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东乡会战
东乡坐落于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中,西临黔江之支流东乡河,间有小山重岭,村墟棋布,田肥粮足。
以东乡为中心,附近有大小村墟五六十处。
东乡防线出自杨秀清的手笔,不仅仅只防御东乡。
附近的村墟、丘陵全都被杨秀清利用了起来。
组成了以东乡为中心,周围村墟山隘为支点,可以互相支援的纵深防御体系,以拱卫紫荆山根据地的西大门。
遗憾的是杨秀清此前的重心在攻打平南县城上。
留守东乡的兵力不是很足,只有一千二百人。
其中中军正军更是只有四百三十人,余下的防守部队皆是中军牌尾。
杨秀清的兵力布置也很有意思。
东乡军营外围的高山险隘、制高点全是由牌尾进行守卫。
中军的牌面正军则全部集中屯扎于东乡军营。
彭刚此番点了一个火铳营、两个长枪营、一个炮兵连进抵东乡,准备攻打屯集于三里墟的清军黔兵。
驻屯三里墟的古州镇总兵李瑞所部黔军,林启荣一直很想打,以肃清东乡外围的威胁。
奈何三里墟附近的清军人数众多,清军援兵又源源不断地赶往三里墟。
林启荣麾下能打硬仗的正军只有一个营,他担心正军牌面一旦有失,整个东乡防线岌岌可危,影响到杨秀清的布局,因此未敢轻动。
彭刚主动带领左军前来攻打三里墟,是雪中送炭,林启荣自然是很高兴、很欢迎。
他在东乡军营热情地招待了彭刚的左军,连驻地都为彭刚的左军提前准备好来了,左军想要的粮食草料,也都及时提供,毫不推诿拖延。
彭刚的左军骁勇善战,彭刚足智多谋,作战时不会把友军当炮灰,分战利品时不会厚此薄彼,处事公道已在太平军中传开。
彭刚左军在太平军中的名声非常好。
林启荣的好友陈承瑢和彭刚并肩作战过,谈及彭刚时总是竖起大拇指。
因而林启荣对接下来与左军的并肩作战充满期待。
吃完饭,彭刚带着他的军官们登上附近的石崖进行制图作业,同时派遣出带来的十余名哨骑驰马前往三里墟方向侦查敌情。
大军刚刚经历长途跋涉到达东乡,彭刚准备在东乡休整一天,待明日士饱马腾,侦查清楚三里墟清军的虚实,再对三里墟的清军发起进攻。
“你们觉得杨军长对东乡防线的布置怎么样?”
站在石崖之巅,彭刚寻了块干净的石头一屁股坐下,眺望观察着杨秀清布置的东乡防线,向他的军官们发问。
“中军牌尾的战力虽比不上正军牌面,不过据隘口、制高点这些险要地形而守,清军短时间也不拿不下。”火铳营营长陆勤环视一圈东乡防线,凝思片刻后说道。
“不把一营正军牌面分散派驻到各个要隘很高明,杨军长在附近的山顶要隘至少布置了五十多处防守据点,如果把正军牌面分散部署到各个防守据点,每个据点连十个正军牌面都分不到,不如将正军牌面集中起来使用。”
“即使几个据点被清军攻陷,只要屯扎东乡的一营正军牌面反应及时,发兵击退来犯清,整个东乡防线仍可保无虞。”张泽扶着下巴,想了想说道。
“清军绿营汛塘就是犯了分兵驻防的忌讳,即使战时征调到了数千人的规模,彼此之间也缺乏协调训练,往往各自为战,应付凶悍一点的盗匪都费劲。”谢斌感悟良多,说道。
“精兵应当集中起来使用为宜。”
杨秀清的中军正军牌面自蒙冲一战后便于蒙冲集中训练,是太平军中一等一的精锐,分散成组使用,确实是避长扬短之举,会大大削弱中军牌面的战斗力。
杨秀清的东乡防线容错率也很高,很难想象,这样的防线竟是出自一个目不识丁的烧炭工之手。
正说着,正西方的莫村方向腾起烟柱。
彭刚刚派出去不久的哨骑,连同林启荣的哨兵几乎是前后脚赶到东乡的正军大营,向彭刚和林启荣汇报了清军西进攻打东乡的消息。
听到这则消息、无论是彭刚还是林启荣都大为惊讶,一度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清军是进驻三里墟还是进攻东乡?有多少人?你把话说清楚点。”感到很不可思议的彭刚向哨骑再三确认。
清军进驻三里墟和进攻东乡,完全是两码事。
在彭刚的左军抵达东乡之前,太平军与清军的态势处于僵持状态。
林启荣出东乡攻三里墟很冒险。
清军想攻打杨秀清精心布置的东乡防线也不是件容易事。
东乡附近没发现清军斥候活动。
清军的将领再业余,再不济,也不至于战前连斥候都不派,不侦查清楚东乡的情况就贸然发动攻击吧?
“是进攻东乡,整整三四千清军,乌泱泱一片,全部都在往东乡方向开拔,属下还看到了清军主帅的仪仗!这次清军主帅的仪仗比总兵仪仗还要气派!必是清军主帅亲自督师出征东乡!”哨骑十分笃定地回答说道。
很快,林启荣也向彭刚确认了清军此番确实是要东征东乡,而非如往日一般,只是进驻三里墟。
“清妖此番进军速度太快,这会儿估摸着都已经到仁和了。”
清军进攻前不仅连斥候都不派,更是一点进攻的征兆都没有,林启荣也感到很不可思议。
以往三里墟的清军可是连三里墟都很少出,这次竟然直接一路挺进至距离东乡大营只有不到二十里地的仁和,当真是匪夷所思。
彭刚扶颌思索,分析着他所知道的信息情报。
目前还没有听说有哪位清廷总督或者钦差大臣进入广西。
哨骑所说的比总兵仪仗还要气派的仪仗,只可能是巡抚仪仗或者提督仪仗。
难道是周天爵和向荣已经到武宣了?
向荣乃绿营宿将,用兵素来以谨慎沉稳著称。
如果是向荣要攻打东乡,不至于连斥候都不派。
思来想去,用兵如此抽象的清方大员,也只可能是周天爵这位奇人了。
彭刚寻思着周天爵不会把太平军当白莲教或者一般的土匪剿了吧?
转念一想也不至于啊。
周天爵和太平军没交过手,李孟群和太平军交过手,前段时间李孟群的武宣团练刚刚在秦日昌手下吃过亏。
就算周天爵不了解太平军,李孟群在向这位新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也肯定会把他所掌握的太平军情报告诉周天爵。
彭刚能想到的唯一合理解释,就是李孟群如实向周天爵汇报了紫荆山、平在山太平军的情况,周天爵没有听进去,还是一意孤行要发兵攻打东乡。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发兵迎敌!”彭刚回到左军的营地,点兵西进。
大藤峡一战以来,彭刚的左军已经两个多月没有打过大仗了,正好拿周天爵的这支清军检验检验这两个月来的训练成果。
周天爵的进兵十分突然,三里墟距离东乡防线的前沿阵地仁和、木棉并不远。
防守仁和、木棉的太平军皆是中军牌尾,两地的守军人数加起来也只有一百二十来人。
周天爵所带的一千二百黔兵、五百滇兵、八百壮勇、六百瑶勇,七百武宣团练很快拿下了仁和、木棉,缴获了囤积在仁和、木棉的七十八石粮食。
首战告捷,周天爵大喜过望,他端坐于官轿之内,悠然自得地抽着旱烟:“昔日岳武穆曾以八百背嵬军破敌十万,本抚麾下有四千精兵,要破十万上帝会教匪,又有何难哉?况且教匪还没有十万之数。
尔等畏上帝会教匪如虎,惧战不前,本抚还以为上帝会教匪是什么难对付的悍匪顽贼,今日一战,上帝会教匪不过尔尔。”
周天爵心情大好,觉得广西的上帝会教匪不足为惧,只要有他周天爵在,旦夕可平。
“抚台大人,我们方才打的是上帝会的牌尾,并非上帝会的正军牌面。”李孟群仔细检视了方才被他们打死的二十几名上帝会教匪的尸体,向周天爵汇报说道。
这倒不是李孟群为自己此前的失利找补。
这些被打死的教匪,都是留着长发的长毛,不是剪了辫子,留着一头青茬的精锐短毛教匪。
并且这些长毛前额只是长出了不到半寸青茬,身体瘦弱,年龄不是太老就是太小,显然是长毛中的新匪。
三千八百人围攻百余名上帝会教匪,只打死了二十几个名,剩下的近百号上帝会剿匪全都放跑了。
己方这边,交战时被打死七八个,掉进陷坑被竹签木刺扎死二十一个,被扎伤三十八个,踩铁蒺藜又伤了二十几个。
交换比如此难看的胜仗实在称不上有多光彩,多么值得夸耀。
周天爵正在兴头上,看在李孟群父亲李卿谷的面子上,没和李孟群计较。
“抚台大人,咱们的队伍有些散,是否原地驻扎,整理好队伍再做计较?”秦定三请示道。
虽说他的黔军这一仗以众击寡,损失不小,打得不算漂亮。
可秦定三也算是和上帝会教匪交过手了。
黔军、滇军以及随军乡勇团练的伤亡大都是对方的陷阱造成的。
正儿八经死于交战的没几个,上帝会教匪的战力说不上有多强。
一战下来,秦定三也认为柳州协的那帮同僚和李孟群对上帝会教匪的评价言过其实。
他带来的黔军、滇军与随行的乡勇团练未必不能一战。
想到这里,秦定三的底气也足了起来。
“一鼓作气,直捣东乡!本抚要在东乡扎营!”官轿内的周天爵烟杆子向前方的东乡一指,说道。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46/1111101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