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215章 火力支援单位

第215章 火力支援单位


散会后,杨秀清叫来陈承瑢和林启荣对他们两人交代说道:“道州、桂阳州、郴州山多路险,中军的老弱妇孺不必随军征战,我给你们两人两千牌尾,护送中军的老弱妇孺前往零陵。”

    杨秀清要攻打的三个地方路不是很好走,广西清军若是发现中军西进道州,一定会派兵追击。

    带着随军家属不仅会增加后勤压力,而且必须分出部分兵力保护随军家属。

    权衡再三,杨秀清决定让陈承瑢和林启荣带上中军的三万七千随军家属先前往永州府城零陵,先在零陵安置下来。

    零陵处于北殿的控制之下,三万七千随军家属前往零陵,肯定是要吃北殿的粮草。

    团营令以来,北殿从来没有从圣库拿东西,反而为各军输送了不少粮秣军需。

    陈承瑢、林启荣两人皆与北殿人马并肩作战过,是东殿之中较为了解北王的人。

    以北王的为人,肯定不会看着东殿三万七千随军家属饿死,会为中军的三万七千家属提供口粮。

    只是他们两人觉得,杨秀清自己带着东殿的牌面牌尾去打仗,让北殿为东殿的老弱妇孺提供粮草,这么做有些不厚道。

    心里想归这么想,不过二人都没有把他们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当面质疑杨秀清的决定。

    太平军主力这次从桂林转移到全州,很是狼狈。

    不仅辅王、翼王挨了板子。

    陈承瑢、林启荣也挨了板子,而且由于他们两人是东殿的人,他们挨的板子更多。

    “是,东王殿下。”陈承瑢和林启荣没有多嘴,接下了杨秀清交代给他们二人的差事。

    零陵城的府衙署内。

    获悉程矞采、鲍起豹已经带兵离开衡州府府城衡阳,北遁长沙。

    仅剩下衡州府知府陶恩培募练乡勇守卫衡阳府城,清廷在衡州的守备力量较为空虚。

    彭刚派遣罗大纲统带五个营并重炮连,新近组建的工兵营,乘船挥师北上,循全州城穴地攻城之法围攻衡阳。

    罗大纲统兵出征衡州,打下东安县县城的二营长李奇带着从东安县招募来的两千新人以及粮秣军需,乘船来到了零陵城,拿上写好的战报来见彭刚,向彭刚汇报了东安县的情况。

    “梁震还在东安县城征借钱粮,东安县不甚富,眼下只得了五千六百三十三石粮食,八万七千四百二十两银钱,三千二百三十五两黄金。”

    “伤亡如何?”正在著书的彭刚放下笔,抬眼问道。

    李奇前番来信,东安县知县没有弃城逃命,而是组织了当地团练进行了抵抗。

    这是李奇第一次独立带兵攻城,彭刚比较关心参战的二营、暂十一营、劈山炮连的伤亡情况。

    “二营伤亡了二十一人,暂十一营伤亡了四十五人,劈山炮连没有伤亡。”李奇一面说,一面呈递上自己写的战报。

    “北王殿下,来时的路上我听说,咱们这次在零陵城的武库缴获了很多劈山炮,能不能在每个营都组建一个劈山炮连?”

    这次和梁震的劈山炮连一起作战,独立指挥一个整编的劈山炮连,李奇尝到了甜头,希望彭刚能够将劈山炮的编制下放到营一级的单位。

    比起重炮,各营步兵更喜欢劈山炮。

    重炮虽然威力大,可重炮也沉,运输转移起来很麻烦,做不到随叫随到。

    劈山炮就不一样了,即使是两三百斤的劈山炮,炮组的成员也能拉着,甚至扛着劈山炮奔走,及时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因此各个步兵营的营长多对劈山炮青睐有加,反而对重炮不怎么感冒。

    毕竟他们也清楚,左军全军就二十一门重炮,不可能将重炮这等重器下放到营。

    劈山炮就不一样了,劈山炮清军装备的很多,左军缴获的也多,兵工厂还能自制劈山炮。

    左军有充足的劈山炮储备。

    此前没有将劈山炮下放到各营,一是因为火药不够,二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熟练炮手。

    永州府城零陵是定位和柳州府城马平城大致相当的军事重镇,清军武库库存的武器弹药颇丰。

    经此黄沙关、零陵两战,彭刚使用缴获鸟铳装备了六个营。

    现在左军的十二个营,已经有九个营装备上了火铳。

    而且还有一千八百杆鸟铳作为库存备用。

    左军现在的火铳装备率,要比清军还高一些。

    一路征战,从广西浔州打到湘南永州的零陵。

    两个炮兵连也得到了锻炼,彭刚确实也在考虑将劈山炮下放到营一级的部队。

    只是李奇的步子迈得未免也太大了些,居然提出每个营配一个劈山炮连。

    “李奇,你好大的胃口,我就是把梁震的劈山炮连挖空,也组建不了十二个劈山炮连。”彭刚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组建十二个劈山炮连不现实,六个老营,每个营配一个劈山炮排吧。这次在零陵城咱们得了不少抬枪,十二个营,每个营再配一个抬枪排。”

    除了给六个老营每个营配一个劈山炮排,彭刚还打算给所有的营都配一个专门的抬枪排。

    抬枪便宜,维护操作简单,只需两三个人即可操作,携行也比较方便,打低烈度,低水平的战争很好用。

    清军很喜欢装备使用抬枪作为步兵支援武器,因此清军的抬枪保有量非常高。

    组建抬枪排要比劈山炮排容易得多,劈山炮排必须从劈山炮连抽调老炮手带新炮手。

    抬枪手的话,只要挑火铳手稍加训练,掌握好装药量,不致抬枪炸膛即可在短期之内成为一名合格的抬枪手。

    左军的火铳手由于喜欢将敌人放近了打。

    很多火铳手喜欢塞两颗甚至三颗铅弹设计,将破虏燧发铳和鸟铳当喷子打。

    用法其实和清军的抬枪一样,清军也是用抬枪打霰弹。

    其实抬枪是还不错,挺适合当下中国战场的武器。

    左军也有使用抬枪,不过左军用的抬枪基本上都是经过兵工厂改良,挑状态好的抬枪将火绳点火改成燧发点火的抬枪。

    清军用抬枪对战左军收效甚微不是枪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彭刚在战场上见过清军使用抬枪。

    有胆量将敌人放近了再打的清军抬枪手很罕见,绝大多数清军都喜欢在一百多步之外蒙上几枪抽奖。

    清军抬枪做工粗劣,一百多步外打霰弹,能打中就怪了。

    这种打法也就用来吓唬吓唬没什么见识,缺乏火器,同样是乌合之众的土匪。

    遇上太平军这种敢打敢冲的硬茬子,清军抬枪手的这种打法压根没什么效果。

    “一个排就一个排。”李奇兴奋地搓着手说道。

    一个劈山炮排也有四个炮组,勉强也够用。

    “带着二营到城西的营地挑个地方驻扎休整,帮衬着施粥。”彭刚瞥了一眼在一旁等候多时的刘统伟,支开了李奇。

    “是。”李奇领命转身离开府衙署正堂。

    李奇走后,刘统伟走到彭刚的公案前,将整理出来的永州大户的资料呈递给彭刚过目。

    投效彭刚的三个湘南天地会大头目,李严通是草莽出身,刘代伟、刘统伟兄弟并非草莽。

    刘代伟、刘统伟出生于富农家庭,读过几年私塾,粗通文墨。

    左军此前一直是流动作战,永州府的大户、富户心存侥幸,觉得左军在永州府待不长久,对于左军的征银纳粮工作不是很配合。

    零陵城大户还好说,就在左军驻军的眼皮子底下,查抄他们的家产比较容易。

    就是零陵城之外的永州大户,征抄他们的钱粮要相对麻烦一些。

    两眼抓瞎,没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征抄这些大户的钱粮效率很低。

    好在有不少加入左军的永州天地会了解当地大户的情况,可以根据刘统伟整理出来的大户名单,有针对性地挨个查抄。

    刘统伟刚刚加入左军不久,不会阿拉伯数字,仍旧习惯使用竖版书写,彭刚看着有那么一点点费劲。

    聚精凝神认真看了一遍刘统伟提供的名单,除却本地士绅豪门,本地商帮矿主,比如永州的盐商集团、祁阳木材商帮、宁远的锡矿主,资产都颇为雄厚。

    咸丰元年的永州府又是丰收之年,粗略算下来,永州一府大户理论上能征抄得到的钱粮,要比以往加起来都多。

    永州府的征抄工作结束后,左军圣库的现钱破百万之数轻而易举。

    “去城西营地带上三个营出城,照着名单征查,要快。”彭刚对刘统伟交代说道。

    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不日就要抵达零陵,他们来了之后肯定也要吃大户。

    彭刚要赶在他们来零陵之前,先把本地的主要大户给吃下。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46/1111093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