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北王哪里都好,就是
.
“以辅、翼两殿之偏师,孤军贸然深入洞庭湖,是不是太过冒险了?”
听完杨秀清的安排,韦昌辉迟疑片刻,还是没忍住开口说道。
让辅、翼两殿偏师由资江深入洞庭湖的想法很大胆,固然能打清廷一个措手不及,搅得两湖地区天翻地覆。
可具体落实在辅、翼两殿身上,韦昌辉觉得过于冒险了。
杨秀清闻言面色一沉,不悦道:“辅、翼两殿虽是偏师,可两殿兵马合计少说也有两三万,去年我们兄弟几个在金田扯旗举义的时候,才多少人?清妖不是照样奈何我们不得。
清妖主力尽皆聚于长沙,他们在洞庭湖附近又能有多少兵马?何来凶险之说?
五弟缘何兵马越来越多,胆子倒越来越小了?”
韦昌辉一时语塞,嘟囔了一句道:“万一长沙的清妖北上洞庭湖可怎生是好”
韦昌辉话还没说完,石达开便止住了韦昌辉,说道:“五哥,四哥又岂会坐视长沙的清妖北上?长沙的清妖若出城北上,何愁长沙攻不下?”
石达开认为韦昌辉的担心是多余。
杨秀清所言非虚,出了广西之后,他们所遭遇的清军一支不如一支。
清军想灭辅、翼二殿,少说也得凑够四五万兵勇,眼下除了长沙,哪里还有这么多的清军?
再者,他们就怕长沙城里的清军不出来呢。
长沙城里的清军要是出城,攻长沙倒容易了。
杨秀清此策虽然存在有一定风险,不过风险在石达开的承受范围之内。
辅、翼二殿有那么一点微小的可能在洞庭湖受挫,但绝不可能覆灭于洞庭湖。
石达开的这席话让杨秀清面色稍霁,杨秀清赞许地点点说道:“我不日就会带东西二殿主力人马北上长沙,长沙的清妖,断不敢轻举妄动。诸位兄弟还有何异议?没有异议的话,就回去好好备战吧。”
诸王达成了一致意见,渐次散去。
散会后,杨秀清来到衡州府府衙的西花厅暂歇。
被东殿奉为上宾的谋士钱江全城旁听完了这次会议,跟随杨秀清来到西花厅。
“我的兄弟们,先生都已经见过了,先生觉得我的这些兄弟怎么样?”
步入西花厅,杨秀清撩袍落座的同时,示意左右给钱江看座。
钱江早年因屡试不第,科场受挫,刚捐了个监生又逢家道中落,逐投笔出游四方,游历的地方颇多。
林则徐主持广东军政抗英期间,钱江短暂地给林则徐当过幕僚。
钱江是为数不多投效杨秀清的读书人,去过的地方多,见识也广。
尽管和钱江的交谈中,杨秀清了解到了此人有游士一贯的毛病,靠嘴巴吃饭的人总喜欢吹牛说大话。
不过交谈下来,杨秀清觉得钱江此人多少还是有些本事,遂奉钱江为上宾,留在身边身边出谋划策,不时也听听钱江讲述游历见闻,增长见识的同时打发时间。
杨秀清家贫,前半辈子被束缚在紫荆山一隅之地,烧炭贩炭为业,没见过什么世面。
可他对外面广大的天地很感兴趣。
“殿下的兄弟俱是人杰,北王、翼王乃其中翘楚。”钱江想了想,补充说道,“尤其是北王。”
“先生缘何这么觉得?”杨秀清满意地点点头,钱江的想法和他大差不差。
“天国猛将如过江之鲤,诸位王爷打仗都是个顶个的好手,所以殿下的兄弟俱是世间罕见的人杰。”钱江侃侃而谈。
“然天国像东王殿下一般,上马能统御千军万马,下马能经邦济世的不世出英才,除却东王殿下,便只有半个了。”
钱江游历四方十几年,见识和看人的本领还是有的。
别的不说,单说北殿每下一城就开设粥棚邀买人心,衡州府在北殿治下井然有序。
其他诸王,包括杨秀清都做不到。
当然,心里想归这么想,但不能直接说出来。
他钱江侍奉的是杨秀清,又不是彭刚。
“你是说北王?”杨秀清端盏于手,顿了顿说道。
“北王的才干,仅在东王殿下之下。”钱江点点头说道。
“北王哪里都好,就是有些不合群,有时候不明事理。”杨秀清饮了一口茶,轻轻嗟叹了一声。
“待改日战事缓和了,非好好说道说道他不可。”
北王不合群,钱江觉得这说法不甚妥当,北王和其他几位王爷关系似乎都很融洽。
“殿下真要以东西二殿之力攻长沙?”
钱江正暗自腹诽着,察觉提到北王,杨秀清情绪有些不对,钱江赶忙岔开话题,将话题引到长沙城上。
东殿的斥候已经深入长沙府腹地查探敌情,北殿那边也向诸殿分享了长沙府的情况。
长沙城城坚炮利,又有重兵驻守,仓促南下。
想打下长沙,需要长期围困。
作为东殿的核心幕僚,东殿的后勤状况钱江心里还是有底的。
东殿做不到长期围困长沙。
“六妹夫枉死在长沙城下,我这个做兄长的,总要为他报仇。”杨秀清放下手中的茶盏,说道,“再者,湘江水道为清妖所阻,长沙府是无论如何都要过的一道坎。”
有了桂林城一战的教训,杨秀清已经不再执着于一城一池的得失。
长沙城能打下最好,要是打不下也无碍。
此番入湖南,各殿都得了不少舟船。
长江沿岸那么多省垣,只要打通湘江水道进入长江,何愁打不下大城当小天堂。
清廷抽调了这么多外省客兵守长沙,临近各省省垣的兵力必然空虚。
大不了学北殿,遇到实在打不下的城池不硬打,绕过去就行了,也不丢人。
当初北殿途经柳州府城马平,不也没打,而是直接绕过去了。
钱江是十分精明的人,杨秀清说的要过的槛是长沙府而非长沙城,用意已经很明显了。
离开衡州府府衙,彭刚携石达开并肩而走,一面走,一面说道:“八弟,我有一事相求。”
“你我二人之间,有什么求不求的,七哥直接说便是。”石达开顿住脚步,说道。
“此番你若打到湘阴,我想请八弟到白水洞,为我接两家人。”彭刚说出了他的请求。
左宗棠的家人尚在湘阴,左宗棠那位器宇不凡的学生,彭刚也知道了他是郭嵩焘的弟弟郭崑焘。
石达开这次进军湘阴,彭刚想请石达开的人把这两家人给接到北殿。
左宗棠在湖南的门生众多,只是左宗棠一家老小还在湘阴,彭刚也不好让有后顾之忧的左宗棠写信给他的学生,号召他的学生来北殿。
“接两户人家的事情而已,小事一桩。”石达开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说道。
“只是我不是湘阴人,不知白水洞在何处,纵使七哥告诉我这两家人的姓名,我也很难打听到,七哥可有向导?”
“有。”彭刚点点头说道。
左宗棠和郭崑焘各带了一名家人随行,可以让左宗棠的家人给石达开当向导。
又聊了一番,彭刚目送石达开上了轿子,遂驰马回到了“北王府”,即原来的清泉县县衙。
回到县衙,彭刚召集上校级别以上的高级军官来县衙正堂议事。
罗大纲占领了衡阳城后,北殿或是派遣侦察兵,或是利用天地会情报网络,搜集到了不少关于长沙城的情报。
对于长沙城的情况,北殿虽谈不上了如指掌,但长沙城大概的情况北殿还是了解的。
长沙城兵勇数量众多。
临近地区能征调的、不能征调的绿营兵和团练,大多被赛尚阿和骆秉章征调到了长沙。
参谋部的参谋们也对太平军攻打长沙进行过推演,得出的结论是长沙城难以在短时间内攻克。
北殿没有接到攻打长沙城的任务,而是负责堵御从广东韶州府北上的粤军粤勇,无人对此感到失望扫兴。
反而对徐广缙这位新对手感到新鲜,跃跃欲试。
“徐广缙欲从郴州北上,必走耒水,我们可集结主力于耒阳,设伏聚歼这支清军于耒阳!”罗大纲说出了他的想法。
徐广缙是大几千乃至上万兵力北上。
大军行军,要么走水道,要么走官道。
从郴州到衡阳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就是走湘江支流耒水的水道,衡南地区多山地丘陵,官道也在耒水旁。
北殿兵马虽然撤出了永州府,可还没撤出衡州府,仍旧对衡州府境内的各县保持控制,包括耒阳县城。
耒阳县城位于耒水中游地区,在耒水设伏聚歼徐广缙这支清军,后勤方面也不成问题。
“在耒水附近打好。”曾经在耒阳县负责征兵工作的五团团长陈敢连连点头说道。
“咱们有很多兄弟是耒阳的煤矿工,对耒阳的山水很熟悉。”
陈敢认为徐广缙的这支清军远道而来,左军扩军中,七个常备团中不乏耒阳县当地人。
耒阳县的煤矿场有不少是分布在耒水两岸,比如一团的团副彭勇,此前就是在耒水西岸的泗门洲煤矿场干的。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46/1111090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