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262章 吴三桂的遗产

第262章 吴三桂的遗产


降僮毕,享受万众顶礼膜拜的杨秀清仍未尽兴。

    为破旧立新,展现太平军之武功,杨秀清当即对岳州府进行改名,改岳州府为得胜府,连还没打下的武昌,都为避韦昌辉的名讳,顺手更名为了武玱。

    太平天国高层热衷于更改地名,在岳州府已初见端倪。

    比之洪杨等人的大肆庆祝,彭刚更关心的是石达开在岳州府所获的吴周大炮。

    攻占岳州,翼殿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仅水师部队规模迅速膨胀。

    更是找到了秘密埋藏或沉入地底水中的火炮。

    这些火炮为三藩之乱期间,平西王吴三桂埋葬在岳州,用于抵抗清军的火炮。

    时隔一百七十余年,这些埋葬于地底水里的大炮才得以重见天日,再度肩负起它们未竟的使命。

    “岳州.得胜府武库封存的军械很多,库中所藏器械,有很多是当初吴三桂所制的武器,除锈之后,要比咱们以往所缴获的清妖军械都要好。”

    应彭刚要求,石达开带彭刚前往查看翼殿在岳州得到的军械。

    翼殿在岳州所获得的武器太多,连大头兵都换了新枪头、新佩刀招摇过市。

    这事瞒不住,诸王除了韦昌辉,都在巴陵,这么多军械,石达开吃不下。

    石达开也不遮掩,大大方方地带彭刚去看新得的大炮。

    当然,带彭刚来看这些炮,石达开也有他的目的。

    “埋藏了大一百七十多年的炮?还能用么?”彭刚好奇地问道。

    “经过修复,一大半还可用,尤其是铜炮,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炮,不想大炮还能造的如此精美。”石达开言辞凿凿地说道。

    出了城门,只见二三十个精着身子的汉子正在将火炮沉入水塘之中。

    不消说,多半是杨秀清想复现当初金田村犀牛潭天父天兄赐神兵的神迹。

    故而交代石达开将大炮沉塘,等天父附体之后,再打捞上来。

    没多久,石达开带着彭刚来到了专门修复大炮的翼殿武器作坊。

    刚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门摆放在中央的四五千斤重炮。

    但见炮身横卧在新制的樟木炮架上,青黑色的锈迹已被刮除,现出青铜底色。两个赤膊汉子正用浸透米醋的麻绳反复摩擦炮膛,酸腐气息混着铜腥味刺入鼻腔。

    炮膛炮身皆十分光滑,用料很足,做工极为精良,炮身上还有周王元年(1678年,即昭武元年)的铭文。

    吴三桂当初造这些炮是为了造反,吴周政权初期所造的大炮,质量还是有保障的。

    难怪石达开会说这些炮是他见过的最好炮,彭刚来到这个时空以来,也是头一回见到这么漂亮的炮。

    出土的一百七十多年前的古董火炮,竟然比清军现役的火炮还好,真是讽刺。

    清朝在技术层面的停滞不前乃至落后世界,只是清朝最微不足道的一个缺点。

    思想与体制的系统性僵化远比技术落后更为致命。

    彭刚略略查看一番了正在修复的七八十门大小不一的古董火炮。

    石达开所言非虚,确实还有一大半火炮有修复价值。

    这些古董大炮不仅有铜炮、铁炮,还有不少内膛镶有铸铁衬管的铜铁复合结构大炮,这种工艺在明末澳门的葡萄牙人经常用,后为明廷所吸收并仿造。

    “好炮!”过足了眼瘾,彭刚不吝称赞道。

    “只可惜我这里没有像北殿炮营那般专业炮手。”石达开偏头看向彭刚,问道。

    “七哥,我能否用炮向你换些炮手来到教官,为我训练炮手?”

    虽说岳州得来的大炮石达开肯定是要上交一些,不过翼殿能留下的大炮数量也很可观。

    石达开可以借此机会,效仿北殿,组建专业的重炮部队。

    翼殿不是没有熟练的炮手,可翼殿的炮手不仅比较少,多数翼殿炮手只会自己用,不会教。

    不像北殿炮营的那些炮手,不少炮手粗通文墨,会简单的算术,还会教新人用炮。

    “都是兄弟,说什么换不换的。”彭刚笑道,“回头我抽调一个组的老炮手给你。”

    论关系,各殿之中,彭刚与同为贵县人,又有同窗之谊的石达开关系最好。

    况且他们现在又是协力抗清,是友军。

    石达开既然开了口,这个忙彭刚愿意帮。

    观摩了一番翼殿的武器作坊,接受了石达开主动送的十八门千斤左右的青铜炮。彭刚随石达开来到了他的下榻之处,向石达开详细了解武昌府清军的防御态势。

    石达开几天前就已经顺长江而下,攻占了长江沿岸的临湘县县城,嘉鱼县县城,并留兵驻守。

    其中嘉鱼县县城就位于湖北武昌府境内。

    提到湖北的清军,石达开表现得不屑一顾。

    “湖北巡抚常大淳曾亲至岳州府,部署防堵事宜,请岳州豪绅吴士迈雇募三千余渔民为勇,配五百艘大小船只,专防水路,欲保住岳州,将我堵御于湖北之外,结果我军只用了不到两天,就攻克了巴陵城。”石达开冷声嘲讽道。

    “这位常巡抚也是个妙人,见岳州不保,便在嘉鱼县县城上游的陆溪口,以大船塞巨石沉江,构筑栅栏水寨,派遣七十五岁的八旗老将,湖北提督博勒恭武统带两千余水营水勇驻守。

    自以为断我水道,我军片舟不得渡陆溪口,你猜结果怎么着?”

    “博勒恭武那厮跑了?”彭刚笑道。

    八旗将领统兵还能有什么好结果?

    和清军交战的这一年七八个月来,表现还凑合的八旗将领也就乌兰泰和和春两人。

    当然,这两人也只是矮子里头拔高个。

    乌兰泰和和春的表现绝算不上是优秀的将领,只是相比其他的八旗将领,乌兰泰和和春没那么抽象不堪,仅此而已。

    “我还没到陆溪口,博勒恭武这厮吓得连夜跑回了武昌,连兵勇都不管了。”石达开点点头说道。

    “常大淳所募的水勇,直接投了我,我取道陆路拿下了嘉鱼县县城。比起广西和湖南的清妖,湖北的清妖,实是不堪。”

    在广西,清军至少还有招架之力,湖南的清军虽不比广西清军,无法同太平军正面野战,可还是敢袭扰太平军。

    湖北的清军,沿途不是跑就是降,石达开至今还没有机会和湖北清军打过一场像样的硬仗。

    “如此说来,武昌可下!”听石达开这么说,彭刚心里轻松了不少。

    比起广西、湖南清军对省垣的严防死守,当下武昌的防务对太平军而言,形同虚设。

    “若无变数,武玱可下。”石达开想了想,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目下武昌清军的表现,怎么看不像是能守住武昌的样子。

    杨秀清庆祝归庆祝,但脑子还是清醒的。

    第二天,在展示了一番天父赐炮的神迹,再度给太平军打了鸡血。

    为免夜长梦多,杨秀清当即挥师顺江东下,直趋湖北省垣武昌。

    从巴陵城到武昌府陆溪口的两百里水道畅通无阻。

    东下的太平军主力仅仅只花了两天时间便进抵陆溪口。

    由于陆溪口附近的江段为湖北巡抚常大淳以巨石沉江所阻塞,尚未疏通完毕。

    太平军不得不在陆溪口下船,步行至下游,或是换乘船只,或是沿江徒步,继续奔赴湖北省垣武昌。

    此时此刻,湖南省湘乡县荷叶塘的上里、中里、下里已沦为废墟。

    尤其是当地第一豪绅曾家的府邸,院前尸体横陈。

    这座湘乡县最为阔气的宅院则随着最后一箱曾家这些年收刮的民脂民膏被抬出院子后,在罗大纲的一声令下,为熊熊燃烧的烈火所吞噬。

    关于太平军在岳州获得大量三藩之乱时期遗留下来的武器,《李秀成自述》中明确记载有:“破岳州得吴三桂之器械,盘运下舟,直下湖北。”

    当事人的记载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2011年岳阳一次性出土过七门吴三桂时期的大炮实物,部分出土大炮现存岳阳博物馆,说明三藩之乱期间吴三桂在岳阳埋藏武器的说法不仅可信度高,而且数量还很可观。

    

    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46/1111089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