨道。
彭刚两手撑在沙盘边缘的木板条上,以上帝视角观察沙盘上的敌我形势。
清军这些天来的驻地变化与兵力调动,都是围绕一个地方展开的,用意十分明显,不难看出清军的意图。
结合此前大鲤鱼田芳的浔州府水营沿黔江上游进犯平在山根据地。
彭刚判断大鲤鱼田芳进犯平在山根据地的目的不止是骚扰那么简单,而是为了侦查,刺探平在山根据地的虚实。
大鲤鱼田芳和罗大纲是故旧,以罗大纲所部艇军为班底编练的艇营是什么战力,大鲤鱼不可能不清楚。
明知浔州府水营不是左军艇营的对手,大鲤鱼田芳仍旧硬着头皮闯入艇营控制下的水域。
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大鲤鱼田芳上头有人给他施压,命令他进入黔江平在山江段进行人肉侦查。
给大鲤鱼田芳施压的上级可能是新任的浔州府知府刘继祖,也可能是柳州的新任广西巡抚周天爵。
沉寂了两个月的清军,终于要有所行动了。
彭刚没有直接说出清军的意图,而是把负责更新沙盘的黄秉弦、张泽、丘仲民等人喊到沙盘前,询问他们道:“从沙盘上,你们能看出什么?我要成立参谋部,谁说得最有条理,最准确,我就让谁当参谋长。”
彭刚将黄秉弦、张泽、丘仲民等人从一线部队抽调出来专门负责整理情报,更新沙盘。目的是将他们当做参谋培养。
张泽一眼一亮,正在打腹稿组织语言,一旁的黄秉弦却抢先一步发言。
“清军要打咱们根据地的西大门东乡?”
黄秉弦拿起杆架上的指挥杆,指着沙盘上清军的部署说出了他的想法。
“三里墟大墟也,为武宣县城与东乡之间的关键节点。
三里墟以西三十里,便是武宣县城。沿途道路平坦,可走牛车。三里墟以东二十五里便是东乡,沿途半是平路,半是山路。
黔军古州镇李瑞进驻三里墟,紧随李瑞之后,陆续抵达武宣的黔军、苗勇、壮勇也不断向三里墟靠拢,近来他们又不断向三里墟运输粮秣军需,我想应当是为了后续大军的集结做准备。
前番大鲤鱼田芳进犯我平在山根据地,目的不是袭扰,而是侦查。
大鲤鱼田芳被我们打退之前,清军是往勒马输送囤积粮秣军需,现在转而向三里墟输送囤积粮秣军需,我认为清军慑于我们的水营强悍的战力,放弃了从黔江水道进犯咱们的根据地的想法,转而寻求从陆地上打开突破口。
清军想要打开的这个突破口,正是紫荆山根据地的门户东乡。
东乡一旦有失,紫荆山根据地的门户洞开,清军便可长驱直入,进军蒙冲!甚至是南下进攻咱们的红莲村和碧滩汛!”
黄秉弦的分析判断,和彭刚所想的基本一致,没有太大的出入。
不过有一点黄秉弦说得不是很准确。
那就是东乡若是失守,紫荆山根据地还不至于门户洞开。
杨秀清不是那么粗心大意的人,他们担心的问题,杨秀清也考虑到了。
东乡之后还有易守难攻的双髻山、猪仔峡充当最后一道屏障。
总得来说,彭刚对黄秉弦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
黄秉弦的分析有理有据,也很仔细,连清军屯粮地从勒马改为三里墟这种细节都注意到了。
勒马自是不必多说,彭刚当初攻打武宣,就是以勒马沙洲的邱二嫂水寨为跳板。
邱二嫂上山投奔彭刚前,一把火点了勒马水寨。
勒马沙洲水寨由此空了出来,直至被大鲤鱼田芳的半营浔州府水营所占据方才易主。
彭刚不是没有考虑过控制勒马。
可勒马距离武宣县城太近,距离碧滩汛、红莲村太远,四周虽有苇荡,却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控制勒马的成本过于高昂,遂放弃了勒马。拢兵于以碧滩汛、红莲村为核心的对面河谷地。
至于三里墟,杨秀清打东乡的时候也曾控制过三里墟一段时间。
只是大藤峡一战后,杨秀清顾着和萧朝贵等人一起攻打平南县,中军兵力捉襟见肘。
遂撤离了不容易守的三里墟,收缩兵力集中防守更容易守的双髻山、猪仔峡。
“纠正一点,东乡若有失,紫荆山根据地尚能够据双髻山、猪仔峡之险为门户,还不至于门户洞开,你们把杨军长想的太简单了。”彭刚纠正道,“他没那么粗心。”
“是!是属下粗心大意了。”黄秉弦虚心接受了指正。
“黄秉弦,参谋部参谋长一职,暂时就由你担任吧。”彭刚任命黄秉弦为参谋部的参谋长。
“谢先生提拔栽培!”黄秉弦大喜,拄着指挥杆立正朝彭刚敬了个军礼。
参谋长不比一线部队的军事主官管不了多少号人。
可他能管的这几个人,进入参谋部之前全是连长级别以上的高级军官,还有不少是一期,乃至红莲坪时期的元老级学员。
能管这些人,黄秉弦顿觉浑身舒坦。
倒是一旁的张泽,有些失落不服气。
论资历,他是红莲坪时期的老人,最早跟随彭刚上山的那一批后生仔。
黄秉弦则是道光二十八年浔江水寨期间才跟随彭刚上山的,要比他晚半年左右。
黄秉弦所想到的问题,其实他也想到了。
只是他的文化底子不如黄秉弦,组织语言的能力也不如黄秉弦,说话也没有黄秉弦那么有条理,有逻辑,这才让黄秉弦捷足先登了。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46/1111102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