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268章 我日!原来是清妖!

第268章 我日!原来是清妖!


出了东王府,便是武昌城北连接忠孝门、汉阳门的主干道前街。

    前街以南是武昌城内的名山蛇山,以西则是汉阳门附近,可俯瞰长江的名楼黄鹤楼。

    武昌城内的抚署(东王府)、学政署(辅王府)、藩署(西王府)都在前街北侧。

    彭刚在卫兵们的簇拥下一路向西,打算由汉阳门而出,前往渡口乘船回汉阳。

    沿途除了西王府因主力未至,年幼的西王萧有和无力执掌西殿军政,暂管西殿军政的天王忙着在省城选秀,无暇顾及西殿,门前萧瑟可罗鸟雀之外。

    其余的王府门前,都相当的热闹。

    很多武昌城百姓,尤其是武昌城外的难民与贫民,纷纷踊跃报名加入各殿,被编入馆。

    进入武昌城后,杨秀清为方便对武昌城的管理,实行了分馆制度。

    所谓分馆,即是将城内居民剥离原来的家庭,集体居住、以方便统一管理。

    其中最主要的是男女隔离,分设男馆、女馆。不论老幼、夫妇、父女、母子、兄妹,所有人均依性别各归其馆。

    各馆以二十五人为一馆,由本馆两司马负责直接管理。

    入馆之后,维系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资由圣库供给,账面上供给的物资是每日每人发油一杯,稻谷三合。

    目下太平军新占武汉三镇,物资前所未有的充裕,能够保证这些物资的足额发放。

    根据杨秀清的分馆令,各馆不但防夫妻私会,连父女、母子、兄弟姐妹都防,禁止私下接触。稚龄之男童女童,亦须与慈亲分别入馆生活。

    太平军对家庭成员私会处置极严,一经发现,直接斩首以儆效尤。

    分馆制度,本质上是男女别营令的细化延伸,试图将武昌城打造成一座超大号的军营。

    历史上太平军在所占领的城市,尤其是控制时间最长,统治最为稳固的天京城,实行的也是男女馆制度。

    武昌城,不过是太平军对控制管理大城市的初次尝试。

    “各殿都好生热闹。殿下,我们为何不在汉阳、汉口也行此制?”萧茂灵不解道。

    汉阳、汉口两地的民众加起来不比武昌少多少。

    北殿若在汉阳、汉口行分馆制度,能扩充不少人。

    萧茂灵不明白为什么彭刚到了武汉三镇,招兵买马,吸纳新人的热情与力度大不如前。

    在接纳了两万武昌外城的难民之外,便再无大动作。

    “你若是一年都见不了你爹娘一次,你受的了吗?”彭刚一面骑着他的豹花骢缓缓前行,一面反问萧茂灵道。

    “这如何能受的了?若是我爹娘有个病痛,都无人诉说照顾。”萧茂灵忙不迭摇晃着他的小脑袋,不假思索地说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连你自己都无法接受的制度,为什么要强加给汉阳、汉口的百姓呢?”彭刚正色道。

    “兵贵精不贵多,不和咱们北殿一条心的人,让他们忍受骨肉分离之苦,将他们编入咱们北殿,反而是徒增负担,祸事一桩。”

    彭刚不愿在汉阳、汉口实行分馆制度。

    是出于多方面因素的考量。

    一来彭刚认为这套有兵无民的制度,完全脱离了实际生产力情况,在城市实行分馆制度不切实际。

    二来大城市的市民不是优质兵源,并且武昌之后加入太平军的人以投机者居多,无论是战斗意志、能力还是忠诚度和广西湖南的老兄弟相比相去甚远。

    历史上太平天国后期两位中流砥柱的陈玉成、李秀成就是最好的例子。

    陈玉成的部将多为老广西,鲜有人叛降清廷。

    李秀成部将派系较为繁杂,大体可以分为亲眷系、两广系、两湖系、豫皖系。

    豫皖系长期游走于清廷、捻军、太平军之间,反复多变,自是不必多说。

    郜永宽、汪安钧为首的两湖系忠诚度亦是堪忧。

    苏州之战,郜永宽、汪安钧便刺死了两广系的慕王谭绍光,献城向李鸿章投降。

    大量招兵,还是去乡野之间招募淳朴憨厚的农民,或者去矿场上招收有团队协作意识,剽悍好斗的矿工比较合适。

    训练起来,用起来都比较省事省心。

    “殿下教训的是,是我太心急了。”萧茂灵若有所悟地点点头说道。

    正说间,两人行至汉阳门外。

    比之各殿牌面汇聚,秩序井然的武昌城内,城外的秩序要糟糕许多。

    彭刚一行人甚至亲眼目睹到了十几名头裹红巾的太平军,在他眼皮子底下,娴熟地闯入贫民之家,行淫掠之事。

    太平军的军纪素来很好,尤其是对贫民而言。

    尽管太平军在进入所攻下的第一座府城苍梧之后,上层腐化堕落的速度便一发不可收拾。

    可基层的广西老兄弟,乃至后来湘南加入太平军的新兄弟,纪律都还保持的不错。

    这种事情,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太平军吃大户富户不假,可从来不会对贫户下手。

    至于行淫,这对奉行禁欲主义的太平军来说更是大忌。

    彭刚只是看了身侧的萧茂灵一眼,萧茂灵立时意会,带上一排卫兵将这些败类擒拿至彭刚及近前。

    “你们拿我们作甚?!”

    “我也是天军圣兵!你们凭什么抓我们!”

    “我们是胡丞相的人!你们不能抓我们!”

    “兄弟们,快来评评理啊!这些短毛欺负咱们长毛啦~”

    “短毛打长毛啦~”

    被萧茂灵抓来的这十几名自称是胡以晃部署的太平军大声叫屈,很快吸引到了附近其他太平军的注意。

    且不说这些人的口音与广西、湘南的老兵不同,单单是他们所说的话,就已经暴露了他们。

    短毛、长毛是清廷对太平军的蔑称,哪有自己称呼自己为长毛的道理。

    饶是如此,他们拙劣的演技还是骗过了周遭不少他殿的太平军。

    不少太平军纷纷站出来为这些败类鸣不平。

    “有事好好说话,缘何直接拿人?”

    “快放了他们!”

    “都是杀清妖的兄弟,莫要做得太难看。”

    “你们北殿的人太欺负了!当街擒拿我们南殿的人,是何道理?”

    眼见周遭聚拢来的人越来越多,被擒获的那十几名自称是胡以晃部署的太平军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

    连萧茂灵也有些慌了,北殿的驻地在汉阳和汉口,真闹打起来,他们人少,肯定要吃亏。

    彭刚却是不慌不忙,云淡风轻地对萧茂灵说道:“茂灵,摘了他们的头巾。”

    萧茂灵得令伸手摘了这十几名败类的头巾。

    裹着脑袋的红头巾被摘除,这十几名败类光秃秃的大半片脑袋在众目睽睽之下暴露无遗。

    太平军蓄发,根据入伍时间长短,前额留着或长或短的头发。

    这些光着脑袋显然不是太平军,说得再严谨一些,肯定不是老太平军。

    “我日!原来是清妖!”

    “险些让这十几个清妖给蒙骗了!”

    “北殿的兄弟,方才对不住!”

    “给我狠狠打这些清妖!”

    “往死里打!”

    真相大白,上一刻还在为同伴被北殿欺负,鸣不平的太平军有的一拥而上,围殴这十几名败类,有的则向北殿的将士致歉。

    等打得差不多了,彭刚命萧茂灵将这十几个败类送到胡以晃府上,让胡以晃处置。

    这十几个败类身上所穿的对襟短衣,头上裹着的红色头巾,确实是太平军的装束。

    太平军占领武昌没几天,这些行头只可能是太平军圣库发的。

    这十几个败类,多半是南殿在武昌新招募的市井无赖。

    获悉此事的胡以晃大为恼火。

    眼下正是他高升的关键节骨眼,出了这档子事,不是授东王以柄么?

    胡以晃请求萧茂灵代为向彭刚致谢,当即就处决了这十几名混入南殿的败类,以儆效尤,让麾下的将士在招纳新人时,都把眼睛擦亮些。

    经此一事,萧茂灵深刻明白理解了彭刚为什么不在汉阳、汉口大量招纳新人。

    回到汉阳,彭刚让萧茂灵以此事为典型,告知各团各营的征兵官在招纳新人入伍时务必认真考察甄别,不要让汉阳、汉口两地的地痞无赖混入北殿的队伍中。

    同时重申军纪,要求所有北殿将士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繁华的大城市诱惑远比小乡村,小墟市大。

    北殿的将士多来自山区农村,难保会有人经受不住诱惑与考验,误入歧途。

    重申纪律,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彭刚不指望强调了军纪,所有北殿将士都会一丝不苟地遵守。

    想要维持住北殿将士的良好军纪,配套的监督、惩处机制必须跟上。

    现在是时候成立宪兵部队了。

    彭刚走进北王府,即原来的汉阳府府署,于日常办公的西花厅落座,让李汝昭把他箱子里的一期、三期学员的花名册拿来查看。

    来来回回翻了几遍花名册,彭刚在花名册上圈了几个名字。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46/1111088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