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148章 将军

第148章 将军


举事以来,彭刚长期率领常备营游走在前线作战。

    后方的男营他来得很少,男营里头亲眼见过彭刚的人不多。

    当自带一股凛然威仪,眉似刀裁,目如寒星的彭刚骑着马,带着抬着十头猪的营长、连长们出现在最大的男营营地:花蕾村男营营地时,最先认出彭刚的是花蕾村男营的教官以及负伤不得不退居二线当教官的伤兵。

    “先生!”

    “将军!”

    彭刚的出现,花蕾村的男营大营如遭天雷贯顶,瞬间炸开了锅!

    花蕾村男营西大门附近正在操练步操的一百九十二名预备役得知眼前这位英武不凡的高大青年就是彭刚,先是呆了一瞬,随即眼眶发红,猛地跪倒,大喊道:“将军!是将军!”

    瞬息之间,这股情绪如风暴般蔓延到整个花蕾村男营。

    上千的男营预备役涌上前来,有的跪伏叩首,有的竟扑倒在地,捧起地上的尘土抹在自己脸上,仿佛这样才配见彭刚一面。

    人群中有人高声喊道:“我全家早饿死了,要不是将军,我早在水沟里喂野狗啦!”

    此人话音未落,已经泣不成声。

    更多的预备役红着眼冲向前方,想伸手触摸彭刚坐骑的鬃毛,哪怕只是被彭刚坐骑踏起的风吹过,也如被天父之息所沐浴。

    这股情绪如烈火燎原,瞬间传递到花蕾村男营的所有人身上。

    一时间,百人呼,千人跪,万人泣。

    营内跪者如潮水一般,从前至后,一眼难望到头。

    这群朴实的广西汉子或哭或笑,或高喊“将军万岁”,他们挥拳捶胸,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宣泄自己的情感。

    男营中因伤退居二线的教官也被这股情绪所感染,颤抖着跪在尘土里,眼泪止不住地流:“是将军让我学会挺直腰板做人,是将军教会了我写自己的名字!现在打仗打得腿瘸了,可只要将军一声令下,我这条老命,豁出去也值了!”

    花蕾村男营近两千人爆发出的这股子阵势把彭刚惊得不轻。

    他虽未在营中传教,也并未对外宣扬自己天父第七子的身份。

    这些男营的预备役人员,却早已将他视为在世神明。

    而彭刚给他们的,不过每天一斤十三两口粮和一个相对安稳的生存环境。

    在这灾年乱世,手中有粮有兵,只要运筹得当,人心似乎也不是那么难得。

    彭刚并未通知花蕾村男营的负责人他今天会来男营,彩排什么的,不存在的。

    眼前热泪盈眶,激动地匍匐于地,朝他不断叩首致意的近两千广西男儿对他的情感无疑是真切朴实的。

    他缓缓策马而行,所经之处,千军低头,伏地不语。

    就连马蹄踏过的尘土也被跪在附近的预备役悄悄捧起,视若珍宝地揣入怀中,说是什么这土带着将军坐骑的脚气儿,是圣土。

    彭刚没有说话,只是一手执缰,一手抬起,向四方的这群男营预备役徐徐一拱。

    这轻轻一拱,宛如万钧之力压在所有人心头。

    有人失声而哭,有人痛哭失音,有人竟激动地晕厥过去。

    彭刚明白,这些人是可以为他生为他死、为他流尽最后一滴血也不皱眉的。

    军心可用啊。

    就冲这群预备役对他的忠诚,即使没有上过战场,彭刚觉得让他们打向荣的楚军和镇筸兵,也未必没有打赢的可能。

    向荣的楚军和镇筸兵是看在银子的份上给向荣卖命的,银子一断忠诚立马归零。

    他的这些男营预备役,是抱着偿还恩情之心,跻身常备营为他效死的。

    他不必命令,他们便愿赴死。他不必过多的激励,他们便忘生。

    彭刚下马登上一处稍高小土包,紫荆山的山风吹得彭刚的土布衣袍翻飞,如一面巨大的旗帜,猎猎作响。

    登高后的彭刚大手一招,疾呼道:“兄弟们,清军要把我们困死在山里,断了我们的粮食,活活饿死我们,我们能答应吗?”

    “不能!不能!”

    回应彭刚的是一阵山呼海啸。

    “我们父母妻儿都还在山里,我们要怎么办?”彭刚高声反问道。

    彭刚早期挑选的都是没有家室的单身汉。

    中后期加入他造反队伍的,基本都是拖家带口,举族甚至举家来投奔他的来人。

    尽管他们不懂现在平在山、紫荆山根据地的恶劣形势,只知道外头有很多清军把山围了起来。

    不过清军断了他们的粮道,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就要被饿死的朴素道理,他们还是明白的。

    “和他们拼了!”

    “杀出一条血路!”

    登时人群中就有人给予彭刚热切的回应。

    “好!很有精神!要的就是你们这股拼命劲!来人!现在就杀猪!吃饱喝足,随我出征!”彭刚欣慰地喊道。

    “杀清军(妖)!”

    “将军万岁!”

    于阵阵潮水般的杀清军、万岁声中,彭刚缓步走下小土包。

    原以为动员预备役还需要费一番口舌。

    没曾想他自己就是一面旗帜,他来到男营就是最好的动员,对他们最好最好的鼓舞激励,无需过多花里胡哨的宣讲。

    趁着营连长们挑选士兵的功夫,彭刚命人就地杀猪起锅烧水。

    被选入暂编营的士兵吃肉,没被选入暂编营的预备役也有汤喝,喝完汤将他们编为辎重营,负责前线的后勤工作。

    在花蕾村的男营同暂编营的这些新兵们吃完饭,彭刚又去了另外几个男营,轻容地完成了对预备役的动员编营。

    出征前,彭刚在东乡的校场检阅了五个暂编营。

    比之常备营,暂编营的装束可谓五花八门。

    他们大多穿着各式各样,新旧不一的短褂,只是在肩膀上系了一条红色领巾以区别于负责运送辎重的预备役。

    没办法,这个时代的大清,衣服都是人工缝制的,制衣效率很低。

    哪怕是左军的五个常备营,也只有一营所有人都拥有统一的制服和装具。

    其他常备营,只有六七成的人拥有新的交领制服,剩下的三四成人,仍旧穿着短褂。

    暂编营更是只能有什么穿什么了。

    武器方面,暂编营拿的也是常备营挑剩下的劣质鸟铳、土铳、自制的长枪、缴获自清军的长枪。

    不过超过四个月的步操训练还是卓有成效的。

    暂编营士兵队列走得没有常备营那么齐整,尤其是在行进时,这一差距更加明显。

    但勉强也能称得上整齐有序,至少比彭刚见过的所有清军,行进整齐有序。

    在队伍的最后,彭刚看到了他小舅萧国达所带领的暂十一营。

    暂十一营虽然走在队伍的最后,可队列却是所有暂编营中队列走得最为齐整的一个营。

    暂十一营的士兵都是萧国达管理男营期间,精挑细选的平在山烧炭工和山民。

    其中的多数人在响应上帝会团营令起事之前就来红莲村投奔了彭刚,被编入烧炭工队伍烧炭贩炭养军,本就有一定的纪律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

    他们中不少人的子侄弟弟还是二期的学员。

    这些人跟随彭刚时间更久,基础本来就比一般的预备役好,又经过萧国达长达八个月的精心操练,因此萧国达的暂十一营兵员素质是五个暂编营中最好的。

    检阅结束,彭刚驰马找到他的小舅舅萧国达。

    “阿舅,战场上枪炮无眼,你头回上战场,凡事多听听你暂十一营营副潭旭的建议,他是参加过多次大战的老兵,有经验。”

    萧国达是彭刚三个舅舅中脾气最暴躁,性子最冲的。

    头一回送自己的舅舅上正儿八经的战场,彭刚有些放心不下。

    “这小子我知道,就是你们庆丰村人,还是你给带上红莲坪的。”萧国达点点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放心,阿舅心里有数,把心放宽,等着阿舅抓几个大官回来给你涨涨脸!”

    这更补昨天的更新。

    

    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46/1111100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